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高手的三个境界
长久以来,作为一名生涯规划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人们的努力和回报,常常是不成正比的?
我当然不是说不劳而获,任何收获都需要投入,高回报背后的艰辛只是你没有看到。
但同样是投入,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想知道智力、能力和努力程度都相若的两个人,因为不同的选择,10年后的人生收益差别为何大,不用看什么研究报告,回想下你的大学、中学、小学同学的生活状态就足够了。这些当年和你能力相若,起跑线差不多的人,今天离你越远,彼此差距越大。而且,不见得最成功的人,就最勤奋最努力,而那些活得不如意的人,他们应付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未见得就比你小。
带来这些巨大差异的,不仅是努力,更是一次次选择。就像两块一模一样的雪球,从山顶上滚下来,因为轻轻磕了一下一个小石头,向不同的方向滚去。这样的小改变叠加起来,雪球落到山底的时候,会相差很远。人和雪球不一样,雪球是被动地滚,而人会主动选择。所以人生的差距比雪球的差距,大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过去,资源匮乏,出口目标很清晰,人生是一场场战斗;而在资源丰富的今天,人生不再是战争,而是一次次的投资和选择。这些选择背后的差异,就是认知的差距。
看一个简单的事实:
2000年的优秀毕业生去了外企和四大,土鳖毕业生去了四环边中关村的公司;
2005年好学生进入了风头正劲的诺基亚,土鳖毕业生选择了卖鞋卖袜子的阿里巴巴;
2010年优秀的毕业生都留学美国,土鳖毕业生都留在了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2015年的优秀毕业生都选择去了BAT,谁是那群幸运的土鳖呢?
当年的“土鳖”和“优秀”是成绩和能力的比较,但是收益似乎不完全是优秀的函数,如果说当年的“土鳖”们是幸运地选对了道路,那么你有什么方式可以重复这种人生的幸运选择?
我的父母亲,是非常勤奋、正派、踏实和专业的老知识分子,他们过了与命运奋斗的一生: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国有体制改革、股灾、房价上涨、病痛……即使这样,带着那种老一辈人天然的正派和热情,他们活得顽强又乐观,是我很爱很尊敬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对他们冲击最大的并不是时代的大事,而是生活中他们没法理解的不公平——他们没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一个“无所事事”的朋友通过投资房产,轻松赚到了他们成千倍工资的钱?为什么今天在他们看起来生活和工作方式“不靠谱”的一些人,会活得那么不错?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深深地受到了冲击。
如果社会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今天我们该相信什么?我,作为一个天天支持别人设计人生、自我实现的人,该如何向自己的父母解释这个游戏规则?我今天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不能告诉他努力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该如何对他解释,要不断成长和努力?
我还经常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家庭条件不错,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但是依然非常非常努力,比当年我为了生存还要更加努力。他们挑工作的最大期待就是能学到东西,要不就是做点儿有意思的事,实在不行也要有一群好玩的人,钱倒还是其次。他们迫切希望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理解自己的可能性,不辜负自己的好青春。
但他们也会很沮丧地发现,即使尝试了网上说的各种努力方法,自己似乎好像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牛人”。即使每天进步1%,也没有像励志公式上说的那样一年增长37.8倍。年龄越大,他们好像距离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越远。他们与那些真正的高手的距离,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了努力和回报的关系?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新精英生涯的董事长。10年里,我带领着这家公司从零做起,参与市场竞争,琢磨商业游戏法则,现在成为生涯规划领域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机构,算是有了些成绩。我从商业前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我深深理解,一个公司的估值和竞争力,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撬动,个人努力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每当这时,“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的困惑就更加明显,时常让我陷入思考。几年下来,我慢慢开始理解这个困局的真正问题所在。
今天,大部分关于个人成长、生涯发展和人生设计的理论,都源自心理学、教育学。这些学科的视角主要是从个体出发,希望个人通过整合、学习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追求一种内在的丰盛。
而很多人期待的提升竞争力、发挥优势、快速增值等概念,却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和商业,从这个视角来看,个体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社会原子”,个性化部分不多。更重要的是抓住趋势、利用规律、达到外在的社会成功。
