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的农户:无锡、保定农户收支调查(1998~201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997年12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村座谈会,在总结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一个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调整两个结构(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做好三篇文章(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对全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做出部署。进入21世纪后,无锡又根据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工作新战略,及时完善农村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四个统筹”(统筹城镇规划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政策接轨、统筹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无锡城乡经济社会日趋融合,城乡产业布局和基础建设互动共生,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对接,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板块和新的领域。

(一)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无锡就在“一包三改”的基础上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部署,但从试点到实施,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甚至遭遇到强势反对和严厉干预,这使得改革多次出现曲折反复。不过,基层的探索实践始终没有中止。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情况开始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无锡农村从多个层面进行机制体制的创新,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

1.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97年12月,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流程、改制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股权配置、推进改革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为全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工作指导大纲。由此逐步统一了全市上下的认识,排除了各方面的干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把促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帮助农民致富和确保社会稳定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推动改革全面展开。

无锡在改革中注意制度改革与资产改组、技术改造、管理改进相结合,通过改革转换发展主体,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集团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者,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改革在对弱小亏企业进行拍卖、转让、租赁,推进存量资产流动、重组的同时,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鼓励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参股,吸引社会法人入股,扩大投资渠道,集聚社会资金,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增加资本总量,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实行因企制宜、多路探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存量转股、增量扩股、先售后股、租股结合、联营合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股权设置中集体股、社会法人股、个人股的比例因各厂情况不同而不同,并不做统一的规定。

无锡通过改革,明确界定产权关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完整的企业法人财产权,改变以往产权性质模糊、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风险集中且无人承担的局面,为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注意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政策,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对改制企业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全部资产进行清理、评估;促使改制企业包括资产流转、改制形式和股权设置等在内的改革方案,分别经过市(县)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和乡镇集体资产管委会审定、批准;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由其负责改革中的资产评估、财务验审、法律咨询、股权登记等工作,较好地做到了保护农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在大部分企业改革基本结束后,无锡又集中力量对特意推迟改革的“大而盈”“大而亏”企业(简称“两大企业”)进行改转制。这部分企业共有434家,其中集体净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而盈”企业有284家,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而资不抵债的“大而亏”企业有150家,因为其规模大,员工多,股权和债务情况相对复杂,又对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举足轻重,所以各方面的争议也较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按照“一企一策”的思路,无锡采用整体置换、分块盘活、剥离重组、依法破产等多种形式,最终完成了“两大企业”的改革,这不仅推动“大而盈”企业通过改革构筑发展新优势,而且促使“大而亏”企业资债分离,盘活存量,形成新的增长点。至2000年底,无锡农村累计改制乡镇集体企业27109家,改制面在97%以上。其中组建股份有限公司22家,有限责任公司284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7670家。最多的是通过拍卖转为私营企业的,共9990家,其余为租赁、合资、联营企业,改制中报歇企业3801家。改制企业总资产为606.93亿元,其中集体净资产为189.68亿元。根据改制完成时的统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乡镇集体股占34.1%,职工股和个人股占51.8%,社会法人股占14.1%;改制中新增股本占股本总额的33.8%。

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无锡注重推动乡镇工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结合并购控股、资产重组,通过利用外资、股票上市等实现资本扩张,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冲破行政地域、所有制、行业界限,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外向化的发展道路。2000年,全市有乡镇企业集团327家,总资产达363.0亿元,其中,核心企业净资产达175.8亿元;已开业三资企业有1551家,实际利用外资24.7亿美元。此后,特别是在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无锡乡镇民营企业调整营销思路,内外并举开拓市场;调整管理方法,通过节支降本增加效益;调整发展方针,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逆势而上,踏上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2.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进入21世纪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资产管理面临若干新的情况。一方面,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从企业退出变现的部分资产,开始转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房地产和股票、债券投资,投资经营和风险规避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被征、农房被拆、大批农民农转非,甚至“村改居”,一些行政村成建制拆迁,村民界限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构成越来越模糊和复杂。在村级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行政部门占用、平调、损害集体资产,少数干部侵占、挪用集体资产和盲目决策,导致资产流失等弊病,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无锡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展了新一轮农村改革——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2002年,改革首先在北塘区黄巷镇陈巷村进行探路,在取得初步成功后,无锡又在各区进行试点,从2004年起,改革在全市农村全面推开。首先,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筹备委员会,成立由村干部、村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村会计参加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全面清理核实村级集体资产;其次,在此基础上,确定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股份合作社章程;最后,开展人口调查,确定股东资格,根据村龄和劳动贡献份额,设定人口股和贡献股,将清理核实的村级经营性净资产按价值分别量化到人。股份合作社的股权能够确定持股成员占有集体资产的份额,作为按股分红的依据,可以被依法继承,但持股成员不能退股和提现。股份合作社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股东代表、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以加强对村级资产投资经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在改革中,无锡注意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改革与稳定、改革与富民之间的关系,逐一破解资产界定、股权确认、合理分红等现实问题,既规范操作,又人性化处置,形成了按户籍人口持股、按劳动贡献持股、按承包土地持股等多种持股方式。多数村保留集体股归全体股东共同所有,收益用于行政、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开支;少数城中村只设劳动贡献股,少数远郊村只设人口基本股,设置充分尊重本村农民的选择和意愿。2010年,全市累计组建村级股份合作社463家,129.35万农民拥有集体资产股权,个人股金总额达到41.90亿元,人均量化集体资产为3239元。股份制改革后,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资产经营效率相应提高;股东人均年分红在250元以上,30%以上的股份合作社农民年平均红利在千元以上,股金分红正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的组成部分。

