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天文历法(3)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共二十二个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就是万事皆宜的日子。农历或称黄历、通胜,可以择吉,找结婚、嫁娶、订婚、约会、开张、开市和搬家等黄道吉日。所谓黄黑道是天体中的自然现象,前人总结了这种现象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围绕二十八宿星运行、值日,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
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方法。这种历法,即是现在仍在用的黄历,多记在《历书》即过去的《黄历》上。在老《黄历》上,除了干支记日外,同时把日期上又加上了另外12个字并成口诀。即建满年好黑(黑道),除危定执黄(黄道),成开皆可用(黄道),闭破不能行(黑道)。就这样,人为地把每天划分成“黄道吉日”和“黑道凶日”。
【黄历】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
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后来的黄历,往往掺杂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很浓,黄历便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十二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在多个国家和民族被广泛使用。有诸多诗人写有描绘十二生肖的诗词。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历史上的记载是: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日、月、星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此类推。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夏小正》】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历法文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它原来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体例分经、传两部分,依照各月次序,每条先列经文于前,再附传文于后。经文记载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内容涉及自然现象、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如农耕、渔猎、蚕桑、养殖等。
该书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星象、物候、农事、政事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先秦时期社会发展及农业生产状况和天文历法及物候状况的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物候学、教育学史以及训诂学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石氏星经》】
《石氏星经》即《天文》一书,是我国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又名石申夫)的著作。这是一部主要讲述当时占星的著作,其中包括了部分恒星位置星表。古代将星表称为星经,所以西汉以后人们便将石申的《天文》八卷习称《石氏星经》。《石氏星经》原著和石氏学派其他著作都已失传,不过在唐《开元占经》中大量节录了该书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计算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可能是汉代所测。自三国吴太史令陈卓将石申、甘德、巫咸三派星宫结合为283宫1464颗星的全天星座体系后,历代历法家、占星家均以综合体系为基础,编书成册。其中有一部被称为《星经》或《通占大象历星经》的书,被后人传为“甘公、石申著”,宋以后索性称它为《甘石星经》。但因该书有唐代地名,且有巫咸这一家的星官内容,所以它与战国、西汉时代所流传的《石氏星经》完全是两回事。《石氏星经》不仅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太初历】
《太初历》是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颁行的一部历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它的编制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西汉初年,仍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元封六年(公元前105),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在历史上一共使用了189年。《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收入历法,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明历】
亦称“甲子元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祖冲之编纂的一部历法。具有精湛数学知识的祖冲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经过卓有成效的天文观测实践,在《大明历》中对历法提出了许多革新和创见,因此,《大明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历法。
《大明历》最重要的创新,是把东晋虞喜发现的天文岁差现象引进历算之中,将恒星年与回归年区别开来。祖冲之把岁差引进《大明历》,使冬至太阳所在的位置逐年变动,使历法有了更科学的基础,这是我国历法史上一次变革。在置闰方法上,祖冲之把天文学家何承天提出的旧历中每19年7闰改为每391年144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日,这是我国宋代《统天历》以前最精确的数据。他还定出精密的交点月:27.21223日,同现代观测值相比,只差十万分之一日。
【日晷】
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太阳投射影子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源于土圭,当表影指向正北的瞬间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12时整。传说在春秋时代就用表来测定时刻了,但这种方法在一天里只能得到一个读数!可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把时角坐标网通过表端投影在平面上,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以太阳的影子得到时刻的读数,这就是日晷,或叫日规、日圭。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匾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12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扫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在《甘石星经》中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121个恒星的位置已经测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发现了它们的出没规律。相传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8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