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中国哲学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开端——易经的智慧

中国哲学的开端在哪里?就在《易经》中。《易经》是五经之首,也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活水。《易经》因何而作?《易传·系辞》说得明白:“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原来中国哲学是观照天地、取法自然而成。天地在古代中国人眼光由自然天地变成宗教天地,又进而变成义理天地。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伟大的目的:希望人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自此,重德又重情便成为中国哲学的主基调。

对《易经》的解读有象数派与义理派之分。象数派研究卦象,推算数率,通过占筮预测吉凶,逐渐发展形成风水之学,带有迷信色彩。义理派研究卦辞,揭示微言大义,指导现实政治人生,逐渐发展形成诸子百家学派。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中国人就是这样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从易中三义可以感悟人生不应该去瞎折腾,不应该安于现状,更不应该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每个人应该在变与不变中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易经·系辞》中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话,可以涵养出中华民族高贵的灵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的神物是龙,中国人都望子成龙。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渴望成龙而不是虫,就应该具备龙马精神,既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又厚德载物,勇于担当。天作地合,乾坤人生,成就的才是德才兼备的人。

19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日升日落,时间飞逝;花开花败,叶落叶长。我们处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不管是你想的还是你不想的,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着。

“变化”一词出自《易·乾》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我们也许无法给变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身边的每处变化,我们会感慨物是人非,也会感慨韶光易逝。

“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斯大林《无政府还是社会主义?》)的确,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着。我们无法让时间停止,更无法回到过去,有的只是现在。“一念思量,名为变化。”(《坛经·忏悔改品》)面对这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拥有的只有现在,不去感慨曾经的骄傲,不去想象未来的美好,我们要的是珍惜眼前,走好我们正在走的每一步。比如亲人,比如朋友,比如同学,比如老师,我们要珍惜聚在一起的每一个时日,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下一秒会怎样?明天又会怎样?

01

哲学课,老师给我们讲的八卦图,形象有趣,其周围的图标也是首次接触。《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其实,它就是一部中国古代集大成的著作,主要涉及哲学方面的问题。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观点最早就是《易经》提出来的。按照《易经》的观点,宇宙也会有消亡的那一天,只是之后,它又会再次诞生。

《易经》在近代让人们用来算命,占卜风水。《易经》中的易是指变化,经是指方法。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也被活用在这方面。《易经》中所讲的变化、发展大部分是抽象的,有的甚至是牵强的,有一部分是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意义。

《易经》中的智慧是需要时间去钻研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也许《易经》会变成我们生活中的需要。

02

对于“人更三圣,世立三古”的《易经》我只感觉玄乎得不行,深奥难以参悟。对于《易经》中的自然科学、人伦道德我只懂些皮毛,不敢妄言,只较为客观地阐述一下我对《易经》的印象。

生活需要前人智慧的指导,《易经》告诉了我们人类宇宙的状况,让我们知道怎样去适应、去改善。

上古伏羲的八卦和中古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合称《易经》,而近古孔子的《十翼》则是为《易经》而作,又称《易传》,三者合成我们所说的《易经》。

《易经》无所不包,大到没有外面;广大精微,小到没有里面。这部集体创作的人生宝典承载着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教导,人该去应用这些人生密码,而不是等待这些密码起作用,强调一个对待内外的主动性。

学习《易经》必然是一个需要开动脑筋、以感悟至上的学习过程,它那么神秘难懂,《易经》的道德光辉也是发人深省,我们平常接触的一些错误观念也可以在这其中得到纠正。

06

在我们的印象里《易经》有些神秘,有的介绍它是卜筮之书。在古代,有些人会用其中的观点来预测“未来之事”。但它又不仅仅是迷信之书,它的体系是“圣人”认识世界,处理事务的万能法宝,其中蕴含了辩证法的思想。不只是它的内容,就连它本身都是辩证的。辩证地看这本书,它不是迷信。因为其中还有辩证的思想,但它又并不是完全的辩证,因为其中有的辩证是牵强附会的。

《易经》里的对立统一:《序封传》在《泰》卦后对《否》卦作解释;“泰”是通达,“否”是阻塞;《剥》卦后是《复》卦,“剥”是剥落,“复”是反本。《易经》的两点论: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三义”中有一易为“简易”,在我看来它其中包含的意思就有辩证,要正确处理复杂与简单的关系。这个道理可以运用在平常的为人处世里,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复杂,做事、做人、想事、想人,都不太简单。学会“简易”,使生活简单起来,能获得简单的快乐。

《易经》里的辩证法还有许多,这些古人留下的智慧还要我们去细细探索。

43

一幅八卦图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八卦乃圆形,做人也就是一个“圆”字。做到外圆内方,便是为人处世之境界。有原则,讲人情,明事理!

