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安排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则为汇率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历史框架,其中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汇率制度(也称汇兑安排)作为不同国家间货币交换和支付的制度安排,是货币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功能的体现。而货币制度则通过对一国货币内在价值的影响,成为货币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功能的体现。尽管前者可以允许多种不同制度形式同时存在,而后者为了保障价值的稳定性必须相应确定。若一国货币安排缺乏必要的稳定,将导致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的功能模糊,引发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国内外的贸易表现,并对一国经济发展形成掣肘。
按照编年史顺序,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1)。第一阶段是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时期,这种汇兑平价具有内生的稳定性,因而当时汇率制度也可称为内生的固定汇率制度。第二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社会的不稳定导致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也出现剧烈的动荡。第三阶段,即战后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造,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一时期也是美元霸权形成的基础。由于各国与美元间的汇兑安排是可变的,因此可以被归于可调整的外生固定汇率制度。第四阶段是当今牙买加体系下信用货币本位制,美元既不与黄金兑换数量绑定,也无须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绑定。这一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可以被认为是无体系的安排。各国可以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安排,发达经济体之间多数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经济规模较小、强调国内价格稳定的国家则偏好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尽管如此,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带来的历史效应,美元依然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存在,成为许多国家货币的名义锚,甚至部分国家直接以美元作为本国货币。下面将对这四个阶段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各时期的汇率制度做简要的评价。
表1-1 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汇率制度演进
注:a以中心货币英镑制度安排为主要依据。
b美元、英镑集团、黄金集团、拉丁货币联盟等。
c以中心货币美元制度安排为主要依据。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著,徐子健等译《西欧金融史》(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一)复本位制时期(16~18世纪)的货币制度
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亦称金银复本位制,通常指以金、银充当本位货币,并规定两种币值比价的货币制度。实际上复本位制也包含铜、锡、铅等其他金属。如1772年之前瑞典采用银、铜本位制,17~18世纪的中国清王朝采用银、铜本位制。在复本位制下,以一定成色、重量、形式(铸币)的金和银作为价格标准或货币单位,金币和银币均有法定的无限清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和自由输出/输入,可以自由兑换,其他通货也可任意兑换成金币或银币。英、美、法、中等国均曾在16~18世纪长期采用复本位制。
1.复本位制出现的原因
复本位制的存在含有历史与货币习惯、贵金属的有限供应、政权更迭带来的变化等多重背景。历史上,早在公元前中国的汉武帝时代就已经存在过复本位制,当时金制的“麟趾袅蹄”和银锡合金的“白金三品”可以同时流通。1663年后,英国同时并行使用金“基尼”和银“先令”作为货币。
2.复本位制主要形式
双本位制:又称两本位制,也是通常意义上的复本位制。这种货币安排由国家规定两种本位货币的法定比价。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过这种制度。1660年前后阿姆斯特丹的金银比价为13∶1,印度则为16.4∶1。
平行本位制:指一国允许两种本位货币同时存在,并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即两种本位货币之间的比价按照市场价格浮动。1663年英国新铸造的基尼金币与原来铸造的先令银币就属于平行本位,两种货币按照市场比价同时流通。
跛行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尽管官方承认两种本位货币,但是仅允许自由铸造一种货币,常被作为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机制。在金本位制确立之前,曾在美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中实行过。
3.金银复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安排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建立的是一种固定的汇率制度,法律规定以一定成色、重量、形状的金和银作为价格标准或货币单位。实际上就规定了同样可铸为本位币的金和银在币值上的对比,即所谓铸造比价。如美国在1792年实行复本位制时,规定每1金元含纯金24.75厘(1厘=0.065克),每1银元含纯银371.25厘,故同等重量的金和银作为货币的价值对比为15∶1。
4.对金银复本位制的评价
