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
新中国成立前从未对德昂族人口进行过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才统计出中国境内的德昂族仅有6000余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德昂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从6000余人猛增到1.2万余人。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德昂族人口的发展较为稳定,从1990年的15461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展到2000年的17935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德昂族20556人,其中德宏有14436人,占全国德昂族总人口的70%以上。多年来德昂族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0.04%,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国境外的德昂族有88万余人,其中缅甸有70万人,柬埔寨有16万~17万人,老挝有3000多人,越南有5000多人,泰国有1万余人。
一 人口分布
德昂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瑞丽、盈江、陇川、梁河等市县,其他分布在临沧市的镇康、耿马、永德等县及保山市的隆阳区、普洱市的澜沧县等地,分布面积达3万余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小聚居大分散的民族。其中,德宏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军弄乡和军赛乡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德昂族大部分的村寨与景颇、傈僳、阿昌、佤、布朗、傣、汉等民族相邻,分寨而居,有少数德昂族村寨处在坝区傣族村寨之间。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和国境线的划分以及其他诸多原因,德昂族居住区被划归几个国家,即缅甸、泰国、越南、老挝,德昂族成为跨境而居的民族。德昂族有七个支系,即饶静、饶卖、饶扩、饶薄、饶竟、布列、梁。
德昂族人口的分布格局与其他人口较少民族基本一致,但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大杂居,小聚居”、垂直立体分布,以及跨国界而居。德昂族人口的这种分布格局主要是在民族迁徙、边界变动、民族同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一)人口分布格局的特点
元朝以后,德昂族的先民从坝区或山坝之交的连片聚居人群变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山区居民,有很大一部分迁到了境外,德昂族成为跨界而居的民族。由此可见,德昂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从坝区到山区的空间转移。当前,德昂族人口分布格局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交错杂居、“大杂居,小聚居”、垂直立体分布。历史上,德昂族的分布虽然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由于他们所居住的区域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区域,所以他们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一种“大杂居,小聚居”、垂直立体分布的格局。如先秦时期,德昂族的先民濮人的部落就与百越系统的部落交错杂居在一起。时至今日,德昂族仍然与景颇、傈僳、阿昌、佤、傣、布朗、汉等民族交错杂居。
德昂族居住分散,但有一定的聚居区域。德昂族在大范围内居住是相当分散的,虽然仅有2万多人,聚居的自然村寨却分布在4个州市的10个县(市);而在局部范围内德昂族有小片的聚居区,聚居的程度很高,德昂族虽然没有自治县,但是有1个民族乡和散布在28个乡镇的72个德昂族村寨。这些村寨中95%以上的人口都是德昂族,很少有其他民族混居其中。德昂族这种面上分散、点上集中,以自然村寨为基本单位聚族而居的分布特点是人口较少民族中相当普遍的现象。
德昂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交错杂居、“大杂居,小聚居”、垂直立体分布的状态与其自我封闭、努力保持族群认同有密切关系。德昂族长期处在当地主体民族包围之中,却能顽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不被同化,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德昂族在村寨内普遍讲本民族语言,儿童入学前不会讲汉语,老人和初中程度以下的青年大多不懂汉语。他们还不同程度地保存着传统社会组织网络,如有的地方仍由青年头、老年头等来操持“串姑娘”“赕佛”等民间事务。他们仍保持着严格的族内婚,尽管与周围的其他民族村寨阡陌相通、鸡犬相闻,但极少互相通婚,有的甚至本民族的不同支系之间也不通婚。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和封闭的生态环境使他们严格保持族群界线,以此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使维系本民族的生存、繁衍成为可能。
