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题解】
孔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来说明施行德治仁政可以得人心,负人望,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实行德治仁政,天下的人就会发自内心地走向正确的轨道。这是强调仁德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注释】
①北辰:北极星。②共:亦作“拱”,环绕。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论语的智慧】
“共”即“拱”。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他认为一个大政治家的风范应当像天空中的北斗星一样,它不因季节和时令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孔子觉得一个政治家应当有自己的信念、气节,不会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尤其是那些贤良之臣,多半身上有这种气度。
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了诬陷太子的冤案。当时,太子的孙子刚刚生下几个月,也遭株连被关在狱中。丙吉在参与审理此案时,心知太子蒙冤,他几次为此陈情,都被武帝呵斥。他于是在狱中挑选了一个女囚负责抚养皇曾孙,自己也对其多加照顾。
丙吉的朋友生怕他为此遭祸,多次劝他不要惹火烧身,并且说:“太子一案,是皇上钦定,我们避之尚且不及,你何苦对他的孙子优待有加?此事传扬出去,人们只怕会怀疑你是太子的同党了,这是聪明人干的事吗?”
丙吉脸现惨色,却坚定地说:“做人不能处处讲究心机,不念仁德。皇曾孙只是个孩子,他有什么罪?我这是看到不忍心才有的平常之举,纵使惹上祸患,我也顾不得了。”
后来汉武帝生病卧床,听到传言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于是下令将长安的罪囚一律处死。使臣连夜赶到皇曾孙所在的牢狱,丙吉却不放使臣进入,他气愤道:“无辜者尚不致死,何况皇上的曾孙呢?我不会让人们这样做的。”
使臣劝他道:“这是皇上旨意,你抗旨不遵,岂不是自寻死路?你太愚蠢了。”
丙吉誓死抗拒使臣,他决然道:“我非无智之人,这样做只为保全皇上的名声和皇曾孙的性命。事急如此,我若稍有私心,大错就无法挽回了。”
使臣回报汉武帝,汉武帝良久无语,后长叹道:“这也许是天意吧。”
他没有追究丙吉的事,反而因此对处理戾太子事件有了不少悔意。他下诏大赦天下罪人,丙吉所管的犯人都得以幸存。
多年之后皇曾孙刘询当了皇帝,是为宣帝。丙吉绝口不提先前他对宣帝的救命之恩,知晓此情的家人曾对他说:“你对皇上有恩,若是当面告知皇上,你的官位必会升迁。这是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好事,你怎么能闭口不说呢?”
丙吉微微一笑,叹息说:“身为臣子,本该如此,我有幸回报皇恩一二,若是以此买宠求荣,岂是君子所为?此等心思,我向来绝不考虑。”
后来宣帝从别人口中知晓丙吉对自己的恩情,大为感动,夜不能寐,敬重之下,他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神爵三年,丙吉出任丞相。在任上,他崇尚宽大,性喜辞让,有人获罪或失职,只要不是大的过失,他只是让人休假了事,从不严办。有人责怪他纵容失察,他却回答说:“查办属官,不该由我出面。若是三公只在此纠缠不休,亲力亲为,我认为是羞耻的事。何况容人乃大,一旦事事计较,动辄严办,也就有违大义了。”
丙吉性情温和,从不显智耀能,不知情者以为他软弱好欺,并无真才实学,对此,他也从不放在心上,且不因此改变心意。
一次,丙吉在巡视途中见有人群殴,许多人死伤在地,丙吉问也不问,只顾前行。看见有牛伸舌粗喘,他竟上前仔细察看,很是关心。他的属官大惑不解,以为他不识大体,丙吉解释说:“智慧不能乱用乱施,否则就无所谓智慧了。惩治狂徒,确保境内平安,那是地方长官之事,我又何必插手亲自管理?现在正是初春,牛口喘粗气,当为气节失调,如此百姓生计必定会受到伤害,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事,我怎能漠视不理?看似小事,其实是大事,身为宰相,只有抓住要领,才能不失其职。”