3.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制度改革

无锡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大部分在1998年底到期,根据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规定,全市农村在1998年相继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加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幅提高并相对集中经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政府组织实施的市政道路、产业园区、地块开发、生态造林等建设项目,以不同的方式占用、使用农业用地,由此推动农用土地加速流转。新形势下的土地流转面临基层政府推动与市场利益诱导相交叉的情况,土地流转对象、用途日趋多元化,土地价格(租金)上升较快,从地权、租期到补偿、分配的矛盾纠纷显著增多,迫切需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规范流转经营。

2000年,无锡颁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农用土地流转管理意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范围、原则、条件、形式等加以规定,并相应规范了土地流转的程序和管理办法。第二轮土地承包后集体农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按照“自愿、平等、有偿”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主要为:①转包,即承包地经营权转给符合条件的其他经营者经营,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接包方按约定对原承包方负责;②转让,承包方将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权让渡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对村组集体履行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③互换,为便于集中经营和连片开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之间互相交换承包地块,按原承包期重新签订承包合同;④出租,承包户将承包土地全部或部分租赁给他人经营,收取一定租金,其中还演化出“返租倒包”的特殊形式,即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租用承包土地,再发包给个人或法人单位经营。根据规范的流转办法,2005年底,无锡市共流转集体农用土地57.2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3%;涉及农民99.68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43%;农民从土地流转中收益6.03亿元,亩均收益为1051.6元。

无锡农业用地经营权流转坚持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指导,改进服务,注重选好发展项目,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从而形成了土地经营的多元投入机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人口和劳动力转移流动,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在农业用地流转的基础上,无锡从2005年起又进行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即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权转化为长期股权,把土地经营权委托给合作社统一经营,按照股权从土地收益中获得红利,逐步建立一种“土地确权、两权分离、价值显化、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的新机制。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纯土地入股,土地一般不作价,发包或租赁收入按入股土地份额进行分配;二是以土地入股为主,同时吸收资金、技术等入股,入股土地作价折股,由合作社经营或对外发包、租赁。其收益分配包括固定型分配(收益保底,盈利不分红),浮动型分配(按盈利分配,收益不保底),混合型分配(有一定收益保底,有盈利分红)。2005年,全市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147家,入股土地总计7.05万亩;涉及农户6.12万户,20.34万人;当年土地收益分配6114万元,亩均867元。

2008年,无锡进一步创新土地股份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增加农民宅基地、房屋产权等物权折价入股的内容,流转的土地用于建设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公寓楼、服务设施、交易市场等,所获收益按股分配。改革不仅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有序流转,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一方面,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面向市场,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增加入社农民的土地股份分红;另一方面,组织农民参加园区生产劳动获得劳务性收入,或者参与商业、服务业经营以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至2008年,该区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58家,入社农户达2063户,入社土地面积计4560亩;年度分红为382万元,亩均838元;参加合作社组织生产劳动的有900多人,他们取得劳务收入近300万元,人均约3200元。

此外,无锡农村还按照中央和江苏省的部署,分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扶持发展农村商业合作银行,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为农村小微企业和农副业专业经营户提供融资服务;引导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股票上市、设立财务公司,发债融资,壮大实力。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土地收益分配体制,无锡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加强财政资金对“三农”的倾斜力度,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切实减轻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经济负担。据测算,这一时期无锡农民人均年负担不超过20元,是江苏省最低水平。

