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传统品牌打造回顾
你听说过吗?现代人一周从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量相当于18世纪的人一生的信息量!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那么,我们回顾浏览一下传统品牌的前世今生。
首先,从汉字文化的角度来诠释品牌含义,即品牌的说文解字。
品牌的“牌”,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先说右边的“卑”字,“卑”的字面意思有三层:
(1)地位低微,如卑小。
(2)地势低下,如卑微。
(3)轻视小看,如自卑。
再来看看左边的“片”的字面解释:
(1)少,零星,单个,如一片叶子。
(2)量词:面积、范围,如大片土地。
(3)形容词:景象、心意,如一片新气象、一片诚意。
通过上面的字面释义我们不难发现,“牌”这个字是由小个体和小量词“小小”组合在一起的,但是,它具备了一定的内涵和深意,这从“片”这个形容词的属性可以看出来。左右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微小的东西,拥有了一定的数量,形成一定的景象,就形成了“牌”。
让我们再来看看“品”,其实“品”这个字很简单,它是由三个“口”字组成的,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出两层含义:
(1)口碑,也就是说个体给人的感觉印象,别人用口表达出来,所谓言为心声,用口说出来的就是一个个体的口碑。
(2)三个口就是说三个人说话,众口铄金的意思。这可以让我们想到另外两个成语,一个是三人成虎,即三个人都谎称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了;另一个是指鹿为马,即指着鹿,说是马。这些成语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说的人多了,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由此可见用口说话传播的杀伤力和影响力。
我们再来看看“品”的字面意思,它的综合解释就是“众人之口”:
(1)物品,商品,作品。
(2)层级,古代封建官吏的级别分一品到九品。
(3)人品,品位,品质。
(4)动词含义:品鉴,评论,评定。
通过“品牌”两个字的汉字解释我们不难发现,品牌一定是始于卑微,源于个体,因被受众使用、品鉴后,基于口碑而口口相传,形成蝴蝶效应的大众传播,先在一片地域范围内形成影响力,通过不断的升级改造,经过大众反馈与评定,最终形成结论,产生好的印象,使个体和产品更加深入人心,最终创造了品牌影响力,从而树立起品牌的正向价值地位。
在传统时代,有些商家认为,品牌就是VI + LOGO,就是傍明星请代言,就是拍几个广告片,或者仅仅做个画册,或仅仅来段品牌故事。可见,这类人的品牌意识还停留在注册商标阶段(或者仅取得受理商标注册阶段),要铸成品牌还尚有差距。
有些企业主认为,品牌就是能够短期促进销量,这是把品牌当成兴奋剂了,岂不知品牌应该具有长期、持续的作用,如“同仁堂”“全聚德”“王麻子”这样的百年老店。
有些商家认为品牌就是视觉形象,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品牌又不仅是出众的视觉表现力这么单一!
又有人说:品牌可以是高品位追求(LV=时尚追求),品牌可以是模式创新(娃哈哈=联营体商业模式),品牌可以是时间成本优势(ZARA=快时尚领导者),品牌可以是生活情调(依云=法式情怀),品牌可以是独占资源(椰树=椰汁饮料强势品牌),品牌可以是渠道变革(戴尔=电脑行业直销模式),品牌可以是价格优势(沃尔玛=低价战略),品牌可以是产品优势(苹果=个性化产品),等等。
可见,每个人眼中对于品牌的理解各有不同,如此说来认识品牌并不简单!否则,那随便什么产品都可称为品牌了。
传统领域里的品牌专家认为:品牌代表的是一种自身优势与差异化,不是所谓简单的视觉形象,不是通过低价来抢占市场,不是通过砸广告、找代言等方法就能简单打造的。
其实,从广义来看,真正的品牌成长需要走很长的路,虽然时下品牌打造速度大大提升,但还是需要不断积累,而且真正的品牌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不会因一些负面影响就垮掉。品牌是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产物,而且是普罗大众耳熟能详的产物(虽然他们不一定买得起,也不一定要买,但一定知道这个牌子的存在和名字)。从这个角度讲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个性化,就是与众不同;品牌就是熟悉!
拆墙、跨界、穿越时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2014年,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社会进入移动互联微时代,随着移动互联智能手机的发展,在信息传递方面,人们已进入“秒的分享时代”,地球由圆的变成了平的!我们不难发现“人人手上有只小喇叭,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可以做自品牌”。许多传统行业老板纷纷觉察到自己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莫名其妙的,一个卖软件的去卖手机了,一个理工男去做煎饼果子了,一个卖服装的兼卖五谷杂粮了……而且生意还都不错!在公众平台、微信圈和群中,涌现出了许多卖面膜的、珠宝的、服装和箱包以及各式各样快消品的微商。他们甚至无须店面,无须员工,只需招聘许多兼职、许多代理商。无须支付高额的房租、员工费用、水电物业等管理费用,只需手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把店开在对方的手机上!柯达消失了,诺基亚被收购了,摩托罗拉、爱立信等曾经的大牌已不知所踪,许多传统品牌也在大幅度关店转型中……去中心化、去品牌化、去中介化的观点纷纷喧嚣尘上,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传统行业的老板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在纠结中寻找生路,大家也开始尝试着用移动互联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了,要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生意业态。
一夜之间我们突然发现,许多从未见过的品牌纷纷冒了出来。一帮叫作“酣客公社”的中年男人,打着“只与靠谱的人喝靠谱的酒”、坚决与茅台PK到底的大旗,忽然遍布在全国的许多城市里,许多人一进饭店就问有没有酣客酒,如果没有掉头就走,一时间这瓶到处公测的高度白酒成了坊间的奇货!几个月内,随着公测、拉酒线、粉丝代表大会等活动形式,快速口碑相传,酣客酒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品牌,而这其中没有花过一毛钱的广告费!与当年的秦池酒,用上亿元在央视上夺得标王,打造一个传统品牌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有着天壤之别。2015年上半年“K友会”“凤巢社”等自组织似阵风般活跃在大江南北。下半年,又雄起了一个叫作“海星会”的自组织,此自组织由一位社会学博士通过支持建群等方式建立,在数十小时迅速遍及数十个城市,随后还开发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在粉丝中流传。你方唱罢我登台,紧随其后又一个研究“瓶颈管理”的博士出场,发起了一个叫作“浪友会”的社群自组织,发展也非常迅猛,短期之内就发展了上百个500人大群,圈粉十多万人!……这样的趋势还在以快速裂变的态势持续着!人人都争先恐后自愿做站在风口上的那头“猪”!若暂时没有找到风口的,也在想方设法制造风口站上去。
我们在微时代,听得最多的是品牌!除了有形的产品品牌之外,个人品牌、个体品牌、自品牌、微品牌……说起来,品牌确实有用,能够产生溢价,提升价格,摆脱低价竞争,能够展现情怀,提高生活品位,等等。
时代在变,而且在移动互联网的助推之下,呈现出了“快速迭代、快速修正、快速落地”的大趋势。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从天而降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和迷失。品牌的发展和进阶之路也是如此,当我们在探求移动互联微时代品牌打造规律、趋势的时候,借古喻今,还要简要回顾总结一下传统品牌打造的特质和方法手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让创客们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继承、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