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宗皇后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懿文太子遗旨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尘大师,你了不起,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啊!”

朱瞻基听完李增枝的叙述,感叹的说。

李增枝忙解释道:

“哪里,哪里,贫僧可不敢贪这个功。这都是幸亏我师傅济惠大师与济善法师原是同门师兄弟,我们本来也是要去云南拜会与他的,算是赶巧顺路。济惠师傅是位气功大师,他在路上几次三番发功替名医唐骏打通了被锁住的穴道,唐先生恢复了行动自由,更方便了为病人治病。有师傅的气功治疗和唐先生尽心施以针药,一路之上才使得病人安全无虞。由于人多得雇数辆马车,病人治病用药又需用许多名贵的药材,我只是在钱粮盘缠上帮了点忙。”

朱瞻基点了点头,但他接着又问:

“不知你当初想救人的时候,是以和尚了尘的身份呢,还是以建文旧臣的身份?”

李增枝闻言一怔,心里一沉,想了想神色坦然的说道:

“也许都不是,我只是以与他是表兄弟的身份,或者是遇到了急需相救的病人,这样一个路人的身份。如果殿下要追究这个责任,我来承担,绝不后悔!”

李增枝一边说着,“扑通”一声又朝着朱瞻基跪了下来:

“太孙殿下,山野荒蛮之地虽离京城路途遥远,但贫憎也闻得人称赞皇太孙殿下文武双全,贤德有名。了尘求您看在太祖高皇帝一脉的面上,看在懿文太子朱标的面上,看在懿文太子遗旨的面上,饶恕了他吧!他现在只是出家的和尚了空,只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也没有多久的活路了!”

“懿文太子的遗旨?”

朱瞻基疑惑地的言道。他知道皇帝的旨意称圣旨,皇太子的旨意称旨令,仅次于圣旨。

只见李增枝急忙自袖中掏出一个布卷,放到地上解开,取出一方暗黄色的织锦双手托着高举过头顶,朱瞻基接过打开一看,上面用朱砂笔写有数行红字:

“孤去后父皇必立允炆,日后若允炆昏聩,江山动荡,则诸臣随景川侯曹震北上迎燕王代之,勿以朱家叔侄之争而沥天下之血。见旨,如见孤!”

朱标的签名之下还盖有鲜红的皇太子印鉴,日期是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天。朱瞻基拿着这副闻所未闻的洪武朝皇太子遗旨一连看了数遍,觉得兹事体大,难辨真假,只得用犀利的眼光询问李增枝:

“这是从何而来?”

“唉!---”

李增枝俯首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此遗旨,得来的很偶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十七日,年仅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标自从外出巡视归来之后即卧病不起,数日后竟致不治身亡,举国震惊。六月初消息传到云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义子,与朱标兄弟情深的黔国公沐英闻之朱标薨,哭极哀痛至呕血昏厥,也于数月后亡故,年四十八岁。

连丧两子,对年老已六十五岁的皇帝朱元璋来说,1392年这后半年是相当黑暗的度过的。朱元璋早年初起时,曾收养他姓子多至二十余人,这些义子于几十年的征战中已战死病亡多半,唯沐英为明朝的统一和稳定征战三十年,镇守云南功勋最大。沐英死后身后事十分隆重,赐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塑英像于功臣祠,配享太庙。沐英子沐春承袭黔国公,世镇云南。

但在立皇太子的事上,朱元璋颇费了点心思,立嫡立长,按说嫡长子朱标去世后,还有三位嫡子: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现在秦王朱樉就成了嫡长子。但要立他为皇太子,朱元璋很不以为然,就凭他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在封地里做的那些个欺男霸女的事,太不争气。三子晋王朱棡,也不满意,胆小懦弱,不如四子朱棣。但由于朱元璋心里明白的原因,四子朱棣并不是马皇后亲生,事实上他只算是个庶子。再说立了他,也难保以后不会留下后患,兄弟们会为了争位出现骨肉相残的悲剧。

