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读书,为了健康地 快乐地 有意义地活着
读书,为了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13]
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
为什么提出这个命题?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活着,不健康,不快乐,没有意义。在我看来,这正是当下中国人生存中最大的问题,也是中国年轻人,包括在座的各位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更是当下的中国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最大的问题。只要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我们就会感受到当下中国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不仅是穷人,而且包括富人,不仅是老年人,而且包括年轻人,甚至小孩子,都在埋怨:活得太累,活得没意思。
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组数字,中国平均每年有28万人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100万人自杀,有三分之一在中国。中国自杀者80%在农村,农村自杀者是城市自杀者的三倍。其中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在中国的自杀者中,有两个自杀率最高的人群:一个是十五岁到三十四岁的人群,一个是六十五岁到七十五岁的人群。也就是说在座的诸位和我都属于自杀率最高的人群。为什么自杀率会这么高,当然首先是因为经济困境。但是更多的是精神困境和道德困境。
有一个研究生,我记得好像就是人大的研究生,他在自杀前曾经列了一个表,内容是活着的理由和死的理由分别是什么,他列表的结果是觉得死的理由比活的理由多,就自杀了。这说明在当下的中国,特别是年轻人当中,活着的理由成了问题。所以我有一本书书名就叫作《活着的理由》。那么我们就要追问:这是为什么?
这就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一个宏观的考察。对此我要引用一个鲁迅的观点。鲁迅说,人活在世界上,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发展一直围绕着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记得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曾经作了一个总结:新中国成立的60年内,以及往上追溯的100年间,中国人民实际的奋斗目标只有三个: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国、统一的中国、吃饱饭的中国。独立和统一是生存的问题,而吃饱饭就是温饱问题。现在,经过60年乃至100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这三大目标:中国独立了,中国统一了,中国经济发展了,大部分人吃饱肚子了。我们这么多人口,这么大国家,能做到这三点,是非常不简单,很不容易的。
但是我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也为了国家的强盛,我们走了一条“经济发展就是一切”的道路。发展经济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走向极端,把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享受变成唯一的追求,那就有问题。我们同时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这本身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发展到把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目标,也出了问题。诸位正是在这么一个时代成长的。这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们年轻时代是绝对否定物质利益、否认个人利益的,我们都成了清教徒和驯服工具,那也是违背基本人性的。现在有些人竭力美化我们那个时代,以此完全否认今天的历史进步,是没有道理的。问题不在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本身,而在于把这样的追求发展到极端,就不合理了,而且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把人变成了纯粹的物质化和个人化的经济动物,这就形成对人的本性和生命存在的扭曲,甚至会引发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当人的欲望不加节制地极度膨胀,对物质的追逐成为人活着的唯一动力,社会对人的评价也是看能不能赚钱,能赚钱就有一切,不能赚钱,就什么都不是。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当人仅仅为钱为欲望活着,缺少精神支撑的时候,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生活遇到挫折,物质欲望不能满足,就会觉得生命没有价值,二是即使有了钱,富裕了,也会觉得生活空虚,因为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也会产生生命的虚无感。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都觉得无聊,都失去活着的动力的原因:这是把生活和追求绝对物质化和个人化的后果。
另一方面,当个人的物质利益,成为人与人连接的唯一纽带和尺度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时候,人际关系就很冷淡,就会产生和他人隔绝的孤独感。人觉得自己的生与死和他人与社会没关系,甚至没有人关心和需要自己活着的时候,也会失去活着的理由与动力。鲁迅在《孤独者》的小说里说,人活着有三个层次,一是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活着;理想与追求实现不了,就为爱我者活着,为父母、妻子和孩子活着;再不行,就为敌人活着,鲁迅就说他活着,是为了像黑色的魔鬼一样,站在敌人面前,让他们生活得不那么愉快和圆满。当然这是鲁迅的想法,我们大概都不会为敌人活着,但我们至少也得为自己、为爱我者活着。但在当下中国应试教育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在变化:父母对子女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应试成功,当应试的功利化成为父母与子女之间连接的纽带的时候,亲情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漠,为爱我者活着的动力也不足了。
