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落的由来与形成
传统时期,作为一个居住地理单位的余家桥自然村,原先叫“岔沟子”或“七岭荒”,因迁入村里的余姓村民在村内的“岔沟子”小河上所筑之桥而得名;后又有30多个姓氏的村民从江西等地迁居至此,并分散地居住在4个更小的聚落,由此共同形成了现在的余家桥自然村落;到民国末期,共80多户、40多个姓氏的村民分散居住在这4个聚落中。
一 村名与村落
“余家桥”作为一个自然村落,在其地域范围之内,共有4个小聚落,即4个小居住单元,它们分别是:宁家湾、彭家冲、七岭荒脚下、铜盆祠。因此,要清楚描述“村名与村落由来”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村落之名”“聚落之名”两个方面去考察。
(一)村落之名与村落
根据余家桥村江光沛、胡仁刚、易传振、杨银怀等多位老人的讲述,明朝中叶以前,余家桥自然村的名字并不叫“余家桥”,换句话说,“余家桥”的名字是明朝中叶得以命名,成为村名。因此,笔者将“明朝中叶”视为“余家桥村”村名历史演变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这里,从“明朝中叶之前”“明朝中叶之后”这两个时期去考察“余家桥”村落之名与村落由来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如表1-1所示。
表1-1 村落之名与村落由来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口述整理。
1.明朝中叶之前:非“余家桥”村名时期
通过老人们的讲述得知,在明朝中叶之前,余家桥自然村的名字并不叫“余家桥”。那么,在这之前,“余家桥”的名字是什么呢?又是什么人住在这里呢?这些人又去哪里了呢?对此,明朝中叶之前,关于“余家桥”自然村落村名的说法,村中老人们的说法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分歧。综合老人们的讲述,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岔沟子”之说;二是“七岭荒”之说。
(1)“岔沟子”之说。“岔沟子”是流经余家桥村内的一条小河沟的名字。根据84岁的江光沛老人的讲述,明朝中叶之前,余家桥所住居民并不多,大多数地方都属于闲置荒地。这条名为“岔沟子”的河流发源于七岭山的一个溶洞,名曰“七岭仙洞”。据传,该溶洞的另外一端连接着四川都江堰之水,正因为此,这条小河才有源源不断的水流。从该“七岭仙洞”中流出的水流,在“高低起伏不平”的缓丘地面上随意流淌,并蜿蜒地穿过村落,最终在村落的边缘之处汇入了九道河;因地形所限,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即河流的形状呈现一种“七拐八拐”的景象,而当地的土话,称此种现象为“岔来岔去、拐来拐去”,故而将此河流命名为“岔沟子”,并将此名作为当时的村落之名。
对此,江光沛老人解释道:
小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叫它“岔沟子”,为啥叫这个名字呢?就是因为它岔来岔去,弯弯拐拐的,说大河不像大河,平时水又少;说沟又比沟大、比沟宽。这名字是什么时候才有的,我们也说不清楚,就听其他老汉子说明朝之前就叫“岔沟子”,一说“岔沟子”,就说的是这一方。
另外,91岁的易传振老人的讲述,也说明了“明朝中叶之前,村名是岔沟子”这一说法的可信性。
余家桥以前哪里叫余家桥啊,叫“岔沟子”,这一点应该是的。小时候,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听教书先生讲过,那个时候上地理课,在讲地形地貌的时候,先生就拿岔沟子、九道河、七岭荒举例子。“明人机敏,以河代名”,当时是这样说的。“明人”说的就是明代的时候的人。
