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骗子横行的世界(1)
人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仅仅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骗子太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们也会被自己骗了。本章将告诉你,哪怕是在你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最后也还是会被你记错;有的人即便已经知道了真相,但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最后不是别人骗你,而是自己骗了自己。如果你想知道谎言的真相,本章将一一为你解答,在这里也将为你揭晓史上最为神秘的测谎术。
第一节 伪记忆力实验——骗人的记忆
一、教授的实验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史威福特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他的班级里的3位学生以及一位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私下排演了一场戏,而其他的29位同学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扮演观众。
当天,教授假装像往常一样在讲台上上课,台下坐着29名学生。课上到一半时,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并伴随着争吵的声音。忽然,教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陆续进来4名学生A、B、C、D,其中一位女生A将手中的垃圾袋丢在了地上,一位男生B则挥动着自己手中的香蕉,从教室门口横穿到斜对角最后面的位置上。
教授见状,大声呵斥道:“请不要打扰我们上课!”在喊出这句话的同时,教授悄悄地丢出了一颗烟雾弹,紧接着大喊:“不得了了!我被袭击了!”他向后倒退了好几步,此时,刚才进来的另外一位女生C走过去,将教授扶住,而其他的3位学生则快速地向教室门口移动,其中一位学生D还将地上的垃圾袋捡起来,带出了教室。
整场“演出”仅仅半分钟的时间。紧接着,教授恢复原状,并向讲台下的29名学生坦白,刚才是教授和其他4位“演员”计划好的“演出”,要求大家将刚才看到的一切用文字逐一记录下来。
结果发现,仅仅有3个学生记得这件事的细节,而能够将整个过程都准确无误地记下来的人数为零。大家都称这件事情是“暴民行为”或“群众闹事”。换句话说,大家分辨不出自己班级中的3位同学,更没有看出那位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由此,教授得出结论,人类的记忆力并不牢靠。除此之外,心理学家罗布·巴克霍特也自导自演了一场戏,在众多目击者面前表演刺杀行为,结果,这些目击者都把焦点放在了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上,忽略掉了很多其他的信息。接着,又有人将其中的六幅图片摆出来,要求大家指认出肇事者,但全场100来人中有2/3的人无法识别。
在美国的一期电视节目中,播放了一段模拟抢钱包的视频,期间很清楚地放出了罪犯的脸,后来要求观众在6位“嫌疑人”里指认出真正的“抢劫犯”。但在6000人中,依旧有1800人无法辨认。可见,虽然我们很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记忆,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记忆往往错误地记录了我们所看到的事,或者说,眼睛本身也犯了错误,那些重要的细节很容易被遗漏。
二、暗示带来的伪记忆
在电影情节中,常常有关于刑事审讯的场景,审讯人员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采用诱导质问的形式,为了获得自己预期的供词,会不厌其烦地反复问嫌疑人类似的问题,以此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扎百思·洛浦塔斯曾经做过一个“伪装记忆”的实验,实验中,他告诉被试,“据你的父母透露,你在四五岁的时候喜欢独自待在家里,并玩弄一些玩具,有一回你把玩具摩托车拆开来,又一件件地把零件装回去,你的父母对此都感到不可思议。”被试中有1/4的人都信以为真了。
而在检测记忆力的时候,一再使用“我再重复一遍”“请你再想想”或“请再确认一下”等语言,会使得对方不断对自己的记忆进行修正,出现前后并不一致的答案。类似的心理暗示在日常记忆中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即便很多时候“事实”并不存在,但通过某些记忆的假象,人们会习惯性地由这种假象来推断事实。
有一个很著名的魔术表演——弯曲了的金属勺子。那把神奇的铁勺子在对方的手里,就那么莫名其妙地弯曲了。其实,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整体以及结果,却不知道其中关键的细节。金属本身遇热就会变软,反复摩擦发热,就很容易变形。人们往往被魔术师弄虚作假的表象所蒙蔽,而忽略了原理性的知识。知道其中的“猫腻”之后,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可以成为魔术表演者。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记忆有两个重要的来源,其一是事发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源,其二是事后获得的信息源,这两类信息很容易在事后混淆,比如把事发时候的信息当成是事后的,进而造成将未曾发生的事件当作真实的记忆,即事实。就像在弯曲勺子的表演中,表演者的弄虚作假给整个表演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一遍遍地暗示你:“我具有让勺子变弯的超能力”,于是你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观看表演,到最后,你看到勺子果真变弯了时,大脑的记忆就会通知你:“他确实具有超能力”。所以说,你自己的记忆力也有可能是个骗子。
