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与梦想:国家艺术基金动漫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结项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幼儿认知发展特征与动画剧本创作的关联性研究

——以《小鸡彩虹》的角色及性格设定为例

杭州天雷动漫有限公司 贺少伟

摘要:幼儿动画作为动画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成长发育期关系最为密切,虽然在产业化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却在动画内容分类和受众年龄定位上存在很大问题,结合幼儿心理认知的动画剧本创作研究势在必行。对此笔者基于幼儿认知发展特征的理论基础,以动画剧本创作为载体,对幼儿动画创作进行一些探讨,为动画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幼儿认知 气质特征 幼儿动画

 

一、研究背景

英国诗人约翰·贝杰曼说:在黑暗的理性萌发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和视觉。这句话原意在赞美儿童的天真和纯洁,但也恰恰揭示了影视艺术的视觉与听觉两大基本语言。影视艺术通过画面和声音对人体感知器官的刺激,使影视信息得以传达。约翰·贝杰曼用“黑暗”一词来形容成人的“理性”,恰恰对比性的赞美了儿童的纯真之美。

相较其他影视形式,动画不仅仅是记录或是拍摄,它几乎能将创作者的想象力毫无保留地全部展现于观众的面前。“会动的画面”所创造出的令人惊奇的想象画面、真人演员无法表现的表情和动作等都是动画艺术比其他影视形式更引人入胜的地方。所以“夸张”是动画的最大魅力所在。在动画中,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在视觉上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异化世界,我们可以让随处可见的小动物说人类的语言、做人类的动作,我们可以让角色的喜怒哀乐更夸张和直观地表达,我们可以让善良和恶毒变得直观可见,还可以实现任何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景观……正是因为动画艺术能将这些想象通过色与形进行无拘无束地表达,所以才能被无拘无束、充满想象的儿童观众所喜爱。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动画不仅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儿童观众,更需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对儿童受众道德观念的教育导向、对儿童受众心理成长和性格塑造的正面影响、对于科学知识的直观化表达和传播等。

动画是依托于绘画和影视技术应运而生的,所以从策划到成片、从剧本到画面、从台词到音乐等各个流程都是由具有“黑暗”理性的成人们分工合作并得以实现的,但很大一部分动画作品却要呈现给天真无瑕的儿童观众。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各自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自然对于动画作品的需求和理解也不相同。那么在动画创作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呈现出一个在视听上使其享受、在故事上使其寓教于乐的故事呢?也就是在动画创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充分融合儿童受众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创作呢?

笔者通过对国内各类动画平台中大量国内原创幼儿动画和国际优秀幼儿动画作品进行了调研和比对,发现我国原创幼儿动画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动画内容定位模糊

无论是播放平台还是动画企业,对幼儿动画的创作定位和播放分类较为模糊。在播放平台层面,有些平台的年龄分段和作品分类较为模糊,无法为观众提供准确的观看指导;有些仅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动画被置于幼儿动画中。在创作层面上看,有些作品的自身定位与幼儿的心理接受度本就存在着断层。

(二)内容单一

通过调查得知国内幼儿动画市场潜力极为广阔,但是目前阶段,我国幼儿动画内容却较为单一。从题材上看,92%的国产幼儿动画多集中在幼儿教育领域,目的在于对幼儿的语言、社会常识、自然百科等方面知识的培养,说教性浓重,趣味性较差,并且此类动画在新媒体平台中的播放率并不很高,针对于幼儿的性格塑造和心理成长的启蒙教育类动画寥寥无几。但在国内较受欢迎的幼儿动画中,儿歌童谣类动画点击量最高。

而国外幼儿动画则多注重对幼儿启蒙教育类的培养,在动画中有意图地对图形以及道具认知进行引导,偶尔具有说教内容但在剧情上不作着重描写,重在角色的情绪表达,比较严谨地围绕着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故事的编排,值得借鉴。

(三)剧情缺乏设计

幼儿在语言理解、事物认知、感官控制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对幼儿进行有较多情节的故事性说教,不仅无法吸引幼儿注意力,还会造成幼儿无法理解故事内涵。而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动画就主要以主观性的说教题材为主。

(四)编剧缺乏幼儿心理认知以及盲目创作

由于目前国内动画编剧的知识构成,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所了解的动画创作者几乎没有,导致创作盲目,这是当前我国幼儿动画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