阴阳两极,相互转换。如万事万物一样有利有弊,同时物极必反。凡事不要过头,把握一个度。俗话说,狗急跳墙,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事过火了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凡事但留一线,只为日后更好相见。

乾卦中的潜龙到亢龙,道出了人生哲理。在你没能力之时要学会沉潜,学会隐忍,坐得起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同时要学会蓄势待发,迎接着机会的到来,把握机遇,一飞冲天,完成人生的蜕变。功成名就之时,切不可大意,当心功高盖主,凡事要维护领导权威!这时也要做好急流勇退的准备,学会放弃,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人生哲理的高境界。

“易”字也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变易,不易,简易,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变通,坚持底线。大智若愚也是一种智慧。难得糊涂也是一种手段,有些事知道太多了不好,容易失去纯洁之心。不管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八卦图中,含义颇丰,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07

《易经》,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接触过,也很少了解它。小时候,似乎只在武侠小说或者电视里听说过,但是也只局限于皮毛而已。现在通过老师课堂的讲说,我知道了《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

《易经》由阴阳八卦排列组合而成,其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这在商周奴隶社会是很难能可贵的;《易经》认为,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法认识和驾驭的,而只能乞求于神的指示,带有严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易经》的思想也不符合社会的进步了,因此我们应该继承《易经》的积极意义,摒弃糟粕,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时期,就是由于邓小平顺应时代的脚步,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所以,我们学习《易经》也是如此,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扬中国文化。

10

世事无常,我们坐看云卷云舒,时光流逝,身边的人在变,行为习惯在变,不变的是一颗真善待人的本心。无论时间带给我们什么,情感的加深和本心的不变都是弥足珍贵的。《易经》三易:简易、变易、不易,这不易讲的就是变化背后的不变。

生活中,我们有亲人、朋友;工作中,我们有同事、上司。面对的人虽不同,但我们要守住的是自己真诚待人的本心,你以真诚待人,别人必将以真诚待你。结一份善缘,做一件善事,做一个纯善的人,过平淡而安宁的生活。

守住这份不易,我们将收获更多时间给予我们的馈赠,以真善待人,守真善之不易。

18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当我们看到成功人士的光鲜亮丽时却不知他们成功背后的坚守。

“怀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作为追梦者,在前进的路上总会有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在等着我们,我们总是在感叹世事无常,我们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来,以应对随时发生的事情。追逐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的,从来都是荆棘满布,刺得我们遍体鳞伤,以至于我们不知道是进还是退,有过这样的犹豫,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一蹶不振、畏缩不前的态度,纵使离成功一步之遥也不肯往前再多走几步,那么他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想起来悔恨不已,关键处几步路我们要懂得把握;而有的人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斗志昂扬,不向困难屈服,高昂着头颅,努力向前,而最终采撷成功之花。汪国真曾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困难挫折面前,我们更应该挺起胸膛,而不应该自怨自艾,抱怨命运无常,时世不济,我们应该坚信承受的苦难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所回报,踏实一点,你想要的岁月通通会给你。历过寒风彻骨的洗礼,得到梅花满园扑鼻香,这一刻我们陶醉于成功,也许我们可以尽情地欢呼却不能忘乎所以。人生的路很长,一个梦想的实现并不意味着终结,要时刻保持清醒而奔赴下一段旅程。跋涉过,付出过,哭过,笑过,血泪中静待彼岸花开。

21

前几天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易经》的一些知识,听完之后,感触良多。向来对《易经》不感兴趣的我居然突然爱上了它。不可否认,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本书,作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与其说是爱它的声誉,我倒是更愿意说是爱它的精髓。

是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迷信越来越被时代抛弃。而以自然神学和迷信为基础的《易经》却依旧深得广大民众的追捧,我也不例外。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教会我们众多道理。

简易、变易、不易是它最基础的道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简易。为什么人们总说自己活得很累?因为他总爱把简单事情复杂化。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着,没有表现为不变化的,这就是变易。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为什么成功人士不会是那些安于现状的人?因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没有创新的静止不是成功的方法。变是现象,背后还有不变,这就是不易。物质运动存在相对静止状态。为什么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会有“我心岿然不动”的豪言?因为他们知道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内心的壮志。

41

变易,是《易经》三大原则之一。变是现象,世界万事万物,没有不表现为变化的。

大千世界,有着姹紫嫣红的花儿,它们从花苞变成花朵,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成了养料;有着千山万水,无论多么高大与宽广,也逃不过时间的折磨,在不断变化着;有着众多生命,它们都经历着由幼年到成年再到老年的过程。望着世间万物,想着往事,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桑田,如今沧海已远,桑田已过。这告诉我们所谓变易,就是说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物,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变化是常存的,当然有其变化的法则,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不变的原则,万变的现象。里面是原则,方的,外面是圆的。无论是外方内方,还是外圆内圆,都是不好的,这样的人是小人,是可耻的。从这我们可以得出,做人的原则是外圆内方,即以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变是一种现象,背后还有不变。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寒来暑往。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

22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不要屈服于命运”,那何为天命呢?