(2)“七岭荒”之说。由于余家桥自然村的地形是低缓丘陵,在自然村的西面有一排绵延起伏的小山岗,平均海拔100多米,在丘陵地区,村民们习惯于将这种比地面高出很多的小山岗称为“山”。由于经过余家桥自然村地域范围的这一排绵延起伏的小山岗,有7座小山峰,当地村民称之为“七岭”。因此,在余家桥自然村地域范围内的小山岗,便被余家桥原先的居民命名为“七岭”或“七岭山”。根据老人们的讲述,在明朝中叶之前,余家桥自然村所住人口并不多,因此荒地较多。比如“七岭山”脚下的“岔沟子”流过的一大片区域,均是无人居住的荒地。因此,村民们便将“七岭山”“荒地”合二为一,将余家桥自然村命名为“七岭荒”。
“七岭荒”的村名之说,可以在84岁的杨银怀老人的讲述中得到印证:
余家桥最早住的农户是姓卞的、姓尚的、姓杨的,其他姓氏都是明朝末期之后才陆陆续续被赶进来的,原先的这些人就被赶到四川去了,那时候叫作“江西填湖北,湖北填四川”。小的时候,经常听老汉子讲,这里以前不叫余家桥,最早的是叫七岭荒、七岭山、七岭山脚下,这些名字都是指这一块地方。
另外,七岭山最中间的一座山顶上,有一座庙宇(也说道观)。据传,始建于明朝末期崇祯年间,被当地人叫作“七岭荒道观”。对此,84岁的杨国发老人如是说道:
我们就知道这座庙叫七岭荒道观,也只有这一个名字,我们老辈子(先辈们)都是这么叫的,名字是宁家湾姓宁的老辈子取的,七岭荒也是这一方的称呼,一说七岭荒就是我们这边,一说七岭荒庙也是我们这边。
因此,综合来看,“七岭荒”村名的说法,应该是可以成立的。余家桥最先的居民以地形命名村名,并且“七岭荒”这一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2.明朝中叶之后:“余家桥”村名由此形成
根据余家桥村老人们的讲述,明朝中叶之后,明朝中央政府陆续实施“江西填湖北”的移民政策,很多村民被迫从江西南昌县的大栗树下迁徙至此。根据84岁的江光沛老人的讲述:明朝中叶之前,余家桥村的本土住民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尚姓、杨姓等;在明朝中叶“江西填湖北”的移民政策之下,最早从江西省南昌县迁徙至余家桥村的村民主要是卞姓、余姓、江姓、杨姓、宁姓等几个姓氏。
正如江光沛老人所说:
最早在这里住的都是姓尚的、姓杨的,都被赶到四川去了;隆庆年景,后来,又有姓宁的、姓江的、姓杨的、姓余的从江西南昌搬到这里来了,来的时候都是五花大绑绑着,被当兵的拿着刀赶过来的,不过来就杀头。
卞姓、余姓、江姓、杨姓、宁姓等几个姓氏迁徙至余家桥村之后,各自占据一块地方,以此为生。其中,余姓村民占据了七岭荒脚下、岔沟子道附近的一块地方,开始建房、种田。由于大部分耕地集中分布于岔沟子的对岸,余姓村民必须跨过小河才能去对岸种田。这样一来,一是岔沟子虽然不大,但是一年四季均有水流过,余姓村民过河较为不便;二是岔沟子每年的夏季,都会发洪水,导致余姓村民无法看管水田。在明朝正德年间,余姓是大姓,也是大户人家。因此,余姓村民便合伙出资,在岔沟子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桥。由于该座石拱桥是余姓村民所修,因此,便取名为“余家桥”(见图1-1)。从此之后,“余家桥”便代替“岔沟子”“七岭荒”等,成为本村的新村名。余家桥自然村的村名就此而来。
图1-1 余家桥(单孔石拱桥)
资料来源:笔者在余家桥拍摄。
对于“余家桥”村名的来源,余家桥村余姓村民的回忆与江光沛老人的说法基本保持一致:
从江西迁过来的时候,老辈子就在这一带占了一块地,但是,田在岔沟子的那边,不管涨不涨水,过去都不怎么方便;夏天涨水的时候,越发不得力。老辈子就修了这座桥,改名字叫作余家桥。而且,这座石拱桥很结实、很牢固,一直到现在,就是再大的水,也没有漫过桥的。
为啥叫余家桥呢?就是因为岔沟子上的那座石拱桥,是明朝的时候修的,是余家人自己修的,叫余家桥,有了这座桥,“余家桥”就成了余家桥自然村的名字了。
(二)聚落之名与村落
余家桥自然村由4个小聚落构成,它们分别是:宁家湾、彭家冲、七岭荒脚下、铜盆祠,主要分布在岔沟子与七岭山的周边。