以上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幼儿动画内容与幼儿观众的心理断层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幼儿认知发展特征的相关知识不了解,而幼儿心理学家又对动画创作和剧本创作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存在着交叉学科间的极大隔阂,所以从受众心理出发,结合受众心理认知发展的剧本创作研究势在必行,主要希望能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为幼儿动画编剧和幼儿动画创作提供有益借鉴。

幼儿动画编剧不仅要知道动画剧本不同于其他剧本在创作上的特殊性,还要了解动画的整个流程,所以国内目前专业的动画编剧本身就凤毛麟角,再加上幼儿动画编剧需要对“儿童心理认知”了解及掌握,并最终能运用于剧本创作中,使得我国幼儿动画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和幼儿受众产生了断层。所以本文希望能通过对幼儿心理认知发展特点与动画剧本创作的结合研究,为国内的幼儿动画编剧提供有益的借鉴。

幼儿动画作为动画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成长发育期关系最为密切,虽然在产业化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却在动画内容分类和受众年龄定位上存在很大问题,结合幼儿心理认知的动画剧本创作研究势在必行。

第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有益辅助。

3~6岁阶段正值幼儿性格塑造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通过对当前国内动画市场中平台、作品、创作者及受众的市场调查,发现我国幼儿动画中存在着受众定位模糊、缺乏差异化设计、作品内容单一、创作者缺乏对幼儿心理认知等问题。幼儿动画中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是我国动画产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但不利于幼儿观众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动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希望本论文在故事设计上更贴合幼儿受众的心理接受度,通过小鸡们的成长的故事为小朋友们提供引导和有益辅助。

第三,为幼儿动画的创作提供理论创新。

在动画创作中,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特征研究的幼儿动画理论创新在幼儿心理认知与动画创作两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研究。努力将幼儿心理认知与动画剧本创作进行充分的融合,努力填补幼儿动画剧本创作与幼儿受众断层的问题,是动画创作中的尝试与创新。

(一)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特征的动画剧本创作研究

1.动画剧本理论的研究概况

国内目前对于动画的理论性研究已有相当的成就,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和深入的研究系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动画历史、技术和艺术层面上的总结。例如孙立军主编的《中国动画史研究》、贾否的《动画概论》以及李涛的《动画符号与国家形象》等。第二,对动画的产业的研究。例如社科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宋磊的《卡通形象营销学》等。第三,对其他国家动画体系的理论研究,例如陈奇佳的《日本动漫艺术概论》、赵小波的《欧洲动画论:法英德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等。

对于动画剧本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对于动画情节、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对于动画故事类型的分类性研究,对于创作步骤和创作规律的分析性研究以及对于优秀动画作品的解析性研究等。并且多数相关著作是以教学性质为目的,作为高等院校中动画专业的教科书而使用,例如王刚、张波的《动画剧本创作及赏析》,王乃华、李铁的《动画编剧》,由Paul·Wells编著的《剧本创作》,由范志忠、马华编著的《影视动画编剧学》,杨晓林的《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等。当然,动画剧本的创作离不开影视剧本创作的大范畴,在对国外的影视剧本的相关研究中,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布莱克·斯奈德的《救猫咪》、沃格勒的《作家之旅》等论著对动画剧本创作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深入学习。

但是国内动画的剧本创作领域依旧存在着一些空白,譬如在剧本创作层面上,依然以青少年观众为主,对受众群体的分析较为泛泛。在剧本类型的研究上依然以动画电影的剧本创作为主,对于系列片的剧本创作涉及较少。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创作方法,只在剧本的一般创作规律上进行总结性研究,对受众群体年龄阶段性特征的考虑较为欠缺。譬如对于3~6岁和6~9岁的幼儿心理教育来说,教育内容上所需注意的问题以及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年龄段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国内针对这两个年龄段儿童的动画作品在内容上并无太大差异。同理,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所创作的动画作品,在剧本创作时也应该有针对性的了解受众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和设计。

但国内目前鲜有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特征,针对动画剧本创作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例如,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与“幼儿心理”和“剧本创作”相关的研究文献,搜索结果寥寥无几。