(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为了发展农村、做强农业、致富农民,无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为农、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社会资金多元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优先安排纯农户非农就业、增加拆迁征地补偿、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中多渠道增加支农资金投入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的计划安排和实际完成数量的增长幅度,必须分别高于财政总支出计划和实际增长比例;各级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投资,必须保证一定的比例基数,并逐年增加;各级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用于农业科技的比例不低于30%;采用以奖代补、各级匹配投入、专项扶持、财政贴息等办法,扶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项目,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同时,无锡运用行政督察和经济杠杆,每年对实际投入进行考核,每两年进行一次执法检查,并将考核和检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支农专项资金的依据。仅2003~2005年,全市就有23.3亿元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其中超千万元的项目超过60个。

这一时期,无锡农村工作的重点在于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加快实施“三个集中”,即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即发展村级经济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

1.乡镇工业园区建设

结合乡镇企业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1997年,无锡开始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园区,实施“增量入区集中发展,存量逐步调整到位”的方针,引导乡镇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发展。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从两个方面引导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一方面,激励科技创新,鼓励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进技术装备,改进企业管理,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工业园区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为企业科技研发、集成和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人才、信息、风险投资等配套服务,以增强乡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改善金融服务,在帮助企业实现资本扩张、资产重组、股票上市的同时,以园区为载体以外引外、扩大招商,引进外资和外地中资企业,通过合资嫁接、延伸配套等方式,拉长产业链,带动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进入园区的乡镇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和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装备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普遍跃升提高。依托乡镇工业园区,乡镇企业最终摆脱了诞生之初的“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发展模式和“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发展格局,走上集中开发、集约发展的新道路,全面提高了新型工业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到2010年,全市共有乡镇工业园区123个,其中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园区有50个,超100亿元的有9个;乡镇工业园区产出占全市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8.9%。共有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4893家,全年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6744.99亿元、1290.18亿元和471.67亿元,占全市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均在70%以上。其中锡山区电动车、惠山区风电设备、新区电子信息、滨湖区工业设计和创意产业、江阴新桥精纺呢绒、宜兴张渚电线电缆等产业集群已通过省级评审。全市乡镇工业基本形成主体产业相对集聚、基础设施集约共享、综合环境显著改善的新型工业布局。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无锡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调整中出现了一批种养殖业专业户、农场和农业企业。但因为多数生产经营体经营规模不大,技术素质不高,市场信息闭塞,面临着市场经营的种种风险,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组织机制,来帮助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实现与市场的良好对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此应运而生。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无锡接连出台多个文件,明确从简化登记手续、加强信贷支持、减免有关税收、提供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无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发起组建,也有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兴办的,还有各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转变职能后建办的,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出资参股,进行经营合作或劳动合作,具有合作型的组织、管理构架,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20%;第二类是专业协会,一般只进行经营合作,没有股份参与,属于会员制的组织结构,会员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60%以上;第三类是专业公司,主要由同业经营者合资参股建立,采用股份公司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组织本身相对紧密,与农户之间建立经营的契约关系,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比例不到20%。其中一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还投资创办相关的经济实体。经过多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多数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向市场信息服务、运销服务、产加销综合服务延伸拓展,不仅为社员、会员提供种苗肥药、农机设备,而且在产品包装、加工营销、保鲜储运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一些运行良好的合作经济组织还组织成员和成员单位开展标准化生产,进行质量认证、产地认证,发展跨地区经营,共同打造驰名商标、著名品牌。

2010年,无锡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0个,社(会)员达5.2万人;资产总额为3.14亿元,所有收益为1.08亿元;年营业收入为9.83亿元,带动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20.5万户,促进农民增收5.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新了农业经营模式,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促进了弱产业与强服务的完善配套,强化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整体跨越,不仅帮助农民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生产技术,而且引导农民依照合同、章程进行经济活动,增强了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由单纯自由的生产个体转变为联合起来依法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

3.经济薄弱村扶持

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无锡市通过城乡挂钩、市区机关与村挂钩等形式,以帮助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先后开展了两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但是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通过投资办厂来改变经济薄弱村面貌的做法无法继续,并且由于国家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监管,通过减免税收来增加村级收入的做法也不再可行。