这两个角度如此不同,解释起来答案就不一样,比如房价问题。心理学告诉你“房子并不代表安全感”,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是“如何利用杠杆和趋势投资房产”。
这两个角度都有自己的好处,但是如果你通过个人的角度希望达到社会的成功,这中间就缺一块拼图,你不得不承认:
发挥天赋、追随热情,你一定会很幸福,但未必能改变世界;
刻意练习1万小时,你会进入心流,持续突破,但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会获得宁静,但未必能创造价值。
而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的上升。每隔几年,他们突然上一个台阶,眼界、想法、能力、调用的资源和身价都完全不同。这就是利用规律放大个人努力的结果。
我研究过《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华人富豪的生涯案例,他们有3个共同点:首先,他们足够努力、勤奋;其次,他们在26~35岁开始创业,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社会积累足够、家庭负担又还不太重的时期;最重要的,他们在创业两年左右后,都遇到了一个空前的时代上升趋势,香港首富是抓住了金融和地产行业的趋势,台湾首富是抓住了电机和塑料行业的趋势,内地的首富则是顺应了互联网大潮。后面这两项因素,是他们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关键。
就和游泳一样——会游的人很省劲,不会游的人即使身体强健,也游得很累。这就是对于水的理解不同,“水性”的不同。
时代也是有水性的——有些人深刻理解时代的水性,能顺着大潮去很远的地方;有些人则不理解社会和时代的水性,搞不好还会淹死自己。时代高手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上升,就是恰当地运用规律放大努力的结果。而大部分人也许懂个人成长、心理发展,或者熟谙社会和商业规则,但恰恰缺少了结合这两部分的一环。
我写过《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销量过百万,很多人因此受益。这本书从心理学视角,解开了很多错误心智模式的心结,让人不被自己禁锢,活出真正自我。而《跃迁》这本书,则希望拼完这块拼图——从社会的角度解释个人的成就和成功。
拆墙不够了——这次我们要拆天花板。
那么,从哪里获得这些知识呢?
显然不是学校。今天我们的教育开始强调个性化,要幸福教育,这是一种进步,我们好歹从工业化的生产式教育走向了从心理学角度看待教育。但真的接触美国的精英教育后,你会发现他们不仅教这些,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如何判断趋势、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美国精英阶层的家长手把手、口对口地教授孩子这些知识,很早带他们进入各种社交场合,认识最优秀的人,本质上,就在教他们如何更加轻巧地利用规律的技术。
我在当GRE老师的时候,曾经教过收费很高的一对一英语私教班,学生家长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真的很有钱,不在乎钱的家长;有一些则是收入中等,希望孩子有出息,一咬牙花大价钱的家长。对于前者,我倾尽全力让自己对得起这个价格;对于后者,我则更加苦口婆心,小心谨慎,偶尔还开个小灶,我知道这些钱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每次,我都会跟接孩子的家长聊聊孩子的学习进度。我会说“你们家孩子词汇量还不够,要把这6000词汇尽快背完,然后阅读分才会好。”这个时候,我经常收到两种回答。那些中产阶层家庭的家长会说:“听到没有!要听古典老师的话!回去好好背,好不好?”孩子温顺地点头。而有些真正聪明的家长则会笑着说:“古典老师,我们家孩子就是不爱背单词,但是他喜欢阅读。我们进度不需要那么赶,你能不能陪他多读点儿有趣的英文书?”后面这种回答,震撼了我。
家长在答,而孩子在学——两种不同的回答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前者是“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后者是“我可以要求世界以符合我的方式教学”。我相信前一种孩子会成为最优秀的员工,但是后一种孩子,未来则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创造一些世上完全没有想到的东西——即使你有足够多的钱,你依然还是买不回来对于世界的真正认知。过去也许是寒门出贵子,今天则是贵门出贵子——这个贵不是富贵的贵,而是高贵的贵。真正优秀的心智,一定会培养出足够优秀的人。否则即使身处最好学府,你依然学不到那些让你与众不同的东西。
家庭教育当然是一种路径,另一种路径则是理性的科学分析和自身感悟:通过观察社会真实一线高手的案例,加上科学的规律分析,个人也能找到这些高手背后的逻辑和思路。这本书的思维方式更是这样:以最近5年来学习的底层数学、进化论、系统科学的框架,配合身边高手的案例分析、结合生活的场景,把高手的心智和技术展现给你。
这也给了这个时代年轻人一条真正的公平竞争之路——即使你的阶层和起点不够好,只要你具有能在网络中识别高级心智的能力,这个世界的可能性依然为你敞开。聪明地勤奋,合理地利用趋势,是这个时代科学地改变命运的技术。
《跃迁》就是我对于开头的那个困惑的回答——希望那些“土鳖”朋友们,和我父母一样诚实正直又努力的人,那些非常勤奋的年轻人,可以看完这本书,少走弯路,不再关门憋大招,理解规律,引入资源,完成自己的跨越式成长,成为真正的高手。从同一认知起跑线开始,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这本书想要讲的主题是: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第一章,我们谈到了网络、人工智能对于学习方式、思考方式和竞争力的改变,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外包大脑”完成一次次的进化。在未来的时代,我们该抓住什么趋势,又应该规避什么风险?
