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谨言慎行有分寸,世事洞明皆学问(1)
当你同半智半愚者谈话时,不妨说些废话;
当你同无知者谈话时,不妨大肆吹牛;
当你同睿智者谈话时,就该非常谦恭,而且要征询他们的看法。
——爱德华·布尔沃·利顿
上什么山,就要唱什么歌
我们时常听到有人批评某些人“少根筋”,指的就是不看情况胡言乱语,不懂察言观色瞎讲瞎说。像在寿宴上对着寿公寿婆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着孕妇说,这年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翅膀长硬了就飞了;对新郎新娘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啦,下回别忘了再请我,我一定捧场;别人就要出远门旅行了,却对他大谈今年发生了多少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
你不想成为这样的冒失鬼吧!那具体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呢?
1.看对方的性格和性别特征
对方性格外向、开朗,你就可以随便一些,开开玩笑,斗斗嘴,他会很自然地接受;如果对方性格内向、敏感,你就可以讲一讲合适的笑话,让他开朗一些,最重要的是表现真诚,可以挖掘对方比较在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题,让对方觉得你是在真正地关心他。
有的女孩性格外向,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你若跟她谈化妆、美容,她也许会毫无兴趣;如果谈足球、谈姚明,她可能会兴致勃勃。针对不同的性格,你应该学会说不同的话。
同样说人胖,男性会一笑置之,而女性则可能会把脸拉下来,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是性别带来的差异。所以,同样的话对男人和女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说话时,我们就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对不同性别的人说不同的话。
有位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在人才招聘会上,想让某公司经理招聘其为办公室秘书,青年人在经理面前做自我介绍时说话拐弯抹角,半天不切主题。她先说:“经理,听说你们公司的环境相当不错。”经理点了点头。接着,高才生又说:“现在高学历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经理还是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尔后,高才生又说:“经理,秘书一般要大学毕业,要比较能写吧?”高才生的话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还是未能道出自己的本意。岂料,这位经理是个急性子,他喜欢别人与他一样,说话办事干脆利落。正因为高才生未能摸透经理的性格,结果话未说完,经理便托词离去,高才生的求职也化成了泡影。
2.看对方的身份特征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如果你对普通的工人农民摆出知识分子的架子,满口之乎者也,肯定让对方满头雾水,更别说会被接受了。要是遇见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也不能开口就一副江湖气,容易引起反感,更无法获得交往的信任和好感。
全国人口普查时,一个青年普查员向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询问:“有配偶吗?”老人愣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解释:“就是你丈夫。”老太太这才明白。
这位普查员说话不看对象,难怪会闹笑话。所以,要想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就应当根据对象的身份说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不看身份说话,人们听起来就会觉得别扭,甚至产生反感,那势必要影响交际效果。
3.看对方的兴趣爱好
比如和有小孩的女性说话,可以说说孩子教育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公司职员说话,可以说说经济环境等问题……说得不深入没关系,只要你开口了,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很多关于他自己和工作上的事情。如果你还善于引导,他恐怕连心事都要掏出来了。
有个青年想向一位老中医求教针灸技巧,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案几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幅时,便拿起字幅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副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促使老中医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说:“老先生,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所创的颜体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变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青年人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老中医精神大振,侃侃而谈。终于,老中医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
4.看对方的年龄特征
老年人喜欢别人说他年轻,而小孩就不喜欢大人总是说他太小;中年人喜欢别人说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年轻人就喜欢别人说他有闯劲、有活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不同的话题。
假如你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对小孩可以直接问:“今年多大了?”对老年人则要问:“您今年高寿?”我们不提倡问女士的年龄,但是如果非要问,也可以讲究方法,只要问得分寸好,就不会让别人觉得唐突、不礼貌。对年龄相近的女性可以试探说:“你好像没我大?”对年龄稍大的女性则可以问:“您也就30出头吧?”这样一来,大家皆大欢喜。
5.看对方的心理需求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你懂得一点心理学,就很容易把话说到人的心窝里。
19世纪的维也纳,上层妇女喜欢戴一种高檐帽。她们进戏院看戏也总是戴着帽子,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可是戏院要求她们把帽子摘下来,她们仍然置之不理。剧院经理灵机一动,说:“女士们请注意,本剧院要求观众一般都要脱帽看戏,但是年老一些的女士可以不必脱帽。”
此话一出,全场的女性都自觉地把帽子脱了下来:哪个女人愿意承认自己老啊!剧院经理就是利用了女性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顺利地说服了她们脱帽。
6.分清内外、悲喜场合
场合中全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那么说话就可以推心置腹,天南海北,无所不谈,甚至一些放肆的话说出来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在场的都是交往不深的人,就要板着点儿自己,不可肆意妄为,办事情也要公事公办,不要不分对象乱套近乎。
如果在比较随便的场合,我们可以说诸如“我顺便来看看你”这样的话,可是如果在比较庄重的场合说“我顺便来看看你”,就显得不够认真。
