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收购越多,股价越跌?
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全面收购优酷土豆,涉及金额45亿美元。当天阿里股价微跌0.29%。其实阿里巴巴的收购从来没有停止过,上市之前收购高德导航,入股华谊兄弟、银泰百货、恒大足球等等。2014年9月19日上市后,阿里继续频繁投资收购,先后投资魅族手机、魔漫相机,入股圆通,收购恒生电子、苏宁等等。
面对阿里巴巴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华尔街是什么反应呢?2015年5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对冲基金巨头Daniel Loeb在今年第一个季度就抛掉了手上10亿美金的阿里股票,原因是看不懂阿里的投资。2015年8月19日《纽约时报》报道,阿里巴巴的表现一向难以捉摸,过去的两年里,它投资了保险和金融、电影、实体零售,甚至还有一家足球俱乐部。现在,它与另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公司成为了合作伙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家国有武器和机械生产商。2015年9月18日美国彭博社指出,在阿里市值暴跌之后,投资人看不到阿里巴巴未来的增长前景所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之外的非核心业务投资上,阿里巴巴的某些举动和决策令人看不懂。从这些报道来看,美国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表现是不太满意的。
果真如此吗?我还是以数据说话。阿里巴巴上市之前,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8日,有31起投资与收购;上市一年内,2014年9月19日至2015年10月28日,有37起投资与收购。其中引起股价下跌的19起,占51%;引起股价上涨的13起,占35%;股价表现平稳的5起,占14%。也就是说,在阿里的投资收购中,有至少一半是投资人不太认可的。因此阿里的股价从2014年底的最高120美元一路下跌,到2015年9月底已跌破60美元。
再来看看中国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表现。在百度的26起投资并购中,引起股价下跌的有15起,占58%;引起股价上涨的8起,占31%;股价表现平稳的3起,占12%。如果把阿里巴巴、百度、58同城、携程、京东这五家公司合起来分析,在它们一共67起投资并购中,引起股价上涨的24起,占36%;引起股价下跌的35起,占52%;股价表现平稳的8起,占12%。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投资收购的评价和对阿里的差不多,一半以上是不看好的。
二、只有这三类并购才能赢得华尔街的心
那么,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美国投资者是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呢?我们分析后发现,有以下三类并购是美国投资者最看好的,基本上股价都会涨。
第一类,合并与收购后能够形成市场垄断。
合并后能够形成市场垄断的两家公司,其合并后的估值一定大于原来各自估值的和。这样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市场份额为56.5%,快的打车市场份额为43.3%,两者加起来达99.8%。合并前两家估值加一起60亿美元,合并以后达到130亿美元。
同样的,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并也属于这类。在生活信息类网站中, 58同城市场份额为40.6%,赶集网为33.4%,两者合并后市场占有率达74%,基本可以达到垄断。如图5-1所示,在2015年4月17日宣布合并当天,58同城股价上涨4.3%,之后也是一路向上,4月27日涨到81.7美元,累计涨幅15.9%。合并前两家公司市值加一起89亿美元,合并后达到100亿美元。不过,股价在短暂上涨之后又回跌了,这是因为,投资者发现它们合并后虽然垄断了市场,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图5-1 58同城股价走势图
还有携程的案例。在线酒店预订市场中,携程的市场份额为46.2%,去哪儿为16.6%,艺龙为13.5%,三者加起来市场占有率为76.3%。2015年5月22日携程宣布收购艺龙,两者合并后占60%市场份额,消息公布当天股价上涨17.6%。2015年10月26日,携程成为去哪儿最大股东,占45%股权,当天携程股价大涨22.1%。
图5-2 携程网股价走势图
第二类,合并以后可以优势互补从而降低成本。
典型代表就是阿里和苏宁的合并。我们在前面章节中已经分析过了,阿里和苏宁的合并是典型的优势互补,一个线上一个线下,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O2O。如图5-3所示,2015年8月10日合并公布当天,阿里巴巴股价上涨2.61%,市值增长约51亿美元。而苏宁云商在8月11日开盘之后便涨停,市值高达1120.01亿元。
图5-3 阿里巴巴股价走势图
当然从图5-3我们也可以看出,除了与苏宁的合并外,阿里巴巴其他很多重大收购都不被华尔街投资者看好,收购越多,股价越跌。比如:2014年9月28日投资石基信息,截至10月14日股价下跌6.1%;2014年11月18日投资华谊兄弟,截至12月10日股价下跌6.3%;2015年1月23日投资广药白云山,截至2月6日股价下跌16.9%;2015年3月4日入股光线传媒,截至4月28日股价波动不大;2015年6月4日控股第一财经,截至7月8日股价下跌14%;2015年8月收购365翻译,投资趣分期、微鲸科技、华谊兄弟和Snapdeal,8月11日至9月8日股价下跌21.2%;2015年10月16日向优酷土豆发出收购要约,股价当天下跌0.29%,之后三天股价继续跌3.5%。
那么请大家想想,为什么马云要收购这些公司,即便股价连连下跌还在不停收购?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从2014年9月19日上市,一直到2015年11月,阿里巴巴总共进行了68起收购,其中有相当部分都和娱乐传媒业有关,像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第一财经、优酷土豆等等,这让我们不禁猜想,是否马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建立一个娱乐传媒全产业链的大数据?
