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精耘职苑:教师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提升实习教师队伍素质迫在眉睫

一所中职学校要办出水平与特色,综合因素很多,不仅要有优质的生源、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设备,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办好,教师是关键,领军型、创业型人才最重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日趋重视,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我校的生产实习设备从简陋到逐步现代化,已基本能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需要了。从地方投入到中央专项资金的到位,我校的生产实习设备早已更新模式。许多到我校参观的同行对此羡慕不已。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共计127人,人事代理3人,外聘人员131人(不含临时工);现有专职教师179人,行政人员12人。在编50岁以上教师11人,占总数的9%;在编41~50岁的教师43人,占总数的37%;在编31~40岁的教师20人,占总数的17%;在编30岁以下的教师22人,占总数的19%。由此可见,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充分反映了年龄上的优势。从学历结构上看,在编专职教师103人[男54人,女49人,研究生15人(含在职学习),本科86人,大专2人],全校在编本科学历以上教师95人,占教师总数的82%,在编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2%;从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看,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验师共31人,讲师4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达到92%。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现有85个教学班,学生3579人。

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调整专业设置,目前学校开办22个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加工制造类: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船舶机械装置安装与维修3个专业;交通运输类: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2个专业;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1个专业;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技术应用3个专业;财经商贸类:会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4个专业;旅游服务类: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西餐烹饪4个专业;文化艺术类:美术设计与制作1个专业;医药卫生类:护理、助产、药剂、中医康复保健4个专业)是厦门地区唯一一所办学专业覆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坚持走全日制教育与职业技能工种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常年面向社会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电工、焊工、乡村医生、厂内机动车驾驶5种培训与职业工种等级考试;毕业生实行“双证制”,由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毕业证书,通过考核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常年面向本校学生与兄弟学校学生开展计算机操作员、普通车工、数控机床车工、数控铣床车工、医药商品购销员、中式烹饪师、西式烹饪师、客房服务员、无线电装接工、电工、焊工、乡村医生、厂内机动车驾驶13种职业工种的培训与等级考试,是同安区仅有的一所能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的学校。

学校制定科学的校园总体规划,致力于校园校舍的改造、建设,初步形成教学区、教学生产实习区、运动区、生活区的合理布局。学校环境整洁有序,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占地面积117346.7平方米,生均41.9平方米;校舍70226平方米,生均8.5平方米。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足球场1个,标准篮球场9个,标准排球场3个以及室外体操区、室内乒乓球馆和室外乒乓球台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先进,拥有校园广播、校园闭路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3个系统,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数字校园学校”。

当地政府始终把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等多种渠道,学校有稳定的教育经费来源,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其中生均公用经费2008年460元,2009年460元,2010年460元,2011年460元,2012年750元,2013年910元)。学校近年基础建设、大型设备添置等专项经费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学校每学年缴存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都能及时足额返还学校。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3089.45万元的资金,用于扩建校舍,添置设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的体育馆和汽车维修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达5873.62平方米。在抓好校园建设的同时,我校重视教学设施设备建设,优先添置各种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现已按I类标准配齐理科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按省标配备配齐科技(劳技)、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等科室的器材;图书室和图书资料也达到省标配备的标准;在信息技术装备及设施方面,各班教室全部配备了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了多媒体电化教室、计算机室、视听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学校建有校园网,安装有教育资源库;校园网采用14千兆光纤接入厦门教育城域网。

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突出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办学特色,实习设备不断完善。主要教学设备有:钳工实习车间2个,机加工实习车间3个,电工实习车间2个,电子装接、检测实习车间2个,综合实习车间2个,电化教室2个;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三合一实习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95个,计算机网络中心1个,烹饪实习车间4个,设立助产、护理、药剂实习场所以及旅游专业用的形体训练厅、实习餐厅、客房等设施,固定资产总投资约1.2亿元,能满足全体学生生产实习的需要。