对此,无锡市于1998年4月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第三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会上确定扶持118个经济薄弱村(实施中实际增加到134个村),以3年为期推进扶持工作,同时调整脱贫转化标准,要求在建设一个好班子、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使对象村村级集体净收益超过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全市组织了市、县、区的162个机关单位与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选派213名后备干部驻村任职,安排一批民营企业家到村里兼职,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支撑,促进集体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与此相配套,无锡市委、市政府实施了5条优惠政策:①物价调节、粮食风险、防洪保安等基金中地方留成部分和其他各项规费实行先征后返,作为村集体收益;②新办企业、改制企业的工商登记费、注册资金验资费、土地使用费等行政性收费地方自留部分全部予以减免;③变压器电力扩容地方增容费免缴,用电保证金缓缴,电费优惠;④各专业银行信贷专项切块用于扶持薄弱村发展,各市、县、区财政列出专项给予贷款贴息,主要用于农业机械添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业生产经营周转;⑤经济薄弱村内企业上缴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地方分成,全部返还给村,作为集体收益。

到2000年,114个村实现转化达标,达标率为85.1%; 134个村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44亿元,有48个村的工业销售收入超千万元;村级可用财力合计3773万元,村均可用财力为28.16万元。此后,在2001年、2004年、2007年,无锡又先后开展了三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名为“百村奔小康”工程,每一轮都有100多个村被列为扶持对象。通过结对帮扶、村企挂钩、以企带村,重点帮助薄弱村发展现代农业和配套服务业,增强其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在延续第三轮5条扶持政策的同时,无锡重点推进“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建成农村低收入农户信息资料库,通过定向帮扶落实各项扶贫措施。第三轮扶持工作使对象村村级集体净收益达标标准提高到1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这夯实了一度困难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三)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无锡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概括提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社区整治、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工业集约发展的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重通过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初步形成由中心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构成,梯度合理、层次鲜明、各具特色的城镇发展体系。

1.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无锡先后制定出台30多个政策性意见、办法,全方位探索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以统筹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构建互促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发展,无锡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同时根据推进“五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服务社会化、农民知识化)和统筹“四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发展区、商贸服务区、居民居住区)的要求,完善城乡融合的镇村布局规划,引导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区域范围的“新城—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结合新市镇规划建设,无锡在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的基础上,加大建制镇、行政村撤并和撤镇建街(道)、撤村建居(委)的工作力度,2005年全部完成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的撤并,2007~2009年又对面积70平方公里以下或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以及人口不足3000人的行政村进行撤并,特别是城市建成区、规划建成区、建制镇建成区和开发区内的行政村,全部就近并入居委会。其工作重点如下。优化发展格局,按照城市现代化、区域城市化的总体思路,明确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江阴、宜兴两市为两翼,以太湖新城、锡东新城等组团为支撑,以12个中心镇为重要节点,形成四级城镇体系;同时按照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分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合理引导空间开发秩序。优化产业布局,根据空间结构特点和产业基础,确定沿江发展重化工基础产业和仓储物流业,沿路(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先进制造业,沿湖(太湖)发展包括旅游、会展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市级科技产业园区,以及“五群一带”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优化生态环境,明确市域范围内的生态功能分区,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面启动农田保护、生态绿地保护、水源地保护、自然景区保护等生态环境基础建设行动计划,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小城镇建设中,无锡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社会化管理机制,依靠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小城镇的兴旺和繁荣。这一轮小城镇建设,以“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整体提高”为目标稳步推进,前期主要集聚农村人口,稍后又成为城市人口扩散的载体,吸纳来自省内外的大批务工经商人群。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50万人,建成区面积突破200平方公里,形成10多个常住人口在5万~10万人的中心镇。随着人口的集聚和设施的完善,以及工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小城镇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枢纽,小城镇居民同样享受了现代城市文明,这深刻改变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进入21世纪,无锡注重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在基础设施及其功能发挥方面的差距,夯实农村发展的基础。

一是加强整体规划,按照城乡统筹理念,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中村、中心村、过渡村、长期保留村等不同类型村落,因地制宜确定切合实际的发展定位,对现有资源、产业环境进行整合优化;考虑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做到通盘规划、有效配置、资源共享、留有余地,防止散乱、重复的大拆大建。二是引导多元投入,着重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到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深入开展“村企互动、以企带村”活动,动员民营企业家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在成片征用土地时给村预留10%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和兴办公共设施,调动农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三是重在发挥实效,设施建设坚持实用实效原则,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各项工程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尽可能减少失误和浪费;严格按标准施工,不赶工期,不图表面光鲜,实行工程监理制和终身责任制,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对百姓负责、对后人负责。四是健全养护管理,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将管理下放到镇、村,指导基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依靠村民建立日常管理制度,组织老党员、老村委会主任和热心公益的村民参与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对各类设施进行保养、维修、检验,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长久有效发挥作用。

