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籍修复技艺中对“古”的把握
张宇彤
北京联合大学
翻看中国数千年典籍传承的历史篇章,在感叹博大精深的古籍文化的同时,也会瞠目于历代书籍所蒙受的种种灾难。但凡藏有中国古籍的地方,其藏书中必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古籍修复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古籍修复技艺不仅仅是模仿古书进行装和修,而且还要了解原书的形式和材料,从精神实质和装帧思想上去把握古籍的命脉,对“古”的“形与态”进行领悟。
1 古籍修复技艺的目的
古籍修复是我国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技艺,它几乎是与纸张发明、书籍印刷相伴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籍辗转经过岁月的侵蚀、聚散转手、天灾兵焚,遭受损毁、缺失,有的甚至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从南宋时代起,古籍的装裱、保护已受到重视,而且开始出现许多古籍修复方面的能工巧匠。到明清时代,古籍修复技艺已逐渐发展为抢救、保护古代文献的一项极为重要并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当今,古籍修复工作已直接关系到祖国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把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比作是书籍的“医生”。明末周嘉胄曾在《装潢志》中写道:“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古籍修复就是给书治病,对书籍做必要的修整,实施保护。通过修复,要使书籍的生命还原到其初始的状态。
古籍的存在必然带有它所出时代的种种特征,如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装帧形式和方法及其演变等等特征。所以,古籍修复就要给古书把脉,了解古书,对修复对象有所认知和把握,如同医生懂得望、闻、问、切,才能对古书的自身系统给予修复和还原。“古”是古籍的命脉,把握命脉、了解古籍之痛是修复技艺的根本。
2 对中国古代的书籍装帧形式的把握
把握中国历史上各时代流行于一定范围内的书籍装帧形式,是古籍修复样貌的凭证。
中国古代纸书的装帧形式分别介绍如下。
卷装:卷装是中国古代书籍中常见的装帧形式。到了宋代,人们为了保护书籍和增加书籍的观赏性,在卷装书籍正面四边接镶上绫、绢、锦等丝织品,书叶的反面通裱禙纸,再经绷平、砑光,然后加装天地杆。
折装:将书叶粘连在一起,再按固定规格左右均匀折叠,然后在首尾两叶纸上各粘上厚纸来作为书皮。宋代的折装佛经书皮装在卷首,元代则装在卷尾,书皮的长度是书宽的两倍略多,从左右两个方向分别包裹整册书。汉文的折装书籍一般都是竖写左行,有些少数民族的折装书籍则有横写右行的。
旋风装:流行于唐代末年至宋代。将写好的书叶按照顺序排好,放在一张长纸上,然后在每张书叶的左边(或右边)涂上糨糊,逐叶码齐粘好。粘好的纸边再用一根破开的细竹管夹住,竹管上打三五个眼,用麻线缝住加固。也有不用竹管的,而是把书叶的一段全粘在一根木棍上,底纸要长些。
梵夹装:从古印度时刻写在贝多罗树的叶子上,隋唐时从印度传入我国。制作方法简单,将贝叶码放整齐,前后各用两块与贝叶规格相同的薄木板夹住,在木板中心两侧贯穿整本书地各钻一个洞,用一根长绳子,把木板和贝叶串连在一块并捆扎起来。因贝叶上刻写的经文多为梵文,所以叫做“梵夹装”。也有的佛教经典采用属于这种装帧形式,但不穿洞不穿绳。
粘叶装:流行于唐代末年、五代时期。这种装帧形式的书籍根据书叶纸张的厚薄有两种做法。(1)书叶薄的单面书写,把有字的一面作为正面,相向对折,无字的一面为背面。书叶与书叶之间,背面相对。(2)书叶纸张较厚的没写字之前先对折一下,折口向右,分成四面。纸背向上的一面为第一页,向下的一面为第四页,纸面相向的两页依次为第二、第三页。依纸背、纸面、纸面、纸背的顺序书写,然后把书叶排好,在每张书叶背面折缝处,涂上2~3毫米宽的浆糊,依次粘接起来。这样,就成了一本近似正方形的册子,这种书籍的外观和现代无线装订的书差不多。只是把书平放时,书口、书脊多是倾斜的,角度在45°至60°之间。这也许是当时的人们为了便于翻阅而特意设计的。书的四个角大多被剪切成圆弧形,为随身携带、翻阅之便。