1.聚落分布与村落的关系
在地理形态上说,余家桥村属于丘陵地形,地势高低起伏不平。具体来说,余家桥自然村四周低、中间高,5个聚落(七岭荒脚下被“岔沟子”分隔为2个聚落)错落地分布于自然村落的四周,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七岭荒脚下、彭家冲、宁家湾、铜盆祠(见图1-2)。
图1-2 余家桥自然村所属4个聚落的地理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口述,笔者绘制而成。
2.聚落之名的由来
根据江光沛、胡仁刚、宁召秀、杨国开、杨银怀、邓其文、邓其银等20多位老人的讲述,4个聚落的名称均随着所住居民的变动而变动。具体来说,4个聚落名称与余家桥自然村的关系如表1-2所示。
表1-2 余家桥自然村所属4个聚落之名的由来
资料来源:根据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口述整理。
(1)宁家湾。根据81岁的宁召秀老人的讲述,宁家湾聚落的名字原先不叫宁家湾,而是“尚家湾”,因为之前该聚落居住的主要是尚姓村民。清朝嘉庆年间,由于“湖北填四川、江西填湖北”的移民政策,尚姓村民被迫全部迁徙至四川,宁姓村民从江西南昌县迁徙至此。从南昌迁徙至此的宁姓两兄弟向当地县衙购买了宁家湾的所有土地,并将聚落名称由“尚家湾”改为宁家湾。
对此,老人说:
“江西填湖北”的时候,我们老辈子有三兄弟,当时要求老大、老二必须迁到湖北来,老幺可以留在老家。就这样,老大、老二被捆绑着,赶到了湖北。听老一辈的讲,这三兄弟在老家做点生意,还是比较有钱的,来了村里之后,看中了我们这一方土地,就拿出了100两银子,跟县衙买了这一方的地,什么山啊、田啊、堰塘啊,都一起买过来了。因为之前的姓尚的都搬迁到四川去了,就只有老一辈的两兄弟在这里住,就把名字改成了宁家湾,以前是叫尚家湾的,姓宁的湾子怎么能叫尚家呢。
(2)彭家冲。在清朝嘉庆年之前,彭家冲聚落是没有村民居住的,是一片荒地。嘉庆年间,彭姓村民从江西南昌县迁徙至此,“纨草为基”,占据了此处地盘,开始在此繁衍生息。由于此处只有彭姓村民居住,加上七岭山蜿蜒崎岖的走势,使得此处看起来像是一个“外宽内窄”的冲子,所以彭姓村民将此处称为“彭家冲”。
(3)七岭荒脚下。由于七岭山脚下的西北方向,在清朝嘉庆年之前,是一片肥沃的田地,之前的原住民都被迫迁徙至四川,导致这一片肥沃的田地无人耕种,变得荒芜、杂草丛生。嘉庆年间,很多姓氏的村民从江西省南昌县迁徙至此,各自“纨草为基”,占据一块地方,开垦农田,繁衍生息。由于刚迁徙至此的时候,此处耕地荒芜、无人耕种,而这一片田地又恰好在七岭山脚下,村民便将此处取名为“七岭荒”;后来,又被村民叫作“七岭山脚下”或“七岭荒脚下”,均是指此处。“七岭荒脚下”的村名,村民使用得最多,因此在这里,以“七岭荒脚下”的名称代指这一聚落的名称。
(4)铜盆祠。在一个聚落,被迫迁徙至四川的原住民赵氏,在此处修建了一口水井,水井的井口非常大,直径几乎接近于铜盆的直径。清朝嘉庆年间,众多姓氏的村民从江西南昌县迁徙至此,看到该区域有一口水井、一座祠堂;据村民回忆,这口井的井口有铜盆那么大。而在此时,赵氏已经迁徙至四川了,已经没有人知晓这口水井、这座祠堂的名字了。于是,迁徙至此的村民便将此处命名为“铜盆祠”。
二 姓氏与村落
村落是村民居住的地理单元,从余家桥自然村来说,村落所包含的4个小聚落均有村民居住,而且姓氏比较杂乱。如前所述,余家桥自然村的由来与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明朝中叶,第二次是清朝嘉庆年间。以“明朝中叶”为分水岭的话,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明朝中叶之前,二是明朝中叶之后;以“清朝嘉庆年间”为分水岭,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清朝嘉庆年间之前,二是清朝嘉庆年间之后。因此,可以从“明朝中叶前后”“清朝嘉庆年间”等两个时间节点去考察“姓氏与村落”的关系。