2010年,无锡道路总长度达4441公里,全市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2公里;所有乡镇均实现车辆15分钟内驶上快速干道,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都通达公交车,公交系统的自然村覆盖率达到67%。其他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入户率、优质水源受益率均达到或接近100%;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年人均用电量突破1000千瓦时;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宽带网络覆盖率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从2006年起,无锡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要抓手,加强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锡重点整治村容村貌、河容岸貌,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洁净宜人的农村新型社区。无锡的村庄环境整治,坚持多形式试点、各方面配合、高标准推进,以住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塘净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

无锡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事情:①拆,拆违章建筑、拆危旧房、拆废旧畜禽棚,相应处理乱搭建、乱堆放;②新,刷新墙壁、整新门窗、翻新旧房,同时保护、整修村里的若干历史文化古迹;③清,清垃圾、清污染物、清河道,包括清除积淤,整修驳岸、护坡;④绿,绿化造林,利用本村地形地貌、树木植被,进行村中景观设计,建造小公园、林荫道,装点花坛草坪,营造良好人居环境;⑤增,增修道路,增添卫生设施,增建文化体育项目,包括配置垃圾箱、垃圾收集房、垃圾清运车,建设小广场、停车场、篮球场、门球场、戏台、茶室等,增添休闲、娱乐、健身设施;⑥治,治理农村污染,主要是修建公共厕所和家庭三格式化粪池,修建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多形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⑦管,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整治资金的筹集方式:一是财政支持,这主要针对试点村和需要加以保护的历史名村、位于国家风景区内的村;二是集体出资,这是村庄环境整治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村用于整治的投资有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三是私人出资,其中包括全体村民自筹资金和民营企业家捐资赞助,此处的民营企业家有在本村范围内的企业经营者,也有在外地的本村籍企业家,但捐资一般都设定具体项目,并限于本自然村的范围内;四是混合出资,这是村庄整治中筹资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村都是在集体承担出资大头的前提下,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分担整治费用的。

无锡的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实施第一年(2007年)即整治村庄416个,投入资金2.9亿元,新建、改建道路374公里,铺设排水管31公里,新建、改建公厕247座,增添垃圾箱3313个,安装路灯1153盏,整修翻新建筑物140多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00万平方米,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工程36个,全面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全市成功建成绿色家园示范镇17个、示范村360个;建成国家卫生镇26个、省级卫生村651个;100%的乡镇建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这项工作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水环境和村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由此,无锡建成一批以“园中村”“林中村”“水边村”为特色的示范村;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在农村逐步引入城市文明,农村开始形成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生态的新风尚;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干部村民一起动手,共同打造造福一方居民的美好家园,这成为农村干部服务农民、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结合点;凸显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意义,促进了现代城市与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有机融合,强化了农村的生态维护和文化传承,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随着广大农民对宜人环境追求的不断提升,环境整治和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全过程。

4.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同质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2002年以来,无锡按照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要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大功能建设,努力缩小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差距。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针对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属地化”的特征,在延伸城市服务设施的同时,重视农村各类资源的整合,为服务功能的增强提供物质技术支撑。各级财政和相关单位集中资金,用于学校建设,突破体制和隶属关系的人为分割,以置换、合作、参与等多种形式,实现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增量资源的有效集结。无锡农村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均达到预定目标,并率先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两免一补”政策。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确保基本保障型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依靠社会组织增加公益性公共服务;通过授权、委托、招标购买服务,将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多元化。在无锡农村,从送戏、送影、送展、送书下乡到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都体现了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积极意义。

为增强公共服务综合功能,无锡注重探索行政性公共服务流程再造,缩短从受理、经办到信息反馈的流程,加强公共服务项目和活动的综合协调,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和向农村延伸。特别是加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形成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区级公共事务受理中心、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三级服务平台,增强就业、保障、养老、救助等社会服务功能。2010年,全市累计建成384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七位一体”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网络。为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无锡在全国率先进行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改革,与此相关,深化管理运作机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规范不同层级政府间的事权和财力分担,探索建立“定向委托、项目管理、合同约束、绩效评估”的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无锡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分级补助确保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良好,社区卫生机构健全率、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或接近100%,农村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医疗救助水平均在江苏省居于前列。

在推进农村“三集中”的同时,无锡还积极实施“两置换一转化”,即在农民自愿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安置房,最终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化,从而将一批已经脱离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土地的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体制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