还有,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完全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人从小就不能尽享人生的快乐,不懂得生之乐趣,活着的意义也就淡薄了。
此外,我们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环境污染。2013年最让人恐怖的记忆,就是从年初到年末的雾霾天气,还延续到此刻,现在,我们突然发现,北京,以至中国许多地区,都成了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了。
这样的生存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生命的质量和意义。
这样,能不能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就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我们再回到鲁迅的命题上来。鲁迅对他所说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一个补充说明:“我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不是苟活”,就是要有意义地活着;“不是奢侈”,“不是放纵”,就是要健康地、快乐地活着。如果说前一个时代,中国还处在以物质欲望和个人利益的满足这样的基本的、必要的,又是低层次的“生存、温饱”阶段;那么,在今天,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我们应该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也即是高质量的生存、温饱和发展时期,要求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重大转折,这个时代的中心命题就是“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前一段时间是为了吃饱饭活着,现在就要求活得健康、快乐、有意义。对此鲁迅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同学们一定要认识与把握这样的时代主题(任务、使命、要求)的根本变化。某种程度上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由“物质主义”的时代向“后物质主义”的时代过渡的历史转折期。也许现在许多人还是延续着物质主义时代的思维与习惯,沉迷于物质与欲望的“小时代”,但有思想、有觉悟的青年,应该看到时代发展的新趋向,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更自觉地追求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新生活。
在我看来,提出这样的一个命题,在当下中国具有三大意义。
第一,它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全面改革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至生态改革,就是要从各个方面对中国人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提供制度保证。
第二,它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要让青少年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能够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是应该和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纲领的。
第三,它同样应该,也一定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目标。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在座的各位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人们通常把你们称为“80后”、“90后”,并且有很多批评,我都不以为然。我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问题,而每一个时代的人最终都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顺利地接班。但我又认为,“80后”、“90后”又确实有一个重大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你活着有没有目标。应该说你们以前是有目标的,就是考上大学,但是考上之后怎么样呢?我接触过很多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很兴奋,但到了下半年就开始觉得困惑了,失去了目标,可以考研究生、出国,但这也不能成为一个长期的目标。这就是摆在诸位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这也是一个信仰问题。我觉得,可以把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当作你的目标,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切实的选择。
这样,我们的讨论,就需要再深入一步:如何理解“健康”、“快乐”、“有意义”?“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十个字的内涵是什么?何谓“幸福”,何谓“合理”,何谓“健康”、“快乐”,何谓“有意义”?
“健康地、快乐地活着”的背后,有一个幸福观的问题;“有意义地活着”的背后,存在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幸福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上,鲁迅有十分精彩的论述。
先说幸福观,其核心是讨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对此,鲁迅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钱是要紧的。”也就是说物质是要紧的,穷困不是幸福,物质是基础,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追求物质利益。第二句话:“自由不是钱所能买到的。”金钱并非万能,物质不能穷尽人性之根本。就是说,既要追求物质,又不能把物质当成是绝对的唯一的追求。第三句话:“自由能为钱所卖掉。”过分地追求物质,你就失去了自由;只注意外在的物质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就会被物欲所遮蔽,而失去人的本性。因此鲁迅呼吁:我们要“致人性于全”。也就是说,要在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完全否认物质追求是不行的,只强调物质而忽略精神也是不行的。