3.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概况

对于学前儿童(包括婴儿和幼儿)心理发展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领域。第一,对于幼儿生理发展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遗传、身体、运动、激素等与心理层面的相互影响。第二,对于幼儿认知发展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心理变化过程。第三,对于幼儿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自我与他人在社会关系层面的研究。较为著名的理论有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发展论以及当代信息加工理论。

对幼儿心理综合分析和总结的著作有刘金花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周念丽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勒弗朗索瓦的《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还有由华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林崇德、李其维、董奇主持翻译的《儿童心理学手册》等。对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研究,例如蒙特梭利的幼儿早期教育法、曹中平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等。还有面向儿童家长,提出对于儿童心理问题解决方法助其健康成长的论著,例如闻少聪的《理解孩子的坏脾气》等。对于儿童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例如蔡春美、洪福财的《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等。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但具体到与幼儿心理相关的跨学科项目应用中,相关的研究论述便较为匮乏。譬如在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画作品创作上,目前还没有文献将儿童心理与动画创作进行紧密结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同样,与动画剧本创作的结合研究领域的结合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4.幼儿认知发展特征与动画剧本创作的关联性研究

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动画主要是根据视觉和听觉向观众传达思维信息,所以本节内容将探讨在动画剧本的策划阶段,通过对儿童心理认知的不同范畴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分析整理出儿童心理认知与动画创作相关的交叉领域。使得动画剧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有理有据,最终使得故事创作能够“投幼儿之所好”。

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心理发展三大领域中,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与剧本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认知发展中包括幼儿的思维认知特点、语言发展等与剧本创作中的世界设定、故事结构、台词设计等内容息息相关;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自我发展和他人发展与剧本创作中的角色设定、情绪表达、故事取材和主题等内容关系极为密切(如图1-1所示)。

图1-1 幼儿认知发展与动画剧本创作的交叉点

在幼儿心理认知中最重要的理论莫过于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儿童气质类型理论、幼儿情绪发展及认知理论、幼儿的思维认知负荷理论以及幼儿的语言发展理论等。

(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与幼儿动画的世界观设定

皮亚杰的理论之所以用“发生(genetic)”一词,是因为他坚信无论处于什么文化环境,我们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我们所利用的结构和过程,对所有人均是内置的真实存在。“认识论”实际上指的是关于知识的研究。从根本上,皮亚杰认为我们了解和适应世界的方式并不依文化和人种而异,并且总体上是以某种固定的顺序进行的。其理论核心是儿童如何适应于一个持续变化的世界。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系统划被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0~2岁的感知运动阶段、2~7岁的前运算阶段、7~11岁的具体运算阶段、11~15岁的形式运算阶段。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儿通过身体行为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例如无目的性吮吸、抓握物品,反复将物品扔到地上等行为。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在幼儿动画的受众范围之内,本文中不作详细讨论。

1.前期运算阶段的泛灵化思维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能够利用客观事物的表征(表象、图画、词汇、姿势)而不仅仅是自身的行为动作来感知和思考客体事件,这时的幼儿思维更敏捷、灵活和有效,但此时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认识到其他人的不同视角或观点,所以此时的幼儿思维受到自我中心化的限制。

自我中心化,即自我中心主义。该理论最早出现于皮亚杰的《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他用自我中心主义这一术语来代指幼儿无法区别一个人的自身观点和他人观点,无法区别一个人自身的动作和活动与对象的变化,将一切都看作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一部分。这是幼儿在“世界观”上所体现出的基本的特征。幼儿的自我中心化状态表现为:完全以自身的动作、感知,乃至情感、想象、观念等为中心,以自己的视角和立场看待周围世界中的一切,他无法意识到需要从另一个视角去观察、审视和对待非我的人、物和事。所以,幼儿们常认为外部世界因他而存在:电灯为他而照明,玩具为他所拥有,太阳和月亮也跟着他走和他一样会说话;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却并不知道自己是他哥哥的弟弟;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却很难辨别他人的左边和右边;例如当一个成人与儿童玩传球游戏时,成人在坡顶,儿童在坡下,当由于地球的重力球自动滚下时,如果成人问:为什么球滚了下来?儿童会说:因为它要和我玩!当母亲身体不适需要安静时,孩子却依然吵吵闹闹,因为他很难站在母亲的立场体会妈妈的不适。

由于幼儿期生物观和生命观的不完善,所以此时的幼儿思维认知大部分被想象力所占据,因为幼儿无法对环境进行客观的理解,所以处于前期运算阶段的幼儿在思维上存在着绝对的主观性,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化思维,具体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泛灵化观念。