(1)复本位制的优势。①基于两种不同材料,因此货币铸造中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相对单一本位制而言要小。②由于两种贵金属内在价值往往差异较大,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大额交易采用更加贵重的黄金,小额交易则使用白银。③两种材质的货币内部存在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有助于稳定国家间的汇率。
(2)复本位制的劣势。①由于两种货币间的真实比价由两种金属的实际价值决定,而这一价值取决于开采加工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两种货币的比价常有变化,不利于商业交换的稳定性需求。②存在基于一价定律的格雷欣法则(Greshan's Law)。由于不同国家的铸造比价很难与国际市场上的金银价格取得一致,若其中一种货币的真实价值大于其名义价格,则民众将会窖藏这种“良币”,通过销熔、输出的方式取得收益。同时在本国的商品流通交易中倾向采用真实价值小于名义价格的“劣币”。最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金本位制时期(1880~1914年)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国际通行货币制度,是人类在跨区贸易结算中采取相同货币形式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为本位货币,并以一定的黄金储备作为基础的货币制度。一国货币当局确定流通中货币与黄金间的兑换比率。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其货币的含金量决定。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因此这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具有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
尽管早在1717年英镑就固定了与黄金的比率,但英国通过法案规定实施金本位制是在1816年。而欧洲大陆普及金本位制则是在1880年前后。19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实行跛行本位制,从金银复本位制开始向金本位制过渡。南非于发现大金矿后的第二年,即1885年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俄国、日本分别于1890年和1897年确立金本位制。至此,当时的金本位体系覆盖了约2/3的世界货币交易,同时也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得以确立(见表1-2)。
表1-2 相关国家确立金本位制的年份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沈晓晖:《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维基百科之“金本位”。
1.金本位制出现的原因
各国之所以都愿意将其货币与黄金挂钩,是因为黄金是最合适的世界货币。首先,黄金属于稀有贵金属,容易被作为财富和权势的象征。其次,19世纪在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及加拿大等地发现了丰富的黄金矿产,保障了黄金的供应。最后,复本位制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及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率的不稳定,给商品交易带来了混乱。
2.金本位制的主要形式
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国际金本位制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通过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并据此确定不同国家间货币的汇率。这种汇率决定机制被称为铸币平价。金块本位制是在考虑到黄金在携带、运输方面的不便而产生的。国家把储藏黄金作为储备,并规定流通中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需要时可以以货币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则较金块本位制更为宽松。在这种货币制度下,一国国内以银行券作流通货币,这种货币没有法律规定可以保障其在该国兑换黄金,但可以兑换成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
3.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安排
金本位体制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一。在这一体系之下,由于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往往通过法案得以确立,除非法律规定允许增减,一般很少发生变动,从而在国际上形成了一种建立在金本位制基础上的内生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价格与黄金数量之间保持直接或间接的固定联系,从而可以通过铸币平价保障各国货币之间相对稳定的兑换比价。由于黄金产量有限、价格稳定和金本位受到法律的规制,使得各国间汇率相对稳定,因此金本位货币制度为在各国间开展贸易活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价值度量和支付工具。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黄金的输入/输出点加以自动调节。各国政府通常会允许有限的汇率波动,汇率波动的范围由该国的黄金运输成本决定。该国货币含金量决定的汇率加上一定的运输交易成本(运输、包装、保险费用),构成了黄金输出点,通常为±6‰左右。汇率减去运输成本,则形成黄金输入点。若一国的市场汇率高于黄金输出点,该国的黄金就会被无限制输出;若低于黄金输入点,其他国家黄金则会流入该国。因此,为了保持货币体系的稳定,各国货币当局会自觉将本国汇率限制在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金本位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内生的固定汇率制度形式。
4.对金本位制的评价