(一)明朝中叶前后的村落姓氏
为了清晰再现明朝中叶前后余家桥自然村姓氏的变动情况,本研究将从“姓氏概况”与“姓氏迁徙”等两个方面去考察。
1.明朝中叶之前的村落姓氏概况
根据村中老人们的讲述,明朝中叶之前,只有两个聚落有村民居住。一是宁家湾(此时期应该叫作尚家湾),主要是尚姓村民居住,大概有农户10户,祖籍河南。二是铜盆祠(此时期的具体名称不详),主要是赵姓、张姓村民居住。其中,赵姓村民约10户,祖籍河南;张姓村民约有8户,祖籍山西(见表1-3)。
表1-3 明朝中叶之前的余家桥自然村姓氏概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2.明朝中叶期间的姓氏迁徙概况
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在明朝中期进行了一次人口迁徙,此次人口迁徙的路线是“从湖北往四川迁徙”。余家桥自然村的部分村民被迫迁徙至四川省,其中包括宁家湾聚落的5户尚姓村民、铜盆祠的4户张姓村民以及5户赵姓村民。此次迁徙之后,宁家湾剩余5户村民居住,铜盆祠剩余5户赵姓村民以及4户张姓村民居住(见表1-4)。
表1-4 明朝中叶余家桥自然村的姓氏迁出情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此外,根据老人们的回忆,明朝中期之后,又有其他三个姓氏的村民陆陆续续从江西迁徙至本地。在此一时期,宁家湾聚落没有村民迁居此处;迁入彭家冲聚落的有1户杨姓村民、2户彭姓村民;迁入七岭荒脚下聚落的有1户卞姓村民、2户余姓村民、1户江姓村民;迁入铜盆祠聚落的有1户邓姓村民(见表1-5)。从民国3年(1914年)的《杨氏族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杨氏族人迁徙的记载:
始祖臣公于有明中叶由江右南昌县大栗树下迁徙至楚隶籍丹阳邑之西南。
表1-5 明朝中叶余家桥自然村的姓氏迁入情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总的来说,从老人们的口述访谈中,大致可以推算:在明朝中叶至清朝嘉靖年间,余家桥自然村共有尚、彭、卞、余、江、张、赵、邓等8个姓氏的村民,其中,尚姓村民5户、彭姓村民2户、卞姓村民1户、余姓村民2户、江姓村民1户、张姓村民4户、赵姓村民5户、邓姓村民1户(见表1-6)。
表1-6 明朝中叶之后余家桥自然村的姓氏概况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二)清朝嘉庆年间的村落姓氏
为了清晰再现清朝嘉庆年间前后余家桥自然村姓氏的变动情况,本部分将从“概况”与“迁徙”等两个方面去考察。
1.清朝嘉庆年间的村落姓氏迁徙概况
据史料记载,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嘉庆年间,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众多居民被迫迁居,民间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在此一时期,一方面,余家桥自然村有4个姓氏的村民被迫迁徙至四川。具体来说,宁家湾聚落的5户尚姓村民,彭家冲聚落的1户彭姓村民,铜盆祠的5户赵姓村民、4户张姓村民,均被迫迁徙至四川省(见表1-7)。
表1-7 清代嘉庆年间之前的余家桥自然村姓氏迁出情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另一方面,其他众多姓氏的村民从江西南昌县被迫迁居至余家桥村。具体来说,有宁姓村民迁徙至宁家湾聚落,有潘姓、叟姓等村民迁徙至彭家冲聚落,有易、罗、杨、龙、力、钟、向、高等姓氏的村民迁徙至七岭荒脚下聚落,有杨、李、刘、易、江、朝、王、周等姓氏的村民迁徙至铜盆祠聚落(见表1-8)。总的来说,大概有17个姓氏的村民从江西省南昌县迁徙至余家桥自然村居住。根据老人们的讲述,清朝嘉庆年间,从江西南昌迁过来的农户户数均不多,或1户,或2户,或3户,进来早的就可以占据一大块地方,“纨草为基,开垦土地,以种地为生”;进来晚的,没有地方可以占据,就只好“沦为田地较多之家的佃户”。
