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实战心理学:老HR手把手教你HR心理策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动作洞察员工内心

人的行为是由大脑支配的,某些下意识的动作和行为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表情动作是情绪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HR想要真正了解员工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人都擅长将自己藏在一张无形的面具之下,但是只要HR留心观察,是能通过员工的表情动作来洞察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的。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嘴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达尔文曾经这样说过:“表情动作的发生是与情绪变化相联系的。”HR在与员工的交往中,可以通过员工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他的心理和性格。

当员工嘴角翘起,眼睑收缩,眼睛尾部有“鱼尾纹”时,表示他很高兴;当员工做出高兴的表情但眼角并没有出现鱼尾纹时,说明他在假笑。

当员工做出抿嘴的动作,说明他对自己说的话没有自信,这也是犯错后表示羞愧的经典动作。当员工嘴角翘起且只出现在脸部一侧时,传达的是不屑、轻蔑的意思。

当员工对HR讲话时,如果一直盯着HR的脸,那么员工很可能是在撒谎,他做出这种动作的目的是想通过HR的表情来判断其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当HR和员工谈话时,如果员工的眼睛一直看着HR,身体微微前倾,说明员工对这场谈话很感兴趣。如果员工脸上一直带笑,但眼神忽左忽右,身体向后靠,这样的动作表示员工早已兴味索然,想早点结束谈话。

HR可以通过不同员工在相同的情绪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不同表情,来推断员工的性格。比如“高兴”这个表情,哈哈大笑的是性格外向的员工,抿嘴浅笑的是性格内向的员工,只是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的员工可能近期工作或生活不顺心,因此无法真正表现出愉悦。俗话说“相由心生”,有些员工眉眼带笑,面部肌肉非常放松,他们在工作中心态更平和,比较有团队意识和献身精神;有些员工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面部肌肉紧绷,他们做事更挑剔,易怒,更关注自我。

身体语言是情绪在身体姿态和动作上的表现。HR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员工的站姿和坐姿也各不相同,有些员工喜欢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两脚平行站立,这类员工一般开朗外向,在工作中积极肯干,乐于接受挑战性的工作,但内心比较自负,不太乐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关于坐姿,喜欢左腿搭在右腿上的员工自信心强,有主见;喜欢右腿搭在左腿上,双手交叉放在右腿上的员工看起来亲和力强,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他们会有些势利眼和世俗,是说得多做得少的员工;有些员工经常正襟危坐,他们做事力求完美,但缺乏创新精神;如果HR和员工交谈时,员工深深陷入椅内,表明他非常信任HR,且对谈话很感兴趣。如果员工自始至终只是浅坐在椅子的一角,则说明他对谈话毫无兴趣,内心并不信任HR。

“撒谎会让鼻子变长”,虽然只是童话故事里一个有趣的说法,但人在撒谎时轻触鼻子确实是最常见的肢体动作。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所以,人们会触摸鼻子以缓解不适。触摸鼻子一般是用手在鼻子下沿轻轻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触碰,女员工做这个动作会比男员工更加轻微。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因为绯闻事件接受司法调查时,有人曾做过详细统计,他在陈述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

如果员工坐着时喜欢抖腿,这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教养的坏习惯,而且这类人比较自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过他们通常很聪明,总能提出一些有创意的点子。如果员工在一段工作结束后,有伸懒腰的习惯,并且双手交叉向上,这个动作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很自信,想炫耀但又不想被发现。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说话时的音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表现。言语表情同样可以揭示我们的情绪状态。当员工高兴时,说话声音较大,语调轻快;当员工悲伤时,说话声音会变小,语调低沉;当员工愤怒时,声音会变得急促;员工讲话时语调拉长,说明他不想被别人反驳;当员工讲话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说明他想获得更多的关注。HR可以通过笑声来了解员工,例如喜欢“哈哈哈哈”大笑的员工个性爽朗,工作时不拘一格;喜欢“呵呵呵呵”笑的员工,这类笑声不免有假笑的嫌疑,员工的内心其实并不开心,很可能是强压不快而敷衍地笑;有些员工微笑时并不发出声音,他们多是感性的人,虽然有些情绪化,但很好相处。

HR从员工的措辞上也可大致推断出他的内心活动。措辞是员工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它因人、因文化素养而不同。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的员工,独立性强,会坚持自己的看法;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员工则缺乏个性,属于随大流的员工。

有个穷人患了很严重的病,他向众神祷告:“如果神明能让我的病好起来,我愿意用一百头牛来祭奠还愿。”他的妻子听到后说:“你哪有钱买一百头牛来还愿呢?”这个人很生气,说:“你以为众神让我的病好起来,就是为了向我要这些东西吗?”这个故事说明了人很容易心口不一。因此,HR想通过员工的言语来判断他的情绪和意图时,不仅要听员工说什么,还要注意观察员工怎么说,要听懂员工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心理学家指出,交流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HR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留心观察员工的表情动作,根据表情动作来了解员工的内心想法,学会“察言观色”,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