二是跨境而居。德昂族的居住区域又是不断变动的,他们作为一个居住在陆地边境线附近的少数民族,在国界线两侧不断地迁徙流动,成为一个跨国界而居的少数民族。他们与境外的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语言相通,风习相近,存在着血缘、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
德昂族跨境分布的格局是数百年中持续迁徙流动的结果,其中也有历史上中央王朝控制区域改变或边界变动的原因。作为一个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极易受两国社会政治环境与民族关系的影响,流动性较大。历史上,德昂族与傣族、景颇族等民族之间发生过几次大的战争,因战争失利,大量德昂族多次被迫迁徙。总的趋势是向境外迁,如清朝德昂族起义失败后,部分德昂族外迁到缅甸。与向外迁徙方向相反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各地征收的赋税不同,也有人员不断回流。在历史上,境内外德昂族关系密切,交往互动较多,他们之间不仅存在历史文化关联,还有直接的血缘纽带和姻亲关系,况且,德昂族村寨主要沿边境线两侧分布,山水相连,村寨紧邻,交往便利。最近的一次大规模迁移发生在1958年,当时部分德昂族受到国内政治运动影响及反动势力的煽动,逃往缅甸,20世纪60年代又开始回流,直至70年代末才基本稳定下来,形成了目前德昂族人口分布的格局。
(二)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民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对于什么是民族,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按照斯大林关于民族构成的四个要素来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人口规模,要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数很少的人类群体,能够形成民族,并且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岁月洗礼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特色,是由历史、社会、自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历史上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人数不一定很少,现在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是民族迁徙、边界变动、民族同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的。造成德昂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族迁徙。民族迁徙是造成德昂族上述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上,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主要是战争、灾荒等原因造成的。元明清时期,三次大的战争使德昂族的人口由多数变为少数,使其丧失了主体民族的地位。第一次是在元朝末年,麓川的傣族思氏集团日益强盛,逐渐征服了附近的地区和民族,德昂族先民有的成为麓川政权的属民,有的则被迫迁离家园。第二次是在明朝,由于“三征麓川”,长期战乱使滇西一带成为废墟,结果部分德昂族先民移居到缅甸北部。第三次是在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冬,潞西(今芒市)的德昂族不满傣族土司的压迫,在其首领塔岗瓦的领导下造反起义,夺取了芒市土司衙门。后来起义失败,德昂族被迫举族南迁,此后芒市境内的德昂族几乎消失,只留下一些遗址和传说。
新中国成立前,德昂族地区的疾病流行也是造成德昂族人口迁徙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镇康县1942年秋季流行瘟疫,德昂族村寨有230余人发病,死亡100余人。1947年2~4月,这些村寨再次爆发瘟疫,共发病210余人,死亡125人。这两次大的疾病流行造成德昂族人口的急剧减少,不少人逃离家园。
二是边界变动。边界变动也是造成德昂族上述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德昂族作为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在边界的不断变动中成为一个跨界民族。如明代王骥“三征麓川”以后,明王朝放弃了“丽水”(今伊洛瓦底江)以西的大片土地,把边境八关之外原来隶属于明王朝治下土司的土地,如蛮莫、猛密、孟养、木邦,乃至南部的八百等都抛给了缅甸洞吾王朝。这使得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德昂、怒、独龙等民族成为中缅两国的跨界民族。在近代帝国主义国家蚕食中国边疆领土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对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据也使得原本生活在中国国土的一部分德昂族成为境外民族。
三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也是促使上述德昂族分布格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民族同化指的是“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民族”的现象。民族同化分强制同化和非强制同化两种。强制同化是历史上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统治民族借助暴力和政权,迫使被统治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消灭被统治民族的民族特点,达到一体化。非强制同化是欠发达地区民族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主动向先进民族转化。历史上,部分德昂族主要是经过非强制同化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