第二节 真假笑容——神秘的蒙娜丽莎
不可否认,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被自己的记忆力欺骗,可是在这背后,也许没有人会相信,自己也无时无刻不在充当着欺骗者。
世界著名的肖像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达·芬奇的杰作之一。500多年来,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微笑都莫衷一是,在不同的人眼里,这一微笑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它因此成为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不解之谜。曾经有学者因为受到这幅画的困扰,殚精竭虑地进行研究而不得要领,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表示,蒙娜丽莎的微笑看起来若隐若现,其实与人的视觉系统有一定的关联。人类的眼睛内部有两个不同的部位用于接收影像,比如中央的部位就主要负责辨别颜色和一些比较细致的印记,而环绕该部位的其他部分则主要负责观察黑白、动作以及阴影等。利文斯通认为,当我们在观察一张脸时,视线多半会集中在对方的眼睛上。一旦眼睛中央部位的视线投射到蒙娜丽莎的双眼上,那么外围的视线就会落在她的嘴巴及其他部位。
要知道,外围视觉是相对不太准确的视觉,并不会留意细微之处。于是,颧骨部位便在无形中被突出了,笑容的幅度也就变大了,那最终看到的便是美好的微笑。但当我们的视线集中在她的嘴巴上,中央部位的视线就察觉不到阴影的存在,进而也就捕捉不到微笑了。原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若隐若现”,正是因为人们目光的不断转移和变换。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光线下,蒙娜丽莎的微笑时而悲伤,时而安详,时而静谧,时而暗带嘲讽……或许,这些被赋予的意义,也同样来自于观赏者自身神秘变换的心理状态。
可见,达·芬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欺骗了观赏者的眼睛。但这也同样警示我们,要留意微笑背后的密码。
日常生活中,微笑似乎无处不在。见面打招呼,同样伴随着对方具有“魅惑”力量的微笑,因为那会让你也不自觉地跟着微笑起来。因此,有人说,微笑是一面镜子,你笑了,对面的人也会对你微笑。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一种叫作“反射性神经元”的系统,它可以促使大脑来识别面部表情与动作,并向面部肌肉发出指令,进而做出与自己所见到的表情相似的面部动作。研究发现,这些“反射”之后的微笑多数都是虚假的。
曾经有位以能够让死人复生而著名的意大利研究者——乔凡尼·阿蒂尼。他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他给一名叫作乔治·福斯特的杀人犯做“起死回生”实验。该犯人因将自己的妻儿推进河中淹死而获绞刑,绞刑后不久,乔治·福斯特的尸体便被运到了一间实验室内,乔凡尼·阿蒂尼在众多著名的科学家的注视下,对其进行“起死回生”实验——电击。首次电击面部,众人看到尸体的下巴颤动起来,周围的肌肉也跟着抽动起来,其中一只眼睛睁开了;接着电击身体,乔治·福斯特的手臂神奇地举起来,甚至握紧了拳头,大腿也有了动静。但事实上,乔治·福斯特根本不可能复活。随后也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试图证明人死后可以复活的理论,但均以失败告终。
后来,一位法国的科学家杜胥内想办法拍摄到一组照片,照片的主人是一位老人,牙齿脱落,面部消瘦,对外界的刺激几乎完全处在麻痹的状态下。因此,杜胥内对其进行电击实验,进展得很顺利。接着,百余张照片出炉了,这让杜胥内总结出了笑容的秘密,也就是真假笑容之间的界限。
当老人被一个笑话逗乐的时候,他笑了,一个自然而富有感染力的微笑展现在脸上;而当电击老人的面颊时,颧大肌向上,带动嘴角做上扬动作,笑容也呈现在了脸上。杜胥内对这两组照片进行了分析,发现前者的笑容不仅仅是嘴部的肌肉活动,还包括了眼部周围的神经活跃。
有很多心理学家对真假笑容感兴趣,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包括将虚假笑容的照片分为两半,并进行组合拼接。最终发现,由左脸部分合成的照片看上去比由右脸部分合成的照片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也就是说,左脸比右脸更容易表达丰富的感情,而真笑时两侧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对称的。
可见,真心的微笑应该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颧大肌会促使脸部出现面颊提升、咧嘴龇牙等动作,形成整个下半部分的脸整体的笑容;而眼轮匝肌的运动会促使眼部肌肉收缩,进而出现大家经常说的“鱼尾纹”——眼睛周围的肌肉呈紧绷状态,眼睛与眉毛间的皮肤下垂,眼角周围露出皱纹。
另外,微笑也与寿命扯上了关系。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开心幸福的时光像急速飞行的火箭,而那些艰难、悲苦的时间却缓慢如蜗牛?打个比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逆流而上,肯定是吃力的,而顺流而下则是十分轻松的。在逆流中,我们不知不觉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但排斥之后还是要接受,因此逆流中获得的心理感受就多,而顺流中获得的心理感受就少,这种心理感受其实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时间的相对性”。那么,这与微笑有什么关系呢?
