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居住格局
独特的地形地势、水网环境、稻作环境带来了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独特的居住格局。总的来说,传统时期的余家桥自然村村民在居住格局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分散居住、因田而居、依水而居”的特点。
一 分散居住:单家独户
由于余家桥自然村处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自然村范围之内高低起伏,湾、冲、岗较多,使得村民建房只能依据地形地势,由此带来“单家独户、一家一户”的独立居住格局,使得居住的分散性程度较高。另外,在传统时期,村民们建房的时候,有两种习惯:第一,在本章第二节已经谈到,家家户户倾向于在自家房屋周边,选一个合适位置,挖一口池塘;第二,村民们倾向于将菜园设置在自家房屋周边,并以菜地作为两家之间的间隔与界线。总之,独特的村落地形与村民们的建房习惯,使1949年之前的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的居住特点呈现“分散性”。
在图2-10中,农户A房屋与农户B房屋之间是农户A的菜地与农户B的菜地,两户的菜地使用共同的田埂,并以共同的田埂作为两家的界限,田埂的中心线便是A、B两户的房屋分界线。由此,A、B的房屋产权界线明晰,A与B的邻居关系则建立在共同的田埂这一地缘基础之上。根据老人们的讲述,这是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较为普遍的居住模式;而在这种居住模式下,房屋地权纠纷较少。
图2-10 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的居住格局
资料来源:根据江光沛老人的回忆与讲述而绘制。
另外,分散居住格局在“共墙”这一关系形态上,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共墙”的意思是指两家农户或多家农户在修建房屋的时候,共用同一面墙。根据村中老人们的讲述,1949年之前,基本不存在“共墙”的情况,即使是亲兄弟,也不会选择“共墙”。因为“共墙”就会有“共瓦”,在诸如拆房、修房、补瓦等中容易引起纠纷或矛盾;而且房屋在继承与变卖的时候,也会有诸多不便之处。
对此,邓其银老人说道:
几家几户共同用一面墙,这在过去就不可思议,只有家境好的修得起一两间土坯房,能住一间土坯房都不错了。有的家里田多的,分家的时候房子哪里够分,分了田,都是自己建房子,基本都不会一起修,就是一起修,也不会共用一面墙,同一面墙,再分家的时候就不好搞了,平时捡漏什么的,也不好商量,亲兄弟俩,总会计较,自己修自己的,住得远一点,还显得亲一些,住得太近了,平时生活总有牙齿碰到舌头的,是非多。
为了进一步考察与还原余家桥自然村在传统时期的散居形态,这里以彭家冲聚落为考察对象,通过“房屋之间的距离”“房屋之间的物理界线”等指标,深入展现该聚落的传统的居住形态。在表2-12中,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9户村民住得比较分散,家户之间基本不存在“共墙”现象,房屋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普遍都在8米以上;家户之间的物理界线非常清晰,或以池塘为界,或以稻田为界,或以玉米地为界,或以菜地为界,或以水沟为界。
表2-12 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居住形态
资料来源:根据彭庆华、江光沛、胡仁刚、王新兰等老人的回忆而整理。数据由老人回忆而得,不甚精准,仅做参考。
二 因田而居:“远田不富,近田而富”
在传统时期,由于余家桥自然村居住人口较多,土地有限,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余家桥自然村的村民秉承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远田不富,近田而富。”
对此,江光沛老人说道:
老一辈说得好,“远田不富,近田而富”。要住在自家稻田的附近,也不一定必须住在田边上。你看,要是你住的地方跟自己种的田,隔得太远,你自己早晨去地里干活,要走那么远,很长时间都耽误在走路上了。你跟别人换工,田远了,别人磨磨蹭蹭走那么长时间,才挨到你的田里,干不了多大一会儿,又要回来吃饭,来回一折腾,就干不了多少事,瞎耽搁工夫,再说了,换工,你也承受不起去,人家给你干一天,你也要给人家干一天的,田远了,本来一天可以的,却要磨蹭成两天,那你又要给人家干两天,是不是很不划算。还有,如果隔得太远了,你也不好管理,平时放水、扯草不方便,也不好看守。
