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个人修养篇:修身养性,提升涵养
【宁守一时寂寞,毋取万古苍凉】
原典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释
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阿谀奉承的人,却会有永远的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的是死后的千古名誉、子孙后代的安定,所以宁可坚守道德准则、忍受一时的寂寞,也绝不会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解读
不负自己的真心
这里说的“寂寞”指的是一种不得志、郁郁寡欢的孤寂之心。一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心态,尽管一时失意寂寞,也不会无良违心地出卖灵魂。
我们看历史,评价前人。一个人为了一时荣华富贵,阿谀奉承,或是屈服于强权,违背道德准则,即便当时风光无限,也会受后人厌弃。《菜根谭》告诉我们,这样只考虑自身舒服的人不是真正的聪明人。真正的达人看到的永远是事情的本质,事物真正具有的内涵。他们不光想着当前,更主要还会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或者可以说成对后世的影响。这样的人,是我们后世心中正能量的楷模,是我们社会道德的标杆。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在诱惑与痛苦面前我们都会选择让身体更舒适的状态,但底线是君子心中的“道德”。君子就要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执着的高尚追求。
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扬雄,是司马相如之后西汉又一著名的辞赋家,年余四十,游学京师,以《羽猎赋》合成帝旨意,任黄门给事,与王莽、刘歆并立。扬雄一直淡泊自守,不趋炎附势。有人嘲笑他不懂官场,不去取悦人主,才会在清苦地著《太玄》。扬雄闻言,自作《解嘲》反击这些低俗言论:“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从此扬雄愈加谨慎小心,清廉淡泊。王莽夺汉后,不少人对王莽歌功颂德,扬雄不为所动。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他的表现高尚道德情怀的文章《陋室铭》中,所说的“西蜀子云亭”就是说的扬雄,德彰千古。
学问就像是身体,德行就是心。身体生得再美,有一颗乌黑的心,也难让人喜爱。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它是人人所应恪守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辈出,却大浪淘沙。真正有骨气的人才能名垂千古。鲁迅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
人生智慧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得起自己的心”。生命是精神在肉体上的刹那表现形式,人生短暂,精神永生,宁守寂寞,毋取苍凉。
【志从淡泊来,节在肥甘丧】
原典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
译释
能过吃粗茶淡饭生活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像冰玉般纯洁;而讲求华美、饮食奢侈的人,多半甘愿做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向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怠尽。
解读
淡泊生志节
一个人如果过分地贪图物质的享受,他的志气就会被物欲所掩藏。当你有志向,想去实现的时候,享乐的魔鬼就会出来。有的人想健身却又不想受累。为了满足私欲,有的人不择手段去钻营牟利,有人甘愿去奉承权贵,有人不惜触犯法律。这不单单是一种私欲魔鬼劝说时用的“侥幸心理”,更多的还如《资本论》描述的那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不惜冒绞死的危险。”
一个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人,通常不会有高尚的节操。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自己内心真的悔悟,别人的任何言语都是听不进的。这种人就是一个可悲可叹的阿斗。
刘备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因甘夫人夜梦气吞北斗而生,又称刘阿斗。想是帝王降临,天生异象,福贵征兆。
