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俗习惯
第一节 传统节日
德昂族系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德昂族和其他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少数民族的佛教节庆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在具体细节上有少许差异。其主要的节庆多与佛教节日有关,其中最主要的传统节庆为每年农历清明后第七天的浇花节(即浴佛节、泼水节),另外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堆沙节、卡景节、新米节和烧白柴、做摆等。
一 春节
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傣历四月)。德昂族的春节源自汉族的影响,但过春节的内容却按佛教形式进行。德昂族过春节,和傣族一样要舂糯米粑粑,并携带纸幡旗、鲜花、食物等赕品前往寺院参拜佛像,听佛爷诵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旧时,德昂族过春节不放炮仗,晚上放自制的孔明灯,意在纪念、祭祀诸葛亮或先祖。现在过春节的习惯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大,虽保留放孔明灯的传统,但多数人只知道好玩、热闹,已没有了祭祀先祖之意。
二 点油灯
点油灯在农历正月十五(傣历四月)。德昂族中信奉“润”派的信徒于傣历四月十五日,用全村寨每户捐来的钱买来香油点“千油灯”。点灯之前,由寨中老人用木棍搭成四方形木架,木架中央插一根木杆,顶钉一块小平板以置油碗。到这天,全寨信徒携带赕品参拜佛像,听佛爷诵经,祈祷全村寨人人安康、牲畜平安。当晚,“千油灯”点燃,直到灯油烧尽人们方散。信仰其他派的德昂族不举行这一活动。
三 烧白柴
烧白柴又称“咩崩节”,是德昂族的宗教节日,在每年腊月十四、十五日两天举行。十四日白天,人们就把平时砍来晒干并削好皮的白柴(白柴主要是一些野蒿树、年枣树和盐霜树)在寨外广场上搭成四方底的立体高塔,德昂语叫“咩崩塔”。大塔之上放小塔,在小塔上插一些纸花。大塔内装着很多新鲜竹筒作爆竹之用。十四日晚,人们敲着象脚鼓叫喊着、欢跳着到“咩崩塔”旁边烧香、磕头、念经,欢度“咩崩节”。念经过后是“大师热”(先生)宣布点火仪式,然后给“咩崩塔”点火。待火烧到塔楼时,人们把做好的“烤亚菇”(红糖香料煮的糯米饭)供奉给圣佛和先祖。被点燃的“咩崩塔”火苗腾空而起,飘飞似星,加上白柴和竹筒的爆炸声,火花满天飞舞,火光四射。小孩们甩着树枝狂跑着,扑打飞舞的火星,场面十分热闹。第二天早上,老人们又到“咩崩塔”拜供灰灵。
关于烧白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佛祖驱寒。进入寒冬腊月,天气寒冷,怕佛祖受冻,在寨外广场上搭一座5米高的白柴宝塔,点火燃之,给佛祖驱寒。
二是德昂族为了祭祀为人类献身的牛、羊、象、狮四种动物的灵魂。这也与一个传说有关。“坤匹”(地神)和“坤尚”(天神)为了便于人类安排农事,决定创制历法。由于两位神仙各有想法,意见不一,于是他们打了个赌,看谁创制的历法合理,易于农事安排,而历法创制不合理的就要受到被砍四次人头的惩罚。“坤尚”争先将自己创制的历法拿来验证,把一年分为十个月,一个月分为三十天,以此来推算季节。他种的作物也不按季节下种,经过三年的验证,月份和季节都不相符,结果庄稼种得全都失败了。轮到“坤匹”,他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三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一年还有二十四节气。他种的作物都按节气下种,经过三年的验证,一年的时间符合了,庄稼年年长势良好。通过实验,证明了“坤匹”的说法和做法完全正确,而“坤尚”输了。于是“坤尚”一方四个人被砍了头,但被砍的人身躯还活着。这四个无头的人整天下跪哀求“坤匹”还他们的人头。这件事惊动了“坤斯家”(天皇),他不得不下凡调解他们的矛盾。然而死去的人头无法恢复,要恢复他们的身躯,只有用动物的头来接上,才能把他们救活。