学校重视教师的业务成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大力抓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精神,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办学工作实际,制定本校相关制度:《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7年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兼职教师聘任条件及考核管理办法》等,严格落实政治要求严,理论素养好,工作担子重,教研水平高,探究能力强的要求,狠抓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强化措施,多层次培养,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专业建设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需要,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师能力为本位,从社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选拔、聘请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或具有较丰富的专业技术与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改革、完善、优化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机制,进一步优化整体实训教师队伍结构,突出特色,深化改革,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强管理,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日常工作中,注重新知识、新教学手段的学习运用。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题研究带动教研,以集体备课落实教研,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同步成长。组织全体教师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新潮流,学习微课,聘请国家级专家到校开展微课培训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讲座,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微课设计制作大赛;学习典型的教改经验,特别是要学习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成功的教学方法,从而整体高效地推进教师的业务提升,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学校利用千载难逢的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契机,以示范校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积极培养各学科专业带头人,数控、电子、护理三个重点建设专业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编写课程标准,撰写校本教材,并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之中。

根据专业建设把全校教师分为15个专业教研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每学期安排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尤其对新入编教师,不仅组织多场的教学能力培训,而且专门安排一个成熟教师给予指导,要求师徒互相听课3节以上,把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无私传递到新老师的工作之中。

学校要求教师重视课题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两年来,学校承担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课题1个,厦门市级“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1个,校本教研课题12个,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共有48人,占全校教师的比例为40.6%,高级教师有24人参加课题研究,占教师总人数的20.3%。其中依据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撰写的论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获市级三等奖。

学校教学、实习、生活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管理规范,严格按国家规定收费,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2010年5月,福建省教育厅发文确认我校为“福建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8月,我校顺利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行列。

自2008年秋季迁址新校区——同安五显文教区办学以来,为厦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近万名的技术工人,为高一级职业院校输送大量的学有专长的学生。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职业学校的教师与普通学校的教师完全不同,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技能。理论教师应能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能掌握一个工种的操作技能。

我校自2008年秋季整合办学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习教师队伍方面,专业教师的比例还偏少,许多教师是原来的高中教师,上课时还是用要求高中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此外,许多教师采用讲学的形式来讲授课程,其教学工作还在遵循过去传统的模式,与学生互动教学整体欠缺或不到位,这与中职校的实习教学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加快充实。

实习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担负着生产学习教学重任,主要是传授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今后的职业生涯。衡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是生命线,是一所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是否成功的方向标。

怎样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不少中职学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中职校实习教学除了具备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一流的教师团队才会培养一流的学生。”这个看法早已经成为厦门市职教人的共识。

实习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即除能熟练地担任生产实习课的教学外,还要求能讲授本工种的工艺理论课。从我校实习教师的现状来看,一部分是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选用的,大部分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理论提高。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选用的实习教师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在编写生产授课计划、教案或讲义及课堂授课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另一部分是从本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的,这部分人大多动手能力较强,但专业理论素质不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不强。留校的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只好照本宣科,因此很难启发学生内在的思维潜力。实践证明,这样的师资现状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崭新要求,我校面临亟须提升实习教师师资整体水平的迫切现实。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分为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教师分为三级实习指导、二级实习指导、一级实习指导、高级实习指导,分别等同于理论教师的教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副高)。实习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应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并获得高级工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学生实践技能教学指导工作。

这从理论上界定了实习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职业技术工种等级资质。目前我校的实习教师队伍整体离主管部门的从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多数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中职校后直接到理论教学的岗位,一方面,由于理论教师较缺;另一方面,其本人不愿意从事实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即使经过短期的实习,要胜任实习教学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就我校的数控、电工电子、护理、汽车、计算机、物流等技术工种的师资状况来看,其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大力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这就需要实习教师紧跟形势,通过外在的促进与自身的努力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中职校尽快提高实习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不断提高师资素质才能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校在办学中深知提升实习教师师资问题的重要性,从2009年起有计划地从企业聘请一些专家与实习教师“结对子”,聘请有技术、有文化的能工巧匠进校充实实习教师队伍。这些人员进校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独自承担实习教学任务,有较好的敬业意识。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学校采取“以老带新”或组织教师下企业(医院)实习和日常在岗业务自学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近年来,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学校大力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升级工程建设,在同安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自2009年秋季以来从“985”“211”等高校中招聘了36名工学、理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了我校的专业技术教学,这为加强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校的实习教师一般能熟练地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还能主动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辅导,学生上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了。在实习教学每天入门指导时段,教师不但要将操作技能要领和注意事项讲解清楚,而且将相关的专业理论要点讲透,同时做好示范引领,让学生在实习中提高职业工种操作技能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时巡回指导中,及时发现问题不但能在操作方法上给予矫正,还从理论上帮助分析。

另外,教师们为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注重“以赛促学”,选拔技能操作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由专业的实习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志和励精图治的精神。