然而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并令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很没心没肺地乐着。他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也不想念蜀国。
有人说,刘阿斗是“烂泥扶不上墙”,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治理国家的时候听信奉承舒心的假话,亲近佞臣优伶,安逸享乐,忘记父亲的遗愿,没有完成先父的大业。
一个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能贪图享乐,丧志失节。怀着淡泊之心能使人清心寡欲,从而超越短浅的功利目标,建立更加高远的人生志向。假如一个人沉溺于眼前的物质享受,他就会想办法处处维护自己的利益,趋炎附势,玩物丧志,甚至出卖灵魂。真正对金钱、权力看得透、看得淡的人,才是过得最舒心的人。
其实,生活中最清淡的滋味才能持续最长久,水的味道最淡却比所有饮料解渴。平凡之中、平淡之处,往往孕育着伟大,真正伟大的人,追求的是一种至纯至真的精神境界。
庄子《逍遥游》里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圣人与神人都是庄子思想世界中的人格。随后庄子又说:“至人只是常。”意思是最极致的人就是平凡的常人。人对物质的生活不过于狂热执着,保持一颗平常心,加以修养,才可以与天地相契合。这些道理三岁的小孩会说,八十岁的老人不一定能做到,真正做到内心的“淡”,不容易。
先贤们认为:能甘于粗茶淡饭的人,心性必定冰清玉洁;追求繁华富贵的人,往往为了利益而谄媚权贵。甘为淡泊不为外物所劳役,个人的抱负即能得以伸张;如果贪图物欲享乐,名节就会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逐渐丧失。
大厦千间,七尺而眠足矣。我们听过许多类似的话,却不曾真正从内心悔悟。纵使有千万身家,物质充足,也要心性淡泊。在生活中,平淡方可从容,才能看清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东西。
有些“共患难”的夫妻,奋斗到最后,物质需要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却不能“共富贵”。有一则新闻,讲的是一对贫苦的夫妻,丈夫在工地从手脚架上摔了下来,瘫痪在床。妻子照顾丈夫多年,感动了一些网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无私捐助。媒体曝光后,政府也积极敦促施工单位进行赔偿。算上补偿款,他们共得到150万元。最后让人又好笑又悲伤的结局是,夫妻两人因为在钱财保管权上不能达成一致而离婚。
有钱了,却分开了。人们被物质追求迷了眼,等到努力之后拥有了,却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还有更高远的需要追逐,或是厌倦了与你一路走来的伴侣,自己思想“高”了,看人的眼光也就“高”了?
我们与其精疲力竭地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如踏踏实实地珍惜眼前拥有的生活,哪怕它很平淡。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谁说识字忧患起,偏偏是世代书香人家。博古通今以明志,淡泊宁静自高雅。满屋的经史哲论,一张口家国天下,指点江山五千年,激扬文字论华夏。并非采菊东篱下,不过是寻常百姓人家。燕子飞过屋檐下,炊烟袅袅映丹霞。少不了家长里短,说不尽酸甜苦辣,心中明月清风,坐看风云变化。”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一个人想要明心见性,那就要静下心来。心静是一种宁静和淡然,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良好的心境能让人成长,必须经过沧桑岁月和人世间爱恨情仇的磨砺之后,人才会拥有一种灵魂的超脱。心静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品格,是人生阅历到极致的一种超凡脱俗。
有一天,几个和尚为了“大悟”一词争论了很久。
他们一起来找智禅大师,问他说:“这世间什么是大悟呢?”
听过之后,智禅大师说:“大悟就在心静之中。”
这个时候,所有的弟子都感到迷惑。
午膳的时候,智禅大师带着自己的弟子来到后山的李子林。枝头上的李子都熟透了,那些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智禅大师就让几个弟子摘了一些李子。之后,他让每一个弟子品尝,李子的汁液就像蜜一样甜。
他们吃完之后,智禅大师带着自己的弟子来到一个小小的水潭前,他俯身捧起潭水就喝了起来。然后让那些弟子也品尝。
弟子们都效仿师父去喝那些水。
智禅大师问他们说:“小潭的水怎么样?”