第三类,收购自己主业相关业务,增强自身竞争力。
最典型的就是百度,在它的所有投资里,投资后股价立马上涨而且涨幅最大的是在2015年5月18日至6月23日这段时间,股价上涨了10.8%。为什么?仔细看一下,这段时间的投资都和百度的主业相关,美国人觉得靠谱。比如,5月18日投资Taboola,这是一个以色列的内容搜索推荐引擎;6月4日投资16WiFi和华视互联,16WiFi是一个公交车站的WiFi覆盖系统,华视互联是车载WiFi, WiFi覆盖越广,作为搜索领域的老大百度自然是收益越多;6月8日收购日本的Popin,这是一个广告公司,对百度的搜索业务也有帮助。这些收购都是美国人可以理解的,只要你能增强主业,股价肯定会上涨。
三、是BAT错了,还是美国人错了?
反过来说,如果收购和自己主业无关的,股价一定下跌。阿里和百度就是最好的例子。有钱就任性,马云是一个,李彦宏是另外一个。
图5-4中,所有的向下箭头,都是百度投资以后股价立马下跌的。2014年1月24日收购糯米网,截至2月3日股价下跌6.7%;2014年4月25日投资猎豹移动,截至4月28日股价下跌7.3%;2014年9月3日投资Indoor Atlas,9月10日以1060万美元投资在线教育智客网,9月3日至9月15日,股价累计下跌7.4%;2014年10月9日收购Peixe Urbano,截至10月14日股价下跌6.5%;2015年4月10日投资51用车,截至4月16日股价下跌3.7%。 2015年6月30日投资糯米200亿,7月1日投资e袋洗, 7月7日投资百姓网,其间股价累计下跌7.1%。
图5-4 百度股价走势图
特别是百度任性投资O2O领域,激怒美国投资人。如2015年6月30日,百度CEO李彦宏宣布投资200亿做糯米,而在这之前美团和大众点评刚刚宣布合并,两家合并后占81.4%的市场份额,糯米的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14%。想要超越前面两个成为行业老大,太难了。因此《华尔街日报》2015年7月25日评论说,百度的盈利会因为它在O2O业务上的投资而承压,这种情况未来三年里将会继续,这将会限制它的盈利能力。7月30日巴克莱分析师表示,百度对糯米和其他O2O业务的推广将会进一步增加销售、管理及行政费用并同时压低毛利润率。
美国投资人为什么对百度投资O2O持这么负面的看法?因为之前他们有过惨痛教训。团购鼻祖Groupon是O2O的代表公司,Groupon自上市以来市值蒸发了80%,目前仍亏损。这次百度将O2O作为主要拓展方向,投资者担心百度重蹈Groupon的覆辙。我在第一章中已提到,面对美国投资者的负面情绪,李彦宏也不服气,他在9月15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将来百度O2O业务营收将超越搜索营收,但美国投资者意识不到这一点。百度将来有可能完全从美国退市,回归国内A股市场。
再来看京东。2015年8月27日,京东宣布投资7亿美元入股永辉超市,持永辉超市10%股份。结果京东股价当天下跌2.3%,第二天再下跌6.3%。美国人完全不理解,你京东本来是轻资产运作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要去投资实体超市?这个投资和你的主营业务无关,完全无法增加你本身的竞争力。因此消息公布后京东股价立马下跌。
图5-5 京东股价走势图
一个例外情况是,虽然收购的是和自己主业无关的业务,但如果这个业务在美国有参照行业,并且做得还不错的,一般来说股价不会下跌,甚至可能会上涨。比如,2014年12月17日百度投资优步,截至12月26日股价上涨4.9%;2015年3月18日投资优信二手车,3月17日至3月23日,股价上涨6.7%。
最后要说一个资本市场“不能说的秘密”:之所以互联网行业的并购动作频频、令人眼花缭乱,一个很大原因是风险投资人群体的抱团取暖以自救,相互为失败投资项目买单。一个个即将玩完的互联网项目被收购后重新包装,继续忽悠新的资本进场接盘,互联网行业的泡沫就这样被越吹越大。可以想见,在资本的狂欢过后,又将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