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准备乡试 杭州中举

弘治三年,即1490年,这年的年夜饭,爷爷王伦吃得很称心,这碗饭是长孙媳妇亲手敬奉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儿子状元及第,封赠三代,给他这位一辈子连秀才圆领衫也没穿过的老童生,连升三级,他也得以套上了喜庆的状元红袍。儿子王华还替他这位做儿子的尽了孝道,给先考槐里公赠爵修撰官号。自己修了一辈子道,道渺渺幽幽不可见,只见子子孙孙满厅堂,知足吧!放心吧!撒手吧!

王守仁第二次经历生死离别,第一次是赐予他生命的母亲,这一次是从小爱护他关心他的爷爷。娘亲,爷爷,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昨晚上还吃汤圆呢,昨晚上还说想见见重孙子呢,昨晚上还说盼着孙子金榜题名呢……

在北京,王华年前就得到了父亲病重的家信,他心里一直为父亲的病担忧着。请假申请早早呈递了上去。翰林院掌院学士念他心怀坦荡,做人做事本分,有意压下了他的请假报告,他马上服满九年任期,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自动升职了。丁忧为父守孝的假期长达三年,有些不肖子孙,为了早一天升官,故意隐瞒爹娘的丧事,但在王华心里,爹娘比官帽子重要。一接到余姚报丧,王华立即踏上了奔丧路。好在皇帝他老人家把孝道作为国策,考评官员时,仅孝道有一票否决权,甚至对私自挂冠而去、不辞而别奔丧的文职官员,也一概不予追究。

王华偕姨太太杨氏,三岁的女儿王守让,回到余姚,要为父守孝二十七个月。孝顺的王华,认真研究朱熹先生的《家礼》,按图守孝:墓地搭茅棚,身披粗硬的麻衣,吃饭喝水不沾腥荤,晚上枕着砖头睡,三年杜绝房事。

他给自己制定了三年守孝的任务,给儿子制定了两年准备、三年应考的科举计划,并为此成立了王守仁应考辅助小组。

学八股文 备战乡试

王守仁应考辅助小组成员如下:名誉组长王华,组长王衮,成员包括,堂叔王冕,同门叔叔王阶、王宫和姑父闵牧,以上人员负责文化教育。后勤保障:杨姨娘和诸翠。王华为父悲伤,忙于守孝,只能给儿子作一次动员报告。叔父和姑父,有老秀才、老童生(没有考上秀才,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虽然屡考屡败,但是有句俗话,久病成医,久败成师,他们虽然不知道怎么考好,但是不缺失败的教训,很熟悉怎么考不好,这些人失败的教训,都想赶紧传授给王守仁。叔父姑父本来没有胆量辅导状元公家的大公子,但是王华也是科举战场上屡败屡考的最后微笑者,他相信这些亲戚只是暂时的考场失意者,他们有能力辅助儿子。

动员会开始了。

王华:“第一,为什么让你在家学习,而不是去县学府学?”

“按我朝惯例,科举是官员出身的正经途径,府学教授,从九品,位居品官的末流;县学教谕,不入流,这些教育岗位上的管理者,举人们不屑于出任,进士们更不用说了,连追求上进的国子监学生也不愿干,没办法,哪些人来干呢?论资排辈熬年限的岁贡生们,没有别的出路,他们只好来管理教学。所以,我们成立应考家庭辅助队伍。你德章叔叔他们,学识和经验很丰富。”

“第二,学习态度,既要勤奋努力,又要讲究方法技巧。你很聪明,这个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成功人士中往往有不少并不聪明却踏实认真的人,相反,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方仲永的故事,你也听说过,为什么他年少聪颖,终泯然于众?做事要有个计划章程。列出学习日程表,详略兼顾,要有两年期限和一年期限的大规划,要有半年和三个月的中等计划,以及详细到每个时辰的每日细则。这些你要向你叔父姑父多请教,争取做到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第三,每天做总结日记,有功记功,有过记过。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本来可以归于第二条,因为重要,特意单列出来。这个有益于品德养成。具体要求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结一天的收获和失误,知识学习要总结,诚意正心方面也要总结。我一直坚持的做法,就是每晚上记录功过,这一天有啥好的作为,甚至好的想法,就自我鼓励,这个可以不做笔记;相反有啥不好的作为,甚至不好的想法,记录下来,自我反省、自我克制,甚至自我惩罚。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克治一个毛病。一个毛病一个毛病克治,没有毛病了,剩下的都是善了,就成仁了。这个每晚临睡前的总结,有助于你知识、智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四,摸索规律,利用规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约束人的条条框框,也是帮助人条理清晰的蹊径,甚至是诀窍。科举考试,不出‘四书五经’范围,看是千头万绪,实有规律可循。要善于抓住核心,叫主题思想也行,核心一抓,纲举目张。学问学问,多学善问。向书本学习,学知识,学智慧;向老师学习,学经验。善问,问自己,问书本,问老师。小疑问,小进步,大疑惑,大觉悟,没有疑问,不进步。学问越深,复杂问题会变简单,一本书可能就浓缩成了一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先说‘四书’,比如《论语》,要学会一个‘仁’字;《大学》,要知道‘修身’;《孟子》,学会一个‘义’字,方法是‘尽心’;《中庸》,认识一个‘诚’字,关于诚字,也就是娄一斋先生教你的那个‘敬’字,这个‘诚’字是《大学》‘明明德’的方法。再说‘五经’,比如万经之首的《易经》,要掌握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书经》,要了解什么是‘中’;《诗经》,重点三个字‘思无邪’;《礼记》,核心是秩序;《春秋》,要学会分邪正。”