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家黛博拉·丹纳做过这样一项实验研究。修女在加入美国圣母学院前,每个人都要写一篇自传文,丹纳就这些自传文章进行了分析,发现写这些文章的修女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入会的,而她们在描述自身的积极情绪时,使用的词汇包括“开心”“幸福”“满足”等。结果证明,在文章中高频率使用这类词语的修女普遍比其他修女活得时间更久——甚至长达10年。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体验延长了她们的寿命。
不仅如此,研究证明,发自内心的微笑还决定了人的一生。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研究人员对大约150名米尔斯女子大学的在校大四学生进行了长期的日常生活跟踪研究。在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些当年的女大学生持续不断地向科学家提供个人的相关资料,譬如职业、感情婚姻、身体健康、幸福感等。
在此基础上,加州大学分校的研究人员丽安·哈克与达彻·肯特纳对当年的毕业照进行了研究,照片上的女孩子们都面带笑容,但仔细一看才发现,有近一半的女孩子笑得很不自然,而另外一半则是发自真心的笑。接下来,研究人员又对半个世纪以来,女孩子们提供的个人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当年发自真心微笑的女生比那些笑得勉强的女生生活得更舒心,她们较早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有能力长久地维系自己的婚姻。
第三节 掩耳盗铃——谁不在自欺欺人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为别人的欺骗感到委屈,甚至愤怒不已,但殊不知,或许对方并不曾欺骗你,而是你一直在欺骗你自己。
1950年,美国矿山企业的科学家向市民发出警告,因为城市挖了过多的地道而陷入危险的境地——出现塌陷。当时俄克拉荷马州的居民尽管已经得到消息,仍然走在即将塌陷的街道上去参加集会,没有一个人将这样的警告放在心上。结果第二天,半个城市果然塌了下去。俄克拉荷马州居民的这种表现实质上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自欺欺人。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出现自我欺骗的行为。比如日常生活中,一个在感情上遭遇挫折的人,为了求得自我安慰,会暗示自己曾经的另一半是如何如何的糟糕,任何人和他(她)在一起都不会长久;一个在事业上一事无成的人,为了面子问题,总说自己是做老板的料,现在是时机不成熟;一个人际关系不好的人,不从自身找问题,反而认为别人都不了解自己……
以上种种都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实际上,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欺骗的行为,也可以说,谎言并不完全来自外界,还来自我们的内心。
调查显示,人人都撒谎,大部分的人在一天内要撒两次较为严重的谎,1/3的人在谈话中都会做出某种形式的欺骗行为,80%的人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而撒谎,80%的人说过的谎话没有被戳破,还有60%以上的人对其伴侣的不忠行为不少于一次。
其实,擅长撒谎的人普遍都很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因为他们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以善于操控别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相反,那些并不太在意他人看法的人,不会花很多精力在伪装上,尤其是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去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心中的自我感受和价值观左右着他们的言行,因此,这类人是很少撒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