第二章,谈到的是如何做好选择,培养竞争力的高手战略。现代社会是一个机会变多,但是(成功)概率变小的社会,在这个时代,该如何识别自己的机会?我们从一个统计学的底层逻辑——幂律法则入手,分析了为什么头部会有重大的收益,该如何识别自己身边的机会,以及有了机会以后,高手们是如何守住机会,保持不败的。
第三章,解决的是关于学习的焦虑。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终身学习也学不过来的时代。这个时代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如何比自学更快地获得知识?如何联机更多大脑一起思考问题?如何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如何让知识变成价值?我们会向最优秀的学习者和思考高手学习技术。
第四章,谈及的是如何看懂和理解世界的技术,也就是经常说的高手“破局”的能力。里面会引入一个重要的底层学科“复杂系统”,并且延伸出两个方向——如何成为一个看得更远和看得更透的思考高手?你会理解社会系统里最重要的两个思考工具——回路和层次,让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一个台阶。这章应该是认知难度最大的一章,但是绝对值得,因为前面几章的思考都来自这一章的技术。
第五章,最后一部分,我们谈到了高手的内在修炼。仅仅有外在技巧是不够的,所有高手的技巧都是逆人性的,所以高手需要大量的内在修炼。这一章详细谈及了现代社会高手的7个心智关键词: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希望你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我自己起了这么大的一个话头,让这本书的思考显得有点儿不成熟而青涩。
不过LinkedIn(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的话给我壮了胆:“如果你不为你发布的东西感到一点点尴尬,那就说明你太晚了。”
我也决定早点儿让读者受益:用一种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来发行这本书。先发布最小可交付的产品,再持续地迭代。我在书后整理了“跃迁书单”,方便你做更深的延展阅读;我在书里放置了一些可探讨的话题,方便大家进一步参与讨论;未来还准备做跃迁书友会,汇聚一群时代跃迁者。这本书会一直自下而上地生长,持续迭代下去。
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
第一个阶段是“见自己”:你得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持续地走出舒适区,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见世界”:带着这些对自己的理解上路,你会碰得头破血流,你开始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各种人生的可能。
这部分就是这本书主要谈到的话题。看到趋势、理解规律、升级心智、自我跃迁——不仅要有高手的认知,还要有成为高手的技术。
但高手之后还有第三阶段,就是“见众生”:高手当久了,胜胜负负,你终于理解,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的传播出去,帮助更多人,这样才能从高手变为一代宗师。
彼得·德鲁克的父亲曾带他去见经济学家熊彼特,他父亲问这位经济学大师:“你现在还会想别人要怎么记得你吗?”“当然,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现在我希望以后的人记得我是经济学老师,一位很会教学生的老师。”
德鲁克的父亲对这个答案很吃惊,熊彼特继续说:“到我这个年纪,才慢慢体会到,只被人记得你的理论著作,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而有所不同,这样才算是有作为。”
小说《在轮下》里写道:“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相信有那么一天,如果你已经修炼成为一代高手,希望你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文字的、声音的、在线的、线下的……联机更多的聪明人,一起玩好这个轮子;推一把新人,让他们跑得更快,越过你飞奔而去;拉一把活在轮下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过得更好些。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这样定义自己的成功:让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有所不同,才算是有所作为。
这更是一种跃迁。
不得不说的感谢:
这本书上市前夕,收到很多老师朋友写的序言、推荐和支持,编辑看着书封乐,你这是要集齐个人成长领域的所有龙珠啊。我感到了巨大的善意——兄弟们的感谢话就不说了,留着喝酒——我一定要留出点儿篇幅,感谢一些没有他们,我就无法完成书的写作的人。
要感恩我的爸爸妈妈和太太培根,还有两个女儿弯弯和满满,他们对我支持最大,却要求最少,只是鼓励我去做这些自己热爱的事,是我心灵的归宿。
要感谢策划人燕恬,以及在写作中帮助我策划、收集资料、激发思路的伙伴,于淼、侯定坤、刘晶荣、丛挺、熊斌、姚琦、王方……和新精英团队给我的巨大的空间。
还要感谢中信的编辑赵辉和张艳霞,我们为了封面和书名吵了好几个通宵,最后又像接生孩子一样并肩等待这本书的出现。
最后很开心遇见你——不知道是什么缘分让你拿起这本书。阅读是一种思想的对谈。在这个时代,能花点儿时间一起安静坐着聊天的人,已经不多。很开心能和你在一起,快乐地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