“第五,学好八股文,走遍全天下。这一条本来属于第四条的内容,但是因为是科举的核心内容,所以要重点提出来。这个,我考了好多年,这几年蒙圣上不弃,几次参与会试和廷试的封卷、阅卷和审卷工作,对科举有自己的体会。刚才向你介绍了‘四书五经’的题眼,那些核心是书本的题眼。考场上会考的文章题目,都是‘四书五经’里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写文章一定要以这一句或者几句话为题眼,最终不能脱离中心,行文要环环相扣。这就要求做文章的人一定要熟读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

“八股文结构严谨,多看钦定本范文,分析揣摩,自己心里要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和层次,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最后束股,师出有名,层层递进,该对偶对偶,该排比排比,最后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学会八股文,你就学会了思路有条理、有规范,对今后的学习和做事大有裨益。以上讲的是结构,文字上言简意赅,不求华丽,意在说明问题,目的是考察处理政务的能力。”

“方法是,看范文,学技巧,不贪多,精研几篇,学习解剖麻雀,条分缕析,庖丁解牛,力争游刃有余。”

“第六,圣贤学问和科举功名,相辅相成。你胸怀大志,要学做圣贤,这是好事。要知道,圣贤首先要是一个好人。要做好人,就要遵循人伦规范。你爷爷临终嘱咐你,盼你学业有成。科举功名就是学业有成的标志,有了功名,掌握了资源,你就可以干更多的事。圣贤是在为大众服务中成就的。要做到,思想上不忘做圣贤这目标,行动上要主攻科举,有先有后,先取功名。”

最后,王华喝口水,对着侧室杨氏吩咐道:“这两年给伯安调整好饮食,注意营养,但口味宜清淡。”

王华最后对王衮嘱托道:“德章,你后年和伯安一起,再考一次。有功名荣身,也是对父亲行最好的孝道。上一届江西乡试中,有一对父子同登秋榜,被传为美谈。如果你们叔侄共攀秋魁,也会成为我们余姚的一段佳话。两年时间,时间虽说还算宽松,思想上可不要放松,散会后,制作一块倒计时牌,时时督促提醒伯安。”

最后,王华对三位堂弟和妹夫一一拱手,朗声说:“各位辛苦,拜托各位了!”

王守仁在几位长辈的协助参考下,很快制订出了一个两年计划,名为《学好八股文迎接乡试挑选》。

在前几个月的辅导过程中,几位叔父和姑父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侄子进步快,惭愧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学问上,侄子很快变成了老师。

王守仁白天与叔父同学“四书五经”,埋头于《科举范文》和《应考指南》;晚上挑灯自学,读诸经子史,《史记》《文心雕龙》等。

按照王华的教导,他制作了日记册,着力做《功过录》。每日的《功过录》像一把扫帚,扫除了他心头不少的垃圾。

临上考场 谆谆叮咛

弘治五年,1492年,王守仁二十一岁。

春天的时候,父亲王华结束了清苦坚韧、历时二十七个月的丁忧守孝期,要启程赴京继续他的升官事业,临行前,他检查了儿子的应考准备情况。

父子二人,父坐子立,父严肃子恭谨,进行了一场语重心长的谈话。

王华:“你的学习准备功夫做得还比较扎实。从这几篇习作看,形式上,布局谋篇结构清晰,段落之间关系严明;内容上,知识面视野开阔,知识点细致入微;语言明快,思路流畅,只是在选词造句上稍显华丽,有些卖弄小聪明的心思。对你的学问,为父是放心的,你也要树立信心,大胆应考,小心准备。小心什么呢?朝廷选拔的是政治干才,需要的是实干家,不是文学才子,所以,语言上不要浮华,要朴实。”

