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洛府
“洛小姐,想不想知道那人是谁?”
四周都是黑暗,那让人不舒服的嗓音里的得意怎么也掩不住。夹杂着不怀好意的诱惑,为的是看到她失控崩溃的模样。
陡然睁眼,看到的是透过棱格玻璃窗投射到床帐中的月光。照在蓝底翠竹纹面上,清清冷冷。
元蓁坐起来,靠在床的角落。
听闻当今圣上年轻时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日还是皇子的圣上再次出宫微服,服着服着就到了京郊汶水河。
汶水河位于京郊东山,而这东山三百里的林子,汶水河畔的二百里地,算来整整五百里都是洛家的。
这洛家乃是南楚望族,东山的林子是祖上积累下来的,在这建了个别庄,暑热时还可以来小住几日。
洛家有位大公子,正是在这大热的天跑到这儿来避暑温书。这别庄临汶水河而建,就叫了汶水别庄,这汶水别庄里还有个汶水堂,乃是洛家的大公子的住处。
这一日,大公子拿着书坐在院中湖心亭温书,那姿容世间少有,正巧圣上微服到他家别院中,不好好走道非要翻墙,这一翻之下惊为天人——从墙上掉下去了。
惊动了别院之中的护卫,匆忙跑了。
正是那年科考,出来的前三甲都是名冠天下的人物。于家大公子于敏诚当选头名状元,萧家三公子榜眼,洛家大公子探花。圣上那次担任监考官员,又在考场见着这位洛家的大公子,考官给这些举子评价,拿着考卷来问他,圣上想想那日别庄中惊为天人的姿容,就翻出那位大公子的考卷,翻翻看看,最后提笔在案上写到——金陵卧龙凤,汶水堂前君。
后来这句话流传出去,有人便道说这是洛家的大公子。
当年的那一场科考考出多少惊才绝艳的人物,唯有这一个最广为人知,那一句话,也变成了那位洛家大公子的象征。
“说。”
“金陵卧龙凤,汶水堂前君。”
…
马车走在小道上。两位殿下的行踪已经暴露出去了,为避免沿路的官员凑上来多生事端耽误行程,便走了小道。
元蓁在她的特制马车里,靠着引枕闭目养神。
明夙跟她同乘,见她如此便问,“元蓁姐脸色不好,生病了吗?”
元蓁眼也不抬一下,“倒没有,只是昨夜没睡好。”
“是又要到寒毒发作的时候了吗?”
“不是。我认床。薛府的床板太硬了。”
明夙“……”
“真娇气。”
知道她只是笑言,明夙也不会当真。只是在心里默默算着,按着寒毒半年发作一次来看,下一回也没个几日了。
在凤雪梧的暗阁中,只有十一人是直接隶属于总部的,明戈姐弟就是其中之二,而明戈与元蓁师兄秦子越不清不楚,咳咳,朦朦胧胧的情投意合,还有元蓁跟明夙的姐弟相称,让他们姐弟成为除了当事人及大夫之外最了解元蓁身上寒毒的人。
他不知道的是,元蓁的寒毒在半月前发作过一次,也就是说,发作的日期由半年一次,缩短到了四个月一次。
元蓁自己也不知道这期限会不会持续缩短。她是个外科医生,手术刀在她手上可以玩出花儿来,前世中医是她没有涉足过深的领域,虽然这一世跟着凤雪梧学了四年中医,医术有所小成,只是差了凤雪梧一点儿,但医者不自医,她救不了自己。
但根据她自己病患的角度来看,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一定是不妙的。
或许该考虑把秦子越找来看看。
…
金陵,十方街,洛府
这金陵城中除了皇宫有两座宅子最大,一座是十方街上的洛府,一座是皇宫脚下福安街上的于府。
从洛府上空俯瞰,整座宅邸呈‘品’字形,分为北府,东府,西府。大房北府,二房东府,三方西府。
三府中间有个大园子,园子里有片湖,湖边堆砌着假山,浅水区摆着白玉似得鹅卵石,假山后头有个三层八角亭子,上了红漆描了画。
此时有个贵妇人坐在里头,身边六个丫鬟一个打扇一个捶腿一个揉肩一个沏茶,余下两个站在亭子边的台阶上头,还有四个婆子守在亭子周围。
有个身着宝蓝色莲纹百褶裙子,外头穿了件同色褙子的少女走过来,见罩着帘子的亭子里头这样的架势,清冷的眼里掠过一丝不屑,领着身边的丫头就提步走了上去。
走近了丫鬟就给她行礼,里头的贵妇人听到了声音,丫头刚掀开帘子就听她笑道,“是元茗啊,过来坐。”
上了台阶的少女走进亭子里,鹅蛋脸上一双长眉,凤眼,眼角眉梢微微上扬,圆润嫣红的唇有微微上翘的弧度,该是一张叫人瞧了觉着神采飞扬的脸。重色的衣裳没让她显得老气,反而为她平添了几分稳重和贵气。
“二婶好。”她连嘴角都懒得扯个弧度出来,保持着一贯的清冷架子。
郑氏挥退身边打扇捶腿揉肩的丫鬟,笑着叫她过来,元茗坐下,丫头立即上了茶。
“二婶闲来无事,也出来逛园子?”
郑氏以团扇掩唇,笑了两声,“我不过到这里躲个懒罢了。”
洛元茗脸色平常,见惯了她这一副样子。“二婶操持府中事物,自然是再辛劳不过了。说来阿姊不日就要抵达京城,不知她的庭院收拾好了没有?”
郑氏嘴角笑意僵了一下,想到那里面的陈设物品。因着元蓁是十岁时离得家,如今大了屋里的东西大多用不上的都得换,屋子也得重新打扫,该修的地方都得修。
她那是个两层阁楼,旁边还有三间屋子,全部重新上了漆,院子里种上樱花草紫藤花,阁楼边上移过来几株红梅。洛太傅从自己私库里抬了东西给她换上,窗子换了棱格细砂玻璃窗,二楼是住的地方,为着她身子不好,铺了毯子,东阁摆了大床,边上是梳妆台,设个了罗汉塌,塌边的小桌子上头放了个西洋摆钟,一侧立了个博古架子,上头摆的都是古董珍玩,拿一座二十四扇四季行乐图屏风隔开,又是两间屋子,一间洗漱一间读书会客。底下一层设了个书房,摆了两排书架,全是洛太傅差人挑出的女孩看的话本,女德女戒诗经诗词之类,摆了张梨花木的桌子,笔墨纸砚甚的都备好了,光是砚就有好几个匣子。
还有半年前就在锦绣坊定制的一百二十套四季衣物,裙子褙子深衣半裙上衣夹袄棉衣披风斗篷,按着元茗的身量放长了做的,都是锦绣坊顶级绣娘一针一线绣的,花费了不知多少银子。抬进来足足用了十五个大箱子。
还有甚个头面珠钗华胜耳环手钏璎珞项链胭脂水粉,都是元茗亲自去金玉坊挑的。
事无巨细,一应俱全。
光是这些天里头往她院里抬的,拿出去都够在京郊买上百亩良田了!
郑氏心在滴血,脸上的笑意僵得都快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