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结
晚清时期,清廷沿袭清代前中期祭祀东岳的礼仪制度,泰山信仰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仍旧发挥着“神道设教”的功用。不过,这一时期清廷的泰山信仰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一,由于财力匮乏和慈禧太后的偏好,清廷在北京为碧霞元君进香的首要圣地从京东的丫髻山转向了京西的妙峰山。其二,在西方列强对北京的劫掠下,皇家内部奉祀泰山碧霞元君的祠庙及相关礼仪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三,在泰山祈雨(雪)礼的筹备中,山东官员清盛、文格等人借机谋取私利。其四,由于慈禧太后对香会表演的喜好等因素,清廷放松了对华北民间社团化的祭祀泰山神灵活动的查禁。上述泰山信仰礼俗的变化,反映“礼治”与“神道设教”方略的衰落。
晚清时期,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中,也不得不进行从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的政治改革。在复杂的政治变局中,一方面有地方官员利用泰山信仰继续进行伦理教化,推行禁止女性缠足的政策;另一方面“庙产兴学”政策在促进文化启蒙的同时,也冲击了华北民间的泰山祠庙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宣统二年(1910)通过的《大清新刑律》规定祀典内外的所有民间祠庙都受法律保护。这从国家法律层面上为华北民间泰山信仰的正当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性支持,但因为时局骤变而难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人民信仰自由的权利问题已经引起宪政改革者的关注,这意味着华北民间泰山信仰将从根本上去除“淫祀”与“邪教”的嫌疑,而清廷一以贯之的日常统治方式再也无法继续。天已变,道亦不得不变,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了一个新旧并存的转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