弟子们都用舌头舔着嘴说:“小潭的水比我们平时喝的水甜很多,以后,我们就从这个小潭担水吃吧。”
说过之后,智禅大师就让一个弟子担水。然后,他们一起回到寺院。午膳过后,智禅大师让每一个弟子品尝这水。
弟子们喝了之后就都吐了出来,一个个都眉头紧锁。因为,这水满是腐草的气味。
智禅大师这个时候说:“为什么同一潭水有不一样的味道呢?因为你们之前喝的时候都吃过李子,口里有李子的汁液,所以把水的苦涩掩盖了。”
众弟子都表示认同。
智禅大师接着说:“这世界上的事情啊,就算你和我都体验过,也不一定可以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因为有一些事情被繁华的假象迷惑了,大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你我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抛弃那些虚荣和繁华才可以看清事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说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你用一颗平静的心来看待的时候才会看清本质,一颗被虚荣掩盖的心看到的只是荣华富贵,会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在生活中,我们要用一颗宁静的心来看待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人生智慧
淡泊宁静最为高雅恬淡。真正的淡,让你神清气爽,让你清醒异常,不至于在浓郁味道里混乱,迷失自己。心中明月清风,坐看风云变化。
【虚怀若谷者,自可抵诱惑】
原典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释
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也要抱着择善固执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诱惑侵袭。做人要谦虚,诚实。
解读
心虚义理居,心坚欲不入
《菜根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虚心使人进步。时刻怀着虚心向人学习的态度,才能容纳和听取各种意见,听到不同的声音,集思广益,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有虚心就有广阔的胸怀,容易适应和接受新鲜事物,看见更多的色彩。凡事随遇而安,虚心的人远比自满的人看得多、看得清。心不可不实——全心全意办实事。树立谦虚谨慎思想的同时,还要有脚踏实地的心态。坚守原则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金钱可求不可妄求,抱着踏踏实实做人的宗旨,就少了私心杂念,与尘世间的物欲擦身而过。这句话就是说,人既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也要有踏实做事的心态。
人心如水杯,只有“空”的心态,才能装得下更多。人如果自满,便无法再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这样就会阻断自我前进之路,很难有新的超越。要时时清理内心的杂草,种上坚毅的种子。
春风吹醒万物,弟子坐在禅师身边,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师父一直默默无言,希望大家自己参悟。他引导性地问道:“怎样才能除掉野地上的杂草?”
弟子们不明白为什么禅师会这样问。
一个弟子试着说:“我会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微笑地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还可以一把火烧掉!”禅师还是微笑。
第三个弟子见状,恍然大悟地说:“草是有根的,他们的方法都不行,必须要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各抒己见,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不错。这样吧,把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秋天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相聚。”
秋天的时候,弟子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原来丛生的杂草不见了,被金灿灿耀眼的庄稼取代。他们围着庄稼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弟子获得了对佛法的领悟。
若想除掉心中的杂草,虚心去盛满新的德行,就要时刻辛勤耕种。不懂得虚心,就不能接受真正的学问和真理,这样就不会培养坚强的意志,人心才容易被物欲诱惑侵袭。内心不坚强,就像扎根不深的小树一样,脆弱异常。
有位佛学大师说过:“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的下钱。鼻子、耳朵、口腔、五脏六腑空了才能存活,不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香、声、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浮游不停,如此我们很难认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只有清静了身心,外界再怎么缠扰,于我也不会生起任何波澜。
一个人不可能全方面涉猎,也不能通晓万物所有的真理,只有向他人不断地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只有怀着执着学习和坚强的意志,才能使自己不迷失在物欲横流中。
庄子《秋水》篇中这样有一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在看到北海之前,河伯汇聚了众多河流,实力强大,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不该生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心。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高度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有什么长进了,并且会不断地被后来者超越。
