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河南发展报告(2012~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举措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在全球治理和推动全球包容发展方面高招迭出,影响越来越大。2014年在北京主办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都使得中国风格、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等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从过去30多年与全球各国以货物交换为主升级到思想引领阶段,进一步加快思想开放是未来发展的历史趋势。根据全球和全国开放发展的新格局,我们认为未来河南省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前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应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的合作共赢理念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支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中包容文化发源地的思想优势,以更大的包容性寻求更大的双向开放合作空间,重点抓好以下五大战略举措。

1.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河南的文化、区位、产业、市场等独特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全面推进与有关国家的多领域开放合作,切实增强中原腹地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战略支撑作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愿景,扎实推进河南“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筛选10个左右与河南省产业以及贸易往来互补性较强的国家,实施重点开拓、深度交流、集中突破,在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优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实施重点跟踪、强力促进,全面打开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局面。近期,我们建议集中力量开展河南省对英国的“一省对一国”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对英国文化创意创业、金融服务业、研发与高技术产业、智慧城市建设、航空城建设、新兴产业园建设、乡村建设、社会治理、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进行重点研究与交流,主动派出政府代表团、教育代表团、企业家代表团和商务代表团同英国进行针对性深度磋商,探索双方开展全面合作的科学可行的具体路子。利用英国“脱欧”和对货运航线不设置上限的政策开放机遇,力争尽快开通郑州—西斯罗双基地货运航线,把中英合作“黄金时代”的历史机遇,转化为提高郑州航空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行动。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龙头作用,特别是扩大郑州航空枢纽货运优先发展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特殊机遇,在进一步拓展郑州—卢森堡双基地货运航线的基础上,打造中欧“空中丝绸之路”河南核心区。在东南亚经济发展活跃的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家,要积极调研论证,开辟类似郑州—卢森堡这样的双基地货运航线。逐步构建起影响更大、线路更多、辐射范围更广的“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空中通道,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水平,既拉动高端产业的发展,也加快优势产业和产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提高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水平,在现有初步运营每周来往六班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特别是加强与波兰和卢森堡的国际合作,尽快开通每周来往更多的中欧班列(郑州)。加速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加强与青岛、天津、上海等港口的合作,向东积极参与中蒙俄、中巴等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东联西进的出境出海通道,形成更加具有影响力的“陆上丝绸之路”。全面推进“网上丝绸之路”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河南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机遇,有利于河南省加快从过去开放度有限的内陆腹地走向新常态下的开放前沿。跨境电子商务运行效率非常高,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人口密度非常大,自古以来就是引人注目的商都和商战、商业模式创新之地,当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推动全球商业发展的新动力时,郑州的商业优势再一次彰显出来。未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与运行方式的进一步创新,通过“网上丝绸之路”促进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景将非常广阔。同时,要强化人文交流,发挥河南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旅游合作,扩大全省旅游业对外开放规模。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机遇,在全面沟通的基础上,与沿线国家双向对接一批合作重大项目,加快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

2.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发展优势

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作为全省临空产业发展最大的开放品牌,坚持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区域辐射带动力、资源集聚力。要加快航空港“民航、铁路、公路”一体化集疏网络建设,建成以航空枢纽为主体,融合高速公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要紧紧围绕国际物流中心的构建,着力推进国际航空港、公路港、铁路港以及货运场站建设,深化与国内外航空运输货代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航空物流园,完善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信息服务、流通加工等功能,形成联通境内外的多式联运现代国际物流中心。要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做大做强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航空维修、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高端产业,形成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要发挥临空经济对郑州周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政府、企业互动,推动临空经济与河南区域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的协同发展,形成多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规模经济形态,切实发挥开放引领带动作用。

3.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建设具有创新活力和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的历史需要,是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合作平台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郑州乃至全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选择。要围绕五大核心任务发力:第一,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新经济。依托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一批跨境电商园区、仓储物流中心、海外仓等,全力支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打造全球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扩大郑州在全球商界的知名度。第二,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郑州市场开放程度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改革优化创新政策制度,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撑政策体系,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加快聚合创新要素资源,集中资源,积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推动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双创基地。第三,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综合性交通和物流中枢。着力增强航空枢纽作用,巩固提升全国铁路枢纽功能,建设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第四,坚持内外联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努力提升“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构筑双向开放大平台,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第五,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加快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融合发展,共建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共守生态安全,健全多元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营造美丽宜居环境。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和儒释道文化,提升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功能,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嵩山论坛、中原智库论坛等影响力,打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让开放包容思想走向全球。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推进开放式创新

科技创新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创新资源正在融汇成一个国际性集群状知识网络并在加速流动,未来的技术发展需要科技界和产业界进行更多的国际碰撞与融合,必须把推进科技开放、加快开放式创新作为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河南省建设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打造各类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提高全省各高新区、经开区、产业集聚区等园区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建立健全完善全省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更多地到海外布局研发机构。要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围绕专利服务、风险投资等业务,引进若干国际知名中介机构,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建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构筑全省科技开放合作核心载体,鼓励省内有创新实力的企业与国外公司共同研发、共享关键知识产权。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借鉴“互联网+科技大市场”模式,把事关全省的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发标,接受科学家、投资家投标;积极支持众创空间建设,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人投身创业行动,迸发创业激情,为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寻求最重要的原始动力和创新源泉。要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涉外人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等,加快推进留学生创业园、院士工作站等人才载体建设,创新科研人员流动机制,增强各类优秀人才对河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中原大地创业、创新、创智、创造。

5.积极探索以“枢纽经济”为标志的自贸区建设之路

自贸区是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多功能经济特区。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定位是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这种战略定位契合了从20世纪初以来河南省地处全国乃至亚洲交通枢纽中心的特殊优势,对河南省进一步扩大开放意义重大,为河南省进一步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新的支撑。2017年4月1日,自贸区投入运行,提出180项改革任务清单和479项省级管理权限清单,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封片区“22证合1”制度创新率先取得突破,获得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已向全省复制推广。截至2017年6月底,自贸区新增入驻企业6038家,注册资本938.3亿元,自贸区开放发展优势日益显现,将成为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爆发点。发展“枢纽经济”已被写入201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省要以郑州等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完善枢纽现代功能,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培育高铁、临空产业,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是河南构建“枢纽地位”的两大抓手,政策创新是自贸区活跃发展的灵魂。因此,必须围绕投资便利化与贸易便利化,针对国际枢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政策创新上出新招、出新意、出实惠,以集聚大规模的枢纽经济相关产业,形成影响巨大的枢纽经济产业集群,推动全省进一步迈向开放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