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管控好体温,就能管控好免疫力
对于宝宝来说,感冒发热是常有的事,我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宝宝一发热,很多父母就会非常慌乱,赶紧让宝宝吃退热药,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一是发热可能只是一个症状,发现孩子发热就立刻退热有可能会掩盖导致发热的真正原因,二是发热多和免疫力有关系,是孩子针对入侵进攻的细菌、病毒,主动调高体温,自动进入应敌状态的一种自主行为,也就是说孩子的免疫力正在与病菌交战呢,这样孩子的免疫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加强。一般来说,只要孩子的体温不是过高,父母就不用太过于紧张。在孩子的免疫力与病原体交战时,如果父母可以管控好孩子的体温,自然就可以管控好孩子的免疫力。
掌握宝宝体温调节的特点
父母想要管控好宝宝的体温,就必须了解宝宝体温调节的特点。
宝宝的体温平衡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实现的。当产热多于散热时,宝宝的体温就会上升,而当散热多于产热时,宝宝的体温就会下降。产热速度大约等于散热时,则宝宝的体温平衡。
足月的宝宝在出生时,虽然已经具有体温调节的功能,但是由于宝宝的各方面功能都在成长,所以有时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并且宝宝进行体温调节的途径和成人是不同的。目前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周围环境温度低时,新生儿产热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氧气的消耗,提高新陈代谢率的化学性产热。尽管新生儿脑、肝以及骨骼肌是重要产热器官,但在这些部位,增加代谢率,对其增加产热仅起部分作用。新生儿化学性产热的主要部位是棕色脂肪,主要分布于肩胛间区、颈后部、颈肌肉的周围并伸长至锁骨下、腋下、食管和气管的周围,以及围绕乳房的肋间动脉、腹主动脉、肾及肾上腺等。这些分布区域对保护这些器官组织有很重要的作用。
宝宝产热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如下。
1.宝宝的内分泌状态: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减低宝宝产热。
2.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如新生儿颅内出血或某些抑制中枢的药物,可由于丘脑体温中枢抑制,导致宝宝产热低,从而引起低体温。
3.心肺功能状态:宝宝心肺功能状态不好时,会影响宝宝产热。
4.宝宝的血清电解质水平:当宝宝存在严重血清钠、钾离子紊乱时,常伴有新生儿体温调节障碍。
宝宝除了产热之外,还会散热,新生儿散热特点如下。
1.宝宝皮下脂肪层薄,皮肤隔热很差。
2.宝宝身体的表面积相对大,比较容易向周围环境散热。
3.宝宝姿势影响散热速度,宝宝的胎龄越小,肢体屈曲程度越差,因此同一体重的早产儿比小于胎龄儿更易散热。
4.宝宝皮肤下血管丰富,外周血流多,在寒冷状态时,支配血管及血液分布的反射功能差,使其散热较多,宝宝这时容易发生低体温。
由于以上宝宝产热、散热的特点,加之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中枢对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差,均导致宝宝容易出现体温的改变。
正确测量体温
宝宝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要随着宝宝的成长,宝宝的免疫能力才会有所增加和强化,而宝宝的体温是宝宝免疫力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准确地获知宝宝的体温,对宝宝进行精确的测温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父母学会帮孩子进行体温测量。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给宝宝测量体温,并判断宝宝的体温是否正常,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当宝宝小于3岁时,我们不推荐水银温度计。说起体温计,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玻璃水银温度计,一般家中常备,并且读值准确。但是对于宝宝的发热,这款体温计就不是最适合的了,因为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是5~8分钟,比较小的宝宝缺乏足够的耐心配合,这样测量出的结果并不是最准确的。并且,这种温度计比较容易破碎,破碎后的汞污染严重。而且有可能家长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读数掌握不好,难以读准确。因此我不建议家长给小于3岁的宝宝用玻璃水银温度计。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很好地配合家长,可以选用这种简单准确且价格便宜的温度计。