“为父把乡试情况简要介绍一下,你好做到心中明白,考场不慌。乡试主考官两人,同考官四人,过去,一般选聘府学教授和有实学没有功名的儒士,这些人官卑位低。六位考官,十天期限,要评判上千人、几千份的卷子,有的时候难免敷衍塞责,只看开头和结尾,说这个是要提醒你,一定注意,文章开好头结好尾,讲究龙头凤尾。三场考试,第一场‘四书五经’八股文最重要,后两场策论只是个参考,考官们没时间细看,这个不是说你可以忽视后两场,而是第一场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卷面字体要工整清晰,有些考生蝇头小楷,像蚂蚁爬,有些考生满纸墨疙瘩,考卷上像趴着几个屎壳郎,看得誊写朱卷的生员们眼冒金星,这种情况下,他们难免会抄错,结果就是考生吃亏。”

“你聪明,但记住,不能耍小聪明,中举是目的。第一场‘五经’两道题,‘四书’一道题,你只需选你的本经《礼记》,别的不要管。不要贪多逞能,误了正事。”

“考场门禁森严,会布岗设哨,搜身检查,考棚号房一号一个军丁把守。舞弊者大门外当场戴枷示众。我们准备充分,光明正大,没必要搞小动作。”

“考前放松身心。功夫在平常,临考不必抱佛脚,甚至去杭州可以不必带书,只管散步静心。”

“饮食上,俗话说,吃得太饱脑昏沉,腹中空空脑筋清。考试前,饭菜只需吃到八成饱。如此一来开卷才能才思泉涌,下笔有神。”

“提前十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考卯时入场,寅时就要起床。”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要大胆,二要小心!为父在北京等待你的好消息。”

王守仁:“不肖儿多谢教诲,儿一定谨遵父教,力争不辱门庭,以慰爷爷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赶考船上 各说命运

考生资格先行预选,一是省按察司提学官会同当地府、县父母官,从府学和县学中选拔优秀生员,二是兼顾社会上的优秀儒生。浙江全省七十五个县,五百三十万人口,读书人多,朝廷下达的举人指标只有九十六个。粥少僧多,竞争激烈。好在这是在为国家输送人才,候补举子们的应考车船、食宿和考务杂费,由地方财政支付。

乡试考试时间,每年固定,被称为秋试,三场考试,定在三天,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这日子选得很显人文关怀,秋高气爽,冷暖适宜。考生们要提前一周到杭州,熟悉环境和适应风土。

余姚考生王衮、孙燧、谢迪、魏朝端、王守仁等由政府官船护送到绍兴,从绍兴东关驿,转乘绍兴通往杭州的夜行船,夕发朝至,天明从杭州西兴驿登陆。

同船候补举子魏朝端是王守仁同学。秀才孙燧,秀才谢迪,以前有所耳闻,但因为年龄差距,彼此交往少,现在五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缘分,都成了朋友。四十四岁的王衮,三十三岁的孙燧,二十六岁的谢迪,二十一岁的王守仁,二十二岁的魏朝端,大家免不了交流读书心得。

王衮:“很惭愧!这是鄙人第六次参加秋试。德成,你也参加两次了,于吉,你也体验过一次了,你们有些啥感受呀?”德成是孙燧的字,于吉是谢迪的字。

孙燧:“德章兄,多谢你前两次提供应考经验。我第一次应考时,心里紧张,发挥不稳定,脑子迟钝,文章写得不流畅,得一句一句往外挤,写出来总觉得文不对题、词不达意,又手足无措,糊里糊涂。第二次,不慌不忙,自认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只怪自己学识不成。积累经验教训吧。”孙燧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眼神坚定、机警。孙秀才生辰八字五行缺火,老辈人为了求得金木水火土平衡,给他补火,起名燧字。燧是边境长城上报警的烽火。这个名字影响了孙燧的性格和人生,在家是家庭的看家犬,晚上睡觉很轻,很警觉,床前老鼠深夜悄无声息的散步声,在他耳朵里几乎是千军万马的操练声。名字这把火经常烧得很旺,煅烧的目的,老辈人也很明确地赋予在他的表字中了,就是“德成”。三十多年来,他就像景德镇的瓷器,被千烧万炼得很精神,身体精瘦,品行精粹,连眼神都很坚定。

谢迪:“我第一次参加时,可能是紧张,总是想小解,刚解了手坐下,马上又想解手,几乎没有消停过。号房门口把守的那个军丁,时不时伸头往号房里看,估计是怀疑我搞什么小动作。按说,我的八股文习作,都是我哥哥一句一字审改的,水平还不至于拿不出手。但是第一次应考,为文的思路被一次一次的小便冲跑了。”谢迪是谢迁状元的二弟,兄弟相差十八岁。谢迪没有他哥哥大气,个子不高不低,身材偏瘦,有些谨小慎微,甚至神经质。

王衮:“这考官一人一个脾性,所好各异;考生文章,风格五花八门。有的喜欢苏东坡的豪迈气势,有的醉心辛弃疾的冷峻悲苍,有的痴迷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的迷恋李清照的怨女情怀……谁知道自己的文章,能不能投考官所好,命好命坏在天了。”