我想补充的是,要求物质与精神间的平衡,从总体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理想;但是,具体到每个人来说,总是有所偏至:偏于物质,或偏于精神,必须面临一个选择。而在鲁迅看来,人既是动物,在物质欲望满足上就跟所有动物一样;但人更是精神的动物,人之所以区别于牛马猪狗,就是有精神追求。所以鲁迅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之极巅”,在精神追求上,应该是无止境的,但在物质追求上,应该是有节制的。鲁迅说“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倡一种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盈的精神生活。其实简朴的生活是更接近人的本性的,而奢侈放纵的生活,却是远离人的本性的。什么叫幸福地度日,什么叫健康地活着,在我看来有两条:第一条,在总体上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精神自由发展之间的平衡;第二条,在具体执行上,应该追求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盈充足的精神生活。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物质生活能达到中等或中上水平,就满足了;但我的精神生活却是要第一流的。我按着这个目标去生活,就觉得幸福、健康、快乐。
什么叫“合理地做人”?什么叫“有意义地活着”?这背后关乎如何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鲁迅也有两句话,第一句说:“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就是说当每个人都感知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人群就近乎彻底觉悟了,这是强调个体的自由觉醒是社会觉醒的前提。鲁迅还说:“人各有己,而中国亦以立。”
每个人都把握了自己,具有独立的意志,中国也就真正站起来了,认为个人独立,是国家独立的基础和前提。在鲁迅先生看来,人的本性,首先表现为他的个人性。
但鲁迅还有第二句话:“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也就是说,我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无数的人们构成一个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因此鲁迅说,“真正博大的诗人”,是能够体会到人世间的快乐和痛苦的。别人的幸福是他的幸福,别人的痛苦也是他的痛苦。
因此人不能够只是“咀嚼身边小小的悲欢,以此为整个世界”。这是鲁迅对当时年轻人最严峻的批评。他提醒人们注意,人的本性不仅具有个人性,更具有社会性:人只有在社会与群体的发展中,才会有真正个体的发展。
正是在对人的个人性与社会性这两大根本属性的认识基础上,鲁迅提出了新的价值观,新的伦理观,叫作“自他两利”。追求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我常跟志愿者说,志愿者虽然是为他人服务,但首先也是为己,认定只有在利他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是把利他和利己统一起来。我因此常常要说两句话:当强调“我们”的时候,别忘了“我”,因为“我们”的发展是以“我”的发展为基础与前提的;当强调“我”的时候,又别忘了“我们”,因为“我”必须在“我们”的共同发展中取得发展,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平衡的概念:如何“幸福地度日”,“健康、快乐地活着”?就是要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取得相对平衡;什么是“合理地做人”、“有意义地活着”?就是要在个人与社会、群体关系中取得平衡。而我们中国最大的毛病就是“钟摆现象”,老是偏向一方,一强调物质就没有精神,一强调他人就没了自己。现在我们就要回到“中道”来。当然,我们讲的是动态平衡,完全平衡是没有的,是在不断矛盾、不断偏至的过程中达到某种相对平衡。
从刚才的讨论可以看出,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讲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内涵很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琢磨,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去实践。
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实践?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题目。
静悄悄的存在变革,从读书开始
前面讲到,要真正使得每个中国公民快乐、健康、有意义地活着,是需要制度保证的,这也是我们要进行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全面改革的原因。但这样的全面改革,普通人不容易参与。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普通人怎么办?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不满,感到累、没意思的时候,又无力改变,就陷于焦躁、牢骚、怨愤之中。问题是,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
我的建议是,第一不要发牢骚,第二不要等待,要自己行动起来,从改变自己和改变周围的人的存在开始。这里要引用鲁迅的话:“青年何须寻那些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因为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劈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鲁迅号召青年人自己解救自己,自己联合起来,联合起来干什么呢?