给宝宝测量体温时,也有不同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肛温测量
许多医生要求,在宝宝3个月前,父母最好采用肛温测量的方法来测量宝宝的体温。因为这种测量方法的结果相对精确,最好在宝宝3岁之前,都采取这种方法对宝宝进行测量温度。
具体的测量步骤
⒈如果父母使用的是电子体温计,尽可能选择手柄部分较粗的那种体温计,这样能够避免体温计插入肛门的部分超过3厘米,若插得太深,可能损伤宝宝的直肠。
⒉使用体温计前,用酒精棉或肥皂水擦拭体温计,之后用清水把体温计冲净。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油涂抹体温计,这样能起到润滑作用,使得插入的过程更容易。
⒊对于比较大一点的宝宝而言,让宝宝趴在妈妈的大腿近膝盖处,宝宝的肚子朝下,臀部朝上,然后把宝宝的腿摆放于妈妈大腿的一侧。对于小一点的宝宝而言,妈妈可按照给宝宝换尿布的方法,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用一只手轻握宝宝的两个脚踝,使宝宝的两腿弯曲,便于测温。
4.体温计的初始温度要在35℃以下。这时,妈妈要用一只手分开宝宝肛门两侧的肌肤,以便能够清楚看到其肛部,然后,慢慢将事先润滑好的体温计测温端插入宝宝肛门内部3厘米处。
5.当电子体温计发出时间到的声音或水银体温计测量2~3分钟后,取出体温计,读取测量值。
6.读取测量值后,将体温计用酒精棉或肥皂水消毒,并且用清水冲净,待体温计干燥后放回储存盒。
爱心提醒
●测温时,不要将手离开体温计,保证体温计留在宝宝肛门内部。如果此时宝宝活动身体的话,体温计就会移位带来危险,因此,测温时尽量不要让宝宝活动。
●口式与肛式体温计在设计上有所不同。给宝宝测肛温时,请使用专门的肛式体温计,不要使用口式体温计来测肛温。
●这种测体温的方法有时会刺激宝宝的直肠。因此,如果你拿出体温计的时候发现宝宝大便了,不要感到惊讶。
耳温测量
耳式体温计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医院急诊室,因为这种体温计测速快、安全,不会让宝宝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这种体温计唯一的缺点是耳式体温计比其他体温计更难使用。如果不能很准确地插放耳式体温计,就很难获得精确的测量值,不方便父母在家给宝宝测试体温。
如果父母想用耳式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可以请医生示范如何使用,并按照说明进行练习,如果已经掌握耳式体温计的使用要点后,还可以通过肛式测温来确定耳式测温计的准确性。
爱心提示
1.耳式体温计没有肛式体温计的测量值可靠和精准,因此最好不要给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
2.3个月以下的宝宝不能使用耳式体温计,因为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耳道比较窄,无法适当地准确地插入测温感应器进行体温测量。
腋温测量
妈妈在宝宝腋窝处测量体温,这种方法简单、安全和方便。妈妈需要的主要就是一支水银或电子体温计,“口表”或“肛表”均可。
测量步骤
⒈给宝宝测腋温前,脱掉相关衣物,让宝宝坐在你的大腿上,并且确保宝宝处于放松状态。
2.确定宝宝的腋下是干燥的,然后将体温计的测温端放置在宝宝的腋窝处。
3.体温计测温端需要与宝宝的皮肤全面接触。必须让宝宝的手臂紧贴于身体侧面或者将宝宝弯曲起来环抱于胸前。
4.当电子体温计发出时间到的声音或水银体温计测量4~5分钟后,将体温计拿出来,读取体温计的测量值。
爱心提示
腋温测量远没有肛温测量精确,且测量值不恒定。
给宝宝测温的最佳测温方法要依据宝宝的年龄而定。
●宝宝不足3个月:父母可以先采用腋下测温法。如果腋温高于37.2℃,再进行肛温测量。肛温高于38℃的新生儿(从出生至第28天)要立刻送到医院进行检查。
●宝宝3个月至4岁:可采用肛温、耳温等不同的体温测量方法。
另外,有些宝宝不介意妈妈在他的小屁股上测体温,但有一些宝宝却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宝宝反抗,不愿意测肛温,那么妈妈可以先给宝宝测量腋温,如果有体温偏高的现象,再测量肛温。
宝宝发热的应对措施
在宝宝免疫力还没有成熟之前,宝宝是比较容易感冒和发热的,一般宝宝两周以内的发热都是急性发热,80%以上的原因是感染病毒、细菌或真菌,也可能有免疫方面的疾病。超过两周的发热,病因比较复杂,这时就需要我们去看医生。当然,父母也应该学习怎样管控孩子的体温。
