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互联网+流通”产业深度融合与转型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在“三驾马车”中居于首位。网络消费在整个消费中增速明显,2015年1至4月份,网上商品零售额达8690亿元,增长40.3%;网上服务零售额达1745亿元,增长43.9%。
同时,电商在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根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电子商务新用户的贡献率在三线城市达到38%,四线城市达到45%,而中西部地区涉农电子商务发展更快,网购增长最快的前25个县里有19个在中西部地区。
基于对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易观认为将互联网引入流通领域可以解决传统产业,尤其是物流领域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缓解流通行业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同时,“互联网+流通”不仅给商品流、服务流、信息流带来变化,还可以通过产业生态的构建,将金融、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充分融合,从而促进整体产业生态的发展,助力传统产业创新与转型。
2015年5月15日,为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商务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首个落实“互联网+”的专项行动计划,目的是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民生方式,释放消费潜力。
《行动计划》提出了力争在1~2年实现5个方面的目标,规划的重点将在农村电商、电商进中小城市、进社区以及跨境电商等方面创新流通方式,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具体来看,一是在全国创建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二是创建60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150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打造50个传统流通及服务企业转型的典型,培育100个网络服务品牌;三是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四是指导地方建设50个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完成50万人次的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培训;五是在2016年年底实现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2万亿元、网上零售额5.5万亿元。
基于上述五项目标,《行动计划》又确立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鼓励电子商务进社区;支持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推广线上线下互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电商海外营销渠道建设。
易观认为,“互联网+流通”其本质是通过互联网把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增收(上游拓展渠道)、节支(下游降低采购成本)、提效(提高整个产业链协同运作效率),在为上下游客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延伸阅读
流通4.0即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消费者驱动为理念,以大型流通企业为核心,以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跨界融合共建生态圈实现共生共赢为宗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化运营为特征,以卖商品向卖服务转变的流通业发展新阶段。
易观结合多年流通企业服务案例研究,认为“互联网+流通”时代,F2R(Factory to Retailer)将成为继B2B、B2C、O2O等未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商业模式。F2R商业模式的本质是通过构建线上交易平台,实现产品从Factory(工厂)直接到Retailer(线下零售终端),从而实现多个中间渠道环节扁平化,一方面提升生产商/品牌商/制造商整体的销售收入,拓宽并深耕渠道市场,实现渠道下沉,借助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红利,实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降低线下零售终端的采购成本,通过金融、技术等手段,促进社区电商的发展,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打破“最后一百米”的瓶颈。通过F2R商业模式,可以快速提升传统产业整个供应链和物流流通效率,配合相应的“互联网+流通”支撑体系的建设,从而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发力点和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