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互联网进入我国也就二十多年,从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来看,它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万物互联互通,其发展的势头令世人惊叹。最近几年,我国政府更是将“互联网+”等基于互联网的变革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作为一个与互联网共生的人,我感到异常荣幸与兴奋,互联网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国家、行业的发展格局,同时也对我个人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让我选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认为当之无愧的是“互联网”,其影响力将会波及整个21世纪甚至更久远的未来。2011年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互联网的价值与影响力由此被提升到了一个战略级高度,我国政府也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在基于互联网络进行转型,要么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要么被互联网革命所淘汰。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互联网看作一个工具,而应该看到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创新思维和产业生态,即“互联、共享、智能、科技”。互联网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个新形态的虚拟或现实的产品。无论是电商、社交,还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这些具有鲜明特性的“产品”正在逐渐改变或影响我们过去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可以说,互联网的核心思维就是一种产品设计思维,对于任何一个正在从事或希望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的人而言,了解互联网产品是如何诞生以及如何构建的,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互联网的深层本质。
我很幸运,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就从事了与网络产品设计相关的职业,那时候没有所谓的“产品经理”,只有全栈的“站长”及神奇的“网站编辑”,我们用自己的设计理念构建出一个如今看起来水平相当低的网页并将其呈现给网民,但这在当时已经足以满足人们了解与应用互联网的需求了。就是这样一个很普通的职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飞展,成了如今极具影响力与职业前景的岗位,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用产品改变世界”的梦想进入这一行业,用自己的激情与情怀去影响与改变着网络产品的形态。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前景的职业,就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都在2016年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国家和年轻人”。而“产品经理”,正是这样一批能“用好互联网技术”的产品设计师。
这是一个职业前景广阔又困难重重的职业,大部分人都觉得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入门门槛很低,因为没有所谓的“科班”专业,所以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可能来自于五花八门的专业,甚至是从原来从事的研发、市场、运营、商务、测试等岗位转岗而来。然而,很多人发展多年仍然无法上升到行业高端甚至资深的水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产品经理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岗位。这个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岗位,不同体系和不同行业对这一岗位的能力要求存在巨大差异,所以,现在市面上基本上找不到通用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而在专业书籍方面,产品经理又特别需要能够系统化介绍产品设计实战经验知识与案例的专业图书,那些分散成一个个原型的案例虽然实用,却无法帮助产品经理构建起系统化的设计思维。
每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学习与成长过程都堪称一部“血泪史”,因为经验的不足、知识的欠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埋下一个个陷阱,从而走了很多弯路,又在未来为此而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正是我尝试编写本书的一个初衷,希望通过系统、全面地分享电商平台的产品设计实战经验,为众多“用好互联网技术”的人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大家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少走弯路。
读者对象
本书主要适合以下的读者阅读: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UED设计人员(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开发人员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测试人员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运营人员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管理者、项目经理
❑有志成为产品经理的大专院校的学生
如何阅读这本书
本书共22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和第2章),先向大家介绍对产品经理与设计的认知。第1章主要强调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第2章从传统零售业中提炼电商的理念,从整体上概述电商的核心产品架构。
第二部分(第3~21章),主要从实战的角度详细描述电商平台各关键子系统的产品设计,不仅从设计构想、思维上告诉大家如何进行思考,还给出了详实的原型参照,以帮助大家快速上手。
第三部分(第22章),则强调了产品经理应如何为应对未知的领域做准备。
勘误和支持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编写的时间也很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为此,作者特意创建了一个在线交流的网页http://www.aoyii.com/qa,读者可以将书中的错误发布在该页面中。如果遇到问题,读者也可以访问该页面提问或留言。也欢迎读者将更多的宝贵意见发送至wgding0@163.com。
致谢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杨绣国老师,感谢你的魄力和远见,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始终支持我的写作,是你的鼓励和帮助引导着我顺利完成了全部书稿。
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与两个可爱的儿子,是他们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我完成了本书。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亲爱的家人以及众多读者。
王丁
中国,上海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