(1)金本位制的优势。①促进贸易。通过稳定汇率,降低了跨国贸易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并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各国货币均以一定的含金量作为其价值基础保证了货币之间汇率的相对稳定。而这种稳定对国家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更好配置。②促进国际金融发展。黄金显著的价值储藏功能,通过加强国际资本流动,极大促进了西方金融信用产业的发展。③稳定物价。各国的货币发行由于受到黄金储备水平的限制,有效地抑制了各国的通货膨胀倾向,保障各国物价水平的稳定。④有助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在金本位制下,由于黄金输出点的存在,可以自发调节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从而避免了因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引致的危机。
(2)金本位制的劣势。①通货紧缩与产出收缩。在复本位制下,由两种贵金属提供货币职能的能力,经过从复本位到金本位的转换,仅由黄金承担了货币职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受制于黄金的供给能力,而黄金的供给能力往往赶不上经济与贸易的增长需求。因此,金本位制下常会产生通货紧缩倾向,带来了“1875年到1896年的通货紧缩”, “引发了人们的不满以及广泛的动荡”,并对经济增长造成制约。②对各国政府遵守基本规则的依赖程度大。金本位制自动调节机制的实现,需要以各国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为基础。但现实中,这些规则常常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守。国际收支的顺差国往往会将盈余冻结,将黄金留在国内。于是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负担更多地落在贸易逆差国身上,逆差国的黄金不断流出,黄金储备的下降使金本位难以为继。③中央银行无用倾向。与金本位制相联系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从而制约经济发展。极端的看法甚至认为在金本位下,利率、货币供给以及价格水平几乎都取决于黄金的开采成本,如美国的阿瑟·拉弗等。④金本位制下核心国家的货币政策影响着全球的黄金流向。由于英国在金本位制中占据核心地位,拥有着控制世界金融秩序的特权。20世纪上半叶的大量文献研究指出,英格兰银行通过操作贴现率来影响价格,并吸引世界其他地方的短期资本,从而影响着黄金流向。
(三)动荡时期(1918~1925年)的汇率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年)之后,金本位制也随战事一起灰飞烟灭。战争结束后,出于对金本位制曾经带来的稳定和繁荣的留恋,恢复金本位制成为各国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对金本位制度崩溃的深刻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重建工作一直处于随着政治经济变化而动荡的时期。
战争破坏了主要工业国的经济。由于战争经费的一半依赖于财政赤字,而赤字相当大部分被货币化了。因此,当战争结束时,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货币市场间充斥着流动性,如英国的国债从战前的6.5亿英镑增加为78亿英镑。由于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间汇率呈现剧烈波动。稳定汇率成为战后初期各国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古斯塔夫·卡塞尔在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上宣讲了汇兑稳定与外汇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就是本书后面将要介绍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决定理论的发端。
1.动荡时期的货币安排
美国首先于1919年恢复了金本位制。欧洲由于物价水平较高、黄金相对短缺,恢复金本位制的条件不够充分,直到1924年,才在德国率先恢复实行金汇兑本位制。随后,奥地利、意大利等30多个在当时世界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采取了金汇兑本位制。英国经历过战争后,由于经济实力大幅受挫,为了恢复战前的金平价,不得不采取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
2.动荡时期的汇率安排
在此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对汇率实际上是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听任主要货币汇率的自由浮动,特别是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基本是完全按市场力量浮动的。尽管现实如此,但当时各国政府致力于将浮动的汇率按照以前的平价固定下来,用习惯的方式管理国际货币交换。1922年,由英、法召集的热那亚会议有34个国家参会,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恢复金本位制度。但是,由于赔款和战争债务,德国马克崩溃,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调节各国的不同目标。汇率的剧烈波动和国家间合作的艰难,也使得这段时期全球缺少一种有效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国际汇率市场、国际贸易均变得十分不稳定。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实际是战争导致英国经济实力下降,无力继续充当国际金融体系的最终贷款人,而同时(1936年之前),有实力的美国却不愿意承担这一责任。简言之,这一时期并没有有序或国际认同的汇率制度体系,仅仅是战争时期的特殊调整过渡时期。
(四)金汇兑本位时期(1926~1931年)的汇率制度