丙吉的属官恍然大悟,深为叹服。那些误解丙吉的人更是自愧不已,暗自责备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孔子对于政治家的要求很高,他把德行与修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他知道一个人没有德行的话,他能祸害的仅仅是少部分人;而如果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也没有好的德行,那么他的危害就大了。所以身为领导的人一定要“为政以德”,内心有道,其外在表现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你在那里本身不用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无数的星星,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2.2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
【题解】
《诗经》在孔子时代就称做《诗》,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诗经》真挚健康的文学风格的深刻印象与高度评价。
【注释】
①《诗》三百:《诗经》中共收诗305篇。“三百”举其整数而言。②蔽:概括。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圣迹图》之《孔子修诗图》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思无邪”一语是《诗经》鲁颂篇之文,有真情流露的意思。孔子引用此句用以说明《诗经》的风格单纯,乃真情流露之作。孔子一生追求快乐,讲究快乐,不主张苦修,如学习的快乐、交友的快乐、悟道的快乐。而快乐正要从自己的内心中去寻找。快乐源自内心单纯的思想,来自那一份清静与淡雅,来自那毫无矫饰的真情欲求。因为孔子深知,在名利的漩涡中人将很难找回自己。
正如佛家所言,在无常的人生里,山河大地危脆,世间不断遭到破坏。佛陀要我们时时警惕,照顾好自己的心,不要与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纠缠不清,心若有贪念——贪名利、地位、权势,等等,这一生不仅不会快乐,还会过得很辛苦。凡夫就是时时在名利的漩涡里打转,才会由不得自己。
“凡夫易被名利牵,贡高只因权势显;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如同九月霜;谦和好礼心有爱,富贵学道也不难。”这句话告诉人们,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是调适身心,身心调好,世间就没有难以解决的困难。人生最大的烦恼是心中有贪欲,佛陀告诉我们,生命不久长,寿命一期期不断地轮转,我们容易在无常、短暂的生命中起惑造业,因业力、烦恼的牵缠,让人人心行颠倒迷失。
世间有多少人,在尚未显达前非常努力,低声下气,认真地付出自己的辛劳,以争取他人信任。有朝一日,当他财、名、利共聚时,傲慢之心就随之而生,忘了当初困顿的生活,这是因权势名利牵缠着他的心。
很久以前,佛教创立后,很多的国王、大臣也皈依三宝,虽然他们处于富贵名利当中,但是经过佛法的洗练后,逐渐了解佛法的真理,进而成为一国仁王、仁臣。不过,在佛法普度人心的同时,也有人燃起了利欲之心。譬如提婆达多,他原本是佛陀的弟子,在皈依出家后,看到佛陀受到很多人尊重敬仰,许多国王、大臣、长者都来皈投佛陀座下。佛陀能统理大众,提婆达多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于是生起贡高之心。因为他本身不仅是释迦种族,也是王子之一。他想:既然佛能得到天下人的尊重,难道我就不可以?于是,为了要超越佛陀,他开始追求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的太子阿阇世年轻气盛,也有着贡高我慢的心态,又受提婆达多的影响、唆使,两人意志相投,一个篡夺王位、杀父害母,另一个则是出佛身血,最后竟衍变成屡次想尽办法要伤害佛陀,分散佛陀的僧团。
可后来却事与愿违,他们只得以失败告终。
所以,人心一旦被名利牵制,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视荣华富贵如同浮云、梦境,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痴者则是被权势名利所迷惑。
就比如说释迦牟尼,他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他能享尽天下的富贵荣华,但是一个真正的智慧者,所要追求的却是纯真的人生,以及内心的觉性。
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境极其贫困,但内心却快乐无比,这种精神连孔子都不禁赞叹、折服。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和别人争医学院的窄门槛,最后那孩子受不了现实的逼迫,只好选择走向绝路。孩子是为了不辜负家长,那家长呢?或许有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名利感和虚荣心吧?