说起天命,其实算命在生活中很普遍。我初中有一个同学,成绩一般,快中考的时候她妈妈去寺庙里算了命,说考不上高中,于是她犹豫了,没有参加中考就直接读了中专,但是出来工作不顺心。今年聚会的时候她说后悔了,羡慕我们这些还在读书的人。高考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家长会为子女去庙里烧香拜佛,为的是求内心的安慰。

在当今科技发展的社会,对天命我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方面,我们对天命要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屈服于天命、无所作为。天命是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它,但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一旦违背了自然规律,给人类带来的将是巨大的灾难。

人生事事无常,我们最好带着科学的态度对待天命。

24

有人说:“《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开端。”因为《易经·系辞》说得明白:“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以中国哲学一开始就针对《易经》确立了学习哲学的伟大目的:希望人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做人既要重德又要重情。《易经》中关于人生的道理很多且很精辟。例如:①易有三易: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是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要懂得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变易是指变化,世界万事万物,没有表现为变化的,毕竟过去是无法挽回的,未来是难以预测的,现在是瞬息万变的;不易是指变是一种现象,背后还有不变,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寒来暑往,纵使人事全非,感恩之心依旧。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人应该具备龙马精神,既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又厚德载物,勇于担当;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奋斗不息。我觉得这句话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源泉,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44

《周易》中包含着中国朴素辩证法思想萌芽,同时也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周易》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易经》记录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周人卜筮的卦辞,《易传》记载后人对《易经》的解释。

没有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易传·系下辞》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来则暑往,暑来则寒往。寒暑相推则岁成焉。”“变”是“易”的基本观念,时势在不断变化,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时势,察觉周遭事物的变化并加以应对。

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换的思想也在《周易》中有所体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否。”事物不可能永远通达,物极必反。我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反面,没有事物会永远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上。事物会不断向下一个阶段发展,而且这种变化永远不会停止。

《周易》凝结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和宇宙奥妙的探索。仔细研读、品味《周易》,可以有所感悟,体会到许多人生哲理。

09

在电影《赤壁》中,羽扇纶巾的诸葛却总是说“略懂略懂”。我不知观众滑颚大笑之余,可曾细想,这四字下,当真的只是哗众取宠的区区笑谈?说这话的,真得好好借《易经》补补,诸葛君可是熟读《易经》的人物。《易经》授解天下之变,人活一世,草木一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天冷添衣,草木零落尘泥。这样一来,咱要说着“略懂略懂”,就得回到当时的政治人文环境里去,考察人物行为的依据。诸葛第一次言“略懂略懂”,初来乍到;毕竟人家是桃园三结义,且都是须眉的硬傲人物,这可是不利的景况,《易经》潜龙勿用,他诸葛正是言语谦和韬光养晦,日后,果不其然,这日后诸葛便草船借箭;想七擒孟获便七擒孟获。影片还有一处令人忍俊不禁,引人思考,小乔问诸葛可通音律。诸葛笑摇鹅毛扇,一副痞相道“略懂略懂”。然后,一曲下来绕梁不绝,满座疯狂。

世间“飞龙在天”都如此,蓄得好时机,须得见伯乐,人生不过一个海中一尾鱼,行行走走都是人间波涛或流水,深入其中,根据环境变换自己的色彩,最大限度协调实现自我和减少水流冲击的矛盾。《易经》中的乾卦就是教授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间孤客在行走人间中如何变换色彩,适应人间,成就事业的,这里面蕴含着非常多实用而巧妙的道理。

小女子无才,不过有些时候我以为看《易经》会难过,有位台湾教授讲乾卦直觉脊梁骨冰冷,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身已居高位,有德才便可,却还需小心谨慎,免招人忌恨。我以为这样的生活是很累的,听台湾某教授解读《易经》中有一句,人生就是水深火热。水深火热,也许是我涉世未深,反正只感觉世界虽然不纯白如洗,有些的确丑恶,不过也不至于人间时时如履薄冰,须这般谨慎。这不,《易经》还有一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若得有缘人相助,这点我很相信,中原张仪得苏卿相助,香车宝衣,才可展露舌辩,得国君赏识。牛顿站在巨人肩上摘星星。如果没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又怎来牛顿的万有引力。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人在何时会觉得群龙无首呢?一种是在肯定自己的时候,觉得团体如一盘散沙之时,在有想法做事之时,即使不做领袖也可以拥有一个参与奋斗团体的机会。第三个是“惕”,木秀于林,风雷摧之,所谓高处不胜寒,一是责任,二是协调上下级关系,对下级树立权威可能会严厉些,可能确实有点对下级不公平,但是不得不做,所以有时要变换色彩让下级觉得你严而不苛,愿意为你全力以赴。第四个密码是“跃”,就是准备要一跃升天,中国古代有位君王便是如此,终日纸醉金迷,连大臣讥讽他如不叫之鸟,但是,其实他在等待时机,等到正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肃清朝政,大快人心。上九:亢龙有悔。须急流勇退,这方面可以引诸葛为戒,诸葛在朝中久居,高位者虽然保持爱百姓之心,但是已经听不见民声了,当年刚愎自用,非要派马谡镇守街亭,成千古大恨。

《易》曰:天变,君子因天而变。

25

以前对《易经》的了解是少之又少,仅仅知道《易经》属于四书五经。甚至片面地简单地认为《易经》是完全封建的,迷信的。而现在经过了解学习,不得不为自己愚蠢的浅陋的知识而感到羞愧。

《易经》中包含了某些关于“对立”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思想的萌芽,并且《易经》在一些卦中,包含有一些由低向高的变化发展思想。如乾卦中的“潜龙勿用”到“见龙在田”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等。而我在这些卦中不单单是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更是让我懂得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一匹好的千里马,在伯乐没发现之前,它所有的能力都在潜伏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千里马,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充实自己,等待时机,懂得“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时机一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伯乐就会出现。但辉煌时,我们也不应骄傲,应谨慎,一直拼搏努力,到达人生顶峰。但“高处不胜寒”,要取舍有度,学会满足。这也是人生的重要信条。而这也是现代人都应该学习的,欲望、贪心等原因造成的腐败,让人厌恶,如果他们懂得满足,结果或许会有不同吧!