孙燧:“德章兄所言差矣!爱好各不同,风格有差异,但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文章的精髓在气节,风格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谢迪:“两位学兄所言,都有道理。”这位谢迪,长辈给他取名“迪”,字“于吉”,就是希望通过读书启迪他的智慧,好让他的人生趋吉避凶、逢凶化吉。但现在他明显是智慧未开,只有和稀泥的小聪明。

王衮:“德成,你说得不无道理。但是,我应考五次,‘四书五经’,我篇篇背得滚瓜烂熟,哪一句,甚至哪一个字,在哪一页哪一行,我都门儿清。作文制论,我丁是丁卯是卯,以朱子《集注》为准绳,不敢越雷池一步。自觉篇篇文章都不错。年轻时,文章不比家兄差多少。后来还幸得家兄指点。可是这文章,就是一直入不了府学教授们的眼啊。”

孙燧:“德章兄,这个正是你的问题所在。文章有十全十美吗?没有吧!我们发现一个不足,马上改进,这是进步。日积月累,力求完美。知道完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追求完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知不觉,学问就进步了。如果我们自认完美,那我们就缺乏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其实才是进步。”

王衮:“唉!我还是坚持,写文章在人,取功名在天了!”

谢迪:“自古名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孙燧:“德章兄,于吉贤弟,吉人天相。人事尽到十二分,万事大吉。不尽人事,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人事就是天命!”

王守仁与魏朝端两人刚才一直在别处交流他们年轻人的话题,现在听到叔父、孙燧和谢迪谈论文章,两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想听听三位久经科场之士的经验。侧耳听了半天,王守仁很为自己叔父发窘,写文章不好却抱怨命运,还口口声声吹嘘自己熟背“四书五经”。仅仅会背诵课文有什么用?书本知识还在书本上,没有到心里,更没有化成自己的智慧,《论语》上的“不怨天不尤人”一句话,他根本就没学懂,《中庸》上也说“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当然,知天命,不能苛求每个人,但是他连自己都认识不清,竟然抱怨考官。《道德经》说,自知者明。认不清自己呢,不成了糊涂蛋了吗?王守仁猛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对叔父的不恭,于是他用力甩了一下头,甩去这个不恭的念头,插入了谈话。

“德成先生,您说得有道理。文章虽然风格不同,毕竟还是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评判标准。过去,我也和叔父持一样的看法,认为主考官爱好不同,会埋没遗漏掉好文章,今天听您这么一说,我改变了看法。”王守仁委婉地劝诫叔父。

魏朝端:“伯安说的是呀,家父说过,我们不去议论考官,只管做好自己的文章。天晴天阴,是老天爷的事;录取不录取,那是考官的事;天地良心,神灵鉴照;善恶有报,各有各的因果。”

谢迪:“好在考官有巡按御史监督。”

王衮:“谁来监督御史呢?”

魏朝端:“圣上呀!”

王衮:“谁来……”

孙燧马上截断王衮的话头说:“清节说到了因果。读书准备得好,自然会有个好结果。所谓因果不虚,是这个道理。伯安,你们叔侄,让我怎么称呼呢?对德章我称学兄,因我们都是圣人门徒。伯安,今天你叔叔在场,我和他认识早,以后,我和你还是学友兄弟,平辈称呼。德章兄,你意下如何?”

王衮:“伯安,你德成叔学问好,多向他学习。德成、于吉,我们当长辈的,提携后进,责无旁贷。”

孙燧:“这可愧不敢当!”

谢迪:“我可担当不起。我自身还需要人辅导呢。”

王守仁和魏朝端:“请德成先生一定不吝赐教!”

孙燧:“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愿能同登秋榜吧!”

杭州中举 西湖赏菏

八月底,浙江省秋榜公布了。各县秀才们等不得天明,纷纷挑灯看榜。孙燧、王守仁和魏朝端,榜上有名,王守仁名列第七十位。叔父王衮名落孙山,他只能继续去抱怨命运了。谢迪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又犯了老毛病,一到考场就尿急尿频,蹲在茅坑前写八股文,他也落榜了。

王衮落寞之中,多少找到了些安慰,两年多来,以自己为首的王守仁应考辅助队伍是有成果的。再说,状元哥哥待他不薄,每年的俸禄,一次不落地接济他,让他安心读书。已经考了六次了,三六一十八年,考到啥时候是个头呀?就此收手吧!

王衮急于离开杭州伤心之地,借口回家报喜,向欢天喜地的举人们辞别后,与谢迪这个天涯沦落人的同乡一起,再次泪别西湖。

孙燧、王守仁和魏朝端,一边西湖赏荷,一边等待《浙江省壬子年举人同学录》的刊印。有了同学录便于拜谢考官和联络同学,与此同时,大家一起翘首等待着省府举办的大型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