德昂族没有大的聚居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频繁交往,从而产生了民族同化的现象。德昂族作为一个人口较少民族,容易被周围人口较多民族的文化所同化,从而成为人口较多民族中的一分子。如芒市遮放镇的傣族寨子有一些家庭,年轻人都说傣语,不会说德昂语,他们填报的民族成分是傣族,但是他们家里的老奶奶却会说德昂语,并认为自己是德昂族。
德昂族同化于傣族或其他民族的情况在清朝民族大迁徙后不久就发生了。如20世纪50年代民族大调查的资料显示,德昂族同化于傣族的情况,在德昂族南迁后的许多地方都发生过。现列举一些资料:“据各地一致传说,崩龙是边六县(潞西、瑞丽、陇川、盈江、梁河、莲山)历史较早而分布较广的一种民族,后因受景颇族排挤,大部分迁往缅甸,一部分变为傣族”; “盈江缅寺(即佛寺)沃古喇(一种最高级别的和尚)说:以前山上崩龙很多,景颇族来后,占了他们的山地,把他们赶走,所有未走的也都迁下坝子,变成了傣族”; “陇川城与章凤街之间的户弄寨,原来全是崩龙族,现在有一部分已变为傣族。瑞丽、潞西、莲山、梁河也都有崩龙变为傣族的传说”。
四是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促使上述德昂族分布格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德昂族分布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是山高谷深,山脉、河流、平坝交错,内部各区域间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和自然景观都有很大的不同。同在一个地区,往往山脚坝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适合农耕;半山腰则气候凉爽,适合农业和林果等多种经营;而到了山顶,则气候寒冷,一般只适合发展畜牧经济。德宏州的民族分布格局为:海拔2000米以上为傈僳族居住区,景颇族居住区不超过海拔2000米,汉族和德昂族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地区,而傣族和少量汉族则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德昂族与其他民族垂直立体分布的状态也使得他们与其他民族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之中。一方面,德昂族与同区域内的景颇、傈僳、阿昌、佤、傣、汉等民族一起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德昂族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交通不便,往往聚族而居,所处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山川阻隔,使其以村寨为单位居住。
德昂族的人口规模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小,而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迁徙、边界变动、民族同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原因,在我国境内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并最终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大杂居,小聚居”、垂直立体分布,以及跨国界而居的分布格局。加上有聚族而居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村寨由一个民族居住,因此在文化上往往自成单元。尽管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这些现代的东西在当地影响比较有限,封闭的地理环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往往在那些最偏僻、欠发达、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乡土气息最浓,传统文化保持得也相对完整一些。这种分布格局也是德昂族从古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持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地理环境
德昂族居住在我国云南西南部。翻开地图就不难看出,云南的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东经97°40′~100°和北纬23°~25°。从区域位置看,德昂族聚居区大致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高黎贡山西南麓。
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蜿蜒伸展于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生长着杉、松、柚、楠、麻栗、楸等优质树木,漫山遍野长着嫩绿的青草,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前景;野生药材如黄连、玉京、柯子、三奈、史君子等都有出产,还有不少野生植物是轻化工原料,有待开发和利用。在深山密林中,栖息着虎、豹、熊、鹿、麂子、野猪、蟒蛇等数十种野生动物。成群的猴子,翩翩起舞的孔雀,活跃于丛林蔓草之中。古时还有象群生活其间。