同样,说话还应该和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不能在喜庆的场合说些丧气话,也不能在悲痛的时刻说什么喜庆的事,让人心里别扭,甚至恼怒。
某农村有个老太太死在家里。亲属们一起商量后事。老太太生前嘱咐要土葬,但是现在土葬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发表个人看法。老太太的孙子说:“这样吧,老太太死了不是埋掉就是烧掉。现在尸体放在家里,人来人往的,总不是个事儿,我看烧掉最好,省钱省事!”这番话听得大家十分恼火,恨不得上去打他一巴掌。
这时候,另外一个孙子上来说:“奶奶走了我很难过。现在遗体放在屋子里得赶紧料理才行。奶奶生前有土葬的愿望,可土葬现在已经不行了,我看还是赶紧火化好。我是晚辈,大主意还是伯伯婶婶拿!”这番话听得大家舒舒服服,伯伯婶婶也赶紧拿了个主意,把老太太火化了。
本来老人去世是一件悲痛的事,可是第一个孙子上来就用“死了”“埋掉”“烧掉”“尸体”这种难听的字眼,最后还来了个“省钱省事”,显得不合时宜,冷酷无情;而第二个孙子上来则情真意切,在情在理,很有分寸,自然让人听了舒服。
最后,还有一条需要注意的是:说多说少也看场合。话该说多还是说少,也得有讲究。对方如果很忙,时间很紧张,跟他说话就要简明扼要;如果不知趣,没眼色,自顾自地海阔天空,别人已经在频频看表了,你还意犹未尽,就让人尴尬了;如果在一些发表看法和见解的场合,你却惜字如金,半天不说一句话,或者只是草草讲几句就了事,也难免让人觉得索然无趣。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控制自己说话的长短。
如果你能把握上述原则,说话时自然不容易出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道理可以帮你分清界限,厘清场合,让我们的交际艺术更上一层楼。
见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正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性格组成了千变万化的世界,要在这样的社会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一些难相处的人。
1.与性情急躁者的交往艺术
性情急躁的人,容易兴奋,容易发怒,自我控制力差,动不动就发火,但这种人往往比较直率,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而且他们重感情,重义气。如果与他以诚相待,他们便会视你为朋友。和性情急躁的人相处,可以采取宽容态度。当他对你发火时,可以置之不理或一笑了之,不要在气头上与他争吵。
歌德有一次在公园散步,迎面碰到一个曾对他作品提出尖锐批评的批评家。那位批评家性情急躁,他对歌德说:
“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
“而我相反!”歌德幽默地说,并微笑着给那个人让了路。
于是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了。
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微笑,也许是与性情暴躁的人相处的一个很好的武器。同时赞扬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这种人一般比较喜欢听奉承话,听好话。因此,我们要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赞扬他。与之交往,宜多采用正面的方式,而谨慎运用反面的、批评的方式。
2.与性格孤僻者的相处艺术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有四个来源:恋爱、家庭、朋友和社会。一个人的孤独程度,取决于他同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如何。
性格孤僻的人,往往表现为情感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整日禁锢在自己的天地,郁郁寡欢。他们往往是因为无法处理好以上四种关系,缺乏亲情、友情、爱情,才会导致形成这种性格。若要以朋友身份与他们友好相处,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与你初步建立友谊。
性格孤僻的人一般不爱与人交谈,即便是特别关心的事,也不愿主动开口。我们必须多主动引导他们谈话,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打开话匣子。谈话中要多留有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发表意见。由于性格孤僻的人往往猜疑心较重,所以说话要注意方式和措辞,观察对方的反应。
与性格孤僻者初步交往后,要积极引导他们多读些书,多了解些见闻,以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交往深入,友谊升华。
多引导对方参加集体活动,使之从个人的小圈子里释放出来,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快乐。与大家接触久了,心境开阔,心情开朗,才能更好地相处下去。
3.与心胸狭窄者的交往艺术
心胸狭窄者往往容不下人,容不得事。遇到比自己强的人,便心生嫉妒;遇到于己不利的事便忌恨在心。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便是这样。他是东吴的都督,为了抵抗曹操百万大军的南下,与西蜀丞相诸葛亮共商国计。周瑜见诸葛亮处处高出自己一筹,妒火中烧,屡次加害;诸葛亮则处处从联合抗敌的大局出发,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从而保证吴蜀的军事联盟,打败曹操83万大军,为自己事业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在与心胸狭窄者如何交往方面树立了典范:首先,要有大度的气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与心胸狭窄者相处,要有宽大的胸怀,以此感染对方,不可与他斤斤计较。但气量不是天生的,要靠个人的修养来完成。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诸葛亮之所以对周瑜的迫害毫不计较,因为他心系国家,胸有大志,以大局为重,不以个人恩怨得失处理国事,重大业而轻小侮。
其次,还要有忍让的精神。忍让,绝不是软弱,也不是毫无原则的迁就。它是心怀宽广的表现,是目光远大的表现。周瑜之所以心胸狭窄,因为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全局出发,而只盯上诸葛亮比他强这一点。而诸葛亮“大人不计小人过”,巧妙地同周瑜进行周旋,使联盟的计划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心胸狭窄的人极容易错误地估计形势,错误地对待人和事。因此,对心胸狭窄的人发扬忍让精神,绝不意味着迁就他的错误。
善意谎言,说对了也很美
人们在谈交际的问题时,都觉得应该遵循诚实的原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固然是对的,诚实能够取信于人,但是绝不可以把事情绝对化,以为“真诚”所至,任何“金石”都会为之动容,这恐怕不是生活的全部。实际上生活是错综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有时秘而不宣,声东击西,反倒能收到好的效果。有时你再怎么推心置腹,那“金石”总是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用变通的手段,是不能达到交际目的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有些时候,善意的谎言也很美,它比那些刻板的真诚效果要好得多。也就是说,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很美的交际方式。自然,如果一个人以制造谎言为业,把它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际手段,当然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