河伯看到了北海,明白了更大的道理,收敛了自己的得意神色。从这点看来,河伯不是德行不够,而是需要一点点拨。不可与井里的蛙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不可与夏天生死的虫子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不可与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河伯从河流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自己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之谈论大道理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明白、要常听大道理的原因。懂得大道理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应变,明白应变的人定然不会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
人生智慧
空才能包容万物,人立于世,要注意时刻为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空间,装载快乐与幸福。越明事理的人,越能看到更高的道理,就会越发谦虚。心生谦虚的人,义理便很容易进驻内心,内心便愈发坚毅。
【常闻逆耳言,常怀拂心事】
原典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释
一个人的耳边经常能听些不中听的真话,心里经常有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才是磨砺品德的磨石。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称心,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下。
解读
自古忠言多逆耳,万事如意是美愿
《菜根谭》中的这段话,并不是说让人们想着心塞的事情折磨自己,坚毅品格的磨砺也并不是自讨苦吃般的锻炼。但是,时常生活在周围人悦耳的夸赞中,事事顺心的假象里,就不得不警惕随时而至的危险了。事事顺心、万事如意的生活就是人生最烈性的毒药,洪应明把事事顺心这种完美状态比作“埋在鸩毒之中”,让人在不知不觉的欢乐中消亡。
不要只喜欢听一些恭维话,有些不好听的话,也应该听,而且应该更认真、更虔诚地听。
听话,如同说话一样,也是门艺术。好话、坏话、刺耳话,什么话都能听进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坦荡的胸怀。
《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一个人被挑逗的话激怒,怀着怒气做事,就容易导致灾祸发生。人听不进去善言,就会闭塞言路,于己毫无好处。
刘邦屡战屡败,可是最后还能翻身;霸王项羽英雄盖世,失败一次,就泪洒乌江。
刘邦被项羽把部队打散了,在沛县的父亲和妻子没有及时撤走,都被项羽俘虏走了。刘邦一筹莫展。张良就给他分析形势,出主意: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猛将,但与楚王有矛盾,是可以拉拢的人;猛将彭越因不满项羽偏袒亲信的册封,在梁地反楚;你自己的将帅中,韩信足可以独当一面。如果你把关东的地方作为赏地赏给这三个人,就可以打败项羽了。刘邦照着张良的话做,战略形势立刻由被动变为主动,劣势变为优势。楚汉以“鸿沟”这条运河为界,刘邦想就此收兵,张良又出主意:不能退兵,不能给项羽喘息之机,放走楚军将会后患无穷。汉王又听了他的话,追击项羽,不给他喘息机会,垓下一仗把项羽消灭了。
在刘邦眼中,张良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而是众多谋士中的一个,他在刘邦失意的时候开导刘邦,给他出主意,帮助刘邦分析形势,被刘邦采纳,刘邦是个懂得“听话”、懂得赏识手下的好领导。
刘邦对其他的手下也是这样的。刘邦信任萧何,同样重用他追回来的韩信。而韩信曾在项羽军营当过执戟郎中,是几次进言却连话都没说出口就被赶出来的人。刘邦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为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就是有,他也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肯用,留不住。让我们再对比一下项羽的所作所为。
项羽被围垓下之时,将领多劝霸王坚守,等汉军粮草缺少自会退却。项羽何曾受过如此东躲西藏的窝囊气,他向来是正面硬碰,从无败绩。如今要他回避锋芒,不符合霸王的性格。
众将士无奈之下把劝阻的重任放在了虞姬身上,突围前夜,虞姬痛陈利弊,奈何项王心坚如石。最终不纳忠言,兵败身死。
周恩来总理在看戏曲《霸王别姬》时有过精彩评价。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利,不听劝阻,决意出战时,他评道:“一言堂。”项羽回宫后,虞姬继续规劝:千万不可发兵,以免中了刘邦奸计。但项羽不容分说,回绝道:“孤意已决,明日发兵!”他评道:“一家之长。”演到项羽孤军深入,中了刘邦设好的埋伏时,他评曰:“一意孤行。”这是对不懂得逆耳忠言的人最精准的评价。
有些人在听到长辈或者领导批评的时候就能听进去,因为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同辈或者晚辈的劝谏更易当成忤逆之言,我们的思维常常是:“你不如我,凭什么来教育我?”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惨痛的、无法挽回的。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任用张九龄、张说、姚崇,虽然后人对他们的个人品行褒贬不一,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三人还是进献了许多良策,同时也劝谏过皇帝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开元初期,玄宗一直是以勤俭形象表率众臣。后来随着一些贤相老去,唐玄宗满足于国家盛强的现状,也开始追求安乐享受,对于勤俭之类的劝谏就不那么重视了。奸相李林甫很能揣摩主子的心意,能把玄宗的各种要求做得完美。由于统治后期的不听忠言,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当一个人沉浸在甜言蜜语中时,他就已经被危险包围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是最可怕的,一切大难来临前,都有一种回光返照般、超越一切的美好表象,越是这样,越是恐怖。
