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常认为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经济体制大体上经历了自给自足、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四种类型。以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对象来划分,西方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说明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说明
【名师点读】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属于最基本知识点,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认清要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好和更深入地学习本门课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所涉及的资源配置的四种方式,考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去理解市场经济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效率较高的原因。
考点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可以通过表1-2来反映。
表1-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名师点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两个分支,所考查的对象和依据的理论等各不相同,考生应深刻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以后经济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习题详解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人类历史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几类?哪一类的经济效率较高?
答:(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自给自足经济,即每个家庭或者村落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经济效率十分低下;
②计划经济,即生产资料归由政府代表的国家所有,政府用行政计划来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
③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市场价格机制解决;
④混合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
(2)上述四种类型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率较高。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增进社会福利的有效机制。
3.为什么西方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答:(1)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由于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是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的,故微观经济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中的关键变量是国民收入,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略述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答:(1)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
西方经济学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具有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的双重性质。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优越性和永恒性,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也必须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2)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基于对上述西方经济学双重性质的认识,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正确的态度:①鉴于西方经济学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应在总体倾向上对它加以鉴别批评,识别西方经济学家各种理论和说法的阶级利益意图;②对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及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先进经营管理的方法,应加以借鉴和吸收。
5.你能举出一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造成受损的例子吗?
答:略。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稀缺(scarcity)[安徽大学2016研;中央财大2000研]
答:经济学中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不付出任何代价可随意取得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称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和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等)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同时,对稀缺资源的认识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四川大学2006研;杭州大学1998研]
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是主要以单个消费者(或称居民、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及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即价格机制。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和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从根本上讲,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都同市场机制、价格决定有关。当然,它也研究具有整体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分析等。但这同样是以单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为出发点的。
微观经济学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剑桥学派和洛桑学派的理论观点演变而来的,历史较久,像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等,都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些英美经济学家对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剑桥学派和洛桑学派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修正、补充,从而形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分析市场机制的某些具体作用形式方面,提出了一些能够反映商品数量关系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不理解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的整体经济活动。
二、简答题
1.你如何理解“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科学”?[北师大2007研]
答:(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某些具有稳定行为的科学,它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不同于其他一些行为科学,它以一些基本的假设行为作为其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经济理性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假设,或经济人假设。
(2)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3)经济理性主义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之中。因而现代经济学可以理解为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一门科学,尤其是研究人们如何在稀缺的资源约束下进行理性选择的一门科学。
2.试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说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华中科大2005研]
答:(1)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的单个消费者(或称居民、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或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①经济行为个体是进行自由的、分散化决策的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②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从这两个基本假定出发,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①供求规律;②消费者行为理论,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③生产者行为理论或厂商理论,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或分配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⑥福利经济学;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而这三个层次都与价格因素有关。
①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里面都涉及价格问题,对消费者来说,其消费必须考虑到自己的预算约束问题,预算约束问题使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自己所要消费的产品的价格水平是否可以接受。对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决策也必须考虑到产品当前的价格问题,高价格会使其增加投资,增加产量;低价格会使其减少投资,减少产量。
②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在第二个层次中,价格是核心。
③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单个市场的核心是价格,那么多个市场的核心仍然为价格。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可以通过图1-1描述。
图1-1实际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鸟瞰图,从图1-1可以看出产品市场均衡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市场均衡的核心。而这个市场均衡与否的杠杆就是价格,通过价格可以使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的,这就必然涉及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问题。需求曲线就是消费者行为的一种体现,在这条曲线上表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产品数量,这个产品数量就是保证其效用最大的数量。对于供给曲线而言,这条曲线表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所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产品数量,这个产量就是保证其利润达到最大的产量。因此,价格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中是至关重要的。
图1-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通过图1-1还可以看出,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和生产者的要素需求,而产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决定了生产者的产品供给和消费者的产品需求。正是价格最终使整个微观经济学得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微观体系得以顺利流转。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配置是指把现有资源用于生产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是稀缺的,因而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种物品的生产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率的生产。另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唯一途径。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①“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既定的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也就是说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分配到用于生产该商品的资源就越多,市场上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②“如何生产”取决于厂商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一种产品的生产可采用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有效率高低之分。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采用效率高的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理性的厂商将选择要素的最优组合,以实现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或成本既定时产量最大的目标。
③“为谁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厂商使用要素所有者的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又成为作为消费者的要素所有者获得消费品的基础。所以,决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也就决定了社会产品的归属。
以上经济社会中面临的中心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