
1.2 素描的基础知识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由于它是美术中最单纯的造型形式,所以也成为每位绘画初学者和爱好者基础训练阶段的必修课程。学习素描可以培养造型能力和艺术素养,学习者在作画过程中进行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训练。
用木炭、铅笔、钢笔等工具,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作素描。通常讲的素描多指铅笔画和炭笔画,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国传统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以称之为素描。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是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带色彩的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色彩,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
广义上的素描,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的分类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的范畴,泛指单色的绘画。

素描按其目的和功能可分为创作素描和习作素描两大类。按表现内容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按使用工具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水墨、粉笔或两种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等;按作画时间概念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等;按绘画传统素描又可以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素描(一般称之为“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两种。

物体的明暗规律
(1)物体离光源越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对比强烈;反之光源越远,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亮、灰、暗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素描三大面。
(2)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则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
三大面五大调
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和人造光。由于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大面五大调”。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即:黑白灰。
五大调:亮调子、灰调子(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构图
在构思一幅作品时,画者需要决定自己描绘的重点是什么,需要省略掉的又是什么。在开始绘画的时候,构图简单就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适当的剪辑可以强化构图。一幅作品中有多个不同元素时,必须想好每个元素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在一幅成功的构图中,各元素的位置可以引导观众去欣赏这幅作品。

取景器
取景器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角度的构图效果。大家可以用两个L形状的卡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如上图所示。通过移动来调整两个卡片的距离,这样大家就可以调节取景器的形状和大小了。
不同的取景
想要测量出物体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话,可以先从体积较小的物体画起。用这个物体作为测量其他物体的基础。这时必须保证在测量和绘画时处于同一位置,因此,可以把要画的物体放到自己的正前方,这样不用仰头或扭头就可以看到物体。


取景器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构图的视觉效果。
“井”字取景法
“井”字构图是三分法则与黄金比例的延伸。利用三分法则设计“井”字构图的用意,在于使主体脱离画面中央,重新分配布局,借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画面依规则分成1比2,是最令人舒服的视觉效果。画面里的物体或组合区块位于这条假想线条时,会把图像分割成1比2,这假想的线条可以是水平,也可以是垂直,或是斜线的方向。


透视
要想绘制出一幅逼真的图画,必须保证画中物体的形状是准确的,各个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是正确的。掌握比例的方法很简单:用铅笔测量出一个物体高和宽与另一个物体高和宽的比例。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出物体彼此距离有多远。人们通常使用铅笔来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照准(对比测量法),它是绘画的第二特性。
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是指面与画面平行,或者是某个矩形平面的一组边平行于画面,而平行于画面的平面会保持原来的形状,它的透视方向不变,没有消失点,水平的依然水平,垂直的依然垂直,所以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
立方体位于视觉上的视平线或主垂线时,只能看到两个面(如左下所示)。立方体包含视平线时,只能看到正面和内侧面;立方体包含主垂线时,只能看到正面和底面或正面和顶面。立方体不位于视觉上的消失点、视平线和主垂线时,可以看到三个面(如下图所示)。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上的位置时,可以看到底面、正面和侧面;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下的位置时,可以看到顶面、正面和侧面。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是指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它所绘制的立体结构(如左图所示)有两个消失点,两个面都用斜线绘制,强调了进深感。

下图中立方体只有直立的棱边平行于画面,因而是直立原线。它们的透视仍然保持直立且相互平行,没有消失点,只发生长短的变化。另外两组水平的棱边,都与画面斜交,它们的透视分别集中消失于视平线上两侧的消失点上。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是各种透视中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种透视。在画面中它有三个消失点,其中有两个在视平线上,还有一个消失点在视平线以外。
三点透视法中,视平线以外的那个消失点,是在垂直线上取消失点的方法。由于建筑物体除左右的进深以外又增加了上下高度的进深,因此这种透视法不仅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生动富有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使画面上看上去很有“魄力”。

平行俯视和平行仰视
平行俯视和平行仰视透视是三点透视中一种特殊的透视法,画面中物体的水平棱边与画面平行,原本垂直于地面的棱边向上(仰视)或向下(俯视)进深,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垂直线(物体垂直棱边)向天点、地点集中,使画面形成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