随着战后复兴时期接近尾声,国际贸易结算增多,各国最终意识到以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带来了许多不便,所以各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转而采用金汇兑本位制。这种本位制是一种放松了的金本位制,需要有足够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支撑。按照彼得·林德的研究,实际上金汇兑本位制早在1913年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是一种与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间接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安排下,本国货币可以无限制地兑换外汇,通过外汇与黄金之间的固定关系,间接与黄金挂钩。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通常银行券只能兑换实行金币/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这种货币安排带有附属货币制度的性质,真正的最后支付手段依然是黄金。可以认为这种制度的名义货币本位是官方发行的银行券,而实际的货币价值仍是依托于该国货币与黄金的比价,属于混合本位制时期。
1.金汇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参战双方的协约国与同盟国为筹措军费,导致物价混乱。同时,由于黄金生产供应相对高涨的物价显得不足,金汇兑本位成为各国试图恢复金本位制的一种权宜之计。金汇兑本位制是以英镑、法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黄金有限同时物价高涨时期的实用性创造。在1922年的热那亚会议上倡议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以在黄金有限的情况下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作为过去金本位制的核心国家,英国、法国分别在1925年和1928年先后恢复了英镑同黄金的兑换,并取消了黄金出口的禁令。其他欧洲国家货币通过间接与这些核心货币挂钩的形式实现了金汇兑本位制,此后一段时间金汇兑本位制成为主要的货币安排方式。
2.金汇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安排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是英、法、美)的货币(基准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亦属于固定类型的汇率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作为汇率制度的保障,其储备资产由基准货币和黄金构成。1931年,由于英镑的固定平价无法维持而被迫放弃了金本位制,与英镑有联系的一些国家也纷纷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核心基准国与黄金的联系的剥离,直接导致金汇兑本位制的瓦解。
3.对金汇兑本位制的评价
(1)金汇兑本位制的优势。①具有稳定价格、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本质上仍以黄金作为最后的本位国际货币。因此,其同样具有类似金本位制的抑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以及调节国际收支等内在优点。②有助于缓解黄金供给限制带来的紧缩影响。金汇兑本位制不要求货币发行与黄金储量完全对应,也不需要在货币与黄金的兑换上给出承诺,极大地减少了全球对于黄金的需求,极大缓解了由于黄金供给不足给经济带来的紧缩影响,有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
(2)金汇兑本位制的劣势。①核心基准货币国家与外围国家责权的不对称性。在超国家层面缺乏公平有效的国际调节机制,因此作为核心基准货币发行国可通过超发货币来弥补贸易逆差,而外围国家则在发生贸易逆差时面临硬调节。②易于产生松懈的货币发行纪律。由于黄金储量与货币发行之间的严格联系被削弱,核心国家的信用货币也构成了国际储备的组成部分。原有的货币规则变得不再清晰,货币发行纪律也倾向松懈,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尽管金汇兑本位制试图解决金本位制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但实质上其仍是一种变形了的金本位制,对于经济仍具有一定的紧缩性。货币制度的内生性尚且如此,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货币当局采取保守的货币政策则引致紧缩倾向的进一步加强。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指出,19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1929~1933年货币供应量下降了约1/3。欧文·费雪则指出,战后的债务和通缩的内倾式发展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萧条中的世界:1929~1939》中指出,大萧条之所以成为全球性危机并长时间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大国愿意带头制止“以邻为壑”的国际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凯恩斯则认为是高利率和低投资导致的自我增强式失业将经济拖入大萧条。无论哪种解释,都脱不开货币因素的影响。
尽管金汇兑本位制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它对国际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一制度安排是国家间进行国际货币协调的首次尝试,其间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和热那亚会议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经济协调的鼻祖。其次,该制度是从传统的金本位制向现代信用本位制转移的首次尝试。这一制度弱化了货币与黄金的联系,迈出了人类社会从贵金属本位向信用本位转变的第一步。最后,这段时期为“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体系,事实上也是一种典型的金汇兑本位制。
(五)货币集团时期(1932~1939年)的汇率制度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在1931年宣布脱离金本位。英联邦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国家、埃及、伊朗、伊拉克以及阿根廷形成了英镑地区,同时部分英联邦国家开始自行选择货币安排。例如,加拿大选择独立货币制度,南非则从1931年开始钉住美元。1935年3月,比利时被迫将其货币币值降低28%,对英镑集团的命运构成致命打击。随后几年,由于美国黄金储备大幅下降,美国出现通货紧缩,并爆发了美元危机,最终在1933年宣布放弃采用金本位制,并形成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集团。之后,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和波兰等国仍坚守金本位制,形成了当时的黄金集团。1936年9月,法国宣布脱离金本位制,其他黄金集团成员国也陆续宣布不再实行金本位制。