表1-8 清代嘉庆年间的余家桥自然村姓氏迁入情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2.清朝嘉庆年间至清末的姓氏变迁
从清朝嘉庆年之后一直到民国中期,余家桥自然村所属4个聚落内部姓氏流动比较频繁,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以余家集市为核心,外村村民迁徙至此,开店铺、做生意;二是以“土地”为核心,外村村民迁徙至此,租佃本地地多农户的土地,成为佃户。具体来说,一是在宁家湾聚落,有杨、张、邓、彭等4个姓氏的4户村民搬迁至该聚落,或购买土地,或以租佃土地为生;二是在彭家冲聚落,没有较大的姓氏变动;三是在七岭荒脚下聚落,有王、魏、宋、赵、胡等5个姓氏的5户村民搬迁至该聚落,主要是在余姓村民所开辟的余家集市中开店铺,经营小生意;四是在铜盆祠聚落,有熊、刘、卢等3个姓氏的3户村民搬迁至该聚落,或买地种田,或以佃耕土地为生(见表1-9)。
表1-9 清朝嘉庆年至民国中期余家桥自然村的姓氏迁入情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3.民国时期的姓氏概况
从明朝中叶到清朝嘉庆年间,再到民国末期,姓氏的变动导致了聚落的从无到有,进一步导致了余家桥自然村的形成。各个姓氏的村民的迁入、迁出,或因国家移民政策,或因谋求生存进村租佃土地,可以说,姓氏流动是村落形成、村名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据老人们的讲述,在民国中期,余家桥自然村共有29个姓氏的村民居住,共计81户。具体到4个聚落来说:第一,在宁家湾聚落,主要有宁、杨、张、邓、彭等5个姓氏的村民居住,共计11户;第二,在“彭家冲”聚落,主要有彭、杨、潘、叟等4个姓氏的村民居住,共计9户;第三,在“七岭荒脚下”聚落,主要有熊、余、易、罗、杨、王、张、江、力、魏、彭、赵、胡、宋、钟、向、高、龙等18个姓氏的村民居住,共计38户;第四,在“铜盆祠”聚落,主要有杨、李、江、卞、刘、易、邓、朝、王、何、卢、熊、周等13个姓氏的村民居住,共计23户。各个聚落的姓氏分布情况,具体如表1-10所示。
表1-10 民国时期余家桥自然村的姓氏情况 单位:户
注:由于历史太久,数据信息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仅做参考。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5月至8月在余家桥村调查中30多位老人的访谈信息整理而成。
三 村民与村落
如前所述,由于余家桥自然村共由宁家湾、彭家冲、七岭荒脚下、铜盆祠等4个自然聚落组成。因此,本部分以民国为一个时间段,从这4个聚落去具体考察各个聚落内部的各个农户的情况,包括户主、家庭人口、子女情况、土地占有、自耕面积、佃出面积、佃进面积、主业、副业、村内身份、受教育年限、成分认定以及家户关系等。
(一)宁家湾聚落的村民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民国中后期,宁家湾聚落共有11户农户居住,共计59人。其中,宁姓7户、杨姓1户、张姓1户、邓姓1户、彭姓1户。各个农户的户主、家庭人口、子女情况、土地占有、自耕面积、佃出面积、佃进面积、主业、副业、村内身份、受教育年限、成分认定、家户关系等,具体如表1-11所示。
表1-11 民国末期宁家湾聚落的村民概况
注:a. 1斗种=1亩水田,下文不再赘述。b.在传统时期的余家桥村,“老板”代指那些将土地租给别人耕种,自己收取租金的人。无论租出去多少亩,均被称为“老板”。
