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带一路”面临怎样的挑战,能否取得成功?
2016年,从陆上和海上同时推进的“一带一路”打开了区域合作的新局面,崛起中的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让不少周边和西方发达国家产生怀疑与不安,指出“一带一路”面临众多挑战,如《印度教徒报》称,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和“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结构性挑战。其理念、过程和实施让人很难相信“一带一路”是一项参与式、合作性项目。中国政府单方面构想并提出该倡议,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对亚洲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的诚意。虽然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会舍弃中国融资的基础设施发展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接受基于中国理念的管理规则。《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称,“一带一路”看似前景光明,但缺乏具体详尽的规划使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也难以评估其长期效益及对斯里兰卡的影响。未来,斯里兰卡可以根据“一带一路”的进展和中国所提供的更多信息确定如何将这一宏大计划转化为实质性成果。泰国的《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有文章称,“一带一路”能否成功还面临重重疑问。中国政府可以掌控本国的政治环境,基础设施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在中国一直运行良好,但在别国这一模式却未必行之有效,动荡、冲突和腐败都将影响中国的规划。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等国遭遇挫折,中国的巨额投资在当地引起利益相关者、民族主义立法者和善变的合作伙伴的愤怒。英国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有文章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势必触动一些根深蒂固的官僚利益,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困难重重。“一带一路”的目标之间也多有冲突,例如,应优先考虑表现不佳的地方企业还是业绩平庸的国有企业?在减少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情况下,中国是否能帮助西部贫困省份加快发展?《日本时报》也有文章称,当前,“一带一路”实际投资有限、很多细节仍模糊不清、倡议的持续性也有待观察,因此盲目乐观的态度并不可取。“一带一路”倡议才刚刚起步,它是否会在习近平任内戛然而止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尼泊尔的《人民评论》(People's Review)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关于“一带一路”愿景的文件,然而,文件缺少对“一带一路”倡议多边合作发展的规划和阐述,而且并未提及正式的协议或伙伴关系。将来“一带一路”是否需要在贸易、投资和商业环境等问题上达成更正式的协议以确保最大限度地造福沿线人民?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参差不齐,一些国家治理不善,这对基础设施投资极为不利。因此,只有利用该倡议帮助各国通过正式的协议改善其投资环境、技术标准、海关和物流程序,“一带一路”的实惠才能落在实处。新加坡政府新闻(Singapore Government News)称,习近平主席说,中国需要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中国也必须阐明,究竟怎样的全球秩序才是中国认为理想的全球秩序。换句话说,中国设想的治理和保护全球公共领域的规则是什么?国际秩序应以何种基础促进各个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对此做出具体回答。《土耳其周刊》(Journal of Turkish Weekly)有报道称,“一带一路”倡议仍在规划和推动阶段,在“一带一路”这个大概念下,中国使用何种资源、采取何种投资方式尚不明朗。那些有意或已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对资金配置和利润分配也仍多有疑问。如今,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风险在于,中国可能不会如他国所愿,实现“一带一路”勾画的宏伟蓝图。换句话说,如果中国辜负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的信誉在一段时间里很可能会蒙受损失。美国的《欧亚评论》(Eurasia Review)有文章称,这一倡议仍在筹划和宣传阶段。各个具体项目将如何使用资源、进行投资是已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想知道自己能分几杯羹。然而,中国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满足人们对“一带一路”的殷切期望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美国的《福布斯》杂志(Forbes)有文章写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全球性倡议可谓生不逢时,中国也许是在自讨苦吃。苏丹的《苏丹人报》(Alsudani)称,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也面临巨大挑战。中东地区局势动荡,而且美国及其盟友也绝不允许中国公开威胁其在该地区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