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 西方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

分工是亚当·斯密全部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也贯穿了他所建立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始终。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发展生产力,增进国民财富。“自古以来,在劳动生产力上做出的最大的改善,以及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更高的熟练程度、更精湛的技巧以及更加准确的判断力,几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张兴等译,北京出版社,2007,第1页。他研究了分工的起源,指出分工是交换的结果,正是人们对互通有无的期望引发了相互之间的交换,而交换可以使人们更加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从而形成了社会的分工。他认为每一件最终产品都是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相结合的成果,体现了劳动的分工与不同劳动之间的交换。他提出分工程度受市场范围的影响,“人们的交换能力导致了劳动分工的产生。因此,劳动分工的程度,总是要受到人们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说,要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张兴等译,北京出版社,2007,第5页。这就是“斯密定理”的内容。他将分工划分为工场内部分工、社会分工与国际分工三种类型,其中国际分工是分工的最高形态。“斯密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分工领域,创立了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66页。自然禀赋或技术条件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绝对成本优势,如果每个国家仅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并以之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就会使世界上所有的资源均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实现全球财富的增加。斯密用这一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形成的原因。而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存在,使各个国家可以更加专注于本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从而形成专业化,而专业化又会进一步巩固与扩大各个国家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成本优势,并影响国民财富的创造。在斯密之后,李嘉图将各国之间贸易和分工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差距发展成比较成本差距,提出了比较成本优势理论,解释了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的现象。

马歇尔论证了两种规模经济,即内部的规模经济与外部的规模经济,“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279~280页。其中都涉及了分工的经济思想,他认为专业化与集聚是实现报酬递增的基础。马歇尔在他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中,认为产业集聚是自然条件与市场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集中的动力是外部经济给企业所带来的利益。“总的生产规模之扩大,当然增加那种不是直接有赖于个别企业大小的经济。”〔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327页。马歇尔将产业区视为一种与大企业相对应的产业组织形式,认为产业区是中小企业的地理集中。产业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形成外部的规模经济,如技术溢出、更容易获得中间投入、熟练劳动力的集中供给等;二是地理上的接近会降低产业区内企业相互交易时的运输成本与交易成本;三是产业的地理集聚将推进专业化的形成;四是产业集聚有助于培养企业家精神。

杨格提出了著名的“杨格定理”,认为一方面劳动分工的深化要依靠市场规模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正是这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导致了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分工具有网络效应,不仅要考虑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还要考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Young A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152(1928):527-542.斯蒂格勒则运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影响,他认为市场的规模随着产业生命周期而波动,所以产业一体化的程度即分工程度也是随着产业生命周期而波动的。

赫克歇尔与俄林(又译奥林)完善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其构成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与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一种多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其在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认为各国的比较成本优势来源于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要素的组合。“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一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比在其他地区拥有的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地生产的商品。简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瑞典〕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第23页。

二 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

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分工理论是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作为其基本假定的,认为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同时还认为贸易分工与经济的规模无关,贸易与分工仅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与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成本优势。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不同国家基于各自比较优势而发展不同的产业并进行贸易的现象。但这一理论越来越无法解释同样技术条件、同样经济结构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的现象,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即产业内贸易。

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独辟蹊径,建立和发展了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以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作为共同基础的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如果说新贸易理论探讨的是多样性偏好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如何促使产业内贸易产生,那么新经济地理分析的就是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问题,即哪个国家生产并出口哪些产品。”盛斌、王岚:《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 《经济科学》2009年第3期,第78页。

克鲁格曼的理论有三个核心假定:一是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的假定,消费者的多样性偏好与厂商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存在矛盾,但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这一矛盾将得到缓解;二是规模经济的假定,专业化引起的规模经济将影响商品的生产成本并形成商品的差异性(他还区分了由技术溢出导致的外部经济与由市场规模扩大导致的外部经济的不同);三是运输成本的存在,运输成本将影响商品的价格与产业的地理集中,而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有关。