在“远田不富,近田而富”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余家桥自然村村民建房子的时候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距离自己所耕种的稻田较近,在自家稻田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建房子;二是地理风水,在自家稻田附近,选择风水较好之地,兴建民居。为了进一步考察与还原余家桥自然村在传统时期“因田而居”的居住形态,这里以彭家冲聚落为考察对象,通过“是否居住在自己所耕种的稻田旁边”“与自家稻田最近的距离”“与自家稻田最远的距离”等指标,深入展现该聚落的传统的居住形态。
在表2-13中,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9户村民基本上都住在自家所耕种的稻田的附近。其中,有5户村民住在自己所耕种的稻田旁边,占比达到了55.5%;有4户村民不是住在自己所耕种的稻田旁边,占比为44.5%。如果以居住房屋为圆心的话,距离稻田的最长半径为30米,距离稻田的最短半径为3米。
表2-13 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居住形态
资料来源:根据彭庆华、江光沛、胡仁刚、王新兰等老人的回忆而整理。数据由老人回忆而得,不甚精准,仅做参考。
另外,笔者在调查中对民国时期家里依靠佃耕“老板”土地为生的6位老人进行深度访谈之后,也发现:1949年之前,“种‘老板’的田,就要住‘老板’的房屋”,“老板”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正常收租,一般会将房屋建在自己所占有的土地的周边,方便佃户居住与耕种土地。另一方面,佃户为了更好地看管稻田,在租种了“老板”的土地之后,如果土地周边没有房屋,佃户一般要求“老板”将自己的房屋修建于所种稻田的附近。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因田而居”是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村民居住格局的典型形态;而“因田而居”的原动力也是出于单家独户的生存需要以及从事农业生产需要的考虑。
三 依水而居
在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生,对水的依赖程度较高,加上“远田不富,近田而富”的观念,使得余家桥村民在居住上与水为伴,形成了“依水而居”的居住格局。问及水与房屋民居的关系,村中老人如此说道:
七岭荒脚下有岔沟子,他们就把房子建在岔沟子这边,有条河,吃水方便,有水的地方,就有水田,离自家的稻田也近。宁家湾、彭家冲、铜盆祠的人就把房子建在田附近,然后再找点水,生活就方便了。房子不仅要建在自己的田附近,还要有水,至少有一条水沟,平时洗菜、洗衣服啊。如果没有水沟,也会想办法挖一条水沟,水沟要么从门前走,要么从屋后走。除了要有一条水沟之外,大家都会在自家房屋周边,挖一口池塘,有钱的、又有地盘的就挖大一点,没钱的就挖小一点,这个池塘主要不是吃的,主要是洗农具、洗衣服的。反正,在以前,家家户户附近都有水。
可见,在传统时期,水不仅影响着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的生产,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的生活。种植水稻离不开水,“因田而居”使得田与水无法分离,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村民们的居住格局。稻作与灌溉使得村民们“依水而居”“绕水而居”。为了进一步考察与还原余家桥自然村在传统时期“依水而居”的居住形态,这里以彭家冲聚落为考察对象,通过“所住房屋周边是否有水”“具体形态”“水的属性(人工修建还是天然形成)”“产权性质”等指标,深入展现该聚落的传统的居住形态。
在表2-14中,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9户村民的房屋周边基本全部都有水,如池塘、水井、水沟等,水形态较为丰富多样。除了在前面谈到的,房屋周边的池塘是人工修建的,属于私人产权;水沟等是天然形成的,属于公共产权。
表2-14 民国末期“彭家冲”聚落的居住形态
资料来源:根据彭庆华、江光沛、胡仁刚、王新兰等老人的回忆而整理。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将房屋修建水边,还有一个考虑,即在“靠天吃饭、靠天种地”的传统时期,村民们会经常面对干旱的威胁。如果将房屋修建在水边的话,一旦遇到干旱,不至于连基本的饮水等都成大问题,至少村民可以将水沟、水井、岔沟子、九道河等流动的水转移到自家池塘,以解决缺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