可见富与贵并不是永恒的。只有在名利的漩涡中,寻回单纯的自己才是最明智的。
2.3 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③。”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德治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治的特点。孔子认为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思想和行为,能有效地抑制“犯上作乱”动机的形成。这反映了儒家同法家在治国方略上的差异。
【注释】
①道: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引导的意思,一说是领导、治理,与“道千乘之国”的“道”相同。此从后解。②免:免罪、免刑、免祸。③格:纠正。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罚来整治他们,人民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人民,用礼教来约束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题解】
这是孔子最为著名的言论之一,讲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十五岁立下志向学习上进,三十岁打下思想、学业和事业的基础;四十岁就可以明辨一切是非,确定正确方向了;五十岁能够明了事物的规律;六十岁听到一切都不再吃惊,也不受环境左右了;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注释】
①有:通“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是真是假,并听之泰然。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逾越规矩。”
【论语的智慧】
人的一生短暂到让我们来不及感慨,仿佛一霎那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似惊鸿一瞥、昙花一现。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一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人的一生看似几十个春秋,其实不过是一声叹息之间就让我们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整的休止符。
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他说这样一段话的时候应当是他的晚年,也许是某天和弟子们探讨人生价值的时候有感而发。我们知道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对于这一段话南怀瑾先生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孔子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要做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我们需要留心的地方就在这里。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我们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其改成好人,要有这样的修养是很难做到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也就是现代人所追求的自由。孔子怎么到了那么一大把年纪时才明白要自由呢。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比如我们看见邻居家的车子很好,衣服很漂亮就要拿来用。这个可以吗?当然是不行的。既要“从心所欲”,还要“不逾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不逾矩”才能使我们的心真正自由翱翔。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都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了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中国诗人刘大白,曾赋诗一首赞美人生三部曲:“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
著名作家臧克家,写有一首小诗这样表现旧中国农民穷苦悲惨的生活:“儿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女作家尤今,则通过三辈人对饮料的不同喜好来反映现代生活:“儿子喜欢汽水,他只尝甜味;父亲爱喝咖啡,这里亦苦亦甜;爷爷要喝白开水,因为它极淡极淡。”
学者王鼎均,对人生三部曲更有其独特的体会:“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的我们给了国家社会,到了老年才把我们还给了我们自己。”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从绚烂归于平淡的过程。年少的时候喜欢出名,张爱玲不是也说过出名要趁早吗?少年都钟爱艳丽与繁华,喜欢一切新鲜刺激的事物,因为没有什么色彩能代表他们的意志和主张。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渐渐地喜欢浓郁而敦厚的色彩,因为那就像我们温和持重的性格一样。老了,才明白一切都不过是空,甚至自己的生命也会时常感觉到脆弱。这时少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褪去了中年人的惆怅和幽怨,留下的是一颗通透的心灵。正像禅宗里所说的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个老人到了岁月的尽头也会像少年一样,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白纸,所以世人常说老小孩。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此时的“白纸”绝不是少年时的空白,而是千帆过尽后的恬淡与豁达。这些就是我们许多人一生的时光缩影。
2.5 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题解】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孔子“无违”二字是指当时的礼崩乐坏。他主张属于家庭伦理范畴的孝道不能越出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礼”的规定。可见,孝不是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才是孝。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谥号。②无违:不要违背礼节。③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赶车。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2.6 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题解】
