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由于学者学科出身不同,研究各有侧重,所以研究成果的介绍分为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两部分。本书虽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因借鉴了社会学理论,所以首先介绍社会学理论中关于“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成果。
一 社会学研究
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根据爵制、官品、门第、职业甚至种族等不同标准,将不同地位的社会成员或成员构成的群体,排列为高低有序类似阶梯状的层次,借用地质学概念形成“社会分层”理论。位于不同阶梯的社会成员属于特定的阶级或阶层,个人位置的变动形成社会流动。春秋以前,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分层,战国以后,社会阶层不像之前那样界定分明,加之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各阶层间更为自由的流动成为可能。
19世纪末,马克思就归纳了社会变迁法则:“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交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美国社会学家彼蒂里姆·索罗金(Pitirim Sorokin)的《社会流动》一书指出“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或社会的事物及价值,即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或改变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的社会位置的移动”,强调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社会位置的改变。这一观点奠定了社会流动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后来社会学界对社会流动研究的广泛兴趣,此后社会流动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格尔哈特·E.伦斯基(Gerhard E. Lenski)的代表作《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美国学者彼特·布劳德的《不平等与异质性》、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精英的兴衰》、日本学者富永建一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以及法国克洛德·泰洛特的《父贵子荣——社会地位和家庭出身》都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进行阐述。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格伦斯基的《社会分层》从经济、族群、性别等角度探讨社会分层的成因、特征,展示了社会分层研究的完整图谱。以上著作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是基于西方社会的现实状况,立场观点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理论本身和研究方法对认识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问题大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也开始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问题进行研究。李强和他翻译的美国戴维·波普诺著的《社会学》(第十版),陈婴婴、许欣欣以及陆学艺等学者都对社会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释,一些社会学方面的教材如王思斌的《社会学教程》也涉及相关内容。
有些文章就社会流动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论述,如李建勇、刘祖云、陈恢忠、周作宇、李强以及顾欣炜和于专宗等学者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从理论上对当代社会流动问题展开论述。以上著作或文章虽是基于现代和当代社会状况的分层和流动情况进行研究,但不论古今,只要存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便会发生,便会对当时的国家和社会产生影响,所以,其为研究秦汉社会流动问题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支持和参考。
二 历史学研究
借鉴“社会流动”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即已开始,如潘光旦、费孝通的《科举与社会流动》一文,分析了清代的科举促进社会流动的功效。吴景超的《西汉的阶级制度》一文,论述了西汉社会奴隶、平民、利益阶级三个阶级的状况,包括社会垂直流动状况。
(一)国内研究
伴随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跨学科研究已然成为历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方兴未艾,成果颇丰。
1.相关专著
当前的研究多是对秦汉魏晋等较长历史时期的宏观研究,与汉代社会流动问题紧密相关的探讨秦汉“社会阶层”的专著和论文中,使用的多是过去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阶级”“阶层”概念,但表达的恰是“社会分层”的内容。李学勤著《东周与秦代文明》第十六章“社会等级”从考古材料和古文字材料介绍这一时期的社会构成。冯尔康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上编”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社会等级结构”介绍包括等级在内的社会流动问题;刘泽华等合著的《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专设“权力支配形态下古代中国社会分层”加以论述,龚书铎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四章“阶级与阶层”详细阐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社会阶层及各阶层间的流动状况。熊铁基的《秦汉文化志》第一章对秦汉的社会阶层有所涉及。