缝缋装:流行于唐末、五代时期。这种装帧书籍是把几张书叶叠放到(多为四张),对折,成为长方形,几叠放在一起,用线串连。这点和现代书籍的索线装订的方式非常相似,只是穿线的方法不太规则。
龙鳞装:又称“鱼鳞装”。这是宋代宣和年间,装裱工匠为修复书叶两面都有字的书籍而创造的装订形式。作法较复杂,首先,把两层宣纸粘在一起作为底纸,在底纸首尾及上下两边接镶绫、绢等丝织品。第二步,在最后一张书叶右边涂上2~3毫米的糨糊,书叶和底纸左边对齐,粘好。再按照一定的距离,将倒数第二叶、第三叶……依次向右粘贴在底纸上。正数第一张叶书因是单面书写,所以整幅粘在底纸上。第三步,在底纸四周镶上丝织品,并在底纸没粘书叶的那面,再裱上两层宣纸。第四步,经过绷平、砑光,最后在底纸右端装上木轴,左端装上细木条。卷收时从右向左卷,这点和常见的卷装书籍不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相传为唐代吴彩鸾所书的《刊谬补缺切韵》,是唯一的一件龙鳞装书籍。
蝴蝶装:是将书叶有字的一面相向对折,和粘叶装相仿,集齐后的书叶背面相对,折口处每边涂上2~3毫米的糨糊,依次粘好作为书背。切齐其余三面,再用一张比书叶稍长点儿的厚纸作为书皮,书皮正中间和整个书背粘紧,把所有书叶包裹起来。因书叶的中缝被粘在书皮上,打开时书叶两端上下扇动,与蝴蝶翅膀相仿,所以叫“蝴蝶装”。许多宋、元版图书都是这种装订形式的。
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为保护藏书避免虫害,他改进了蝴蝶装书籍的装帧方法:在两张书叶的背面书口部位,点少许浆糊使其相互粘住。书背的处理不再像蝴蝶装那样涂满浆糊,而是直接用书皮包裹,从而避免版心部分被蠹虫蛀坏。由于这种装帧始自黄丕烈,后人把这种蝴蝶装的改进形式称为“黄装”。
包背装:是将书叶无字的一面相向对折,集齐后的书叶字面相对,折口处墩齐作为书口,书叶左右两侧栏线以外适当的地方打眼、穿捻,再切齐天、地、书背。虽然折口方法和蝴蝶装相反,但用一张厚纸作为书皮包裹书背的方法一如蝴蝶装。包背装的装订、外形和现代平装书籍基本上一样,是现代平装书的始祖。
线装:是古籍中最常见的装订形式。书叶的折法、订法和包背装的一样,只是装书皮的时间和书皮的装法不同。书皮不再用一张比书叶稍长的整纸包裹书背,而是把它裁开,分成面积比半张书叶稍宽些的两张。书叶码齐,用纸捻订在一起之后,就分别粘在封面、封底,切齐天、地、书背等三面后,打眼、订线。线装书的出现,提高了书籍装订的速度,适应了较大规模书籍生产的需要。
毛装:是指新印书籍把书叶如线装法一样叠齐、粘上书皮、打眼、穿捻。毛订后不再裁切。毛装是手稿、抄本书使用最多的装订形式。
关于古籍装帧的品鉴,清代藏书家孙庆增有论述:“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清代学者叶德辉在《书林余话》中提出综合衡量书籍价值的标准:“凡书之直之等差,视其本,视其刻,视其纸,视其装,视其刷,视其缓急,视其有无。”
3 对古籍修复用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把握
在保持古籍原有特征的前提下,经修复后应达到或超过原件的耐久性是古籍修复的目标。因而选择古籍修复用纸极为重要,纸的质量好坏,制作是否精细,直接影响书籍的装帧形式和使用寿命。熟悉各时代纸张的特点,是修复技艺的必要准备。
古籍修复用传统手工纸主要有:
麻纸:我国古代造纸用麻主要以大麻、亚麻、苎麻等麻类植物纤维为原料。我国的造纸历史中,麻纸是最先发明的。唐以前的纸制品中,大部分是用麻纸制成的,敦煌遗书中就有许多是用麻纸制成,至今完好。麻纸有“纸寿千年”的美誉。隋唐五代时的碑帖装裱多用麻纸,宋、元时已不占主要地位,明清时麻纸的使用更为稀少。宋代开始,麻纸由于原料资源不足逐渐被皮纸所取代。
皮纸:主要原料取自檀树、构(楮)树、桑树等枝干树皮,将其树皮中的韧皮纤维作为主要原料,抄造而成。在皮纸的制作过程中,将纸料放在野外“日晒雨淋,无论日月,以白为度”,这就是强调一个自然漂白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质量上乘的纸,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自然漂白的时间。后世闻名的澄心堂纸即为构皮纸,构皮纸在文献中也常被称为棉纸。国家图书馆珍藏的《赵城金藏》是用纤维坚韧的构皮纸修复的。构皮纸之后为桑皮纸,因桑皮纤维表面裹有一层透明胶衣,桑皮纸常有丝质光泽,曾被称为蚕茧纸,著名的乾隆高丽纸也是桑皮纸。桑皮纸用来修补古书的书口,效果较好。雁皮纸是一种薄型皮纸,可用来做衬纸或护叶。