传统的分工理论基于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假定,认为生产要素禀赋与生产技术所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在保留生产要素禀赋等因素对生产价格的影响的基础上,引入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假定,认为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禀赋与规模经济共同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克鲁格曼在1979年提出,即使不存在技术与禀赋差异,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仅凭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内生于企业的规模经济也能产生贸易。Krugman P R,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979): 469-479.克鲁格曼同时注意到了三种经济现象,一是大量的贸易发生在资源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二是资源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主要发生的是产业内贸易,即这些国家生产的产品是类似的;三是产业内贸易的大量出现并未对收入分配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传统的分工理论可以解释资源禀赋结构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由于生产商品的资源组合的不同决定了这些产品分属不同的产业,所以这一类型的贸易更多的是一种产业之间的贸易。而资源禀赋结构相同的国家在产品结构上具有同一性,即它们生产的产品属于同一产业内部的产品,但是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类型的不同产品时规模经济水平不同,使它们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它们之间发生贸易,进而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所以,规模经济导致了资源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发生产业内贸易,而这一类型的贸易也主要发生在这些国家之间,也正因为此,这一类型的分工没有明显的收入分配效应。既然一国的贸易利益来源于其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就应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Krugman P R,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1981): 959-973.

克鲁格曼在研究制造业集中的原因、时间等问题时,发现了运输成本与历史因素对产业集聚与空间定位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由于厂商追求规模经济,倾向于在某一个区位进行集中生产,于是在这一地区出现产业集聚。但是,当运输成本超过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时,厂商又倾向于分散生产,让生产更加接近市场,以应对高昂的运输成本。他认为,比较优势在最初是历史与偶发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作用机制,这一优势将通过因果循环累积而不断地放大,即自我强化,从而形成某一地区在发展上的路径依赖与优势锁定。Krugman P 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1991): 483-499.

根据克鲁格曼的理论,外包服务导致的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这两个产业产品的差异性,即增进它们的市场竞争力。产业集聚所导致的规模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有这样的效果。而当生产接近市场时,运输费用的减少会强化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两个产业应尽可能实现协同定位。

三 迂回生产理论

迂回生产是指通过增加生产的层次与环节来进行生产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生产迂回程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在商品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凝聚在单位商品中的价值量也就相应增加了,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增值。庞巴维克“于1889年提出迂回生产理论,认为先制造生产工具,再生产产品的 ‘迂回生产’办法,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李旭晟、刘刚:《我国重工业化演进趋势分析——运用迂回生产理论》,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第90页。杨格特别重视迂回生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专门批评了因追求规模经济而忽视迂回生产的现象。他提出,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的前提,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的主要形式就是迂回生产或间接使用劳动力,迂回生产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使生产规模因生产链条的延长而扩大,从而形成报酬递增。他还特别指出,相比较其他的分工形式,迂回生产更加依赖市场规模的扩大,Young A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152(1928):527-542.即迂回生产在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市场规模经济形成的同时,也受到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生产的迂回程度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市场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市场可以形成与支撑更多样化的需求,因为此时厂商即使进行个性化的柔性生产也可以因为市场总量的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这种多样化需求包含了对产品的质量、功能、使用环境等方面更高、更细、更精准的诉求,这就需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进行分工,增加生产的层次,训练与使用更为熟练的工人,开发更为精巧的机器设备。随着生产环节专业性的提升与生产迂回程度的增加,可以将更高级的技术、更复杂的工艺与更多的功能融入产品的制造之中。因此,市场规模的扩大是迂回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生产的迂回程度受技术水平的影响。迂回生产是生产的一种组织方式,既取决于技术发展程度,也反映着技术的发展特点。技术创新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会导致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或已有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使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大为提高,人力所及范围的广度与深度的提高意味着加工程度的提高,也就是生产的过程更长了,其中的环节与层次更多了;二是技术创新会对生产工艺的改善起到重大的作用,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更加精致,工序可以更丰富;三是技术创新会形成新的行业,当新行业出现并加入整个生产过程后,意味着原有的生产链条得到了延伸,生产过程进一步迂回;四是技术创新会形成新的经营形态,随着新业态的出现,原有的生产程序可能要进行重组,可能会形成更为多样化的生产组合,从而使生产的分工更为深化,生产的过程也更为迂回。

