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4章 子张19.19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孟氏是谁?马融说是鲁大夫仲孙捷。郑玄说:“敬子,武伯之子,名捷。”

在为政篇,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懿子,鲁大夫仲孙氏,名何忌)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懿子之子,名彘。)

孟氏(孟敬子),是孟武伯的儿子,孟懿子的孙子,“敬”“武”“懿”都是谥号。“合善典法曰敬”,“刚彊直理曰武”,“温柔贤善曰懿”,爷孙三个谥号都不错,父亡子继,都成是鲁国大夫。孟敬子的爷爷和父亲曾问孝于孔子,这次是敬子问“用人”于孔子的弟子曾参。

阳肤,曾子的弟子。孟敬子任命曾子的弟子阳肤为士师。士师大概是管理“典狱”的官职,兼具执行法典(法院判决)和执行刑罚(监狱)的职责。孟敬子问曾子,这个人事任命怎么样?曾子没说阳肤的事,而是说,“上面”的有政者失道久矣,不关心百姓疾苦,导致民心涣散。如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抓住民众作奸犯科,破获了所谓刑事大案要案,不要因之欢喜,而应该为“上失其道”导致这些社会问题而感到可悲和哀伤。

朱熹说:民散,谓情义乖离,不相维系。

谢良佐说:民之散也,以使之无道,教之无素。故其犯法也,非迫于不得已,则陷于不知也。故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邢昺说:此章论典狱之法也。“孟氏使阳肤为士师”者,阳肤,曾子弟子。士师,典狱之官。“问于曾子”者,问其师求典狱之法也。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者,言上失为君之道,民人离散,为轻易漂掠,犯于刑法亦已久矣,乃上之失政所为,非民之过。女若求得其情,当哀矜之勿自喜也。

曾子承继了孔子的思想,天下的问题,是“上”造成的,解决问题要从“上”着手,改变、改善“上”,才是治“下”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