朱绍侯的《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使用“阶级关系”一词对秦汉时期的社会分层有过翔实介绍和论述;李开元的《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对汉初布衣军功受益阶层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杨生民的《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对汉代的刑徒、氓隶和奴婢问题、自耕农的身份和地位、小手工业者以及官、私工商业者等阶层进行论述。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依据大量案例,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对不同阶层生活的影响;于振波的《秦汉法律与社会》第五章“秦汉法律与社会等级”同样从法律角度分析秦汉的社会等级;葛承雍的《中国古代等级社会》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多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与等级观念生成的基础和表现形式,认为中国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变化,局部演变也异常缓慢。
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认为“社会的垂直流动意味着个人在社会等级阶层之间的地位变化,除了某些简单和原始的社会,所有社会大概都有某种垂直的社会流动”,“中国在两汉就已形成一种上下流动的社会结构,但不很稳固”。正如《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所言:“社会阶级一经形成,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阶层与阶级相比较,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更深入的一个社会层面,因而社会阶层的流动变化要比阶级结构的变化更为活跃也更为具体。”此外,黄留珠的《秦汉仕进制度》、阎步克的《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何怀宏的《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等著作从选官制度切入,探讨选官制在社会垂直流动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卢云的《汉晋文化地理》、周振鹤的《西汉政区地理》、李晓杰的《东汉政区地理》和林剑鸣等著的《秦汉社会文明》则从历史地理角度对该问题有所涉及。
作为秦汉社会流动宏观社会环境的户籍制度研究的专著也有一些。将户籍制度与社会流动结合起来探讨的当数王威海的《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用翔实的史料追溯了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异和松解情况,并对户籍制度的变化与封建国家呈现出的周期性盛衰现象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在第十章“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状况、社会流动状况以及政治社会关系状况。
直接引用社会流动理论研究历史问题的专著是许倬云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著作着眼于个人社会地位的升降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并由此透视社会性质的变化。此外,瞿同祖著,邱立波译的《汉代社会结构》一书,提供了丰富的汉代社会性质、社会等级构成的资料,对于厘清本文思路提供了很大帮助。
2.对出土秦汉简牍及相关研究
近年来的秦汉史研究中,对睡虎地秦简、居延汉简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奏谳书》的释读,加深了后人对秦汉历史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利用新资料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几个热点问题,如妇女研究的“隶臣妾”的身份问题、妇女法律地位问题等。其实,考古发现同样是对秦汉时代社会流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探讨的基础,所以还需进一步对这些珍贵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探索和拓展。秦汉简牍的研究成果,如王子今著《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谢桂华等著的《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吴九龙释的《银雀山汉简释文》、《中国简牍集成》(二十册)、李振宏著的《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朱红林著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等出土文献研究中,关于妇女的条文不少,主要是在社会风俗方面及法律方面,尤其对随军女性的生活有相当记载。
画像砖与画像石,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的《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为我们了解社会等级、汉代郡县制、地主阶级的生活以及农业发展状况、城市、商业、水陆交通提供了鲜活的资料。
3.相关论著
与秦汉社会流动相关的文章,拟从秦汉社会阶层、官吏及官吏的选拔迁转等方面分别阐述。
(1)秦汉社会阶层
马亮宽的《汉代士人与社会结构》、王保顶的几篇文章、刘绪贻的《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重新分层》以及张士尊的《西汉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变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问题探讨之二》等文章着力探讨了两汉士阶层的发展变化。对士之武者——“游侠”群体的文章有劳榦的《论汉代的游侠》、郑宗贤的硕士论文《西汉游侠的活动特色及其社会关系》和郭建静的硕士论文《秦汉时期士与游侠的演变及关系研究》。唐赞功的《汉初“布衣将相”浅论》和《一代功臣的荣辱兴衰——对高祖功臣侯者的考察》两篇文章、吉书时的《西汉功臣贵族的兴亡》、杨龙的《试论两汉动乱之际的社会群体》、李均明的《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二十等爵制》和许倬云的《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分别对汉代功臣贵族等不同群体的活动展开论述。
