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文化行动与社区工作

要想解释清楚“什么是文化行动”实属不易,因为文化行动谈论的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而是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社会现象,实际上当我们超越主流思维框架思考问题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借用电影《黑客帝国》的说法,人们都生活在一个高度“程序化”的社会。工作为了赚钱,赚钱为了消费,“工作-消费”就成为“生活”,甚至是生活的全部,这就是不断运转的生活程序。这个程序还可以不断延伸,例如要想更好地消费,就要赚更多的钱,而赚钱的前提是要有一份好工作;而要有一份赚钱的好工作就必须努力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而要上好大学,就必须读好中学,读好的小学和幼儿园;而要读好的幼儿园就必须从婴儿开始好好学习,甚至从胎儿开始教育(胎教)。这就是一环紧扣一环的生活程序,形成了大家从出生到死亡的生活规律,更成为人一生的思维定式。因此,如果要超越这套谈论“什么是美好生活”“生活还需要什么”等问题时,大部分人的反应要么是“不可能”,要么是“莫名其妙”!

正如上一章“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提倡不应该依赖外部资源发展,而要尝试发现我们身边的资产,激发社区及人们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等。表面看来,这些观点并不难理解,但是一旦实践起来其实很困难,因为我们深受“需求/问题为本”的思维定式影响,形成了一整套根深蒂固的程序化思维模式:我们会认为贫穷是因为落后,落后是因为资源知识等匮乏,缺乏就要寻找外来的资源和人财物力帮助,减贫只要按照外来“专家”的思路去做即可。因为我们盼望致富,富裕就代表文明,贫穷只能说明落后。除非寻找他人的帮助,否则就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脱贫致富。如果这样的思维定式得不到扭转,让穷人谈论资产发展,不是匪夷所思吗?

很显然,如果我们不改变思维模式,那么推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就很难被主流社会接受,但要改变思维定式,谈何容易?所谓思维定式就是已经植根人心的想法,这意味着要在既有的思想里植入另一种想法,这有可能吗?

“有可能吗”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已经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发问,那么答案肯定是“不可能”,我们就自然落入一种“自圆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当中。但只要我们用一种“不一定相信,但不妨一试”的态度,那就可能创造机会,因为答案是未知的,可以通过尝试去寻找答案。“程序化”可怕的地方在于那些条条框框就像一个密闭的容器,容不下改变的空间。按照“程序化”的逻辑推断,我们不需要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因为只要重复固定的社区发展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程序”运作即可,社区发展只是重复过去所做的一切。如果这样,我们是一个人还是机器人呢?

在社区发展的文献里我们会经常发现“意识”(consciousness)和“意识提升”(consciousness raising)这些概念(Freire, 1970)。巴西出生的成人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穷其一生所写的著作,核心就是要去诠释什么是意识,怎样才算意识提升。关于意识和意识提升的思考就是本章的主题——文化行动。对于社区发展工作而言,再好的社区工作模式(资产为本等),如果没有文化行动的相互配合而去转化人们的意识,打开各种“可能性”的空间,那么一切对新的实务模式的探索都是枉费心机的。

简言之,期望本章的讨论使大家体会到“可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如何通过“行动”让“可能”变成现实。为了使这样的讨论落到实处,我们先从两位婆婆的故事开始,然后再回过头来探讨文化行动背后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