忠言逆耳是古训。德行修养就是要克制人性中的弱点。不过,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顺耳的话,既要顺意又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才是一个会办事的人,听者与说者都要下一番苦功。
人生智慧
能够听进去难听话的人很难得,这种胸襟与高尚的德行密不可分。明理的人能听进逆耳之言而真心思索,而不是无谓发火。
【光明正大,刚直无邪】
原典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译释
自夸自大、态度傲慢都是虚假的气,其实都是利用虚伪矫饰的言行来虚张声势,把这种并非出自真诚的虚伪之气消除,至大至刚之气才能得以伸张;人的欲望和头脑中的各种想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心理,消除这种虚幻的想象,最本真不变的心才能显现。
解读
伸扬正气现真心
人的头脑产生客气和痴妄之心、正气和善心,实属正常,这里的客气指的是并非出自真诚的虚伪言行。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性,能不能抑制、消除客气和妄心,培养、弘扬正气和善心,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了。能够做事不出格、有度,这就是常人,如果不仅把握得住,而且能不断提升自己,这既是贤人了。相反,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虚伪造作,就会失去基本的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常说的“做人的底线”,就是正常人的底线。
物欲、名利、地位,是许多人生活的主题、热心追逐的主要目标。这种主题和目标是我们生活所需,仿佛离我们很近,但离生活的本质很远。名如悦耳之音,听过便无;利如昨日之食,今日不见,而求取之时,却殚精竭虑,茫然虚功,不得喘息。所以,智者看透了这一点,宁愿求取心灵的自由祥和,也不愿意做生活的奴隶。
人如果真能不受客气驱使,同时不为妄心所左右,又能加以制服消灭,那正气和真心自然会出现。正气和客气以及所谓的妄心和真心之说,就是让人们把世俗的各种欲念,以及虚伪的种种造作去掉,而显出本性,显出本我。
人的本心是质朴纯正的,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人的心性便容易因物化而变得偏执,不能明辨真正的正气真心。一个人无法把握自我,就会在行动上盲目,继而疲劳人的形体,损耗人的精气神,心志由于缺少精气的补充,就无法集中注意,无法战胜虚妄欲。
战国时期,魏国、赵国联合韩国攻伐齐国,包围了城邑平陆。
齐国的括子对执政大夫牛子说:“三国越过其他诸侯来齐国包围并不富裕的平陆,我分析,他们不是为财而来,向来是欲领先于强者,借助齐国扬名。不如请大王亲自处理稳妥。”
牛子觉得有理。另一个齐国臣子无害子听了牛子转述的策略后,不以为然地说:“括子的做法颠覆了我对他的了解,这与他原来的行事作风不一样。”
“国家面对危机,臣子不能使它转危为安;祸患频频不能防治,不能缓解它的症结;临计献策,不能提出正确的策略,哪能算得上一个智慧的人呢?”无害子继续说道,“解决城下之围的办法有千万种,可以割地赔款、分化边疆的方法保全社稷;有的以杀身成仁或全家上阵来挽救国家的命运;有的巧用外交辞令,规劝解围。但从没听说过要让君主亲自解决的。”
最后牛子摒弃了无害子长篇大论的空谈,采取了括子的方案,齐王亲自上阵,给足了各国面子,此法果然奏效。三国罢兵而去,平陆仍属于齐国。但是自此以后,齐王日渐疏远了括子,却倍加亲近无害子。
齐王重用无害子,是因为他的策略让自己保全面子。括子的最佳方案是需要齐王屈尊做给三国看的,三国需要的名望才能得到满足。齐王看重表面的尊严而忽视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就是因为他不能消除对世界的妄心,不能改变自己骄傲的态度。
治理国家应当遵循事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国泰民安。不着边际、不合时宜的策略,虽然心理上可能会舒服,却可能会使国家受到严重的伤害。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不能为了自己心里的一时愉悦,就走向错误的方向。
我们追求的不是虚浮之气、虚妄幻想,而是精神上真正的愉悦。其实所谓精神上的快乐,无非也就这样,似乎是无意间触动了你的某一根神经。总之,是在比较极端的状态下的一种回归,回归到自己的良心。笑与哭各种表情都不能持续多久,心神纷杂多是思虑太多。紧张或者松懈,毕竟都不是生活的常态,而只有获得自身正气与真心,才是幸福的起始。
人生智慧
摒弃自高自大给自己的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能让你收获真正的浩然之气。集中精神,排除头脑中万千纷繁的妄想,脚踏实地,用一颗真心去勇敢前行。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原典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释
幸福之道就是要有一颗不多事、不好事的心,多心猜疑是人生最大的祸端。只有那些整天忙碌不堪、诸事缠身的人,才能体会到无事清闲才是幸福;只有心平气和、没有心机的人,才能明白多疑猜忌的害处。
解读
内心简单,才能幸福一生
现在人都在寻找幸福,追问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就是一瞬间美好的、满足的心理感受,所谓的“幸福生活”,就是希望能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拥有这种感受。既然是一种心理感受,那么就必须要感受,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感受美好。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幸福。
那些终日想着名利的人、多疑猜忌的人,内心会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所填满,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心里的感受,还谈什么幸福呢?作为同样在追问幸福是什么的我们,现在可以想想,我们之所以追问幸福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心中装载的东西太多,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幸福呢?