关于汉代的社会流动问题,研究比较具体、全面的要数李红波的硕士论文《西汉社会垂直流动研究》一文,它分析了西汉皇室贵族、官僚、豪强大族、大工商业者、士人、自耕农、奴婢七大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认为西汉时期的垂直流动途径和现象,对维持西汉社会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每一个阶层的分析均浅尝辄止,本书力图更深入、细致地探讨秦汉四民阶层,尤其是由民到官的流动情况。
(2)官吏及官吏的选拔迁转
研究两汉时期官吏的著作当首推严耕望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和安作璋、熊铁基的《秦汉官制史稿》,两部著作对秦汉的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详细阐述。钱穆的《秦汉史》在第六章“西汉一代之政制”中对西汉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也有研究。于振波的《秦汉法律与社会》第八章“秦汉时期的执法”对循吏与酷吏的执法做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执法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黄惠贤、陈锋的《中国俸禄制度史》在第二章中介绍了西汉时期的官吏俸禄,还有黄留珠的《秦汉仕进制度》、阎步克的《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和陈蔚松的《汉代考选制度》等。此外,有些通史论著也涉及秦汉选官问题,黄留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切入,其侧重点在入仕的各种途径,对于官吏的任用、升迁之法,诸如铨叙、考课之类基本没有涉及。韦庆远、柏桦的《中国官制史》考察了中国重要典章制度的发展变化和各种单行制度。孔令妃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描述了秦汉中央机构、地方机构与职官和官吏管理制度等内容。周振鹤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任立达、薛希洪的《中国古代官吏考选制度史》和许树安的《古代的选士任官制度与社会》对相关内容也有所涉及。阎步克的《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重点讨论了秦汉的官僚等级制度,以官阶为研究对象,基于“品位——职位”提出“品位结构”概念以及“爵本位——爵—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
对秦汉地方官吏研究的文章有邹水杰、岳庆平的《西汉县令长初探》,它细致分析了两汉书记载的县、令、长的出身与迁转情况,对尹湾汉简中东海郡的县、令、长进行了个案分析。王彦辉、徐杰令的《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系统论述和分析了东周到秦汉时期的乡官。此外,吴娜从官吏的教育、选拔和任用、考核与监察以及奖惩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汉代地方吏治的合理性因素。陈玉霞和冯乐辉对两汉时期在冀州和徐州任职的官吏的材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闫秀霞、潘保宇对地方太守进行了考述。
学界对官吏的选拔、类型及组成、调动以及犯罪问题,官吏与边疆各族,如匈奴、西域的往来等都有文章涉及,如邹锦良、李坚的《跨越“鸿沟”:西汉官员迁转途径探论》根据传世文献以及部分出土汉简材料,分析西汉官员的迁转途径,包括传统的察举、考核之途外,官员的自荐、他荐乃至检举告发他人之奸匿行为。沈友的《略论汉代任官交流制度》指出,汉代在官吏任用方面,以上计考课为依据,实行上下对流、内外互调的任用制度。注重京官与外官、中央与地方和地方官间的交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邹锦良、戴春芳的《西汉官员迁转条件探论》认为,官员迁转是战国以后职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统治者以对官员升降迁调为手段,实现对官员的赏功励能和奖优罚劣,分析了影响其升迁的重要因素。王子今的《秦汉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专门指出:“吏人,在秦汉时期也以其行历四方的人生实践,为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创造了条件。”其他不一一列举。
与秦汉户籍相关的文章也有,如杨际平的《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高敏的《秦汉的户籍制度》、文霞的《试论秦汉简牍中奴婢的户籍问题》等,兹不赘述。
(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除国内研究成果外,日本、法国和美国学者研究秦汉社会阶层或阶层流动的文章也有一些。纸屋正和的《前汉时期县长吏任用形态的变迁》和东晋茨的《后汉的选举与地方社会》涉及官吏流动的相关问题。西田保讲的《汉代的人口分布与移动》、增渊龙夫的《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和永田英正的《居延汉简所见候官试论》以及法国学者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等著作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流动也有所涉及。费正清在《美国和中国》一书中分析中国的社会结构时指出:“那里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等级制度,因此从农民地位上升的机会是有的。”
总的看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社会学理论专门研究秦汉社会流动问题的文章和专著可称寥落。关于古代社会流动的研究,多侧重从政治方面切入,从选官制度视角讨论选官与垂直流动的关系,而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婚姻等因素对社会流动的重要影响则少有涉及。本书将传统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借鉴社会学知识,尝试用新的视角审视这段有趣的历史、这一贯通古今的社会现象,着眼于秦汉社会阶层和个人社会地位的升降,通过对秦汉时代典型历史人物或人物群体流动的追踪,分析国家政策、等级制度、户籍制度、婚姻以及教育等对个人或群体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及秦汉社会四民阶层的社会流动情况。秦汉时期的社会流动的具体状况、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以及社会流动对秦汉社会的影响是本书准备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