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林木:桉树林和菌类
桉树,是我们村主要的经济林木。在村东,有十多块桉树林。
长大的桉树,会集中安排砍伐,然后销售出去。
除此之外,桉树林也是重要的防风林和村民们收集引火树叶的主要场所。
桉树生长很快,侧枝和树叶更新换代也快。枯死的叶子掉落到地上,枯死的侧枝一般会在树干上留一段时间。
农村的小孩普遍很小就参加农活,帮家里收集干枯的桉树叶也是其中一份工作。
收集桉树叶,最好是挑选连续晴朗的晴天。因为这种天气收集到的叶子足够干爽。
由于桉树林里的地面大多是覆盖草皮的,所以枯死的桉树叶一般掉落在草上。这些是比较好收集的。
也有些林子的地面有裸露的,叶子直接和泥土接触,遇上雨天就会贴地,得充分晒干才好分离。
我们收集桉树叶用的是稻香篇说过的那种类似耙的“夭”,往有叶子的草丛上或者地面抓下去,往某个地点拉。
每堆起几堆叶子,就用蛇皮袋装进去。
叶子堆里除了叶子,还会有小侧枝。有小侧枝的存在,容易把叶子抓成把,装进蛇皮袋更容易,但是比较容易戳破蛇皮袋。
不过用来装桉树叶的蛇皮袋本来一般就是用旧的袋子,破了便破了。
广东特别是南端,冬天的时候,桉树林还是绿色的,只是生长变慢了。所以,桉树叶一年四季都可以收集,而不会入冬掉一波,然后等下个春天。
桉树叶是我们生柴火时首选的引火物,再配合花生壳或者桉树的小侧枝,很容易把那些大根木柴烧起来。
桉树林除了提供引火物和产出木材,也孕育了一些菌类和不少的昆虫鸟类。
不过菌类非常有限,我也就见过几种叫不出名字的菇类。
很多的形态和蘑菇类似,但瘦长瘦长的。
有一种长在腐败的乔木树干上,像半月状,偏黑,材质很硬。
有一种长在灌木丛中,形状像木耳,但白色的。
还有三种我印象很深的。
两种在光线不多,草丛偏高的幽深林子里,植株是球状,一种偏黑,一种偏灰。
它们还没成熟的时候,顶部和蘑菇无异。成熟后就会裂开。
偏黑色那种裂开的地方是粘粘的,偏灰色那种裂开的地方则是粉状的。
不知是气味还是什么原因,我曾总觉得这两东西可以治愈伤口,所以喜欢往伤口上涂。
乡下小孩有时光脚,又喜欢在田间林子里跑,刮跑脚底或者手脚皮肤是常有的事。
还有第三种的话,我只在其中一个林子的其中一侧有发现。
而且是在特定的那种带刺的灌木下面才有。
每年的春夏,在那个特定的地点,会有粉色(印象中)的植株破土而出,大概一根小指的高度,也很瘦弱。
如果把它挖起来,会发现它的底部根本不像植物的根,是已经死掉的蝉蛹!
把蝉蛹掰开,里面是结结实实的白色物质。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就心想,莫非是冬虫夏草?
但是我记得冬虫夏草很珍贵的药材吧。如果是,别人不早就都拔走了?
不是也没关系,我觉得这菌类很有意思,所以基本都被我挖走了,但一般也就十多株。
现在回头想想,或许这也算一种冬虫夏草呢,只是没有药效的那种。
同时我又有点愧疚,我老把看到的都挖走,会不会导致那里的这种菌类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