于是牵来牛、羊、象、狮四种动物各一只,将它们的头割下来接在被杀的四个人身上,那四人就各自有了牛、羊、象、狮的头。但这四种动物的头都被割下接在人的身上,头倒是活着,而身躯却逐渐腐烂,骨头暴晒在露天下,它们的灵魂迟迟不肯离去,昼夜哭叫呐喊。“坤斯家”很痛心,认为它们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死的,应当把它们的灵魂送上天宫,让它们修炼投胎。于是“坤斯家”在腊月十四那天把它们的骨头架起来烧了,让它们的灵魂随着火烟升上天宫,十五日早上又祭奠它们的骨灰,以解脱人类的罪孽。人们为了纪念被杀的牛、羊、象、狮这四种动物,把每年的腊月十四、十五日两天定为“咩崩”节。后来,人们就用会爆裂的野蒿树、年枣树和盐霜树代替它们的骨头,这就是德昂族“咩崩节”的来历。“咩崩节”说明德昂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从而创制出了适应农事的德昂族历法。
四 入雨安居节
入雨安居节在农历六月、傣历九月,也称“进洼节”,或译为“关门节”。“入雨安居”是佛教词语。仪式隆重,全体僧侣集中在佛寺,由“希拉多”(大佛爷)宣布“入雨安居”守戒开始。信徒需备钱财、各色幡旗、鲜花等供品赕给佛寺,参拜佛像,听佛爷诵经。晚上则敲锣打鼓、跳舞,为时三个晚上。之后的三个月内,禁止僧侣出寺院,每日早晚诵经拜佛,只有被信徒请去超度亡灵,方能外出。一般信徒亦不出远门、不起盖房屋、不“串姑娘”、不办婚事等。
凡年满40岁的“居士”和妇女在“入雨安居”的三个月内,于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三、三十日四天,进寺院听佛爷诵经。其间必须诵完五部经典:第一部诵《卡拉利亚经》,经典内容是祈祷寨内清洁平安;第二部诵《也格哲巴雨经》,要求信徒虔诚信仰佛教;第三部诵《拉巴路巴拉木经》,要求信徒为大家做好事;第四部诵《维洛经》,要求信徒信奉释迦牟尼佛,老来会得到幸福;第五部诵《巴哄刹巴利木经》,这部经典讲人生前要造福,死后才会托生贵人家。
五 出雨安居节
德昂语为“摆嗡洼”,意为“出雨安居”,汉语称“出洼节”或“开门节”,是历时三个月传教佛法的最后一天,也是“入雨安居”后信徒走出修行的第一天。僧侣再次集中于佛寺,与进洼节一样,举行隆重的赕佛和诵经仪式。一般在农历九月十四日开始活动,时间为三天。第一天是展示供品,第二天是祈祭日,第三天是走访日。通常在十四日下午4点左右举行仪式,内容主要有竖幡旗、抬轿子展示经书阁、小伙子们献赠葫芦丝或葫芦箫、奉献供品、放孔明灯等。几乎每家每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供品,小姑娘们戴上小伙子们送的五彩腰箍,向众人展现自己的美丽,小伙子们也展现小姑娘们送的美丽挎包等。出洼节是雨季最隆重的节日,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竖幡旗。幡旗(德昂语称“东坑”)在德昂族佛教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是竹编工艺和剪纸工艺及纺织、刺绣的综合体。在过去,出洼节前五天,寨子里的中老年人就集中到公房开始制作幡旗。幡旗一般分佛爷幡旗、老人幡旗、青年幡旗、农户幡旗四种。出洼节主要使用前三种,式样有二,一种是方形竹篾缀叠起来的6~10层楼阁,另一种是圆形竹篾缀叠起来的3~6层楼阁。形状大同小异,都是两棵大竹做护杆和一棵主杆,高10~15米,中间挂有一块0.5米宽、5~6米长的大白布,布中绣有五颜六色的方块花样,并挂满竹篾编制的飞虫。布上面有一个回转龙头架,架上是缀叠起来的楼阁。楼阁上面是竹编的菠萝,杆顶有一朵花。竖幡旗之前,男女老少拎着水洗旗杆,表示吉祥如意。教头把旗面献给佛爷,佛爷允许后方能竖起幡旗。幡旗竖立后,各家各户的妇女把自己栽种的丰硕果实挂在幡旗脚下,以祈盼来年再获丰收。二是抬轿子展示经书阁(德昂语称“列货里”)。经书阁的形状为四方塔状,主要用竹篾编制而成,再贴上纸剪成的花样,鲜艳夺目,一般有6~8层。展示经书阁在整个节日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历九月十四日下午,人们准备一顶轿子,把经书阁放在上面,前面装满丰盛的果实和蔬菜,经书阁里装有许多经书。参加节日的男女老少抬着它跟在象脚鼓、水鼓舞队后面,绕奘房抬轿展示三圈,表示虔诚。三是小伙子们献葫芦丝(德昂语称“露背”)。