我建议,就联合起来,按我们的价值观、按我们的理想去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创造一种新生活:在这个追逐物质享乐的消费社会里,我们这一群人尝试着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当许多人奉行极端利己主义,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人,尝试着利己利他;当许多人奉行将他人视为敌人,坚持丛林法则,进行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人,不把别人当敌人,而当成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合作;当这个社会充满谎言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人努力部分地生活在真实里,等等。别人我们管不了,但是我们自己可以管自己,或者我们这一群朋友可以互相理解,共同行动。我们联合起来,自己去尝试过一种快乐的、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存在变革,从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存在开始。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只要你愿意。但我强调“静悄悄”地做,不对抗,不张扬,低调说话、做事。别大声嚷嚷“哎呀你们不合理呀”,你就静悄悄地该做什么做什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阻力,而且也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大声张扬的地方。你不要摆出一副愤青的姿态。我们要相信一点:我们的追求,刚开始不被理解,很孤独;但我们追求的“快乐、健康、有意义地活着”,这是最符合人性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人根本上是一个精神的动物;第二,人既是个人性的更是社会性的,不管今天人们如何热衷于物质的、个人的欲望的满足,但迟早是要回到人的精神性追求和社会性追求上来的,这就是人性的力量。我们对于根本的人性,要充满信任和自信。你要相信,符合人性的事情总是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只要你成功了,就会有更多的人跟着你一起做。这是一种人性的内在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做得好,就会对周围产生影响,像滚雪球一样地逐渐扩大。我记得我参加过北京最早的志愿者组织,当时没几个人参加,但现在发展得相当可观。
除了要有对人性的信心之外,还要有“对青春的信心”,要相信青春的力量。人到生命的青春时节,就会充满理想,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充满幻想,充满活力,这都是几乎出于本能的精神追求。我们说,应试教育压抑了人的青春力量,但却不可能根本摧毁,那潜在的青春精神的萌芽依然存在,等待浇灌,开发。教师的职责就是发现与培育,前提是要有信心。要满怀信心地去开掘学生内在的青春精神,以此作为改变学生生命存在的开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教师自己的生命也永葆青春。
我们再追问一句:这样的存在变革从哪里开始?我的建议是:从读书开始,从组织读书会开始。
我最早接触的,是福建的一群老师,在网上建立1+1读书俱乐部,每月集体读同一本书,在网上交流、讨论。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的还可以定期聚会讨论,采取AA制,成本很低。那年我到福建去了,他们就在网上发布消息说钱理群教授来了,马上就有各县的人聚集到福州来听我讲,听完再一起讨论,他们就走了。这样一个简便易行的方式,就把志同道合的人都聚集起来,就改变了每个人的孤立无助的状态,在共同阅读过程中会形成某种共同理念。
这里又要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从读书开始?读书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
我想我有两个理由:第一,快乐、健康、有意义地活着,关乎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关乎我们的信仰问题,这问题的解决不能凭空想,需要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和精神资源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读书。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全世界的文明历史就是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人,在不断寻找合理价值观和幸福观的过程。这样一些寻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全部集中在书本里,特别是经典著作里。所以我们首先要读经典,广泛吸取人类文明精华,作为解决价值观、幸福观、人生观问题的基础。第二,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非常快乐,极有意义。中国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可能有假;但是“书中自有意义在”这句话无假,而且是人类文明积淀的那种意义。读书可以延伸我们的精神空间,生命空间。而且我常说,人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最平等,每个人都可以读书,而且完全独立自主:任何人,从孔夫子到普希金,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你想见孔子,打开《论语》就见到了;你不想见,合上书他就走了,这多自由啊,以你为主,而且完全超越时空的界限。这何等快乐!何等幸福!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这是从普遍意义上说读书的价值与作用;从在座的诸位的角度说,大学是人生最好的读书的时光。我经常和大学生们讨论一个问题:你们自命为大学生,但是,你们知道大学是干什么的吗?你想过大学在你人生阶段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吗?我看很多人没想过,糊糊涂涂地当大学生,还自以为豪,我是大学生!我有两句话,第一,大学不同于中学,他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性。中学时期你是“未成年人”,你不独立,要听家长老师支配;到了大学,你就是公民了,你享受了公民权利,可以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活。第二,大学又不同于工作以后,你们的任务是准备为社会服务,不要求你直接为社会服务。你享有公民权,却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公民义务。有权利而少义务,这是何等快乐的事!你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而充实自己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读书。从表面上看,大学生活是极其简单,甚至是有些单调的;但你只要读书,进入书籍的世界,你就有了丰富的文明人生。而且一生中只有这四年(如果再读研究生就是七年或八年):中小学你为应试而读书,那是机械的狭窄的被动的读书;大学毕业后你要成家立业,为人生奔波,没有时间,至少是没有集中的时间系统地读书。我看有些同学一上大学就忙着公关、搞关系、赚钱。我总忍不住要对他们说:钱以后能赚,书以后不一定会读。你公关、赚钱上的时间长得很,何必浪费大学时光做这些以后可以做的事。一定要记住一个常识:上大学就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搞关系、赚钱的!