1.产生原因
大萧条期间,国际经济秩序重新变得自由而混乱,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为了解决各国国内严重的经济与失业问题,国家间开始竞相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实现货币贬值,并在英镑集团、美元集团和黄金集团(以法国法郎为核心)之间形成了对立。货币集团与集团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多的资本管制,如1931年英格兰银行宣布禁止进行海外投资。
2.货币集团时期的汇率制度安排
货币集团时期汇率安排的基本特征是汇率在集团内相对稳定,但集团之间的汇率浮动较大。以英镑集团为例,该集团规定在各成员国货币与英镑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各国政府可以使用英镑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汇率。这一时期的浮动汇率并非是正常经济环境中的有序安排,各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往往缺乏可靠的物质和市场基础。可以认为是在原有秩序被打破之后的暂时性失控状态,而非一种稳定、理性的制度安排。
3.对货币集团时期的评价
(1)国际经济活动双边化。集团内部往往有自己的清算通道,并实行贸易特惠制,这些做法使得国际经济活动向双边平衡的方向发展。在集团外,则实行“以邻为壑”的金融、贸易政策,通过货币贬值牟取竞争优势,同时以贸易保护和资本管制作为自我保护机制。集团间的竞相贬值和保护主义思想,极大延缓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步伐。
(2)催生出国际合作需求和新型汇率制度安排。1933年,美国曾试图在美元和英镑间建立稳定汇率,但事后证明当时的英国人根本没有打算固定美元与英镑之间的汇率。由于法国法郎币值高估导致的贬值,引发了用法郎换黄金的投机热潮。为了稳定经济活动,1936年,美、英、法三国达成了“三方协议”(Tripartite Agreement),同意各国在与外国进行外汇业务前先进行磋商,并在兑换黄金前持有彼此的货币至少24小时,以稳定英镑,减少法郎贬值的负面影响。后来的荷兰和瑞士也遵守了这一“三方协议”。该协议建立了三个中心国货币之间的协作机制,成为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雏形。
(六)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1973年)的汇率制度
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对美国提交的“怀特计划”和英国提交的“凯恩斯计划”进行讨论后,通过决议: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第三,构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对国际货币秩序加以管理。决议要求各国对其货币规定黄金平价,并据此确定对美元的比价。这些决议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因此也被称为“美元-黄金本位制”。从此,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和获得黄金的媒介,各国货币通过美元间接与黄金挂钩。基于美元与黄金等同的特殊地位,美元顺理成章成为国际清算中主要的支付手段和国际社会的主要储备货币。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原因
因战乱、经济萧条导致的混乱货币关系给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萧条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首先,欧洲地区过去的货币安排被战争中断或摧毁,亟待构建新型国际货币秩序。显然,动荡时期的无秩序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都存在明显缺陷。两者似乎都不是适宜的战后汇率制度安排。其次,战争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英、法、美等国在国际经济问题上的影响力发生较大变化,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再次,经济萧条和战后重建带来的压力,使各国需要在经贸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同时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经济活动加以支撑。最后,出于对资金的需求,欧洲国家对于货币影响力的诉求下降至次要位置,最终同意采取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安排
尽管古典的金本位制从此退出历史,但是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价值锚定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与金汇兑本位制一样,属于固定汇率的制度安排。首先,这一体系的突出特征是“双钉住”:美元与黄金的比价钉住、其他货币与美元的比价钉住。其次,这一体系并非绝对的固定,可以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对钉住的比价进行调整,被认为是一种可调的钉住汇率制。“美元-黄金”本位下的汇率制度兼具固定汇率与有管理的汇率制度的双重特点,既保证了短期内的汇率稳定,同时也允许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失衡时进行适度调整。