德宏州的德昂族聚居区位于横断山脉的极西区域,西靠伊洛瓦底江褶皱系的恩梅开江断裂带,东接三江褶皱系的怒江断裂带;保山市德昂族聚居区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系深邃的怒江峡谷区;临沧市镇康、耿马县的德昂族聚居区属深度切割的中山峡谷喀斯特地貌。这些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全,从寒武系至第四系皆有出露。均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有丰富的热带资源,热带、亚热带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3.3%以上。区内分布有地带性亚高山草甸土、棕壤、黄壤、红壤及区域性石炭(岩)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等。森林与水资源、动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这里盛产大竹,干粗而长,直径一般在四五寸,有的直径达八九寸,在古代,它是濮人给封建朝廷的贡品,而现在则是德昂族建造竹楼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也是他们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的好原料。德昂族使用的水筒、饭盒、箩、篮、篾席、挑箩、扁担之类都是用大竹制作的。肥嫩的竹笋,是一种重要的副食品,除食用鲜笋外,还可加工为酸笋和笋干。总之,从古至今,大竹即是德昂人经济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经济物种,各家各户都在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种植数蓬,以供日常生产生活和建屋之需。
德昂族居住的德宏、临沧、保山等州市属印度洋季风影响下的季雨林区,具有夏无酷暑、冬无飞雪、无霜期长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特点。一般坝区年平均温度为22℃,山区为19.5℃左右,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80%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尤以七八月为多,气候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由于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无论是低山、缓坡还是平坝,都土质肥沃,自然条件极其优越,是宜农、宜牧、宜居的美丽之乡。
辛勤的德昂族先民,很早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垦殖旱地、开辟水田,很早就能种植水稻、旱谷、荞子、苞谷和薯类,也能够种植茶叶、核桃、甘蔗等经济作物。古代德昂先民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较高,他们的园地除种蔬菜外,一般都要种几蓬芭蕉、甘蔗,植几株黄果、菠萝蜜、梨、芒果、石榴、番木瓜之类,四季均有鲜菜和水果。
三 传统生态意识
(一)神话传说中的自然观及生态意识
德昂族村寨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宇宙、人类、谷种起源以及其他一些野生动物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集中反映了德昂族人朴素的自然观及传统的生态意识,对于德昂族人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发挥着尤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宇宙及人类起源的传说
德昂族关于宇宙及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流传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葫芦的故事》,其中对宇宙及人类起源又有着两种不尽相同的说法。
一说很古很古以前,天空一片黑暗,洪水泛滥,人和动物几乎都要被淹死了,只有少数的人和动物被天神卜帕法救在葫芦里,葫芦被封了口,漂在水面上,从而留下了人种和动物种。后来洪水退了,卜帕法要砍开葫芦,想砍这边,牛在里面喊:“我在这里,砍不得。”要砍那边,也有动物叫:“我在这里,砍不得。”砍这边,有动物叫;砍那边,也有动物叫——都说砍不得。后来兔子说:“就砍这里吧!”说完兔子一把便将螃蟹推了过去,卜帕法一刀砍下来,就将螃蟹的头砍掉了。人和动物就从葫芦里走了出来。而螃蟹没有了头,只好横着走。洪水初退时,大地还像豆腐脑一样非常柔软,天神卜帕法便用扇子连扇了大地几下,大地才变硬,从天上落下来的石头则变成了高高矮矮的山峦。
一说远古时候,有一天到处烧起了大火,烧死了许多动物,世间的一切几乎都被烧光了。后来天上下起了大雨,雨滴有一个寨子那么大,于是天神就下来救这些动物,天神喊到谁,谁就能飞到葫芦里去。那时的猪、牛、鸡等动物都能听懂天神的话,天神叫到它们,它们就也都飞到那个能容得下千万个人、千万种动物的大葫芦里去了。那时,有只大蜘蛛飞到地上来结网,它到处飞,到处结网,在水上结的网就像织的布一样,灰尘落在网上成了土,后来就变成了大地、变成了平原,凸出的大包则变成了大山和丘陵。大地上的土由于被火烧过,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这香味熏到天上,有几个天神闻到香味,便飞下来吃香土,然而吃了香土之后这几位天神就不会飞了,只好留在大地上生活,后来就变成了人。天上的一个大神将大葫芦的门打开,于是人和动物便走了出来,也都以香土为食。
2.关于谷种起源的传说