接着就有一个问题:怎么读书?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关于读书的几点建议
我还是先介绍鲁迅在《读书杂谈》(见《而已集》)和《随便翻翻》(见《且介亭杂文》)等文中提出的读书观,大概有四个要点。
第一,鲁迅劝告年轻人:“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学理科的可看看文学的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说:“现在中国有个大毛病,那就是人们大概都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人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
鲁迅提醒我们,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大家要看清楚未来学术发展的前景。未来学术发展是要走向综合的,不仅是理、工、文的通,还有文、史、哲的通,现在讲“通识教育”强调的就是“通”。还有,我们现在是知识社会,人的职业会不断变换。特别是中文系的学生,尤其如此。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真正用到的东西,都是靠自学得来的。你的知识结构越合理,你就越能适应职业、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你们的视野、能力现在被中学应试教育搞得非常狭窄,这是短视的,我们需要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眼光和知识储备。
第二,要为趣味而读书。鲁迅说,读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兴趣的读书。应试教育的读书,基本是职业的读书,就业教育的读书也一样,都是出于功利目的的读书。鲁迅倡导的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嗜好的读书”。读书应该是非功利的,只求阅读中的趣味、快感。我们讲“快乐地活着”,读书就是最快乐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的最大罪恶就是把最快乐的读书变成最不快乐的事情。同学们上了大学,就应该从这样的有明确功利目的的,让人痛苦不堪的读书中解放出来,为趣味自由读书!如果仍按中学生应试教育那一套去读书,就是作茧自缚了。
第三,鲁迅提倡一种“随便翻翻”的读书方式。读书可以正襟危坐地读,也可以随便翻翻地任意地读。随便翻翻也是一种“比较式”的读书。读各种不同意见的书,不只读主流的正史,还要读点异端的野史,这就有了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原貌。只读一种意见的书,很容易被俘虏,拘于成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便翻翻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说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读书有两类。一类是原典、经典,要一字一句地认真读。这样的书并不多,如学文学,就要读《论语》、《孟子》、老庄的书,这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还有唐诗,中国青春期时代的诗歌,还有《红楼梦》、鲁迅,还有《楚辞》、《史记》、苏东坡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经典,就要逐字逐句,尽可能读懂。其余的书,就不必如此认真,泛泛而读就可以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要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
泛读,就是知其大意,不求甚解。说不定反而得其神韵,不必过于拘泥。有的书初读不懂,只能囫囵吞枣,读多了,自会融会贯通。鲁迅还提倡一种读书方法:“先行泛览”,读多了,你就会发现,有那么几个作家,特别有价值,又特别合你的口味,你非常喜欢,经过这样的筛选,你就会找到你最能与之神交的作家,“然后抉择而入手,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一人或数人”,然后大量地读,反复不断地读,甚至读一辈子。我的经验,这样的终身阅读的对象,最好是一个或数个大家,这是能够成为你的精神依靠的。我的学术研究的功底,以至生命的底子,就靠鲁迅。
第四,鲁迅提醒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自己的脑子被别人的“马”践踏个遍,就没有自己了。补救的办法有二,一是读书要“自己思索”,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二是读完书还要“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本活书”,“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我因此曾经建议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读书,思考,写作,实践”的四结合,这也是青年的成长之路。
在这里,我还要建议诸位:第一步,联合起来,举办读书会。第二,在读书中共同思考,形成共识,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些改变自己和改变周围存在的好事。有一位教育家提了一个口号:“好人要联合起来做好事”,我很赞成。据我观察,读书与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做好事”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为社会服务,一是为自己寻找、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生命存在方式。在这方面,许多志愿者组织作了新的尝试,我在许多演讲里多有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也由此想起了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直到上一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还在做这样的试验:他先在北京什刹海,后来又在山东农村,租一套房子,和他的学生、年轻朋友住在一起,朝夕相处,讲学,读书,思考,讨论,同时游走于大自然中间。每日天将明未明之时,举行“朝会”,并且有这样的描述:“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大家默然反省着自己,“心不旁骛,讲话声音低微而沉着,能达人人心里的深”。梁漱溟有言,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处理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因此,最理想的读书方式与境界,应该是志同道合者聚集在大自然环境里,共同劳动、做饭、过简朴生活,一起读书、讨论。真正静下心来,既与大自然交流,又彼此交流,更逼向内心:读书不仅是交流,还要内省。这样,生命就真正沉潜下来:沉到历史的最深处,社会的最深处,大自然的最深处,思想的最深处,内心的最深处,生命的最深处。这样的沉潜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样的读书,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心静默,这就自自然然地建立起了真正的心灵家园、精神家园。坦白地说,这是我多年的梦想,我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读书理想、教育理想,这其实是最理想的研究生教育,也可以部分地实现在大学生教育,以至中学生教育里。今天,我把它说出来了,是因为我觉得,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梦话,但并非完全不能做到。至少在假期,就可以做这样的短期试验:今天有这样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也允许,更何况志同道合者已经聚集起来,我们就不妨浪漫一点,真的做一回梦。我们不满现在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那就应该行动起来,去做新的尝试,按我们的理想去生活,在不健康中求健康,在不快乐中求快乐,在无意义中求意义,在不幸福中求幸福,在不合理中求合理,哪怕只有短短的一两个星期、一个月,仅仅是生命的一个瞬间,但很可能这一瞬间,会永远温暖你和你的朋友的心,会照亮你和朋友们的人生之路。就看你愿不愿意,还有你的能力能不能达到。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据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张亮、张逸文、李泓阅、刘书颉录音整理稿最后修订,2014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