2010年4月,我校学生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中职组)农林类花木嫁接技能大赛,获得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2014年1月,我校学生参加厦漳泉三地同城竞赛,获得焊工组第1名;

2014年5月,护理专业学生苏慧娟、陈鸿代表厦门到南京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5年3月,护理专业苏慧娟代表厦门到福州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获二等奖;

2015年4月,我校学生张嘉斌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中职组焊接竞赛,获二等奖。

同时,学校积极鼓励引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技能竞赛:

2013年春季,郭巍佳、陈韶越参加2012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商贸组三等奖;

2013年11月,本校16名教师参加厦门市中职校教师教学能力抽测,张绿萌获数控组第二名,王琳获医学组第二名,张跃强获德育组第二名,吴晓鸿获医学组第三名,郭巍佳获商贸组第三名;

2014年4月,蒋淑婷参加厦门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获得“技术能手”称号;

2014年6月,本校8名教师参加厦门市中职校教师国家技能大赛选拔活动,杨鸿女获医学组一等奖,张绿萌获数控组一等奖,另有教师获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

2014年11月1~3日,由教育部主办的2014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南京举行。由全国各地经过市级选拔赛及省赛逐层遴选而产生的1468名职教教师组成的37支代表队云集南京参加决赛,一共有726件作品同台展示。参赛作品、参赛教师数量均创历届之最,本次大赛共开设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等多个赛项。我校医药类教师杨鸿女,孤身一人赴会,克服种种困难,参加了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医药卫生专业组竞赛,目标坚定,勇敢拼搏,成功登顶,荣获一等奖(该组共设有两名一等奖),实现了本校教师在全国性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金牌“零的突破”,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我校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赢得了荣誉。11月3日10时,喜讯从南京闭幕式会场传回,全校一片欢腾,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搞好职业教育的坚定意志。

厦门市代表队中职组由市教科院陈振源主任领队,参加了大赛中的12个赛项的比赛,赢得多项荣誉:获奖项目10个,获奖率为86%;高职组参加8个赛项的比赛,获奖项目4个,获奖率为50%。厦门市参赛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共斩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成绩优异,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总成绩名列全国第七,厦门市教育局荣获大赛“最佳组织奖”。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中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在于教师各方面素质及业务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实习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更高,我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和掌握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是反映学校实习教学的晴雨表。

我校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坚持日常集中培训学习外,还采用灵活的方式。

(1)分期分批地把有培养前途并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的实习教师送到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或有关院校进修。2014年6月,学校选派数控专业刘力、黄贤渴,计算机专业陈稳赞、叶志海四位教师参加厦门市骨干教师专业培训,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进行脱产业务学习。

(2)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自2013年10月起,护理专业王琳到上海医科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脱产研究生学习,现已毕业;目前学校有郭巍佳、张丽华、张绿萌、陈韶越、邵黎乖、刘力、徐双智等老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

(3)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或轮流到外地考察学习。2013年暑期,学校创建国家示范校骨干专业团队一行20余人到上海同济大学学习;2014年7月上旬,学校创建国家示范校护理专业团队一行7人远赴兰州,到甘肃卫生学校、环境资源学院学习取经,收获丰硕。

(4)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学习生产中的工艺操作技术。自2013年起,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大批的专业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医院、酒店等单位,开展每人阶段性的20天生产实践活动。

总之,人才是支撑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的科技人才是我校打造美丽校园,建设创新型学校的关键。中职校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专业设置,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创业环境。

近年来,学校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作为科技兴校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通过大力发展适合社会市场需要的有高附加值的专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创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示范校等升级工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引进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和创业环境。

此外,学校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科技人才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创新。并积极争取研究院所、企业集团到校开展科技活动,吸引一批人才来校就业、创业。

种种实践案例表明,一批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引进为学校新兴专业的崛起和原有专业的改造、转轨、升级增添了新的活力。筑“巢”才能引“凤”。几年来,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急需人才的热门专业,并注重发挥产业对人才的承载和吸引作用,积极引导实习教师到名牌高校、优资企业进行锻炼培养,增强了生产实践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搭建争创国家示范校的创新平台,对创新创业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引导实习教师投身于服务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从2012年秋季起,围绕国家示范校建设,每年投入资金超过4000万元,为领军型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强力支撑。逐步推进实习教师的“理论教学+生产实习指导”的一体化建设,朝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实用型复合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奋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