《易经》中的道理或对或错,都需用心领悟,于我而言,《易经》中的知识让我受益无穷。

28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悲伤而严肃的过程。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且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世上一般。

人本来就很脆弱,世事无常。谁都逃不过生死一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是外公生前教会我的。那时依偎在他身旁,玩耍,听他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教我们几个小孩背诗唱歌,“从前日子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的诗,总是让人不禁想到过去。现在外公过世已经有6年了,我总是不由想起小时候跟着他的点滴故事,好怀念却又无能为力。

人生本来就无常,许多事情悄然发生,你甚至来不及发现。唯有把心放宽,活出自己的样子来,才不会辜负老天赋予你的一切。

32

看到“八卦”二字,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流言蜚语”、“闲言碎语”等词语,然而我想要说的却是“八卦图”中的“八卦”。此八卦是古代汉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是易学体系的基础。

八卦除了用于占卜、看风水外,影响还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领域。八卦是由伏羲画出来的。《易经》有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所以叫“八卦”,是因为八卦中心的“阴阳鱼”周围分布着八个卦相,分别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周易·系辞》中说:“古者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就像一个无限的空间,装进了万事万物,象征着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34

《易经》中的易有三义,不易是其中的一义。变是一种现象,背后还有不变,这就是不易。尽管世界是在无止境的变化中,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这世界的根本,是所有现象的来源。《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郑玄认为不易是从至变之中,借得其不变之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都在改变,不变的事物只是相对而言的。

我认为生活中也有不变的事物,那就是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对我们来说都弥足珍贵。古有小儿卧冰求鲤,现有女儿带母上学,更有动物之间的乌鸦反哺、老牛舐犊。可见,亲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消逝。想必伯牙绝弦的典故我们都知道,伯牙因失去知音子期而不再弹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革命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写下了许多指导革命运动的理论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深挚而纯真,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爱情是每个女生都非常向往的,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虽凄美,但是刘兰芝和董仲卿之间的爱情是如此惹人羡慕。

我们每个人都有感情,就算是无恶不作的人在内心深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是千百年不变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36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是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儿歌。小时候的我们更接近梦想,因为我们不怕人笑话,敢于说出自己心里最原始、最本真的想法。长大后的我们离梦想却越来越远,因为我们害怕成为异类,于是在现实面前,我们的梦想就变得“可笑”了!我最爱的是《星空日记》中的那句话:“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他最后实现了星空梦,摘到了星星。也许,你会说这只是电影,不真实。但我却不那么认为,这种不真实的梦,才是最真的现实。

人生活在这个纷繁的世界,大多数人都陷入现实的水深火热之中,明知道前方是坟墓,依然奋不顾身地跳入。人固有一死,为什么不让自己过得简单一点、舒心一点?为什么非要用现实的枷锁约束自己。顺从自己的心吧,我们不需要做别人眼中的英雄,也许最后,你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你绝不是平庸的,我们会说我们的一生是幸福无悔的。

另外,追求梦想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必须怀有不断进取的心,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这是《易经》中的智慧,也是前人在被人笑过之后总结出来的。

23

我们总是觉得,世间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确,我们周围的人,周围的事,似乎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人们总是在忙碌,不停地说着一些我们需要变化的似乎激励人心的话。然而人们在忙碌中似乎忘记了一些不该变化也无须变化的东西,比如对于家庭、家人、情感的坚守。人们总是追求舒适的生活,因此我们不停地向外面广阔的天地涌去。我们总是在行走,然而我们是否忘记了一些事情,比如回头看看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

我们追求变易,但回头想想,其实不易不也是一个很好的变易吗?在不易的初心中追求变易的未来,带着父母的挂念,留下自己的牵挂,在变易中时时想起自己的初心,坚守着自己心灵的静与净,那时候,我们是否拥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对这世间的变易?

38

在还没有接触过《易经》时我就已经觉得这是一本很深奥的书了,感觉对它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易经》具体是讲的什么样的知识。当我在课本上稍稍了解了一下《易经》后,更觉得《易经》是博大精深的了。《易经》是群经之首,五经和六经都把它放在首位,它也是群经之始,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由此可见,《易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极高的,这也说明《易经》博大精深,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结晶。虽然在周代时,《易经》是周人用来卜问吉凶的卜筮之书,但其中却蕴含着许许多多朴素而又宝贵的人生哲思。

《易经》中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因素构成的,认为阴阳是一切具体事物共同的、最基本的两种对立的性质,同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停变化着的。《易经》中的“易”便有“变化”的意思,“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说的便是不断发生、不断日新的道理。易又有三易,分别是简易、变易和不易。我认为“不易”是很可贵的,它的大概意思是说变化是一种现象,但变化的背后还有不变。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不停地变化着的,自然现象、人类社会都是在变化着的,太阳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时间的不停流逝……这些都是变化着的,我们所处的环境,生存的社会,人生中遇到的事物都在变化,这些变化蒙蔽我们的双眼,左右着我们的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透过不停变化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在众多诱惑中始终坚持为人处世的原则,保持自己纯良的本性。

《易经》的智慧如天际般广大精深,而我所感悟到的不过是小小的一角,如若是把《易经》比作一条宽广的道路,哪怕是穷尽我们的一生也是不能够探索完其中的奥妙的。

14

那时的感觉依然深深地记得,在一次中国哲学史课上,我们观看了著名历史栏目《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十一)乾坤人生”,虽然没有看完,但是当自己看到那四个字“乾坤人生”,已经被《易经》所征服,被《易经》的智慧震惊!感叹那时的人们,是那么的有智慧啊!身为大学生的自己,对其关于人生的哲理更为好奇!