根据迂回生产理论,制造业应尽可能增加产品的生产环节,使生产过程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与技术,而外包生产环节,特别是将服务环节外包,可以使生产的过程更加专业化,产品所蕴含的功能更加丰富。

四 价值链理论

波特(Porter)的价值链理论影响最大。“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各项支持活动所汇集,这些活动显示出企业的经营策略,价值链是企业进行各项价值创造活动之间的链接,是使企业了解竞争优势所在的分析方法,其分析目的在于获取在成本及差异化方面企业各项价值活动的竞争优势来源所在。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主要活动(primary activities)与支持性活动(support activities)。”周丹、应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综述与展望》, 《情报杂志》2009年第8期,第203页。

寇伽特(Kogut)也对价值链理论进行了阐述,认为价值增加链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再到销售的链条,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或环节都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带来价值上的增值。每一个企业可能只位于这个链条上的一个节点或一个环节,也可能通过垂直一体化而拥有整个链条。如果说比较优势决定了一个地区要生产什么产品,那么竞争优势则决定了企业采取什么技术及如何去生产这个产品。价值链理论就是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工具。Kogut B, “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1985): 15-28.

一般认为,产业是同类经营活动或同类企业的组合。“如果以产业中的企业为单位,产业指从事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集合。如果以从事商品(生产)的经济活动为对象,产业则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朱凤涛、李仕明、杜义飞:《关于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研究辨识》,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年第4期,第374页。但以此而论,产业的内涵还是模糊的,因为对于何为“同类经营活动”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标准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产业边界的混乱。所以,准确界定“产业”这个概念的前提,是确定“同类经营活动”的判断标准。将产品的类别作为划分“同类经营活动”的判断标准在尺度上较容易掌握,我们可以将与某一类产品有关的研发、设计、营销、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定义为“同类经营活动”。因此,“产业”可以被这样定义,某一类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的整体或从事这些活动的企业的整体构成某一产业。如汽车产业,所有与汽车有关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型号设计、品牌营销、加工装配、售后服务等经营活动的整体或从事这些活动的企业的整体构成了汽车产业。而我们还可以根据汽车产品的不同,将汽车产业进一步细分为小型汽车产业、大型汽车产业、发动机产业等。在一个产业的内部,各个经营活动我们之所以说它们是同一类型的,是因为它们均直接与某一产品的最终形成并交付下游买家有关,即作为某个产业划分标准的产品的价值的形成是这些经营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经营活动构成了产业产品价值形成的全部环节,这些环节有序连接所形成的链条就是产品的价值链。美国学者乔普瑞(Sunil Chopra)和梅因德尔(Peter Meindl)将产品价值链划分为五个环节,“价值链始于新产品开发,它创造了各种规格的产品。市场营销通过公布产品和服务将要满足的顾客偏好来启动需求,还将顾客的投入用于新产品开发。生产部门将投入转变为产出,来制造产品。配送职能将产品送达顾客,或者把顾客带来选购产品。服务是对顾客在购物期间或购物之后各种要求的反馈”。邹昭晞:《论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的三个纵向链条——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35页。当产品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存在于同一企业或同企业集团内部时,我们说这一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生产上实现了完全的垂直一体化。随着垂直一体化程度的下降,出现了价值链的片断化或碎片化,其中的某些环节将由其他的企业来完成,甚至独立出来的环节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这一过程也是专业化水平上升的过程。这种产品价值链的片断化或碎片化也被称为产品内分工或产业内分工。第三次产业分工的本质就是,第二次产业内部的研发、设计、营销、资本运营、金融安排等环节独立出来形成了一批新的行业,这些新的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之间会因经济技术上的联系而形成关联,这种联系在本质上体现为产品、劳务、技术、价格、投资等多个方面的关联,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产业与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形成前向、后向或环向的联系,如矿石采掘产业、钢铁产业与汽车产业之间就根据投入产出关系形成了一种单向的联系,分别构成上、中、下游三个产业。这种产业之间的关联,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的生产、转型与传递的关系。当价值的链条超出行业的范围将不同的产业联系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即产业链。从宏观角度分析,产业链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产业因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而形成的价值增值链条,反映了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这一角度研究产业,“第一,研究产业链的长度,或者基于纵向产业链的观点,研究产业链的有序性。第二,研究产业链的宽度,或者基于横向产业链的观点,研究产业链的规模化”。朱凤涛、李仕明、杜义飞:《关于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研究辨识》,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年第4期,第377页。而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链是一种因提供某类商品,从事具有内在经济技术关联活动的企业之间的网链式联盟结构;通过这种结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相关企业有序运作,共同实现价值增值;产业链可能是围绕某一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之内聚集而构成”。朱凤涛、李仕明、杜义飞:《关于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研究辨识》,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年第4期,第375页。从这一角度研究产业,关键是研究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治理能力。