幼儿用非理性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世界,并将万物生命化。并且儿童在评判事物时也是以自我为重心的,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和他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意识、有感情。荣格曾经也说:“对于儿童来说,月亮是一个人或一张脸,或者是星星的妈妈,云彩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玩具娃娃需要吃饭、喝水等”。幼儿的这种“泛灵化”思维使他们易于把外界事物的审美特征融入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当中,使得儿童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幼儿的泛灵化思维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幼儿泛灵化思维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通过访谈法得到四个阶段的结果,如问幼儿“桌子或太阳等被针扎了以后,会感到痛骂?”“太阳、大山等有生命吗?”幼儿的回答说明他们的思维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幼儿由己推物,因为有了“泛灵化”思维,即“万物皆有灵”和“万物皆有情”。

2.幼儿动画中的泛灵化世界观

通过对大量幼儿园中儿童画的素材收集发现,泛灵化学说在最能直接的反映儿童心理的儿童画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画中出现的大部分物体如小汽车、云彩、太阳、月亮等自然事物均带有五官,甚至在一些有动物、昆虫类的儿童画中,角色还被赋予了开心或难过的拟人化表情。

通过上一节对幼儿认知的“泛灵化”特点,得知在幼儿心理层面存在“万物皆有灵”和“万物皆有情”的心理特点,幼儿泛灵化的思维特征在动画作品世界设定上的运用也不胜枚举,体现在动植物角色的拟人化表现,例如《狮子王》中的动物角色,《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等,经过总结发现,在动画作品世界设定中的泛灵化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如表1-2所示)。

表1-2 动画角色的“泛灵化”应用

第一种方式为语言化的物,强调物的原始状态,但是拥有表情并且能说话。第二种方式强调物的拟人化,即改变了原有事物的特征,变成了能像人一样行动和说话的事物。这两种泛灵化的应用方式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各有优势,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年龄段和题材的动画作品中。因为小鸡彩虹针对的是幼儿受众,在造型上既保留小鸡原有的造型特征,又使其能够像人一样行动说话,更能使观众产生角色的代入感,所以将小鸡彩虹中的主角们以第二种泛灵方式设定,将其他配角设定为第一种泛灵方式。这样既能符合幼儿万物皆有灵的思维特点,又使得动画角色在设定上主次得当。所以小鸡彩虹的动画世界观中采用两种泛灵方式结合的设定方法。

(三)幼儿气质类型理论与幼儿动画角色性格设定

气质,通常称为脾气或性情。是个性或人格的生物情绪基础。特定的气质类型使幼儿的情绪反应倾向于某种特定的偏向。幼儿的气质是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较为明显而稳定的性格特征,是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够观察到的儿童的个人特点。

因为气质类型在儿童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预测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尤其是今后的社会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近年来气质引起了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者尤为特别的关注和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气质的研究日益增多,气质已成为儿童心理定义、实验、测量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由于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在儿童气质的定义、基本内容、气质的测量、发生发展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获得了大量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节内容便是将幼儿气质类型的主流研究成果分析与总结,并应用于幼儿动画的角色设定中。

1.幼儿的五种气质类型研究

在儿童气质的研究中,托马斯和切斯领导的纽约纵向研究计划(NYLS)的工作最有代表性,他们对141名儿童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观察。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基本知识,用9个维度来描述儿童的气质结构,分别为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心境、注意力分散度和注意广度和持久性。1992年,由张雨青等人将托马斯和切斯的“3至7岁儿童气质的父母和教师评定表”译成中文,对大陆4个城市的近千名儿童进行了测查,因素分析的结果获得了6个分析维度。分别被命名为“集中注意力与活动性”“适应性”“反应阐限”“社会性能力”“负面情绪性”以及“坚持性”。在后来的发展中,为更适应我国儿童实情,逐渐演化为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性和专注性5个维度,通过对这5个维度进行的观察、记录和分类,将我国的儿童气质分为敏捷型、活跃型、专注型、中间型、抑制型5种气质类型。并且在心理学的相关论述中,对这5种气质类型的儿童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

