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变革的媒体破局
说到去中心化必然会谈及新媒体的发展,但是对于什么是新媒体,大家的论述是不一样的。15年前,都市报是主流发展方向;10年前,门户网站是主流发展方向并被称为新媒体;今天,门户网站已经是传统媒体了。直到今天的自媒体兴起,移动端迅速发展,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越往后的新媒体越会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
不仅传播的介质在发生变化,在内容的引导上也有明显的不同。例如,以前新闻的传播主要是报道事件,但在自媒体时代,观点和事实显得同样重要。
传统的媒体报道的是事件本身,事件本身是重点,然后才关注传播的渠道。但是,随着传统媒体的发展,事件本身已经不是问题所在了,因为有很多博客、播客以及自由撰稿人都在报道事件,他们的速度更快。如今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是,人们在事件报道后是如何对其进行解读的,解读的过程就是明显的去中心化过程,可谓众说纷纭,精彩纷呈。
五年前,在去中心化没有这么明显的时候,一条新闻通过主流媒体或门户网站刊出之后,所有人都会认同报道的观点,认为事情就是这样。但现在的现象是,每一条新闻刊出后,每个人的角度和观点都有所不同,这样就迅速出现了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则会进一步影响他人的观点。
我们以一个商业传播的例子来看,当iPhone出新机型时,在十年前,企业可能只是发一篇通稿,以此告诉大家iPhone出了新产品。现在你会发现,人们对新产品的解读各不相同,我认为这其实就是去中心化的一种表现。商业应用的全新角度让企业明白,千人一面的解读不再可行了。在去中心化的传播中,企业要从多角度去解读。比如,对于一些女性用户经常关注的账号,产品可能要侧重的是强大的拍照功能;而对于某些男性经常关注的账号,产品可能要侧重它的配件以及性能。现在看来,这是去中心化很重要的体系,而且和传统的方式相比,这些成本比较低,因为在原有的渠道里面,不可能在同一个电视栏目里做不同的内容供应。然而在新的媒体社交平台里,这些东西都是有可能的。
虽然体系庞大,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理论及数据的背后查到解读新闻的人群:媒体人、企业人、事件本身的当事人以及第三方人士,这不也是去中心化吗?以前新闻发生后,只是媒体自己来报道,大家不会关注该条新闻是由媒体人报道的还是由记者报道的。
新媒体并不在于它的表现形式,而是它呈现的用户特征,当前占用用户最多时间的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就是新媒体,因为在某个时期一定有一个主流渠道占用用户最多的时间,那么,如今这个主流渠道就是新媒体。
比如,当PC端迅速发展的时候,大部分用户的习惯是使用计算机,这种物理硬件的推动标准使门户网站成为了新媒体,因为这是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新媒体的规律是不变的,只是载体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谁占用了用户最多的时间,成为用户获得新闻来源最主流的渠道,谁就是新媒体。
造纸术迅速发展的时候,与竹简相比,纸质书籍就是新媒体。通过对比载体的变化和传播节点的变化你可以发现,你关注的人对事件的看法是不同的。用户每天转发一条消息的时候都加入了自己的判断,从而使消息变成了一个观点,就像大家在转发时加上自己的评论一样,这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
我们看报纸只是媒体对受众的单向观点输出。当中心平台把一份报纸给受众的时候,受众根本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但是新媒体就不一样了。
这种营销局面对于企业而言,其成本总体是下降的。以小米公司为例,小米是典型的亲子型的公司,它直接面向用户,没有营销渠道。如果是六七年前,这种营销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那时的平台是如此的集中和单一,以至于企业根本没有去中心化的机会。主流的传播渠道是固定的,你想做广告就要按人家的规矩来操作,当时,线下渠道是中心化的渠道——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县级代理。小米想进入这个渠道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在去中心化之后,小米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这类分散式的去中心化渠道把产品卖给用户。其实所有的快递公司都是它的渠道。
去中心化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模式,也是电商的改造过程。比如,以前我们可能会说某某城市有商业地标(如某家大卖场),但现在看来,未来将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这种多向的去中心化使得企业在创业的时候只要定位准确,那么从长远来看,其总成本是下降的。
比如零售的变迁是从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直接面对客户的机会,取消了中间环节。去中心化打破的是原来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环境,建立的是新媒体带来的新环境。
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我们早期的购物是怎样的?“70后”小时候买东西会听邻居说,哪里买的什么东西好;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我们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到某一商场开业了,然后我们去那里购物;到了现在,你只要关注微博、微信等平台就能知道在某平台买的东西不错,别人推荐你去买,你自然就会去关注它。这就是一个最明显的去中心化过程。这在十年前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它没有载体。由此可见,去中心化的媒体和去中心的商业是相互交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