《易经》中记载着八卦,其中最基本的和最重要,也是和本书有关的是乾坤两卦。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象体现在九爻位置的变化之中,分别是初九、九二、九四、九五、上九,爻辞分别是“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以上是乾卦,而我们再看坤卦。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卦象体现在六爻的位置的变化之中,分别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而爻辞分别是“履霜坚冰至”“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在野,其血玄黄”,也许你对以上的古文很难看懂,但是你是否感受到那时古人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理解?

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件事,开始早知道积累和准备,然后就会有所收获,但是在这时不要骄傲自满,更要懂得含蓄和谦虚,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但是当你的人生和事业达到顶峰时,要知道和懂得,凡事都会盛极而衰的!乾坤两卦关于这个有些相同的地方,就是“元、亨、利、贞”即元始、亨通、祥和、中正。古人用这四个字,概括了当时智者们对人的一生和人的事业的理解!我想,当时的人们在当时的条件,用抽象的思维来说明人的一生是怎样,该怎样做,是非常值得现代的人探讨和佩服的!

03

也许在常人的眼里,《易经》只可以用在风水学或者命理学,而实际上《易经》作为百家之源,不同的人研究会得到不同的道理。我们的祖先伏羲氏通过长久的探索,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值得深刻思考的《易经》。

八卦图是中华民族在没有文字以前最早的文明记载,我们在学习《易经》之前,必须要先明白八卦图,正如尹老师在讲课时所说,不会画八卦图,也就不会学好《易经》。在《易经》中乾坤是完美组合,因此,在八卦图中首先值得一提的便是乾坤二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第一要务是立志图强,“乾”代表的是天,启示着我们应该效法天,不懈努力,力求进步,从而造福天下众生。进而再来谈谈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人在前进之时,必定要有正确的思想,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

在当今社会,不可否认《易经》中的许多哲学都能给我们提供指引的方向。例如第三卦:屯,六三:“即鹿无虞,淮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即鹿无虞,以纵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当我们把这个道理运用在选择职业方面时,我们可以考虑是选择创业,还是选择就业,《易经》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选择,选择是一切行为的前提,也是一切成功的前提。路在脚下,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易经》是解开宇宙奥秘的宝典,请静下来细细品读,思考其中的道理。

04

你说《易经》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待细细体会后,你便会觉得《易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说道:“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古有汉高帝废苛仪法,而今有政府精简机构,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无不体现了《易经》三义之中的一义——简易。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行政审批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加,而要更好地提高行政效率、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那就得精简机构,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高中的老师对我们讲过这么一句话:“要先把书本读薄,你才能更好地掌握它。”的确,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无从下手,但是如果你把其中精华部分理解透彻,提纲挈领,就能很容易地掌握它。

《易经》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有些事情本不难,只是我们缺乏简易的思维。

51

八卦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所创,《易经·系辞下》载:“古者包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学的早期发展史,传统之说以“易更三圣”为主,三圣即“伏羲、文王、孔子”,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

其实生活之中有许多关于易经的事情,犹如现在的太极,现在的算命。俗话说:算命的都看了《易经》,但看了《易经》的不一定会算命。也许你会觉得这样说来,似乎感觉《易经》是一种迷信。但它却是中华文化的始祖,古代的诸子百家都是从《易经》中吸取智慧,再得以消化加工最后自成一家。

也许你会说,《易经》离我们很远,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乾坤八卦,各有其特点,揭示了人生奥秘。就拿乾卦来说,要求人要积极地改变策略,遇到不同的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化险为夷!这正是八卦中的一种奥妙。乾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易经》中的变易表明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承认了物质的第一性,是一种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因此,我们面对《易经》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最后是中国哲学不断发展、中国文化不断繁荣!

05

若有人问你什么东西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好、最值得坚守的,你会怎样回答?在我看来,是“善”。它可以温暖寒冷的冬季,抚慰受伤的心灵,唤醒人最初的希望。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发展,人也一样在不断地实现自身的飞跃。常常会碰到在利益与良心之间做选择的情况,这似乎是个艰难的决定。若选前者,你就会变得无情,会被金钱蒙蔽双眼,会让表面的物质占据生活的全部,虽然你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你的心灵却受了创伤,也许以后会成为生活中的遗憾。若大家都是这样选择的,那么这个社会也只是虚有其表,就不单是“老人跌倒无人扶”“黑心司机绑架少女”“官员腐败”的情况出现了。若是选后者,也许你物质上不富足,但至少问心无愧。那些道德模范、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的出现就展现了人性之美、人心之善,这样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坚守。《易经》有三义,其中一义便是不易,即变化之中有不变,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一切都很难预料,人性也有可能变得扭曲,我们需要的是一盏指明灯,一个永远的导航,那便是“善”。所以,为了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加充实的人生,一定要坚守这个信仰!