儿子辈的不行,就要看孙子辈了。皇太子朱标生有五个儿子,嫡长子朱雄英,八岁时早夭,因此,十五岁的次子朱允炆就成为长子,不过他不是嫡子嫡孙,而是嫡子庶长孙。皇太子朱标的皇太子妃是郑国公常遇春的长女,常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熥。本来按照礼制继承人的顺序是嫡长子,嫡长孙,嫡次子,嫡次孙。所以,朱允熥应该排在他二哥朱允炆的前面,但是朱允熥当时太小,朱元璋自己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不能不考虑主少国疑的问题。再说朱允熥的母亲已故的太子妃常氏是凉国公蓝玉的亲外甥,所以,朱允熥称蓝玉为舅老爷,郑国公常茂是他大舅,开国公常昇是他二舅,一旦这个年纪小,才干又平庸的孙子做了皇帝,很可能就会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所以,朱元璋就否决了朱允熥,选择了朱允炆。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还源于欣赏朱允炆的孝心,特别是在朱标病重去世期间,朱允炆悲痛欲绝的表现,孝顺的孙子朱允炆打动了这个迟暮老人的心。其实朱元璋却是不知,父亲死了,朱允炆三日不食,哭的几乎气绝,是受了他的那位探花出身的师傅黄子澄指点的缘故:位份,才份不足,孝道上补。

就这样,十五岁的嫡子庶长孙朱允炆,越过了十四岁的嫡子嫡次孙的弟弟朱允熥,被立为了皇太孙,成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接班人。但望着这个幼小懦弱的少年,想起吴王朱允熥的身后那群威风八面的武将,那位身材高大,满面红光,骄横跋扈,富于勇气和谋略的蓝大将军,位列国公的舅老爷,大舅和二舅们,朱元璋又陷入了沉思---。太子朱标的陨落,使年老又多疑的朱元璋心性大变。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候张翼,舳舻候朱寿,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友文等谋反,拟乘朱元璋籍田时发动叛乱。朱元璋立即下旨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其中包括蓝玉原属军队定西军中的部分将官和五百名屡立战功的义子。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为书《逆臣录》,列名《逆臣录》者有二公,十三候,二伯。

这一年,1393年发生了剥皮蓝玉,诛杀“蓝党”,刺死常茂,流放常昇,火烧功臣楼,炸死汤和事件。史称“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其实所谓的“蓝党”,这个称谓,并不贴切,倒可以称其是真真正正,货真价实的朱标太子党。而这其中的郑国公常茂和景川侯曹震都曾是朱元璋早年收的义子,可见他是为了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接班,稳稳当当的坐上皇帝宝座,下了死手,不惜一切代价了!

就是在这一年,刚刚满二十岁的李增枝,在参与对“蓝党”罪臣的抄家灭族行动中,在曹震府上的一堆杂物旁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掉落在地上的小布卷,摸起来软软的,稍微打开一点就看到了里面黄色的织锦缎。公子哥出身的李增枝自幼喜欢古物字画的收藏,心下以为此物必是一副皇帝的赐字,便悄悄收于袖中带回了家中,不想却是一道先太子朱标交于曹震的遗旨。李增枝想起早年,正是曹震鞍前马后的配合皇太子朱标创建了大明水师,二人之间的情谊自是非比寻常。可惜,曹震及全家都已灰飞烟灭,只能辜负懿文太子朱标临终对他的托付了。

李增枝以为这个天大的秘密只能不见天日,永远被埋没。但又鬼使神差一般数次想毁掉又终于将它保留了下来,即使是出家当了和尚也随身把它带在身上。冥冥之中,也许是因为这上面有两个未了的心愿,一个是懿文太子朱标的,一个是景川侯曹震的,李增枝心底里觉得对他们不忍舍弃。可是不想,今日,突遇皇太孙朱瞻基带人进寺,还向住持了悟提出要见病僧,李增枝大骇,觉得了空恐是在劫难逃,心急之下只能不顾死活现身相救,希望先做一番坦白交代,皇太孙朱瞻基仁慈大度,见到懿文太子的遗旨不至于对他们做出不利的决定。

此情之下,朱瞻基默默无言片刻,将那副懿文太子遗旨交身边侍卫收好,抬起头朝门口一转,言道:

“走吧,还不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