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自控力与感知训练(1)

训练自控力的7大原则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在这本讨论怎样提升自控力的书里,专门用这么大篇幅来谈论关于‘感知’的问题呢?感知不过是一种原始低级的东西,而且与自控力没有丝毫的关联!”可是,请各位读者们一定要注意,在罗伊斯所著的《心理学概论》里,曾经对感知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在人类成长的所有阶段中,频繁而正确地运用感官都是维系和发展精神活动的前提。无论要培养哪种最高层次的内在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对感觉器官的培养。”

与理智生活、感情生活以及理想生活相比,感知生活不仅不是一种层次比较低的生活,更不会与前三者相排斥。恰恰相反,感知拥有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可以说,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每一个高级层面当中,都存在这一作用,而且特别重要。例如,当我们去刻意训练自己的抽象思维时,就应该在训练设计中设置一个能够培养我们的感觉器官的计划。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当执行这一培养计划时,绝对不能因训练某种特定有用的能力而对其他感觉能力有所忽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培养自控力的实际训练阶段。虽然这一部分只是一些比较初始的介绍,可是却特别实用。希望各位读者们不但要细致地阅读,更要抱着付诸实践的目的认真学习与研究。接下来,我们先向各位读者介绍一下所有训练都要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

原则1:思想与自控力是不可分割的

思想这种既具有连贯性而又充满智慧的东西往往与自控力是并驾齐驱、不可分割的。如果你针对某一目标进行训练,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一点。自控力在孕育伟大光辉的思想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源自思想的反作用力,而且这种反作用的力量会随着自控力的增强而增大。

对于自控力而言,这一点完全不需要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就可以体现出来。但是,假如能进行专门的定期训练,那么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所期望的目标上,并以此激发出人们提升自控力的强烈愿望就成为了可能。

请各位读者将“我一定要拥有强大的自控力”这句话铭记于心吧,因为,这句话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原则2:身体是自控力的生理“能量场”

如果专门针对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或者思想而进行训练,那么其他部位也会随之受益。

如果对身体某个部位的训练,对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益处。

针对身体的训练,也可以让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而针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可以促进身体不同的功能和器官的发展。

我们将会看到以上这条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从以下事实中得到证明。假如你每天刻意去锻炼一只手,那么你就会发现,另一只手的抓握能力也同样会相应的增强。因此,在斯克里普彻(Scripture)教授的《思考、立志与行动》一书中有过这样一段话:“我甚至无法相信,有些作者居然声称,不管付出怎样努力去练习,依然不会改变任何现状。根据我们在健身运动中所得出的普遍经验来看,这样的结论很明显是错误的。从我曾经指导过的一些实验来看,无论是何种程度的练习都会带来不同的变化,而且这样的变化几乎天天都在发生,而且练习者也可以清楚地觉察到。”

让人们感兴趣的是,某些能力虽然得到了提高,可却并不是因为对它们进行的专门训练。在上文有关抓握能力的训练中,第一天的训练内容是:尽你最大的努力去锻炼左手的抓握能力,训练次数为10次。实验结果表明,得到锻炼的左手的抓握力大小为15英磅,而没有得到锻炼的右手同样也是15英磅。然后,让实验者专门锻炼右手,就这样,几乎天天都相同的练习持续了11天。当进入第12天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右手的抓握力已经为25磅,而就在这一天,左手的抓握力居然也有21英磅,这意味着,当我们训练右手这段时间里,左手的抓握力也增加了6英磅,左手在右手锻炼的带动下几乎增加了原来1/3的力量。在培养自控力的训练中,思维能力所得到的训练与对手进行的训练是相同的道理。实际上,我们所进行的一些持之以恒、目标明确的身体力量训练,一般都会让自控力得以增强。斯科里普彻教授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他说:“目前,已经有了不少关于身体训练与自控力之间的关系方面的讨论。我认为,我即将谈到的内容就能够充分解释,我们之所以可以通过某种行为能力的变化来作为自控力变化的指标的原因。毋庸置疑,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活动机能,而与此同时,与此运动相对应的自控力也会有所增加。这个结论很显然是正确的。我们注意到,在经过一段体育锻炼后,虽然我们从肌肉上观察不到任何微小的变化,可是某种相应的行为能力却在逐渐增强。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说,与未经过锻炼的肌肉相比,经过锻炼的肌肉在做同一件事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我只不过是想说,很多力量的增强或减弱有时仅仅是由自控力的变化所导致的。例如,尽管桑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长得十分强壮,可是却没有人认为他的自控力比其他人更强。可是,桑德的力量却逐渐在发生变化,虽然其中一部分是源自于肌肉力量的改变,但主要还是因为他自身的自控力发生了改变。如果你试着在桑德非常虚弱的时候去激怒他,那后果也许是非常严重的。”

原则3:训练洞察力是训练自控力的开始

如果我们想对自控力进行科学的训练,那就必须先从洞察力的训练开始。洞察力是促进精神发展一种动力。当人们在获取精神生活的原始素材时,感官是最普通的探索工具。可是,既可以很好地关注自己的感觉,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感觉器官的人的确是寥寥无几!而这一领域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原则4:观察是自控力得以提升的首要条件

观察力的差异是人与人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我们所说的观察力是指人们看、听和感知事物的一种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可以察觉到事物表面的许多方面,而有些人能够抓住的东西却非常少。有些人不仅可以察觉到事物表象的各个方面,而且可以透过表面观察到内在的实质,可是在相同的情况下,有些人却既无法看清事物的表象,也没有办法探究到其内在实质。作为一个正常人,人人都有听觉、视觉以及神经系统,可是有些人却根本不会去听,去看,去感觉。对于这样的人而言,拥有强大的意志无疑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他们总是被牵着鼻子走。