据说远古时候,天上住着的二男二女下到凡间来,看到大地上只有大火烧过的灰烬,而没有任何食物,于是便抓起这种火灰来吃。他们在人间越玩越高兴,便不愿返回天庭。天神知道后就同意了,让他们留在人间居住,于是他们便结成夫妻。
当时,神仙看到他们只能靠吃灰土度日,没有粮食,生活过得很艰苦,便传旨让埃拢格角大佛下到人间,设法寻求谷种,但始终也找不到。神仙先后又命令角格桑、角腊贡、卡角巴、阿里米底牙等五位大佛来到人间寻觅谷种,还是找不到。眼看人类就要因饥饿而灭绝。后来,天神发现这些谷种原来藏在老鼠住的地方,于是就让角格桑去拿,可是角格桑怎么也拿不出来,只好央求老鼠。老鼠拿到谷种后,将其交给角格桑,角格桑在水牛、老虎、龙、小兔等的沿途护送下回到了人类居住的地方,把谷种交给了人类,同时教给人类种植稻谷的方法。从此,人类才学会了种植庄稼,得以一代代地繁衍起来。
3.其他有关动物的神话故事
流传于德昂族民间的有关动物的神话故事有《金鱼姑娘》 《金凤凰》《青蛙姑娘》等,这些神话故事大多将动物(如金鱼、青蛙等)人性化,甚至神化,认为它们与人类完全平等甚至比人类更尊贵、更富智慧。故事中,这些动物身上往往体现着正义、勇敢、勤劳、善良的品质。在德昂族群众的心目中,它们也是一种吉祥、美好的象征。
(二)受宗教信仰影响的生态意识
1.受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影响的生态意识
部分德昂族群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多列”教派,该教派教规很严,严禁杀生,见杀不吃,闻声不吃,且不能养猪及母鸡,每户仅有一只公鸡报晓。信仰“多列”教派的德昂族群众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人是生命,鸟、虫、鱼、兽也是生命,杀死任何生命都是有罪的。该教派戒律“五戒”中的首戒就是要求信徒“不杀生”,其教义认为天地间有三个世界,即西方极乐世界天堂(勐亮)、人世间红尘世界(勐陆依)和阴间地狱(勐戛林)。凡是虔诚信佛、积德行善、一切恶行(包括杀生)不能动摇其心旌的信徒,死后方能被佛引入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大部分德昂族村民已不再受这条戒律约束,饲养家畜、宰杀动物、食用肉食的现象在当地十分普遍。只有村中的老人到奘房听佛念经的时候才偶尔纯粹食用素食。
2.受原始宗教信仰影响的生态意识
德昂族群众在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同时,还保留着对原始自然神的崇拜,如对大青树及水的崇拜。
大青树(大恩肖)是德昂族人心目中的神树,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勐丹村的每个德昂族寨子里都有大小不一的大青树,有的树身得要数人合抱方能围拢,足见其年代的久远。德昂族群众对大青树有着一种崇拜观念,他们认为,大青树勃发的枝叶象征着村寨的昌盛,它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就意味着儿孙满堂、村寨兴旺。村寨不能没有大青树,人的生活也不能没有大青树。“有了大青树和竹子,就有了村寨和人家。”因此,每新建一个村子时,都要栽种一些大青树,且只准栽,不准砍。在德昂族人的观念中,大青树是绝对不能砍的,即便是被风刮倒或是被雷击倒的大青树也万万不可拿回家用,而要送到奘房去,否则,就会给家庭带来不幸。栽种大青树时,还要举行仪式,构筑高台种植,并围绕竹栅栏,以确保大青树成活。据某村中奘房先生李腊补讲述:在很久以前,天上下起了大雨,活佛无处藏身便躲到大青树下避雨,从此以后,德昂族群众不仅到奘房去拜佛,而且还将大青树视为神圣之物。每当家人生病或要出远门都要去祭一下大青树,祈求树神的保佑。
此外,德昂族的心目中还有对水的钟爱和敬畏。德昂族这种基于原始万物有灵思想而对大青树和水的珍视,不仅表现为一种信仰,更体现了他们对待自然万物的一种平等乃至敬畏的态度。这种敬畏万物的传统生态意识,自发地调节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促成了德昂族人对自然万物的保护。
(三)日常习俗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1.丧葬习俗中的生态意识
德昂族各寨子均有一块大小不等的公共墓地,一般设在半山坡上,德昂族称其为邪树林或是坟山森林。寨中人死后集中埋葬于此处,不得占用耕地。死人埋葬后家人及亲友再也不去上坟祭祀,两三年后家人便很难记得原先的坟址。四五年过去,便可在公共墓地上开荒、造林。这种丧葬习俗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资源意义重大。
另外,在德昂族群众的传统意识中,邪树林中的树木是不能任意砍伐的,否则,会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因而,在这种传统意识的制约下,坟山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对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农业生产习俗中的生态价值取向
在德昂族人农业生产习俗中最有生态价值取向的是“尝新”活动,即收割稻谷前,寨中各家各户都要举行尝新仪式。尝新首先要喂牛,感谢牛为人类付出的辛勤劳动;然后,才由老人吃;最后全体家庭成员吃。谷子进仓时,要先将最大的谷穗挂在仓库里,象征着谷物丰收和耐吃。
四 种质资源
德昂族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大自然资源禀赋相关。2008~2009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对德昂族聚居的村寨进行了农业生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对德昂族特有、特异、特优相关的农作物、蔬菜、果树、药用植物等进行取样,结果表明,德昂族所拥有的特有及特异资源占收集总资源数的36.96%。有的资源在德昂族地区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是在品质、抗性等方面比较优质的地方品种。如此丰富的资源,为德昂族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一)地缘优势