为节日献葫芦丝,是德昂族年轻恋人祈求友谊长久的方式,希望今生今世和来世像葫芦丝一样有一个响亮的嗓子。自古以来,一到节日,小伙子们就请制作葫芦丝的高手做一套质量高、声音好的葫芦丝,让自己心爱的姑娘用刺绣工艺把葫芦丝打理得漂漂亮亮的,由小伙子一口气跟随队伍吹响葫芦丝绕奘房三圈,悠扬而动听的葫芦丝将代表一对情人的虔诚和祈祷。四是献上丰富多彩的供品(德昂语称“挡路哦哇”)。供品的种类很多,有为神、佛而献的供品,也有为祖宗、去世父母而献的供品,大部分是为祈祷而献的供品。大家都想通过出洼盛节传递供品,以祈今生今世和来生样样好。献供品气氛十分热烈,内容特别丰富。五是放孔明灯。夜间,火炮四起,无数孔明灯升向朦胧的天空,歌舞不断、锣鼓震天、礼花缤纷,庆祝安居斋戒期结束。从这个夜晚之后,德昂族村寨又恢复了往日正常的生活秩序,僧侣们便可以出入寺门,信徒也可以出远门,小伙子们也可以“串姑娘”成婚了。
六 做供
德昂族把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做供”(傣族称“做摆”)。根据祭祀的组织形式和对象的不同,“做供”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做小供。由家庭举行,系老人死后,子孙为他(她)超度亡魂,要请佛爷念经,请寨中老人进餐,一般耗资数十元至百余元。
某户牵头做大供。由村寨的富裕户出资做供,其目的是在村寨中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得到一种荣耀的称号,并希望能修来世幸福。若是家庭单独做摆,来客必须由主人邀请才能参加,并施功德。但受德昂族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限制,以个体家庭出面做大供的形式不多见。
全寨性集体做摆(做大供)。这是最隆重的祭祀形式,目的是祈求一个村寨或一个地区的居民清洁平安、消灾免祸及驱除邪恶。举行这类祭祀,耗费较大,多为数年举行一次。祭祀的日期也不固定,一般选在阴历的二三月份这段农闲时间。这种大型的宗教祭典,多由富裕之家牵头,由寨头(达干)、“安长”(宗教信徒中的长老)、佛爷和各家族长磋商,向群众募集粮食和钱物,如募集的财物不敷支出时,牵头者可补足。新中国成立前,做一次大供,往往要耗费“半开”(云南银币)千余元、黄牛数头、粮食万余斤。因此,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供期间,周围信徒,不分民族,都会来参加,有的要走两三天路程赶来,节日气氛浓厚,十分热闹。对于来客,主办村社要热情接待,提供吃住等。
做供期间,佛爷举行宗教仪式,要宣讲四十多卷经书。这些经书可分为六大类。第一大类是讲佛家的戒律,要信徒不偷盗、不淫邪、不酗酒、不杀生,佛爷不能娶妻,信徒要做善人善事。其中有一种经书叫《敢浦凹》的,制作精细,由长约70厘米、宽约7厘米的六块昂贵材料组成:一块为金质,一块为铜质,一块为象牙,三块为优质木;木板、象牙厚约1厘米,金质和铜质的则薄一些,厚仅1毫米左右。这些板块一面镌着缅文,一面镌着傣文,上面的经文,信徒们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教规的,佛爷要念这部经进行规劝,这是佛经的基础部分。第二大类是向群众宣传做供的传说、目的和意义等。第三大类讲的是金鹿把人们引入肥沃的土地,人们开始耕地种田。第四大类宣扬生死轮回的因果关系,说人好比一棵果树,风大时果子即被吹落,人的死亡,如同大树被风吹折而死,等等。第五大类讲文字的起源、结构。第六大类讲信徒崇拜佛祖的一些故事,并追悼亡灵,还劝告人们不要懒惰,要勤劳互助等。佛爷讲经时,虔诚的老年信徒都要去听,这是群众性的拜佛活动。
德昂族之所以要举行隆重盛大的做供仪式,有其特殊的思想内涵。
第一,做供中的赕佛,是赕给释迦牟尼佛、天神、地神、勐神、山神、水神、寨神等各种神灵及妖魔鬼怪,或生前有过仇隙的熟人的鬼魂。人们认为,这些鬼神受赕之后,会尽弃前嫌,保护赕佛者死后升入天堂,使其后世可投胎为善人、好人;若不赕佛,来世则投胎为牛马。
第二,人们相信,做供不仅使自己升入天堂,死去的父母也可沾光进入佛国,死去的父母能在天国享受到这些赕品。
第三,做过供,不必等到未来,现世便可获得荣耀,凡做过供的人,在村寨中有较高的地位。
因此,做供是德昂族的一件人生大事,即使节衣缩食,只要稍有积蓄,便不惜全部用来做供。家庭极度贫困者,即使借债也要购买赕品。