有人曾经说,傻子不知幸福为何物,所以最幸福,难过就哭,开心就笑,不会骗人,不会伪装,没有名利观念和各种各样的世俗观念,所以每一件事对他来说都是快乐幸福的,最痛苦的就是我们这种体会过幸福滋味,却终日忙忙碌碌,自以为有了名利就会幸福的人。用傻子来做比喻虽然有点过分,但道理是对的,一个心地单纯,没有过多欲望的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那无时不在的幸福。《菜根谭》中“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只有在无事清闲、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明白什么是幸福,而那些被俗事缠身、名利所困的人又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呢?对于他们而言,这反而是他们人生之中的最大祸端,给他们带来种种的麻烦和痛苦。
追求名利无可厚非,但不应为名利所累,名利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名利也不能带给我们人生幸福。万事万物都讲求顺其自然,过分的追求,只会让本想追求幸福的我们身心俱疲。《列子·说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不是讲如何追求幸福的,而是讲一个人在遭遇祸事的时候如何应对的。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有一次,家中养的黑牛产下了一只白色的牛犊,他不明白黑牛为何能产白崽,所以就去问孔子。孔子听完他的描述后就说:“这是好兆头,你可以把它用来祭祀神明。”这个人听完以后便回去了。
可是过了一年,这个人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失明了,与此同时,家里养的另外一头黑牛又产下了一只白崽。他本想再去向孔子请教,可是又想到,上一次听了孔子的话后将白牛崽拿去祭祀,自己的父亲竟无缘无故地失明了,这次再去请教,回来以后,我会不会失明啊?父亲看穿了他的心思,就说:“圣贤自有其道理,这件事还没有最后结果呢,姑且问了再说!”
这人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跑去向孔子请教。孔子还是表示这是一个好兆头,劝他祭祀神明用。他回家后就对父亲说了,父亲也是一个积德之人,就表示按照孔子的话做。
可是悲剧发生了,那个人在一年之后也失明了,这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
后来,楚庄王以宋国扣留出国特使为由出兵攻打宋国,却遭到举国上下的殊死抵抗,最终还是没有敌过楚国的军队。楚国军队进城后,开始烧杀抢掠,死者无数,唯有这对双目失明的父子没有惨遭杀害,保全了性命。
这样的结局是我们想不到的,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乐善好施的人的父亲,在面对祸事的时候并没有表现过分的担忧,也没有方寸大乱,在儿子表示质疑的时候,还能劝说儿子,正是他这种良好的心态,保全了父子二人的性命。活着,不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内心单纯朴实,才能幸福一生,所以说,我们要学会给心灵放松,把那些不必要的想法都抛弃,好好考虑一下人生的价值何在,正确看待名利。很多时候,我们正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从而多出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只有让我们的心灵回归简单、淳朴,我们才有那份心力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而正是这些美好的瞬间,组成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其实,福与祸,只是心态的问题。放松自己,不求上进,如果是这样,那么所谓的幸福就是不久之后的祸端;相反,在困境中,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其自然,不强求,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也许下一刻就会柳暗花明,改变处境了。
人生智慧
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即便是身处逆境,也会拥有幸福。只要我们正确看待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被名利所困扰,一切都顺其自然,把心力放在感受美好上,放在感受幸福上。只有内心简单,才能幸福一生。
【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原典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君子信不以彼易此也。
译释
事业文章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先哲圣人的思想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利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移,只有君子英雄的风度气节,亘古不变。君子不能放弃永恒的气节,而追求一时的功名。
解读