从古到今,做父母的最根本的愿望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担忧的事情就是儿女有了疾病。所以,做儿女的能够让父母放心的最基本的做法就是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就是尽孝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当然,做儿女的能够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也应该知道如何去关心父母。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谥号。②其:指孝子。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论语的智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乍看起来圣人的回答没有什么特别,更不用提有多么深刻了,但是正因如此,《论语》在今天才有实在的人文关怀精神。因为,最伟大的道理总是以最朴素的面孔示人,它不会高高在上要我们顶礼膜拜,它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南怀瑾先生说,如果我们已经为人父母,看了一定觉得很贴切,还是单身的人如果想起自己的某次生病,就能想起父母那焦急而担忧的神情,理解了做父母的心情也就理解了孝道。在南怀瑾先生看来,我们只有对父母付出如自己孩子生病时那样的关心,那才是真正的孝道。所以,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有人说人的感情是对下不对上的,从来都是把大把的精力和金钱投放在孩子的身上,而留给父母的却少得可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生病的孩子尽心尽力,无论多苦都毫无怨言,但是对父母却做不到这样,尤其是对久病在床的父母,要做到毫无怨言那真是太难了。所以有句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不过对于真正的孝子而言,就算父母是久病在床也会心甘情愿地照顾父母的。
或许我们都应该相信久病床前依然有孝子。要体会到孔子口中的孝道还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支撑,否则,再漂亮的语言也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托词罢了。
2.7 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题解】
这里还是谈论孝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孔子对于“孝”的观点。他认为老人不仅需要奉养及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尊敬和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对于犬马及宠物都能尽心尽力地饲养,如果对于父母只奉养而不尊敬,那是绝对不行的。
【注释】
①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译文】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能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③,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
【题解】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他要求不仅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这段话意思是说,只有对父母的敬重充溢于心,才能时时处处在眉宇之间、言行之中表现出和悦的神色和敬意。
【注释】
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②弟子:年轻的子弟。③食:食物。④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馔:吃喝。⑤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论语的智慧】
子夏问老师什么是孝顺。孔子说:“色难。”什么意思呢?“色难”就是态度不好,比如我们的父母要我们给他们盛碗饭,有的人嘴巴一撅,满脸的不耐烦,虽然事情是做了,可是父母看到你难看的表情,这顿饭也没心思继续吃了。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认为父母亲的事情我们给做了,用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这就是孝道,其实不是,正如孔子回答子夏的一样。孔子为什么觉得这样还不算孝顺呢?那是因为我们在“服其劳”的时候“色难”,也就是说我们的孝顺不是表里如一的,真正的孝顺是要发自内心的。
从前有个老人,妻子去世以后一直过着孤单的生活。他一生都是个辛苦工作的裁缝。现在他太老了,已经不能做活儿了。他的双手抖得厉害,根本无法穿针;而且老眼昏花,缝不直一条线。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们忙于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来和父亲吃一顿饭。渐渐地,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儿子看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心想:“他们不愿意陪在我的身边,因为他们害怕我会成为他们的累赘。”他彻夜难眠,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二天早上,他找到木匠朋友,给自己做了一个大箱子,然后他又跟锁匠朋友要了一把旧锁头,最后他找到卖玻璃的朋友,把朋友手头所有的碎玻璃都要了过来。老人把箱子拿回来,装满碎玻璃,紧紧地锁住,放在了饭桌下面。当儿子们又过来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脚踢到了箱子。他们向桌子底下看了看,问他们的父亲:“里面是什么?”
“噢,什么也没有,”老人说,“只是我平时省下的一些东西。”
儿子们轻轻动了动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们踢了踢箱子,听见里面发出响声。“那一定是他这些年积攒的金子。”儿子们窃窃私语。他们经过讨论,认为应该保护这笔财产。于是他们决定轮流和父亲一起住,照顾他。第一周,年轻的小儿子搬到父亲家里,照顾父亲,为他做饭。第二周是二儿子,再下一周是大儿子,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最后年迈的父亲生病去世了。儿子们为他举办了体面的葬礼,因为他们知道饭桌下面有一笔财产,为葬礼稍微挥霍一些他们还承担得起。葬礼结束后,他们满屋子搜,找到了钥匙。打开箱子后,他们看到的当然是碎玻璃。“好阴险的诡计,”大儿子说,“对自己的儿子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但是他还能怎么做?”二儿子伤心地问,“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会有人关心他。”
“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小儿子抽泣着,“我们逼着自己的父亲欺骗我们,因为我们没有遵从小的时候他对我们的教诲。”
但是大儿子还是把箱子翻过来,想看清楚在玻璃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顿时三个儿子都噤声无言,只见箱子底下刻着一行字:“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
孝就是爱的表达形式,用期待孩子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你的父母吧,不要再为一点小事情而“色难”。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题解】
这里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颜回在实践上能发挥孔子平日所讲授的,所以孔子说他不愚。
【注释】
①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鲁国人,字子渊。②退:从老师那里退下。省:观察。私:私语,指颜回与别人私下讨论。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省察他私下同别人的讨论,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哉?”