据调查,德昂族泼水节、进洼、出洼、做供等宗教性开支要耗费农民年经济收入的25%左右,对一些本来就处于贫困之中的德昂族人来说,这样大的开支无疑是一项很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节日期间不下地劳动的习俗,也大大地妨碍了其生产的发展,对德昂族经济的发展及脱贫致富均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七 浇花节
浇花节又称桑间节或浴佛节,是德昂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是德昂族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德昂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已发展成集宗教、娱乐、歌舞艺术等活动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2008年4月德昂族浇花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浇花节主要以采花、浇花为主,主要由梁河一带的德昂族饶薄支系隆重举行,其内容与其他支系的泼水节大同小异。关于浇花节的来历,德昂族有几种传说。
传说之一:天宫的几个仙女,羡慕人间四处花香,硕果累累,生活美好,便趁人们歇息之机,悄悄来到人间玩耍、观花、采花、下河洗澡。一次她们手中拿着花在河里洗澡时,不小心被德昂小伙发现了。仙女们含羞着衣,在返回天宫之前,被德昂族人美丽的服饰和鲜花吸引,久久不想回宫。当天宫钟声一响,仙女们不得不回天宫时,便告诉德昂小伙子们,若思念她们,好好养花、爱花,并给花浇水。从此,一年一度的浇花节在清明节后开始了。
传说之二: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德昂族寡妇省吃俭用,把儿子抚养成人时,已苦瞎了眼睛。儿子见妈妈做活不如以前了,非常不满,经常骂她。有一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儿子上山干活,看见一只羽毛刚丰满的小乌鸦,来来回回找虫子喂一只又老又瘦的乌鸦。此情此景感动了儿子,他骂自己还不如含食报恩的小乌鸦,决心从今以后好好服侍妈妈。就在这时候,又饿又病的妈妈摸着路给儿子送饭来了,一阵头昏跌倒在半路上。凉风把妈妈吹醒时,想到儿子一定饿极了,她连忙挣扎着往山上爬着。妈妈听到儿子从山上跑下来的脚步声,她怕挨骂,心一横撞死在路旁的大树上。儿子是来向妈妈认错的,而妈妈却被他吓死了,他哭得死去活来。儿子把妈妈埋葬后,砍倒大树,用树干刻成妈妈的像供在家里。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儿子上山采来锥栗树花枝,蘸着从山里背来的清水洗木像,表示赎罪。从此,德昂族用竹篮中的水筒背水,用花枝蘸水互洒,为佛爷洗脚,为老人洗手洗脸,为表示赎罪而举办浇花节。
德昂族的浇花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一般3~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筒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为释迦牟尼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供佛,听佛爷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导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他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八 龙阳节
龙阳节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产生和形成于原始社会时期,与德昂族的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有关,是德昂族纪念祖先的节日。德昂语称“摆衮思哎、玛腊嘎”或“摆达古亚楞”。德昂族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九日举行龙阳节活动。