3.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尽管存在很多不可协调的问题,但是必须承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对稳定“二战”后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优势。①具备金汇兑本位制的双重优点:稳定价格的能力和缓解黄金产量不足的能力。②稳定全球货币秩序。通过确定各经济体货币与美元以及美元与黄金之间的比价关系,极大改善了货币集团时期的汇率剧烈波动和“以邻为壑”的恶性经济政策。这种相对稳定的货币体系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往来,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从此,国际经济秩序彻底从战后的动荡中走了出来。③减轻部分国家的国际收支压力。在美元成为核心货币的同时,美国也承担了全球经济最后贷款人的责任。通过美国的国际支持,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各种中、短期贷款,使得部分国家的国际收支困难得到暂时性缓解。④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全球合作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进一步促进了国际经贸合作。取消国家间的资本与外汇管制,成为该体系的一个典型要求。这种要求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与金融往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劣势。①美元两难境地的“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美元作为核心货币,为满足外部的储备需求必然会存在国际收支逆差;另一方面美元作为核心货币,需要国际收支平衡或顺差,以保障美元币值的坚挺和对美元的信心。这两个方面如同矛与盾,很难同时实现。②国际收支调节能力有限。作为典型的金汇兑本位制,汇率相对固定。同时信用货币本身并无价值,无法像黄金那样通过黄金输入/输出点来实现自动的国际收支调节。尽管允许对货币的比价进行调节,但确定合适的比价水平并不容易,很难一次到位,因此对于国际收支的调节能力有限。③缺乏对危机的防范机制。一旦外围国家对核心货币的信心下降,在国际投机力量的冲击下极易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1957~1958年,由于外需减少,美国经济疲软,朝鲜战争的爆发增加了其财政负担。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黄金储备随之大幅降低,并出现了资本外逃。1960年后,美国的对外流动性债务甚至高于其黄金储备量。庞大的美元债务导致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已经变得举步维艰。
4.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体制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外(如上文提到的“特里芬难题”、国际收支调节能力差、缺乏货币危机的防范与管理等),这一体系的崩溃也与美国在享受货币中心地位的同时缺乏自律有关。首先,美国由于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越南战争,导致军费开支快速上升,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胀。其次,美国黄金储备大幅下降。20世纪50年代的“马歇尔计划”极大地推广了美国外部对于美元的需求和运用。由于从1958年开始,各国央行倾向将手中多余的美元换成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量快速下降。1973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有2.7亿盎司,较1949年的7亿盎司黄金储备缩水了约61%(如图1-1所示)。
图1-1 美国黄金储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IFS-IMF, 2013年4月。
为了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组成“八国黄金总库”,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后又建立涵盖14个国家的“互惠贷款协议”,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稳定美元。1968年,美国终于决定采取双轨黄金体系,放弃对伦敦金市平抑金价的努力,允许私人金价高于美元标价的黄金官价。但是,无论如何抵抗,也未能恢复对美元的信心,最终在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此后世界各主要货币被迫实行浮动汇率。
(七)牙买加体系时期(1976年至今)的汇率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再度失去了确定的秩序规则。长期以来形成的锚定汇率制度的习惯,使国际社会对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选择进行了长期的讨论。最终,经历了3年的自由金融时期之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于1976年最终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在牙买加体系下,一方面由于采用信用货币作为本位货币,因此已经没有了来自黄金等贵金属供应的货币供应硬约束。另一方面,在该体系下既没有设定明确的全球性本位货币,也没有对汇率安排的形式做出要求,而且也未能对各国汇率运行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因此,牙买加体系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无体系的体系”。
1.牙买加体系的基本特征
首先,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多样化。在牙买加体系中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即允许一国货币的汇率通过金融市场加以调节。同时,也采用国内经济政策调节以及国际财经合作等其他形式进行国际收支的调节。其次,在该体系下汇率制度多样化。不再对各国汇率制度进行统一要求,允许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再次,黄金的非货币化。该体系通过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实现了黄金的非货币化。允许各国中央银行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最后,推动了储备货币的多样化。美元由于其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以及价值储藏的功能依然得以延续,继续成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同时,提高了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了SDR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使得SDR、黄金以及外汇逐步发展成为各国央行的主要储备形式。