【题解】
这段话是孔子讲述的观察别人的方法。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出发点,和他什么时候最心安理得,这就可以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这个人。
【注释】
①以:为。所以:所做的事。②所由:所经过的途径。③安:安心。④:隐藏,隐蔽。
【译文】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论语的智慧】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内心是什么样子的,在他的相貌上总会有一点“蛛丝马迹”,比如一个内心很高洁的人就会显得飘逸灵动,一身浩然之气,反过来我们就很难想象一个内心龌龊无比的人如何能在面相上表现得一脸正气。
我们看《论语·先进》中一段孔子的话就能感受到孔子确实是察人有术。“闵子侍侧,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这是孔子对于这几个学生的评论。
“闵子侍侧,如也”,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是孔子非常喜欢的学生。孔子观察他,说他讲话很温和,有条有理。为什么讲话那么重要呢?这就好比曾国藩在《冰鉴》中所说,看一个人头脑够不够精细,不一定要看他的鼻子、眼睛,只要听他讲话,就会知道。经验也会告诉我们有的人说话自己累得半死,讲了大半天别人还没有弄懂他究竟要说什么!这样的人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是大脑不清楚。
接下来继续往下看,子路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呢?“行行如也”,就是说子路这个人到哪都是一副猴子屁股——坐不住。冉有和子贡的表现就又不一样了,他们是“侃侃如也”,就是一副很会说话而又风度翩翩的样子。一群高足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孔子当然很开心。但是孔子说了一句话:“像子路这样的性格恐怕将来不得好死。”注意,孔子说不得好死不是我们今天骂人的话,而是说他可能会不得善终。我们都知道子路后来的结局确实没有逃出孔子的预言,真是一语成谶。子路是在卫国的战乱中被乱刀砍死的,很惨烈。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有理由封孔子为“相面大师”的。
其实说到相面也就是识人察人,孔子最敬重的一位历史贤相管仲就有这样的才能。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相的。”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讨好国君,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十五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体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伦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如果宠信他们,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听进管仲的劝告。
不久管仲病逝。齐桓公不听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结果酿成了一场大悲剧。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将不久于人世,就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有两个宫女乘人不备,越墙入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想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刁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后活活饿死了,一代霸主就这样命殒于小人之手。
齐恒公与管仲书像砖
出土于山东嘉祥,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当政者的推崇与重视。
人们常说“识人于微”,我们完全能够通过一件小事情或一个小细节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行来。其实要印证我们的判断无需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像孔子通过子路的一个神态与动作就能判定它将来“不得好死”一样。如果孔子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他是断不能随意口出“妄言”的,这不是孔子的为人与性格。他必定是对弟子有很深入的了解与观察才会下此结论,所以说出口的话有很大的权威以及可信度,而子路的结局也证实了他的老师确实是一位“相面大师”。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题解】
孔子这句话强调了举一反三、领会精神实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抓住了学习的本质规律:人的认知是由低到高,连续的,新知识、新学问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基本规律。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的智慧】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一个小学生也耳熟能详,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它的意思恐怕就要花费点心思了。从前读书的时候,也许老师们给出的答案是:“你们读书和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温故而知新。你们看连我们的大圣人孔子都这么说了,所以你们啊,学习要重视复习。”我们知道“温故而知新”是在《论语·为政》篇中出现的,所以它不可能是简单地向弟子们强调做学问要懂得复习的事。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过去、对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要了解,从中吸取经验与智慧,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独特的规律的,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并以此来指引我们当下的生活,这才是“温故而知新”的本意。但是现代不少人认为历史是无用的,是用来欺骗大众的文献资料。其实不然,历史并不是刻板的,它是五彩缤纷的,是鲜活无比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志”的话。关于《论语》,北宋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在后周节度使赵匡胤手下当推官。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从宋太祖取得政权开始,到平定南方,赵普是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赵普为宰相后,事无大小,都跟赵普商量。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很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他处理起政事来思维总是十分敏捷。人们就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粗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不以为然。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能超出《论语》。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另外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会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病去世,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历史上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赵普之所以能够稳坐宰相之位,除了他深研《论语》之外,还离不开他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被许多人证明了的“真理”。
我们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真正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2 子曰:“君子不器。”
【题解】
孔子主张一个君子应当是个通才,博学多能。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重任。对内可以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器具的特性主要有三。一是用途:有较为固定的用途;二是定量:有一定的容量;三是定性:有一定的性质。就固定用途而言,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就定量而言,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就定性而言,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
君子在塑造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的,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世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人生在世,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选择。
美国著名运动员亨利就曾面临过这样的选择。
那是高中三年级的一个夏天,一个好朋友推荐他去打一份零工。这对亨利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会,这意味着他将会有钱去买一辆新自行车,并添置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并且,他还可以开始攒些钱,以便将来能为妈妈买一所房子。想象着那份零工的诱人前景,亨利真想立即就接受这次难得的机会。
但是,亨利也意识到,为了保证打零工的时间,他就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棒球训练,那就意味着他将不能够参加棒球比赛了。尽管他一直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他鼓足勇气,去找贾维斯教练,并告诉他自己的打算。
教练果然像亨利早就料到的那样生气了。“今后,你将有一生的时间来工作,”他注视着亨利,厉声说,“但是,你能够参加比赛的日子有几天呢?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费不起呀!”
