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秩序的裂变与重建:企业与社会的“双向嵌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讲述一类企业

这类企业的名字叫“乡村民营企业”,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都在乡村。在它们之中,有的脱胎于公有制的乡镇企业,有的是当地村民自己或合伙开办,也有的是外来人员投资兴建。乡村民营企业具有“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性。一方面,乡土社会中的乡村日常生活、乡土网络、道德风俗和乡村权力等诸多传统因素阻碍了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企业的功利主义和科学理性等现代经济理念对乡土社会原有的秩序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乡村民营企业与乡土社会秩序陷入“双重失序困境”。然而,神奇的是,这类企业能够在实践中与乡土社会磨合出诸多具有超强适应性的经验,兼顾“市场生存”和“乡土生存”的共同挑战,进而推动乡土社会秩序的重建。

记录一个群体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草根企业家”。他们来自民间底层,起初,他们具有浓厚的小农意识,眼界不够宽阔,常常以温饱作为目标,行事方式偏于保守,即使创办了自己的小企业,也不敢贸然扩张。然而,市场是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和磨砺人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草根企业家”在拼搏和滚打中成长起来了,除了身上带有的与生俱来的乡土气息之外,逐渐具备了业主意识和商人意识。他们不再像小农那样有浓厚的宿命思想,也不满足于自给自足、小富即安,他们对自己逐渐有了信心。他们知道,只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拓展和积累社会资本,透析和适应政治社会结构变迁,并敏锐感知关键事件的发展过程,就能推动他们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的经济价值和认同价值。

描写一种生活

这是一种“不离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在田园之中转动着机器生产的轰鸣声,在工厂之间又点缀着片片农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有着独特的角色特征:在工人和农民之间不断切换。他们需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但是他们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较为灵活地安排生活与工作,因为在他们心中,“过日子”是第一位的;他们需要在企业中用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工作,赚取更多的财富,但是他们绝不肯离开田园,因为在他们心中,“土地”是第一位的;他们不断地寻求能够给他们更多工作薪酬的企业,期望到那里工作,但是如果这个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不好,他们断不会接受,因为在他们心中,“伦理道德”是第一位的。因此,这种生活方式,是双重特性的交织:乡土性和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