2.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安排
牙买加协议没有限制成员国的安排,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国情来选择、创造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安排。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汇率制度安排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最新的分类方法,将原先的三大类(8小类)调整为三大类加一残差项(共10小类):硬钉住(包括无单独法定货币的汇率、货币局安排);软钉住(包括传统钉住、稳定化安排、爬行钉住、准爬行安排、水平区间内的钉住汇率);浮动汇率制度(包括浮动、自由浮动);残差项(其他管理安排),见表1-3。
表1-3 IMF对汇率制度的新旧实施分类法对比
资料来源: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 2008/2009, IMF, 2008/2009。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方法,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为主的混合多元汇率制度安排,如表1-4所示。全球的汇率安排呈现中心-外围的构架特点,发行国际货币的少数发达国家(美国、欧元区、日本)位于中心,采取浮动汇率制;其他发达国家多数采取独立或联合浮动的汇率制度安排;而众多发展中国家则选择钉住或以中间汇率制度安排为主要的汇率制度。按照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在代表新兴经济体的金砖五国中,中国实行准爬行安排的汇率制度,俄罗斯实行的是其他管理安排的汇率制度,印度、巴西、南非实行的则都是浮动汇率制度。
表1-4 2008~2011年IMF成员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注:表内数值表示相应分类占189个IMF成员国以及地区(186个成员国和中国香港、阿鲁巴岛、荷属安的列斯群岛3个地区)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 2008-2011, IMF, 2008-2011, various issue。
3.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由于存在内部的硬约束,金本位下的国际金融危机频率较低,范围也相对有限。但是在完全依赖信用货币的牙买加体系下,由于国际货币关系相对松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波及范围都出现了大幅的增加。尽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对于国际金融形势的监控,但由于其缺乏执行效力,无法承担起规制各国政府货币政策的重任。但是,不可否认,正是由于牙买加体系拥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全球信用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金融支撑作用。
(1)牙买加体系的优势。①储备货币构成多样化避免了供给不足问题。多元化的储备结构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储备货币供不应求的矛盾。②汇率制度的多样化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速度以及发展状况存在极大差异,多样化的汇率制度选择为各国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自主性与灵活性。
(2)牙买加体系的劣势。①中心货币与外围货币存在利益与责任不对等。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享有“铸币税”等收益。但是,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缺乏必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约束,中心货币缺乏责任束缚,容易造成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②汇率的不确定性上升。尽管浮动汇率依赖金融市场调节外汇需求关系,但是由于超调现象的存在,使得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加重了国际经贸活动的交易成本。③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牙买加体系下的各种调节方式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对国际收支失衡缺乏内生的硬约束,容易引发国际收支失衡的积累。
(八)对国际汇率制度的总结与评述
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际货币体系实际是顺应时势产生的制度安排。汇率制度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每当一种旧的汇率制度安排不再适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或是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时候,它就会被新的汇率制度所代替。而那些脱离实际的货币安排形式,迟早会走向崩溃或灭亡。在旧制度崩溃的同时,新制度常常以与旧制度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形式出现。除非战争等特别时期,政府对于货币安排与汇率制度的选择往往是在渐进中进行调整,并通过试错来完成制度的重建工作。没有一种货币安排在过去或是现在看来是完美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汇率制度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势。更通俗地说,哪一种适合本国政治经济国情需要,哪一种汇率制度安排就是最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