进行选点调查的德宏州三台山德昂族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位于芒市中部,东经98°8′52″~98°28′07″、北纬24°14′30″~24°24′05″,境内最高海拔1473米,最低海拔800.5米,为南亚热带低丘陵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6.9℃,年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年降雨量1700~2200毫米。一般年平均气温坝区为22℃,山区为19.5℃左右,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80%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尤其以7月、8月为多,气候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德昂族聚居区的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比较好。
(二)粮食类种质资源
所调査并收集到的与民族生活、生产及文化密切相关的粮食类种质资源包括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豆科(Leguminosae)、苋科(Amaranthaceae)4个科,11个属,83种作物。德昂族以水稻为主食,在收集到的16个稻属(Oryza)地方品种中,有8个为糯性,占50%,虽然糯稻产量较低,但适口性好。收集到的特有种质资源哈里紫谷,较抗病,虫害较少,较耐贫瘠,另外煮食后对骨折有治疗作用;哈里糯谷,糯性较好,病虫害较轻,较耐肥,泼水节时制作成供品粑粑。从收集到粮食类种质资源分析,一些具有优质、抗逆、抗病虫特征或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地方品种的产量较育成品种低,如深受德昂族群众喜爱的稻属特异品种考皮糯,抗稻瘟病、抗螟虫,具有软、糯、清香的特性,可做成粑粑食用、祭祀用,可在水田及旱地种植,产量为每公顷3750~4500千克,株高160厘米,穗长16厘米,籽粒中等。
玉蜀黍属(Zea)品种硝厂沟小八路已种植100多年,产量每公顷仅1125千克,具有甜、糯、清香的特点,除青玉米煮食外,还可制成粑粑食用,该品种得以保存的另一个原因是爆粒性好,用干籽炸成的玉米花是德昂族开门节佛事活动中的祭祀供品。
(三)蔬菜类、野菜类种质资源
德昂族种植的蔬菜品种相对较少,但野菜类种质资源较丰富,共调查并收集到67份蔬菜类、野菜类种质资源,其中蔬菜类14个属,38份;野菜类29份。主要栽培茄科辣椒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类、葫芦科南瓜属,主要用于自家食用,少量出售,也作为饲料,如南瓜属的南瓜。收集到辣椒属8种,以涮涮辣、小米辣最为辛辣,在当地已种植百年以上。姜属2种,其中特优资源地方品种香姜,栽培历史50余年,当地常切成丝凉拌食用,或在煮排骨、烧汤时放入切好的块根或姜叶,可增加肉或汤的辛辣味,具有健胃、散寒的作用。
野生蔬菜、食用菌以羽叶金合欢、木瓜榕、吉龙草、帕滚菜、染饭花、野生木耳等为主,除采集自家食用外,在当地集市也常有出售。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这些野菜、食用菌的野生蕴藏数量较20~3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收集到的特异、特用资源如羽叶金合欢,3~9月采食嫩尖,做汤菜或加蛋炒,煮鱼或螺蛳可除腥味,德昂族采集其枝条和金刚钻挂在门头,据说可以起到驱邪和辟邪的作用。羽叶金合欢驯化栽培表现出生长速度快、病虫害较少的特征,是很有发展利用前景的野生蔬菜。吉龙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茎叶、花序做肉食菜的加香配料,或作为调料,芳香可口。
(四)果树及多年生经济作物类种质资源
德昂族生活的地区果树较多,调查、收集到果树类种质资源35份,主要包括芭蕉属、芒果属等9个属及需进一步分类、鉴定的三荚果等种质资源。特优或具有特殊用途的果树,如芒果属的三年芒(当地称为金芒果、香芒果),在德昂族地区具有较长的半庭院栽培历史,具有产量较高、汁多、酸甜可口、有芳香味等特性,是深受欢迎的果树之一。蛇皮果属的藤蔑除果实可食用外,德昂族利用其藤条做民族饰物——腰箍。腰箍是德昂族妇女最具特色和最重要的服饰之一,目前德昂族不但在田间地头种植藤蔑,而且对野生的藤蔑也非常重视保护。芭蕉属的粉蕉类有12种,果实鲜食,还可用来治疗腹泻,也有晒干食用的习惯,其假茎是重要的养猪饲料。象腿蕉属的象腿蕉果实不堪食用,但其粗壮的茎也用作养猪饲料。
(五)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德昂族历史上就有食药同源的习俗,可食用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调查和收集与德昂族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共计70份,这些植物名多为当地俗称或民族称谓,还需要进一步分类、鉴定。初步鉴定分属禾本科、姜科、豆科、百合科、茜草科、蓼科、野牡丹科、苋科、兰科、石蒜科、大戟科、忍冬科、唇形科、马鞭草科、茄科、毛茛科、菊科、伞形科,共18个科。调查中发现当地德昂族群众用薏苡的根煨水治疗结石,具有消炎、降火功效,将其野生种驯化栽种于庭院。金刚钻除治疗胃疼、腹热外,还悬挂在门上用于避邪。大理肺散(灯台树)治疗咳嗽、哮喘有特效,嚼鲜叶或将树皮晒干磨粉后吞服。一种待考证、当地称为宾吡冷(德昂语)的植物,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