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其实你已经是总裁(4)
然而,精力充沛、拥有超强事业心和进取心的圣朝大帝却不以为然:“天下至大,一念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即贻百年之患。”当老板当董事长哪有轻松的?马云说,做企业就像打仗,能活着回来就是成功。阿里巴巴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超乎别人的想像,背后有太多的眼泪、委屈和挫折。
那一日,玄奘法师在慈恩寺礼佛完毕后,带着以渊博的学识、优雅流利的文采而著称的译经助手辩机在太极宫承晖殿接受皇帝的召见,太宗对《大唐西域记》的撰写和译经的进展非常满意,当即提诗点赞曰: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空外迥分辉。
欣然阅此记,西域必将归。
太宗正准备亲自执笔作飞白草书,将诗赠给玄奘法师。不料从几案一堆的奏折里,滑落一张纸页,纸上却无名字和落款,用楷书写了四句七言诗:
日月惊丸浮生短,人事飞尘劳攮辛。
何时得遂心中愿,睡到黄粱自然醒。
太宗阅罢,龙颜沉郁,心情低迷地对玄奘道:“御弟呀,朕自入住太极宫以来,日日寝不安枕,时时忧悬于心。虽宵衣旰食、朝乾夕惕,尚难理宇内万机之一。今观此臣心迹,虽发茶余饭后之慨,但不应如此消散颓废、萎靡不振。食君之禄,却不分君之忧;不思建功立业,只叹人生苦短,只盼睡醒自然。实在是令人寒颤失望,实非万民社稷之福啊!”
玄奘道:“启禀皇上,吾近日译览研习观音所赐的经书《我即公司》以来,如灵光乍显,豁然洞开。其中玄机,为众妙之门,裨益匪浅!”
太宗兴致勃然,赐座法师,并示意他详尽叙述。
现在全人类都面临着三大危机的困扰:一、无节制开采和利用的生态危机;二、资源控制和掠夺的危机;三、过度追求物质而陷入的信仰危机。
危机产生的根源,并不是外在,而是内在。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于人类内心的贪婪;资源掠夺危机的产生,根源于人类内心的嗔恨;信仰危机的产生,根源于人类内心的愚痴。贪婪、嗔恨、愚痴,又总根源于人类内心的我执。
因此,认识并克服我执已成为化解危机、成就和平与和谐的根本渠道。这是一条非常艰难而又漫长的道路。为了做到这一点,佛陀选择了出家修行,最终克服了我执,证得了无我的境界,因此获得了化解危机的智慧和力量。当觉悟的佛陀重归生活,给予人们谆谆教导的时候,无不是在告诉人们化解危机之道。
佛在《金刚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教导人们,应当以平等、尊重、慈悲、奉献之心面对一切众生,奉献自我而不知疲厌,更能呈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成就生命的尊严和神圣。
佛的“奉献自我而不知疲厌,呈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成就生命的尊严和神圣”的核心思想,就是《我即公司》理论的基础。就是要我们放下我执,放下自我,将个人的“小我”上升到公司的“大我”层面去经营、去奉献,去成就人生的精彩。佛在《大般若经》中所说:“菩萨摩诃萨应发一切智智心,以大悲为上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言为心声,诗为心志。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声就知道。而有打工心态的人,我从这位臣子的诗里就知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何时得遂心中愿,睡到黄粱自然醒”,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种打工的心态!历代有些文人雅士,推崇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养心道养性,此种心态,修身养性则可,治国平天下难成矣。更有甚者,以无为之心入世,以有为之心出世,恃才傲物、意纵天高、放旷山林。虽可独善其身,却无益于苍天黎民,更无益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士人的避世清逸、洁身自好,国人的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土壤里滋生繁衍出了具有现代意味的打工心态。
“打工”是一个界限模糊,定义混乱,而且在一定时期专家和学者又不能准确界定的名词。是一个描述社会生产关系的俚语,是指从业人员在某个固定或不固定的利益主体下,获取一定生活资源的劳动手段。打工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生活方式,打工者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却各有不同:
卑微、消极的眼光里,看到的是生活的无奈、悲苦、纠结,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是“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辛酸;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无望下的自我沉沦自我否定中,对苦难的悲怨和挣扎。
旷达、积极的视角中,“阳光总在风雨后”是生活对自我的磨炼和提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守,是对生命将要开出娇艳之花的期盼和热望。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法相。而一个人的法相直接决定了他的果报。同样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心态和格局成就了他们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生。
有三个建筑工人在共同砌一堵墙。这时,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呀?”第一个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在垒墙。”
第二个人抬起头来说:“我们当然要盖一间房子。”
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唱歌,脸上满是笑容:“我在盖一间非常漂亮的房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