首先,父母必须了解发热,发热分为低热、中热和高热。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1℃为高热。一般来说,只有在宝宝发热超过41℃时,宝宝的脑子才可能受到影响。让大家闻之色变的“脑炎”,其实并不是宝宝发热导致的,而是脑子先有了病,脑炎损伤了脑细胞,后表现出发热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热时,尤其是婴幼儿,父母一定要特别关注,因为孩子各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过度用药,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自身免疫力的强化。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孩子自身免疫力比较差,可能会转为肺炎。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当宝宝低热,感冒症状围绕在鼻子周围,表现为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时,如咳嗽、流鼻涕、嗓子疼等,但是宝宝的精神和饭量比较好,不吃药的话,不到一周就能康复。当体温达到中热、高热,并且全身症状比较重,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时,这时父母最好带宝宝及时就医。
在治疗宝宝发热时,很多医生喜欢使用“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和输液。在对宝宝使用后,宝宝确实恢复得比较快。但是,“三素一汤”会降低患儿自身的免疫力。
所以在治疗宝宝发热时,如果温度不是很高,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为孩子降温。
1.酒精擦身
当孩子发热时,父母可以用酒精为孩子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但是需要注意,发热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宝宝的体温上升,在这期间宝宝会感到浑身发冷,冻得直哆嗦;到达一个温度后,会逐步降温。如果在体温上升阶段擦酒精,会让宝宝更冷,肌肉收缩紧张、身体僵硬,非常不舒服,反而加重痛苦,所以在体温的上升期最好不要擦拭酒精。另外,如果宝宝身上有皮疹,也不能擦拭酒精。注意要稀释酒精,使用高浓度酒精会导致宝宝从皮肤吸收过多的酒精,而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2.温水擦浴
当宝宝发热时,可以给其进行温水擦浴法,这种方法不仅仅成本低,而且宝宝自己还感觉很舒服。它本身对皮肤没有刺激,对宝宝免疫系统也没有损害,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方法也很简单,父母用温水擦宝宝身体有大血管的部位,如腹股沟、颈部、腋部,甚至脸、胸部都可以擦。要反复地擦,可以让宝宝体温降0.5~1℃。
3.发汗
通过发汗的办法来让宝宝退热,可以用1∶1的姜、葱根须煮开水,等水凉到合适洗澡的温度给宝宝洗澡,洗完给宝宝穿好衣服,闷一身汗出来,此方法适合手脚凉的发热,也可以用姜葱拍碎用棉布包起来给宝宝擦背(从股沟往上擦)。或者父母可以先让孩子热热地喝一碗姜汤,喝完姜汤之后,让孩子盖上被子,好好地睡一觉,帮助身体发汗。发汗的标准是要湿透,手背和足背要摸着有汗,微微湿润。发汗时,父母一定要不时地让孩子补充水分,多喝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并能帮助发汗,可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以防脱水。
4.高热时少穿少盖勿捂
在体温上升、冷得难受的阶段,要多盖被子;在达到一个顶点温度时,比如39℃、40℃,感觉身体不冷了,少穿衣服对退热有一定效果。有些老年人照顾孩子时,容易好心办坏事。孩子已经高热到39℃,还担心他着凉受风,使劲儿盖着捂着。越捂,热就越散不出来,孩子高热的时间反而会比以前持续得更久。
采用以上方法,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宝宝管控好体温,这样既不会让宝宝的身体受到伤害,也不会让宝宝的免疫力得不到锻炼。
父母给宝宝用药需谨慎
为宝宝选用退热药,主要考虑的是必要性,就是有没有必要使用退热药。退热药的原理并不是进行发汗,而是进入大脑内,调节中枢,控制体温,把宝宝体温往下调,有镇痛作用。一般来说,退热药如果应用得当,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不会损伤我们的免疫力。但也有个别患儿服用退热药后,出现过敏。
很多父母都认为,发热是细菌感染导致有炎症引起的,所以吃退热药的同时往往还会增服消炎药,所谓消炎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抗生素,的确它只对细菌感染有效。但事实上,发热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也尽可能谨慎一些,最好用替代药品。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热,建议选择中药制剂类的感冒药,对身体基本没有什么损害。感冒药一般不能发汗退热,只能缓解感冒症状,让宝宝感觉舒服些,如果要退热建议还是要专用退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