活跃型的儿童实际表现为喜欢运动,动作灵活,不挑食,喜欢争第一。体育课上即使脚扭伤了也一瘸一拐的跑来跑去,并且好奇心强,不愿遵守规则,淘气,喜欢恶作剧并且没有耐心。老师在的时候比较乖,老师不在的时候立马活蹦乱跳。特点总结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且好动、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耐受性差;对认知活动反应一般;对环境和人的适应性表现一般;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在744名3~6岁被测儿童中占比11.7%。

专注型的儿童具体表现为注意力持久,坚持性强,注意力不易分散。喜欢安静的活动并且活动量小,情绪稳定,耐受性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水平一般,对环境和人的适应性一般。特点表现为喜欢安静的活动,活动量小,情绪稳定,克制力强,做事有条理,踏实稳重。在744名被测儿童中占比17.2%。

抑制型的儿童具体表现为与人的适应性较差、容易退缩和害羞,不喜欢大运动量。情绪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水平低,坚持性强,注意力不易分散。特点表现为动作缓慢、性子内向、拘束、胆小、安静并且沉默寡言,在家中和学校中的反差较大。占样本比例的21.8%。

中间型的儿童情绪稳定,活动水平一般,与人交往随和。虽然做事不是很积极但是富有爱心,对环境和人的适应性、灵活性一般。注意力持久的程度中等。占儿童比例最高,达到27.3%。

敏捷型的儿童特点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强、反应快且敏锐、易于接受新事,注意力易集中、不易分散。对环境和人适应快,情绪表现比较稳定,积极情绪占主导。占被测儿童22%。具体表现为外向,说话声音大语速快,喜欢东张西望,兴奋,表情丰富,表现欲强,眼神中总是充满期待,聪明脑袋反应快。

2.“小鸡彩虹”的性格设定

幼儿心理学总结出我国的5种幼儿气质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受众儿童的实际性格,为动画创作中的角色性格设定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经过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参考和数据比重,通过戏剧化提炼,基本可以涵盖所有受众儿童的性格特点,并且让角色更具代表性地出现在动画中,使得相应性格的幼儿或家长产生强烈代入感。并且可以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优点或缺点,在故事中对幼儿的心理成长进行有益引导。

幼儿气质类型研究在小鸡彩虹性格设定中的应用具体如表1-3所示。

表1-3 幼儿的5种气质类型与“小鸡彩虹”的性格设定

小红为活跃型性格的3岁女生,特点是叽叽喳喳爱冒险,开朗外向但是粗心大意;小橙为敏捷型性格的5岁男生,特点是阳光活力爱运动,擅长体育运动,性格爽朗、倔强、冲动、好胜;小黄为抑制型性格的3岁男生,特点是善良呆萌小暖男,性格温柔,耐心细心,安静内向并且容易害羞;小绿为敏捷型的2.5岁小男生,特点是机灵淘气恶作剧,调皮多动,动作多并且频率快;小青为中间型的3岁小女生,特点是多才多艺小公主,特长是艺术,拥有公主气质,最喜欢美丽的东西;小蓝为专注型的4岁小男生,特点为聪明严谨小博士,擅长发明创造,做事有条理并且自尊心强,习惯推眼镜、托下巴;小紫为中间型的3岁女生,特点是贪吃憨厚小胖妞,擅长厨艺,憨实富有同情心,但是贪吃喜欢吃各种好吃的。

希望以幼儿气质类型为基础的小鸡彩虹动画角色设定能真正的让观众在观看故事时,产生性格上的角色代入感。

除此之外,结合幼儿心理认知发展的动画剧本创作研究除了在世界设定、角色设定上充分应用之外,还应该将角色表演与幼儿情绪认知进行结合研究,还应该结合幼儿思维理解进行幼儿剧本的剧情容量研究,还应该结合幼儿词汇发展与幼儿动画剧本台词设计等方面的针对性策划,继而进行幼儿动画剧本的创作。希望能为幼儿动画编剧和幼儿动画创作提供有益借鉴,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有益辅助,为幼儿动画的创作提供理论创新等。

 

参考文献

[1]关文旭,佟婷.提高幼儿电视动画质量的策略分析——兼论幼儿电视动画的教育价值[J].戏剧与影视,2013年(1):116.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2.

[3]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4]刘冬岩,贺成立.基于视觉思维的视角解读儿童画[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9.

[6]胡日勒.3~5岁幼儿气质情绪性对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7]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