竹纸:以毛竹、苦竹、慈竹等竹类的茎秆纤维为主要原料。竹纸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毛边纸、毛太纸、元书纸、玉扣纸、连史纸。
清代印书用纸很大一部分用的是毛边纸。古书修补中一般用此纸来裱书皮,做衬纸或护叶。也可以染成磁青色或古色书皮。
毛太纸纸面清洁、光滑,清朝中期后用以印书的较多。毛太纸是修补旧书的必备纸张,染色后可作为竹纸书的代用品。
元书纸色微黄,较毛边稍次。玉扣纸因其厚硬,不适于修补书叶,但适宜染色做书皮。连史纸洁白匀净,正面光滑,背面粗涩,可用作普通线装书的补镶、衬或扉叶,但不适宜做书皮。
草纸:以稻草等草类纤维为主要原料。由于草类植物茎秆上的结节在制浆时处理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此类纸的制作周期要长于麻纸和皮纸的制作。
混料纸: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制成的纸。以竹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在一起的造纸比较常见。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传统书画纸,大部分是混料做成的宣纸。
宣纸早期是由纯青檀皮抄造,是名副其实的皮纸,自清代起改用檀皮和稻草的混合浆料。(唐代安徽宣州府出产的一种质地优良的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纸”)。这种混合浆料制成的成品质地柔韧、洁白平滑、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传统书画纸,大部分是混料做成的宣纸。
另外,古籍修复有一些纸可专门用来做书皮。如:蜡笺纸,纸质厚韧,有蜡色光泽,可用于做书皮或护叶;发笺纸,在制造时里面加入头发,增加纸张韧性,适宜做善本书封皮;洒金纸,是在蜡笺的基础上,撒上金银箔片,适宜做珍贵书籍的封皮和书签;还有洒云母粉的云母笺;以青花瓷色而得名的名贵纸,磁青纸;可以进行加工再染色的虎皮宣纸等等。万年红纸则可以用来防蛀虫,这种纸是在纸面上涂了一层叫做四氧化三铅的药物,使纸面呈现橘红色,一般夹在护叶中用来防蛀。
4 分析古籍中损毁的原因以及残损现象
古籍修复的目的是保留书的原始面貌,研究古书在流通过程中的遭遇和现象,把握历史的依据,不去想当然地改变书籍的面貌,是修复者应具备的素质。
4.1 古籍损毁的原因
从客观原因来看,主要是水灾、火灾、虫蚀、气候等因素。其中水灾和火灾使古籍毁于一旦,损失最为惨重,虫蚀可对古籍进行经常性、逐渐地损坏,如不及时补救,也使古籍难于恢复原貌。而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对于古籍的保护有着先天的差异,西北干燥,如敦煌石室保留隋唐五代佛经写本至千余年尚存;南方酸雨霉湿,古籍很容易受到损坏。可见,恒温恒湿的保护措施尤为重要。
从主观原因来看,一是战争,历代大小战争无数,每一次战争都让古籍遭受一次伤害严重的是毁灭性的破坏。西汉末王莽之乱,东汉末董卓之乱,西晋惠怀之乱,南北朝侯景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南宋末蒙古铁骑践踏,明末满清入主中原,即所谓图书之厄运。二是意识形态中的极端主义,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儒学典籍的摧毁;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对佛教经典的破坏;清朝实行文字狱及禁书毁书政策的恶果;“文革”十年对传统典籍的摧毁更是空前的浩劫。三是收藏过于集中,长期密闭深宫或流散民间等原因遭受种种得不到保护的厄运。四是书写材料的性质发生破损。如竹帛不如金石,纸张不如竹帛,民国以来的酸性纸又不如千年古法的宣纸。
4.2 古籍常见的残损现象及修复方法
(1)断线。断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为磨损,二为糟朽。古籍中主要用丝线,其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时间长了自然腐朽。民间所说“陈丝如烂草”就是这个道理。修复断线时只需换上同颜色的丝线或尼龙线就可,颜色不同时,要将线进行染色。修复善本最好不采用有化学纤维的尼龙线。
(2)破皮。破皮就是除了书皮外,其他部分均完好,不必拆开修补。修复方法是:拆去线和书皮,将书皮修补好后重新装上,按照原来的针眼订线。