48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脱离了原始的愚昧,迎来了科学与先进;我们丢弃了原有和谐的生存方式,转而进行尔虞我诈的生存竞争;我们放弃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进行着不断的索求和破坏。是的,一方面我们在高尚的进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某些方面退化着。我也不知这些变化会持续多久,但我知道按照这种带有破坏性的“发展”最终结果也是毫无疑问的毁灭罢了。我想有些时候我们应该向我们的祖先学习:多一份对人的真诚、多一份对自然的尊重、多一些对未来的思考。在当今变化的社会,我希望能够坚持一些不变的东西。生产方能坚持良心生产,人们能够保持那份对人的诚信,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担当,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未来美好发展的憧憬。我们无法阻挡社会进步发展的脚步,但我们能在这一过程中坚守某些良好的品质。就像曾经的智慧先师孔子所倡导的大同社会那些美好的构想,作为后来者的努力,便是朝着这个方向坚守先辈所拥有的智慧和品德。在变中保持不变,完成美好人格与美好社会的塑造与发展。

29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中国有句俗话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句话的意思和简易是一个意思。

我有两个邻居李某和王某,李某家在建房子,声音有点大,吵到了王某,于是王某一气之下举报了李某(建房的高度是有限制的,李某家超过了一层),当时李某家还没建好,只差一个星期就可以竣工了。年三十下午,一大帮当地警察以及同村的村民都围在李某家边上,警察缴下了作业工具,李某家被迫不能再继续建下去,同时李某家弄得一团糟,连过年都草草了事。虽然大家都不说,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是王某举报的,两家人也从此未讲过一句话。明明是一件小事,王某愣是把它扩大了,如果当时王某不是选择举报而是和李某好好谈谈,我想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所有事情都是这样的,再大的事情,只要有心都可以把它化小。

08

《周易》一书中尤其是《易经》的部分,在我们浅薄的认识中,它就是一本问吉凶的卜筮之术,通俗来说就是用于算命的书。但追究其来源,它是在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分析中产生的,包含着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原始而可贵的敬畏之心。

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或许会对之嗤之以鼻,向“天”“鬼神”卜问那不是迷信吗?古时候的人也太过愚昧了!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甚至宇宙的神秘面纱。我们知道了地震不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而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碰撞产生的;知道了所谓“天狗食日”不过是一种自然的日食现象;知道了在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之外,还有其他众多的国家,还有浩瀚的宇宙。渐渐地,我们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科学;渐渐地,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越来越少,越来越脆弱。

课堂上老师感叹道,他从未参加过一次祭天活动,祭天活动不需要每个月都如期举行,或是一年一次,抑或是几年一次也是极好的。这并不代表我们愚昧无知,什么都要向上天祈祷保佑,更多的则是寄托着我们对“天”的一片敬畏之心。

我们都知道要遵循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从而利用自然规律。遵循的目的最终还是利用。但就是在对自然的把握利用中,我们渐渐地失去了感恩自然的心,渐渐地失去了敬畏自然的心。

不再有农民们为祈求丰收的恳切,不再有天降甘霖时的欣喜,不再有粱满仓库的珍惜。有的是过度开发地下水造成的地表下沉;有的是过度采掘带来的资源枯竭;有的是过度砍伐带来的土地荒漠化。这是不是我们忽视自然带来的惩罚呢?这难道不是我们失去敬畏后带来的恶果?!这值得我们反思。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在科学的深入发展中渐渐失去的最初的那片敬畏之心。

42

何谓乾坤?何谓八卦?八卦就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乾坤就是八卦中的两卦,正所谓乾为天,坤为地,在八卦图中,乾坤是精髓所在,它是为易经哲学体系创立而制定、建构的范畴。

乾坤被世人赋予了诸多含义,比如在“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它代表的是国家;在“经纬乾坤,出入三光”(汉·班固《典引》)中它代表的是天地……这些都表明乾坤已被世人所认知,而且它的界定也不再是唯一的,它是变化莫测的,纵观宇宙,无物能及。《系辞上》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确实,“乾坤合一,天地交通”。也唯有乾坤才能如此,这就是它创生天地万物的境界。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系辞上》)讲的是乾卦通过变化来显示智慧,坤卦通过简单来显示能力,所以把握住变化和简单,就把握住了天地万物之本。因此,在乾坤中把握自我,才能回归本真。《易经》学人生,八卦传智慧,《易经》八卦的锋芒何以展露,唯有乾坤出鞘,才能魅力四射。

17

《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囊括宇宙智慧的著作,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惊叹。可是,这些哲理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本身就是很玄的话。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物,是神一样的存在。征服了华夏大地后,他每天观察星象和大地的变化,从鸟兽地形和身边事物上悟出人生规律。先不说家人,他征服天下后为什么不从王之道反而专于研究八卦图呢?对于其他,我们无从得知。也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一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靠演算八卦图总结出规律,没有实践而全凭想象?还有孔子。他的话充满做人的智慧与人生哲理,为何他能懂得如此之多?我想,这部著作的诞生,更多的是历史中无数人民的智慧结晶。亚里士多德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才得出鲸是胎生的结论。每一个智慧背后都有事物的启迪吧。而《易经》这样的大智慧到底是受什么启发呢?在它的基础上,我们是否能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这就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了。