就产品价值链而言,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属于高增加值的环节,位于产品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而传统意义上的加工与装配则位于中间部位,是低增加值的环节。就产业价值链而言,一般的规律是,越新形成的产业其增加值就越高。增加值的不同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或产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高级程度即稀缺程度所决定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来自产品价值链上的环节,也可以来自产业价值链上的环节,企业的内部可以并存不同的产品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企业也可以仅位于产品价值链的某一或某几个环节上。因此,企业之间既可以通过产品价值链,也可以通过产业价值链,还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环节展开竞争。

根据价值链理论,制造业应将资源配置在可能给其带来更多价值增值的生产环节,从而提高对整个价值链的治理能力,因此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外包是其价值链治理战略的重要一环,而将服务产品外包给专门的企业进行生产,也有利于其高效率地获得此类产品。

五 产业集群理论

按照波特(Porter)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1998): 77-90.的解释,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空间形态,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企业、机构等组织在一定地域上的地理集中,其中不仅包含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高校,甚至可以包含政府机构。因此,产业集群的概念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的相关定义。

波特认为,以往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所在区位的比较优势,即这些地区所能提供的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资源禀赋,但现在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外包等方式改变自己在区位上的比较劣势,因此现在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对投入品的充分利用,这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获取来自外部的发展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自身的各种创新,而创新也与外部环境有关。所以,外部资源或外部环境,决定了当前企业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目前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部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且竞争与合作之所以可以共存,是因为它们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成员之间。产业集群也是价值链的一种存在形式,集群内的很多企业之间具有一种垂直的关系,即相互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产业集群拉近了集群内组织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它们之间反复的交易,会极大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使集群的内部关系更加稳健、有效与灵活。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从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二是引导企业的创新,三是鼓励新企业的创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更有效率的外包获得低成本的中间性投入,还可以通过学习、交易等方式获取各种必要的信息与技术,同时相互之间便利的合作也是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在创新方面,集群有助于企业获得创新的信息,集群内企业的垂直关系导致厂商与客户地理距离的缩减,方便了他们及时、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反馈效率的提高会增进创新的速度;集群有助于集群内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协同创新,由于集群内企业在业务上存在内在的关联,特别是相关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本身就是许多创新活动的主要推动者与承担者;集群有助于企业降低创新风险与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增加企业对合作方行为的预见能力,从而更加精密地计划创新行为,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集群也有助于传递正确的创新压力,激励集群内企业不断开展各种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在鼓励创业方面,集群的存在会对新的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为新企业易于在集群中获得低成本的中间性投入,也更容易在各种市场缝隙中获得发展机会,这无疑都会降低新企业的市场进入门槛与创业成本。

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聚不仅会对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促进这两个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要协调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