(3)书口断裂。书口被磨破,有的甚至书口部分完全断开,成为两张单叶。修复方法:拆开书籍,每张书叶都需要“溜口”,即在书口处粘上皮纸条。但粘过皮条纸的地方对折后,书口处会高出其他书叶,因此需要用锤子压平了锤,使其平整。
(4)圆角。磨损所致。书的四角磨秃,也须拆开修补。补好后剪齐或裁齐。
(5)虫蛀。古籍中最常见的破损形式。
(6)鼠啮。
(7)烬余。
(8)水浸。书籍遭水浸湿而留下污迹。水迹较轻的,用温水洇开就行。严重的,要用水洗去渍印,然后揭开书叶进行修补。
(9)霉斑。生霉的书,轻的几叶粘在一起,严重的整册书粘在一起,形成“书砖”。
(10)糟朽。书籍的糟朽情况多发生在竹纸书籍上。这样的书叶,一般均要托裱,以增加其书叶纸张的韧性。
(11)书脑过窄。书叶的两侧边框外的地方叫做书脑。书脑过窄就是指这部分书叶尺寸较小,订上书捻后,翻阅时中间两行字不容易看清楚。这样的书,每叶均须加宽书脑部分(书脊外侧接纸加宽),即接书脑。
(12)书品过小。有的书,天头、地脚、书脑等部分与板框较小于正常比例。此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印刷时为了省纸,书品设计得太小;二是天头、地脚、书脑等处因破损部分被裁掉,板框四周余副很窄。这样的书须修复成“金镶玉”的装帧形式。
5 把握“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
“整旧如旧”是古籍修复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最大限度地保留善本古籍的原始面貌。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记载:“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裂若屈曲者,还须于正纸上,逐屈曲形式取而补之。若不先正元理,随宜裂斜纸者,则令书拳缩。”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书有了损坏,出现了裂口、裂逢,把纸简单地剪成方块去补书,书叶一般都会出现蜷缩现象。补过的地方形成瘢疮状,又厚又硬。这种瘢疮一样的补丁对于书是有损害的。撕些像韭菜叶一样薄的纸用来补书,只使书叶破口边缘和补纸边缘微搭上一点,就像近似于没有什么搭界一样。如果不是向着光亮把书拿起来看,大致是看不出衬过的。书叶破口若是屈曲不直的,还必须按照书叶的纸纹把纸摆正,再按照破口的形状把纸撕下补在书叶上。若是不先把纸的纹理摆正,撕的纸纹是斜的话,补过的书叶就会蜷缩不平。正所谓:“修补旧书,衬纸平伏,接脑与天地头,并补破贴欠口,用最薄棉纸熨平,俱照补旧画法,摸去一平,不见痕迹,弗觉松厚,真妙手也。”可见,对于古籍的整旧如旧是需要如此精细、考究地对待。
每个时代、每个出版系统、每个地域出版的书籍都会利用各自所能得到的材料,形成各自的特点。比如:古籍中所用每种色彩都与特定的书籍内容相连;书籍装帧中所选用的特定图案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护书品所采用的绫、锦、绢、缎等丝织品以及木料的运用,其工艺和艺术欣赏价值不可轻视;“金镶玉”这种装帧形式对于书品版面过小,糟朽、发脆的古籍应视情况而选用,并不是适合所有古籍的装订,等等。
清代藏书家孙庆增在《藏书纪要》中述及:“钱遵王述古堂装订书面,用自造五色笺纸,或用洋笺书面,虽装订华美,却未尽善”、“锦套须真宋锦或旧锦、旧刻丝,不得已,细花雅色上好宫锦则可,然终不雅,仅可饰观而已矣”。所以,“整旧如旧”还原其貌,亦要还原其神。
综上所述,古籍修复的整旧如旧,其材料、技术、方法、美学、古籍版本的鉴定等方面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考查。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修复时操作起来才不会盲从。
6 结论
古籍所承载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旧伤需要我们后人用尊敬、仁义之心去拯救。要掌握正确的、持久的古籍修复方法需要对“古”的研究和理解。把握古籍的命脉,了解古籍之痛是修复技艺的根本。从精神实质和装帧思想上去把握古籍的命脉,古籍修复技艺方可成为延续其历史文化特征的续命之汤。
参考文献
[1]朱赛虹.古籍修复技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张晓形,王云峰,詹长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北京: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