十年后,第一个人仍是一名建筑工人;而在施工现场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现在已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究竟什么是打工心态?简言之,就是眼睛紧盯工资报酬,把自己定位于打工者。既然把自己定位于打工者,就必然产生“尽量少做事,想法多挣钱”的心理,而“遇到事情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就成为打工者的工作表现。打工心态害人不浅,其更多地表现出了“失败者的愤怒”的特质:
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深入研究,满足现状,怕麻烦,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偷懒,拖延,千方百计地躲避脏活,累活。拈轻怕重以少干活为荣,自以为得计;打工者之间互相算计,自己不努力,还怕别人超过自己,对比自己强的人百般掣肘,大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嫉贤妒能;除了关心自己那点可怜工资报酬,什么都不关心,整天浑浑噩噩,麻木不仁;马虎,浮躁,推卸责任,寻找借口,满嘴理由,没理也要辩三分,推诿扯皮;草率,冒失,大意,松懈,糊涂,糊弄,心存侥幸;牢骚满腹,满脑袋怨恨;反正俺是打工的,工作何须积极主动。出了问题,我不知道,谁说的你找谁去;工作嘛,差不多就行,干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投机取巧,寻找靠山,某领导说的就办,某领导说的就应付,看人行事、见风使舵;发现问题不提出,能解决也不解决,造成损失与我何干。
人往往能宽容不如自己的人而难宽容强于自己的人,因为强于自己的人总在提醒自己的失败。
所以,具有打工者心态的人也陷入了囚徒困境的纠结:假如同样的工作条件和同一个绩效评估标准下,甲和乙两个员工在付出同样的劳动力成本时,都获得了相同的劳动报酬。甲和乙两人都会选择消极怠工或偷懒,因为每个人都偷懒时,彼此的工作表现就会不相上下。虽然,两人都会放弃获得奖励的机会,但选择放弃比选择安逸、娱乐也许很值得。此外,如果有员工真的想要从工作中得到锻炼而选择主动长时间工作加班或额外的工作量,其他员工就视之为对集体的背叛和另类,于是全体就冷嘲热讽地排挤他、打压他,以惩罚这个不识时务的傻瓜。因此,只要员工在一起工作,而且彼此之间形成了重复博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期的打工心态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观念和质量意识,缺乏长远规划。最为关键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问题的视角就越悲观,总是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自己也就越自卑,心里就会滋生出失败者的愤怒。这样的心态下,他们带着执着与憧憬虽然栖居于城市,但内心对于城市永远有着隔阂与陌生,原乡情结、漂泊情结永远难以释怀。
所以,打工心态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生产积极性的极度扼杀,是意识形态的肠梗阻现象。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唯有导入《我即公司》的思想理论体系,将打工心态向老板心态进行转化。
太宗听着法师对打工心态分析得如此透彻,心悦诚服。对“我即公司”的理念倍加赞赏后,又对法师提问道,两种心态如此天壤之别,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呢?
玄奘法师道,看一个员工是否是好员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能站在企业的高度、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一个员工处处能为企业着想,为老板着想,那么即使这个员工低学历,也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好员工。如果你以主人翁的心态思考问题,随时为老板出谋划策,排忧解难,那么有一天企业有什么好的发展机会,老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因为人都是相互帮助的,越是为老板着想的员工越能得到老板的重用,越是自私自利的员工越得不到老板的认可或提拔。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舍不得,不舍得,得不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然而,有太多的员工就是做不到,他们一天到晚就是在工作上计较,在报酬上比较。总认为全公司人都占便宜,就是他吃亏,所以这种员工不愿意付出,不愿意贡献,他们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可是,越不付出越没有回报,越没有回报,他越不想付出。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自己最后被企业淘汰,被市场淘汰。因此,今天的求职者,他们之所以失业,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思想和心态不对。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去年再次入选“福布斯富豪榜”。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来春以前是富士康在大陆的第一批打工妹,曾在富士康线装事业部工作近十年。十年中,她一直以老板的心态打工、以老板的思维做事,最后做到了大陆员工的最高职位,离开富士康后,她才开始自主创业。
为什么有人打工一辈子还是打工的,而有人打工几年后就当上了主管或老板。其实,影响一个人能否当老板,关键要点不在于学历的高低,不在于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这个员工是否有老板的思维。一个员工看的是一个月的收获,一个经理看的是一年的收获,一个老板看的是一生的收获。一个人能看多远,决定了你能成就多少。越是计较眼前得失的人越不会成长,不会成功。人生的成功必须遵循因果定律。要想成功必先沉淀,要想出彩必先挂彩,要想出头必先埋头,要想得到必先付出。
太宗对法师的论述一边频频点头,一边回想当年的戎马疆场岁月,自己也是从零开始,一点一滴、一城一池地得了天下。得天下不易,治理天下更难。记得有位开国皇帝得了江山之后,下令设专人每天五更之时在城门谯楼上吹起画角,高声唱道:为君难,为臣又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更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又难,难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