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考试中出题的概率较小,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关注范围和会计基本假设。

学习建议:本节内容可总结为两个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四个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及重要性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从而实现财务会计的最终目的。因此,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时应考虑清楚两个问题:向谁提供信息、保护谁的经济利益,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种类

有关财务报告目标,通常认为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是西方舶来品,它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紧密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会计人员被看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中介。该观点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决策有用观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可靠且相关的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信息更多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可提供更多信息的,将采用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为:①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三)财务报告使用者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各使用者关注点不同,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关注点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编制财务报告的重要前提。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区分所在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中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它们分别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同时,由于母公司能够控制子公司,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也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例题·多选题】以下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是( )。

A.生产企业独立核算的各个车间

B.某文化事业单位

C.集团公司

D.某慈善基金会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主体的确认。以上四个选项都可作为会计主体进行单独核算,其中选项A、C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直接影响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如果会计主体能够持续经营,则其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选择相应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对资产、负债进行记录。如果会计主体不能持续经营,则其应停止使用该假设,否则得出的会计信息将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实务中,企业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分期间进行盈亏结算、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如果不进行分期,等到企业“寿终正寝”后才“秋后算账”,会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会计分期导致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产生差别,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产生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货币为基础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是由其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功能。相对于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货币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三、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题·判断题】在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会计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的基本假设。企业通过会计分期假设,人为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由此产生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区别。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