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1937年,北平陷落,刘文典没有在第一时间跟其他教授一起撤离。日本人知道刘文典曾在日本留学多年,而且又是著名的学者教授,便打算请他为日本人服务,于是派了周作人前来劝说。可是周作人的多次劝说均被刘文典回绝。据说,最后一次刘文典实在是烦怒了,便对周作人说:“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日本人见刘文典如此不配合,便来到刘文典的家中进行搜查,刘文典同其夫人并没有被这样的阵势吓倒,他们正襟危坐,冷眼斜视着这群强盗,当翻译问他:“你留学日本多年,精通日语,问你话,为何不答?”刘文典冷冷地看着那个翻译,淡淡地吐出一句话:“我以发夷声为耻!”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当那些抗战老兵乘车接受检阅的时候,他们脸上洋溢出的笑容,令每一个人记忆深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那一辈人用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国土和家乡;是他们的精神和意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为祖国事业而奋斗。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正是像刘文典这样的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唤醒了当时蒙昧的国人;正是像刘文典这样的一群思想先进的读书人,带领那些有识之士掀起了革命大潮;也正是像刘文典这样的一群传道者,授业解惑,指点引导,才让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精髓得以流传到今天。
这就像《菜根谭》中说的那样,“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回溯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有英雄和君子,他们的具体表现我们无法全部捕捉到,但他们身上一定有着共同之处:真诚、勇敢、正直、善良、坚定,等等,虽然他们都早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精神气节是永存的,永远影响着后世。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名利而变得趋炎附势,有的人为了前程而变得卑躬屈膝。有追求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这些而丢掉自己的人格,获得成功的方式有很多,但这条路无疑是最得不偿失的一条。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面对各种诱惑都能够不为所动,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说到气节,就很容易想起“苏武牧羊”的典故。苏武受帝命出使匈奴,不料其部下与人准备暗杀单于王,却被告密供出,苏武被牵连,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却誓死不从,单于只好将苏武囚禁起来,另想办法。
匈奴单于一直想让苏武投降,可无论用什么办法,苏武就是不为所动,最后只得命苏武到北海放羊,那里荒无人烟、气候恶劣,苏武凭着自己不屈的意志,想尽办法要生存下去。对于苏武的不肯投降,匈奴单于一直耿耿于怀。就是此时,汉将李陵投降,而李陵与苏武又曾共事过,于是单于就派李陵来到北海,劝说苏武,然而苏武并没有给李陵任何机会,反而是几句话就将李陵说得无地自容。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胡须全白,却始终不肯放下手中符节,他一直都在盼望回到汉朝的时候。
皇天不负,苏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汉昭帝继位,匈奴与汉朝和好,苏武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初壮年出行的苏武,再见的时候,已经是须发全白了。
苏武与李陵,是很好的对比,也许当年连李陵都在想: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难道还有别的路可走?可是两年前的苏武在面对匈奴单于劝降的时候,就给出了答案:宁死不降!在被流放北海的十九年里,苏武从未放弃过这个信念,一直都保持着坚定不移、积极乐观的君子气度,正是他这种威武不屈,始终如一的君子气节影响了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
其实所谓的气节,是由很多高贵品质组成的,一个人很难全部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要明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多的是面对事情时的一种态度。
人生智慧
气节,是一种个人处世原则的整体体现,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每一个举动的意义是什么。要跳出世俗观念的窠臼,坚持一件事,总是要付出代价,我们要保持那份君子气节,失去的就是名利小人所看重的那些东西。所以,做一个有气度,有节操的人,要有心理准备。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