11

在冰冷南极生活的企鹅每次上岸之前都会极力向海水深处扎去,扎得越深海水给它的压力越大,以此蓄势。在潜到适当深度的时候,用力摆动双脚,猛地向上,然后腾空,在冰面上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就这样它成功地上岸了。然而若它只是一味地在冰沿挣扎,我想它很难上岸,它利用沉潜的方式,轻松地上岸了。

沉潜,在有些人看来是愚蠢的,是在做无用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伏羲氏的八卦中的乾卦中说潜龙勿用,意思是龙潜在深渊里伺机而动,等待最适当的时机的到来。这里说的勿用并不是完全不能用,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用,就像企鹅一般,在沉潜到一定深度时一跃而起,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们自己为人处世也应如此,学会沉潜,定能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12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变易:变是现象,世界万事万物没有不表现为变化的。正如人生,过去的无法挽回,未来的难以预测,现在的瞬息万变。所以与其追悔莫及,抑或是担心缥缈的未来,还不如把握现在。

经历高考的我们曾经埋怨为什么当初自己不多努力一点,为什么不多考几分,这样就能去自己所心仪的大学。无论有多么的不情愿我们还是无法挽回,所以还不如过“随遇而安”的生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明白那句话:“高考的迷人之处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

季羡林说过,不完美才是人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无法使事事尽如人意,强求完美。我们唯有做好的就是把握现在。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13

从古到今,似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思想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在不停地变化。

古时,人们用一支蜡烛照亮黑夜,用人力发展着生产,用媒妁之言结成姻缘,用农家肥灌溉着庄稼,用神灵维护着统治,用重农抑商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自给自足,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从古到今,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

而今,人们用电灯照亮了整个黑夜,用机器发展着生产,用自由恋爱结成姻缘,用化肥灌溉着庄稼,用民主维护着统治,用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因而,科技的发展为世界带来了便利,民主自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看似不断变化进步的社会,却也发生着倒退的变化。人与自然间,缺失了那份和谐,更多的是占有,人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自然的底线,使得人与自然间缺失了平衡。

从古到今,似乎一切又都没有发生变化,无论是在亲情上、爱情上还是在梦想上,都没有发生过变化。那黄香温席般的亲情依旧没有发生改变,那梁祝般忠贞不渝的爱情依然存在,未曾改变,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未曾改变过。一切优良的精髓都未变。

这个世界从古到今似变又似不变。

30

《易经》,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这本古老而伟大的书籍中包含着数不清的知识,其中哲学思想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星辰。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八卦演变而来,八卦则由阴阳两爻组合而成。所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最终是阴阳两极势力的消长。这里包含了最初人类社会关于变化和对立的思想。

对立可以体现在某些卦象相反的卦上。泰卦,否卦,卦象相反,体现了《易经》中关于对立的内容。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懂得把事情简单化,承认世间万物的变化,不否认变后的不变。

对立的事物会“物极必反”,经历着对立后的变化。《易经》把两种对立的事情或概念联系起来,相信两者之间可以转化。

《易经》中的哲学虽是些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但也十分难能可贵。可以被称为中国哲学开端的《易经》,里面的知识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20

所谓“三易”,就是简易、变易与不易。

先谈简易,也就是说化繁为简,切忌易转难。数学中常提到的简便方法其实也是简易的体现。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需要我们去运用简易。

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简易的。现实中,如果遇到小事故,比如两辆车子的摩擦,当事人往往会选择私了,似乎在他们的观念中,这就是简易。但是,我个人是不认同的。这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对法律的忽视。但也因为在法律处理的过程中,这些程序太过烦琐。所以简化程序让人们愿意乃至习惯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再讲变易。世界是运动的,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

但在“变”之中,我们必须坚信在那背后,也有不变的,这就是不易。

时间会流逝,容颜会老去,我们的身份角色无时无刻不在变换着。但是,不变的是信仰,是原则,是追求……这些都该是我们不应改变的。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有了注意、观察、分析和理解,在这过程中,便发展出了不同的看法,而《易经》一文中便包含着某些原始而可贵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其根本思想的精华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领悟。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出自《老子》。这句名言也与《易经》中的作者的观点相同,《易经》中作者认为,事物变化都是从微小的变化开始,逐渐积累出巨大变化,这个观点也充分证明了《易经》源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自然界中,有水滴石穿的现象,一滴看似毫无力量的水珠,在日积月累的滴水过程中,便把比其坚硬百倍的石头给打穿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把要学习的东西都学完,而是通过每天的积累,每天学习一点点,领悟一点点,等过了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我们知识储备便早就不是最初的一点点了,可能也算得上“知识渊博”了,所以重视小事,方能成大事。

《易经》是人们去摸索、解开宇宙密码的宝典,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我们仍是有学习意义的,我们应当去学习《易经》中精华的部分,以便指导我们人生,并探寻前方的路。

49

“孝悌也者,其唯仁之本与。”(《论语》)我曾在不经意间看到一篇名为《七步至爱》的文章,其用优美的文字记叙了母亲用一生走过自己房间与儿子房间相隔的七步距离,去盖好儿子滑落的被子。短短七步,跨越一生。

细细回想,从母亲的房间到我的房间的距离也正是七步之遥,七步之间,却也蕴含了母亲一生的关爱、牵挂。年少无知的我们曾多少次忽略了母亲的关爱,厌烦了爸妈的唠叨。然而母亲却用七步走完人生,无怨无悔。

历经沧桑,岁月变迁,多少人与事早已面目全非,然而不曾更改的始终是母亲所留存的旧日的情怀。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中国的孝悌思想早在五千年前的远古便已产生,孔子更是大力提倡,将其认为是仁爱思想的核心所在。然而摇头晃脑的学背《论语》的我们,却并未用心去体会孝悌的真正含义,体会母亲的辛劳!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人需要他的存在。你用七步走完一生,我愿用一生伴你走过!