因此,要想提高我们的自控力,就必须要先进行观察力方面的训练。学会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大脑去感觉事物真实的面貌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斯克里普彻曾经说过:“人的视力并不是仅对那些直接进入视线的事物才有感觉,它可以用来观察所有事物。在观察的作用之下,视力会变得无比神奇。”“看的艺术”,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学会的一课,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未得到这方面应有的培养之前就已经进入了学校。事实上,在生活中,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看的正确方法有很多,而学校里的一些具体课程却往往会对如何正确去看起到阻碍作用。假如一个人无法学会如何去看,那么他终其一生就只能在原地徘徊。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条普遍适用的格言,那就是:切记,要想培养我们的自控力,就必须从持之以恒地培养观察力开始!自控力一定要有力地参与到各种感觉器官的运用中去——这是所有训练都要遵循的准则。

原则5:让自控力在训练下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必须要对自己进行系统的训练,而且要一直将自控力视为一个永恒的追求目标铭刻在自己的头脑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习惯。坚持练习能够培养出持久的毅力,而持久却会反过来让练习变得更加完善。爱默生有段话说的非常好:“训练是一个人气质的第二代替品,它是一种形成习惯和常规的力量。”与一匹阿拉伯马相比,一匹已经习惯拉车的赛马更适合做这件事。而那些可以被称之为“大师”的人都说过,通过观察一个人弹琴时的按键姿势就可以判断出他是否是音乐上的行家。实际上,要想非常娴熟地掌握某件乐器是特别困难的。如果没有成千上万次的操作,那就很难学会去运用某种工具;如果没有无数次的加减乘除的演练,那就根本无法掌握计算的技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的道理。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里德曾经说过:“不仅是正常的成年人,就连儿童、傻瓜甚至家畜,都可以通过种种行为习惯来获得很多他们原本不具备的感知能力。”这些后天能力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而获得的,而这些能力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自控力在起支撑作用。也许为了锻炼这些能力你每次并不需要付出很多,但关键就在于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直至成为习惯。

原则6:合理计划决定着训练的效果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自控力会取得何种训练效果是由训练的活动安排而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训练时不仅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还要注意休息,要做到张弛有度。如果你将训练计划定为10天,那么你可以在坚持训练了5天以后,在诸如周末这样的日子里适当休息一下。

原则7:驾驭我要做、我想要、我不要三种力量

只有当你对成功充满了自信时,你才能凭借自己强大的自控力去获取最后的成功。因此,培养一个人的预期心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无数的科学实验结果都表明,预期心境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本书的篇幅有限,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但其核心观点是:一个人的思想越积极,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一个人的思想越消极,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以下就是这种相互关系的几条准则:

1.一定要将目标设定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

2.当你有权利去选择施展最后努力时机时,一定要选择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

3.在头脑里反复铭记“我应该而且必须要获得胜利”。坚决抵制任何头脑中出现的动摇的念头,对一切“可能失败”的想法予以蔑视。

4.在思想中,保持活跃的思维能力;在精神上,不断提醒自己,应该而且一定会获得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通过想象,你可以告诉自己:我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我要变得更加富有;我要获得生活中更加美好的东西;我一定要得到它们。我竭尽所能地在工作中实现我所追求的目标,我必须要得到它们!假如这些想象看起来有些脱离实际,那么你只需要在头脑中牢记:我目前的精神状态是乐观向上的,这一状态正好与那些消极悲观的境况完全相反,而后者正是应被抛到九霄云外去的。假如由于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而生活在牢骚、无聊、失落、空虚中,那么积极的思想就不可能实现它所追求的伟大目标。

视觉训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于每个人来说,眼睛就像是内心的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不仅能够看出一个人是否诚实,而且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能力。眼睛能表达出人类的思想与情感。当人们在凝视时,眼睛会在自控力的感召下变得神采飞扬。我们的眼睛所展现出来的喜悦、害怕、厌烦、爱慕、渴望等,都是人们内在的情感力量对眼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只要自控力一声令下,这些内在情感就能像在舞台上演出一样,通过眼睛进行伪装。虽然对我们来说,眼睛是观察事物的主要器官,可是对它适用的法则也一样适用于其他感觉器官;不仅如此,所有发生在大脑中枢任何地方的一个活动过程,都能够作用于其他地方,而且此过程还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整个身体产生影响。

根据这个法则,我们还可以以训练各种感觉器官的方式来对自控力进行培养。无论哪种特定的训练,都会多多少少地对整个人体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会对所有器官调动起来的自控力的总和产生影响。

苏利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失去了视力的人或许仍然能够想象出人们能够看见的物体。此时大脑在工作时已经完全脱离了外界的刺激,因为大脑早就习惯于通过以往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方式来进行工作。”可是,大脑是无法对那些从未见过的事物进行想象的。

人在自控力的作用下,能将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身体某个特定部位上去。当我们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血液就会在这种指引下流向这个部位。把注意力集中在眼睛上,就会滋养眼球神经。当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一样东西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的供应到所有视神经根源处的神经节处,视觉末端器官以及眼睛周围肌肉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激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集中注意力的办法来使视力得到增强,因为在这里,源自于身体内的能量被指引到一些特定的肌肉上,所以我们说,肌肉也在这一方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就会感觉到紧张或是全身绷紧,这就说明是肌肉在发挥作用。正如费希纳所说:“当一个人目不斜视时,就说明他的眼睛在用力;当他耳不旁听时,是耳朵在用力;绞尽脑汁时,是大脑在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