资料来源:来自于江光沛、胡仁刚、杨国开等老人的口述。
(二)“彭家冲”聚落的村民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民国中后期,“彭家冲”聚落共有9户农户居住,共计51人。其中,彭姓2户、杨姓4户、叟姓2户、潘姓1户。各个农户的户主、家庭人口、子女情况、土地占有、自耕面积、佃出面积、佃进面积、主业、副业、村内身份、受教育年限、成分认定、家户关系等,具体如表1-12所示。
表1-12 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村民概况
资料来源:来自于江光沛、胡仁刚、杨国开等老人的口述。
(三)“七岭荒脚下”聚落的村民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根据“谋生手段”与“居住地域”的不同,民国中后期,在“七岭荒脚下”聚落,主要有两种村民居住:一种是以“种田”为生的村民,主要居住在余家集市周边;另一种是以“开店铺”为生的村民,主要居住在余家集市中。因此,对于“七岭荒脚下”聚落的村民,本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察。
1.以种地为生:余家集市周边的村民
在余家集市周边居住的村民主要是以种地为生的村民。民国中后期,在余家集市周边居住着25户村民,共计128人。其中,易姓4户、熊姓1户、罗姓1户、钟姓2户、龙姓1户、力姓2户、向姓1户、江姓5户、高姓1户、余姓7户。各个农户的户主、家庭人口、子女情况、土地占有、自耕面积、佃出面积、佃进面积、主业、副业、村内身份、受教育年限、成分认定、家户关系等,具体如表1-13所示。
表1-13 民国末期“七岭荒脚下”聚落的村民概况(余家集市周边)
续表
续表
注:a.由于余力中的6斗种(即6亩)土地并不在余家桥自然村之内(位于大堰自然村),因此,在第二至第六章中,有关余家桥自然村土地面积计算的时候,并不将此6斗种土地算在内。
资料来源:来自于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的口述。
2.以做生意为生:余家集市的村民
在“七岭荒脚下”聚落的余家集市居住的村民,主要以“开店铺、做生意”为生。民国中后期,余家集市主要居住着13户村民,共计81人。其中,王姓1户、张姓1户、江姓1户、力姓1户、魏姓1户、彭姓3户、杨姓2户、赵姓1户、宋姓1户、胡姓1户。各个农户的户主、家庭人口、子女情况、土地占有、自耕面积、佃出面积、佃进面积、主业、副业、村内身份、受教育年限、成分认定、家户关系等,具体如表1-1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居住在余家集市的村民以做生意为主,基本不种田。
表1-14 民国末期“七岭荒脚下”聚落的村民概况(余家集市)
资料来源:来自于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的口述。
(四)“铜盆祠”聚落的村民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在民国中后期,“铜盆祠”聚落居住着23户村民,共计124人。其中,杨姓4户、李姓1户、卞姓3户、江姓1户、刘姓1户、易姓2户、邓姓4户、朝姓1户、熊姓1户、王姓2户、何姓1户、卢姓1户、周姓1户。各个农户的户主、家庭人口、子女情况、土地占有、自耕面积、佃出面积、佃进面积、主业、副业、村内身份、受教育年限、成分认定、家户关系等,具体如表1-15所示。
表1-15 民国末期“铜盆祠”聚落的村民概况
续表
续表
注:a.在传统时期的余家桥村,“绅士”主要是指那些读书多、威望高、处事公正的人,也有村民称为“老爷”。
资料来源:来自于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的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