45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及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孙三宝《易经与人生大智慧》,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易经》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对自然之必变、所变、不变与人生之知变、所变、适变的规律把握得淋漓尽致,是开启探究自然规律之道与为人之道、处世之方密码的一把金钥匙。

《易经》分六十四个卦象,每一卦象中都蕴含着许多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是“指导我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我国先人长期实践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更可以说是指导我们人生成功抉择的真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这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要勇于拼搏;要不断进取;要有树立远大志向的精神追求,就像天运行一样生生不息,刚劲强健;更要有德,美德,厚重的美德;更要有宽广的胸襟,更要有像大地容载万物一样宽广的胸襟,厚德载物。《易经》里蕴含着许多的丰富的关于人生处世的哲理。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万事万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但其运动变化各有其规律可循。《易经》正是揭示此中之规律,普遍之规律,同时告之我们如何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之改造人生,改造世界。

如果说要造就乾坤人生,那么读《易经》;如果说要做成功人士,那么读《易经》;如果说要做大智慧者,那么读《易经》。《易经》永恒的智慧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发现,去探究,去实践,去品味,为人生成功做正确的抉择。

40

华夏文明中的祭祀主要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在古代,祭祀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是小家庭中祭拜祖先活动,有的则为官宦贵族的祭奠仪式,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一不把祭祀当作生活中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同时,祭祖也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西式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热情也越来越淡了。原本的祭祀自然抑或祖先的活动,是对自身的认知与反省,是对心灵的净化与涤荡。但21世纪的中国,国人的信仰去哪儿呢?国人引以为傲的品质去哪儿呢?太多的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的确,面对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社会道德被金钱腐蚀的现象,我们的灵魂已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弥漫着恶臭。所以,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中国,拥有自己的信仰,祭祀自然、敬畏自然、感受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在祭祀中,我们可以思考,可以感悟,可以获得灵魂的净化。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中国古代的陋习,完全是封建迷信活动,是不值得提倡的。但要重视的是,之前的形式已经完全改变,如今祭祀的意义,是对人生的思考,对自身价值与道德的深思。

当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与滞后发展的精神文化是不相符的。国人虽然越来越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走出国门,在别人眼中依旧是素质不高的人。在国外的旅游景点,随处可见中国人乱扔垃圾以及其他不文明的行为举止。更让人觉得羞耻的是,在许多国外景点,赫然写着几个大的中文字,“请勿随地乱扔垃圾”。可以明白,这是专为中国游客而设置的,可以明白,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人的。要知道,中华儿女走出国门,他不是代表着自己、代表个人。他代表的是整个中国,是所有华夏子孙。在以仁义、道德而闻名的古代中国,所有人对中国的态度都是敬重的。但如今,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改变?中国人怎么呢?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自己,思考中国的发展。适时进行祭祀,让精神文明获得提高。不要被物质蒙蔽了双眼。静下心来,停下脚步。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自己心脏的跳动。

15

放眼世界,到处无不是生机勃勃,无论是肉眼看不到的,还是巨大无边的,都是生命体,存在于地球上。

《周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人生的处世种种,都是与自然相协调,且相互的发展着的。从古至今,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的管理者,必须实行有效的维护秩序,一代代发展,从中汲取精华,至其完善,无不是从自然中得到启发。

八卦,就如人生的指针,阴阳相对,处事之道微乎其微,如有不妥,便一塌糊涂。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需懂得为人处世,不断地去学习,世上还有很多未知,等待人类去探索与发现。

31

“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改变。”这是小汤姆·沃森,IBM公司创始人的儿子和接班人于1962年在美国一所大学演讲时讲到的内容。在这个时代,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时刻准备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所带来的挑战,也必须时刻准备改变自己。“唯一需要保持不变的信念,就是不断做出改变。”

不必再去纵观历史长河,也无须再去把聊漫漫人生。光是2014这一年,就像是坐过山车,不待我缓神,已是过去。六个月前,我们还是烂漫的高中生,兢兢业业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不松懈,不服输。楼道间回荡的是我们铿铿的誓言。我们破天荒的想去改变未来,到底是不自量力,六个月以后,还是未来在牵着我们走。学什么,考什么?都是为了顺应未来趋势。因为我们总是不想成为就业剩余人员。这一年,从激情到懈怠,从天真到现实。我一直在回忆当初年少轻狂该有的样子,我也想别人那样。肆无忌惮地说“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只爱自由”。可是,终究我们还是在改变自己,去顺应现实,我们没有资本,做不了空想主义者。改变自己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旅途越来越远的时候,别忘了“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