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取象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谢灵运诗《登池上楼》

谢灵运的山水诗,自铸新辞,在创作中“钩深索隐,惨淡经营”(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5页。,运用多方面的艺术手法再现大自然的各种物象,形成了鲜丽清新的艺术风格。他的山水诗虽然保留了一些玄言成分,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但从一些作品中,透过“玄言”这层迷雾,仍可清晰地看出其哲理的絮脉。《登池上楼》就是取《易经·乾卦》“潜龙”无闷之象抒发其离群索居的感伤,同时阐释他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情况下,却立志坚守“遁世不闷”操守的情怀的好作品。

永初三年(422),谢灵运被贬到永嘉不久,就患病卧床,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算痊愈。当早春的阳光赶走了凛冽的寒风,他登楼远眺,不禁感慨系之,于是写下了著名的诗章《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首诗是以《乾》卦的哲理贯穿始终来完成的,是寓《易》理于情感之中,寓情感于春景之中的佳作。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首句即表露出《乾》初九爻“潜龙勿用”的爻象,并以此表明不甘居人之下,以龙自况的心情。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句诗是对《乾》九四爻辞的注释。《乾》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文言》解释说:“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乾》爻辞言龙,或潜,或见在田,或跃在渊,或飞在天,这是比附君子之或在上位,或在下位,或进或退。君子上下无常,进退无恒,进德修业,志欲及时而动,这是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谢灵运引用人诗的目的,一方面表明他有进德修业,做一番事业而孜孜以求“徇禄”的渴望,而另一方面却又处在渊中境志——受刘宋集团的排挤、打击,而很难实现自己的愿望,故只能曲言“智所拙”,这是内心独白,又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中,他是“徇禄反穷海”的——追求功名利禄,可却被派到了荒僻的滨海地区——永嘉,致使诗人“卧疴对空林”,越思越悲,越想越痛,以至于“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诗至此处,表明了谢灵运参与权力要而不得,被清洗出京、外放为永嘉太守时的苦闷心情,作者在对诗的意境、意理的钩深索隐的进程之中,揉进了自己虽处不利境地,但仍以龙自况而望“无咎”的复杂心态。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道:“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六句诗,写初春宜人的景物。此时谢灵运已痊愈,所以,诗中既是初春景物的传神摹写,又是作者内心希冀的呼唤!大自然是“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的,那么朝廷上能不能也这样?能不能“生春草”,能不能“变鸣禽”?诗人执着的追求、内心的渴望,终于被大自然的变化再次唤醒了,激情得以喷涌而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里仍然运用了取象思维方式,这两句诗看似无所用心,率然出口,清新流畅,“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实则寄托了诗人的无限希望。他热盼着初春的阳光荡尽冬天的余风,新鲜的阳气改变冬天的阴寒,由“或跃在渊”而一跃,实现“飞龙在天”——朝廷能改变对他的看法,使之早日回到京城和故里!

尽管如此,诗人头脑尚清醒,他深深地明了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在热盼之余,冷静地面对现实,之后又写道:“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其所看到的春天景色,转而又引起歌咏春天情景的伤感情绪的共鸣。诗人虽不就此伤感下去,以至永久地“索居”“离群”,但其内心的渴望无以实现,只得钩深索隐,以《易》明心,因而最后吟唱出激励自己进德修业,永葆操守的诗句:“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文言》: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这里用龙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君子德操坚定,不为时人所转移,君子甘心隐居,虽然言行不为世人所赞同,但没有烦闷,君子于其所乐之事则行之,于其所忧之事则避之,这正是君子的品德。

诗人欲伸不达,而以《文言》之“遁世无闷”思想安慰自己,这种自慰虽颇有自欺的味道,但这种抒发仍不失为诗人内心清醒的独白,也是魏晋文人“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情怀的直接反映。

要之,《登池上楼》一诗的结构是严谨完整的,诗以“潜虬”起兴写处境,中间描写春景抒情怀,最后以“无闷”明心志,虽然有些忧伤,但读来仍是寓意绵长,令人回味不绝。此诗的最大突破,在于沟通并且融化了《易经》哲理和山水,寓《易经》哲理于情感中,寓情感于春景中,诚如黄子云在《野鸿诗的》中所评论的:“于汉魏之外,另辟蹊径,舒情缀景,畅过理旨。”

历来评论家及此诗,往往断为:“此诗思想情趣不高,诗中失意牢骚的抒发是真实的,遁世无闷的吟咏不仅是虚假的,而且属于玄言诗老调。”张震泽:《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译注讲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8页。又如宋嗣廉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也评论说,此诗“最后抒发了诗人孤苦寂寞的情怀,情和景是不和谐统一的,无闷也说明诗人有‘闷’,只是不肯吐露真情而已”。诸如此类评说,盖为未深究谢诗深邃的思想,尤其是不明其运用《乾》卦以“潜龙”自比,以“遁世无闷”自我解脱的深刻意蕴。

诚然,谢灵运的诗有一部分作品有句无篇,作品中的哲理游离于情景之外,类似玄言和山水诗的混合物,如《登江中孤屿》的结尾即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而《登池上楼》的结尾虽也语涉玄言,但它却是以深奥的《易》理来比附自身的境遇和情怀,诗的意旨深深含于这种“玄言”之中,内容是充实的。我们应当承认,《登池上楼》确是谢灵运的诗中钩深索隐、以《易》明心、有句有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