传说,德昂族心目中的太阳,是一轮鲜红而金光灿灿的火球;而龙则是七色斑斓、集百兽为一体的怪兽(蛇身、牛嘴、虎牙、狮头、狗耳、鹿角、虾须、鱼鳞、鹰爪、马舌、鸡冠、虫尾)。
千百年来,德昂族都把太阳和龙女系在心里,刻在标志建筑物上,写在经书中。每当节庆来临时,许多村寨都选一个神圣的地方建立“龙阳标志”,后来还建立“龙阳塔”,并为“龙阳标志”举行祭祀活动。除了正常祭祀外,有的还专门为父母撰写了“苏达”(父亲记)和“阿匹谈妈件崩”(母亲记)作为祭文和历史记载。节庆期间领会、歌颂父母的伟大恩惠和养育子女的艰辛事迹,强调世上只有父母好,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德昂族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伴着水鼓的节奏通宵达旦地狂欢,尽情表达着对“太阳父亲”和“龙女母亲”的敬仰与怀念。龙阳在德昂族心目中十分伟大,而“龙阳标志”是象征着德昂族的自强不息和努力拼搏的吉祥物。“太阳父亲”代表使万物生长的光和热,是德昂族传说中的圣父化身,象征着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是他赋予德昂族光明、力量、希望和勃勃生机。“龙女母亲”是万物之源,是滋润大地的吉祥之母,象征着德昂族传说中的吉祥圣母,代表着德昂族人对母亲的崇高敬仰和爱戴,是她抚育人们繁衍生息、茁壮成长。由此可见,“龙阳标志”是德昂族最神圣的标志,龙阳节是德昂族值得纪念的节日。
九 泼水节(亦称“采花节”)
泼水节也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三月清明节后七天、傣历六月十五日举行,一般是3~5天。这个节日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槃三个日期合并在一起举行的纪念活动。同时又是傣历的元旦,因此也当作新年来庆贺,又因为要进行浴佛仪式,把寺院的浴佛活动扩大到群众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故称“泼水节”。这个节日与傣族基本上相同,但关于泼水节来历的传说却与傣族有很大的差别。在泼水节正式开始的前一天,全村男女要前往山中采摘鲜花,青年人要敲象脚鼓、锥锣在前面引路,将鲜花采回,插满小佛房,表示献给神,其余的相互赠送,表示吉祥幸福。然后人们随着锣鼓声集体舞蹈。德昂族也把这一天叫做采花节。而在家中,小辈要为长辈洗手洗脚。
十 扎礼节
扎礼节是化斋日,属瓦期的第三个节日,于农历八月十五日进行。其间,信徒拜佛、诵经,进行“干朵”仪式。扎礼节是德昂族认为最吉祥的节日,是为了纪念活佛下凡化斋。传说,很久以前,召斯探修炼成佛后,为了向母亲谢罪,从烤瓦的第一个节日起,就到天堂给母亲念经,念满六十天后带的斋食已用完,准备下凡到人间化斋。人们听到活佛要下凡化斋的消息后,准备了很多斋食。准备斋食的有富人,也有穷人。活佛下凡化斋的地点比较远,到化斋处要走七天七夜。人们都提前赶到了化斋地点,富人嫌弃穷人,单独聚集一处。大家等了七天七夜也不见活佛下凡,准备返回。第七天的傍晚出现了一个矮小丑陋的乞丐,他到富人聚集的地方乞讨被拒绝,被驱赶。乞丐又到穷人聚集的地方乞讨,穷人十分客气,而且说“既然活佛不下凡了,我们的斋品就送给这个乞丐吃吧”,于是,把所有的斋食全送给了这个乞丐。乞丐接过斋食后,走到海边,闪出三道金光后就消失了。势利的富人们此时才知道乞丐就是下凡化斋的活佛,后悔莫及,赶紧把手中的斋食扔进大海,可是活佛没有收取富人的斋食,斋食全漂在海面上。第八天人们陆续返回,富人们个个都骑着大马奔驰而过,穷人只靠两条腿步行。穷人在途中投宿了七个夜晚,每天投宿的地方都会有一匹大白马站在他们的棚子边。穷人也不问是谁的马,只照常把马背上的东西卸下,也不看里边装的是什么。第二天大白马又消失了,这样连续七天。穷人们各自回到家门口时,却见到自己原来的破烂草房变成了高大的新房,进到屋里只见谷米满仓,穷人变成了富人。而富人们回到家门口一看,原来的高房大屋变成了破烂的茅草房,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大白马也变成了大石头。这个传说故事有着很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