亨利低着头站在他的面前,思考着如何才能向他解释清楚自己要给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愿望以及自己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有钱的梦想,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教练那已经对自己失望的眼神。
教练问亨利,他去做这份工作的报酬是多少。他怯怯地回答是4美元。
教训愤怒了,大声问亨利:“难道你的梦想的价格只有4美元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它提醒了亨利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区别。亨利毅然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他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的橄榄球奖学金,使他有机会获得大学教育。并且,他在两次民众票选中当选为“全美橄榄球后卫”,还有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队员第一轮选拔中,亨利的总分名列第七。丹佛的野马队还在1984年与亨利签下170万美元的合同,他为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如果当初亨利选择打零工,就不会成为以后耀眼的橄榄球明星了。很显然,这取决于亨利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至关重要的选择,这种选择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想。理想是同人生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人的力量的源泉,是人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理想,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就是人的追求,选择什么样的理想,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题解】
做一个有道德的、博学多识的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孔子教育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是强调实际行动、反对夸夸其谈的回答,也是对聪明敏捷的子贡的提醒。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
【论语的智慧】
每个人都需要说话,几乎从牙牙学语开始一直到死,我们的生命意志从来都要借助语言的表达。一周岁的孩子可能就会说话了,但是我们很多人还仅仅停留在会说话的地步,和孩童没有什么两样,要真正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还真的不简单。子贡向他的老师请教怎样说话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都是说到做到,不会胡乱吹牛。南怀瑾先生认为这点很重要。有一个笑话说美国人是边说边做,德国人是做了再说,日本人是做了也不说,中国人是说了也不做,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故事。
武则天在《臣轨·慎密》中说:嘴巴好比一道关卡,舌头好比射箭的弩机。一句不妥当的话说出去,即使用四匹马拉一辆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可能追回来。嘴巴和舌头犹如一柄双刃剑,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为话虽然是自己说的,别人既然听到了,你就无法阻止别人去传播,由此所带来的影响你根本没办法控制。
“言多必失”,说话应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而只说该说的话。有时说话的人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伤及了他的自尊心。所以,说话应谨慎,只说该说的话。
说话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只会让人难受。就是同样意思的话,出自两个人之口,听起来也有区别。你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他人,正如俗话所说“口乃心之门”,但别人却认为你是有意的,你明显是故意伤害他。
不爱多说话的人,他内心并不是糊涂得无话可说,而是他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
我们的嘴巴就像是一扇门,每天都要开关多次,你开得次数越多,你城堡里的景物也就越会被众人一览无余。舌头就像是一支箭,稍不留神就要把“游客”伤害。因此我们的大脑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胡乱开门,更不能随意射箭。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②。”
【题解】
孔子在这里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因私利而结党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做事总为多数人着想,能与众人和谐相处,但不与人相勾结,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孔子这种思想就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周:团结多数人。②比:勾结。
【译文】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论语的智慧】
孔子很喜欢把君子与小人放在一起比较,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区别,让我们做一个君子的同时也能识别小人的嘴脸。所以我们说知道“不善”方能“行善”,我们只有知道小人是什么样子,才能做好君子。“君子周而不比”是什么意思呢?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君子为人处世凭借一颗正直的良心,他不会厚此薄彼。“周”就是包罗万象,“比”就是比较。一个君子的胸怀应当是这样的:某个人道德高尚我们要敬重他;某个人道德还没有修炼到家,我们也没必要去苛责,而应当去设法感化他。这符合孔子做人一贯的原则。
就像是天地万物,对于上苍来讲它们都一样,没有谁比谁高贵,谁比谁低贱。有时候我们说蚊子和苍蝇很讨厌,青蛙很好,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都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去看,这样的看法难免就有些自私,这是“小我”。如何做到“大我”呢?就是要舍弃心中的偏见,万物本来是平等的,如佛家所讲的“众生平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人对事就会看到另外一番大的天地。我们就不会拘泥于自己的小天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有恩惠的就是好人,对自己没有恩惠的就不是好人,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很不客观,在孔子那里一定是通不过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个是人类的通病,而且这个毛病不好改,在所有人身上这个“病毒”都存在,只不过有发作早晚的区别和是否蔓延的区别。因而,我们还是要时刻警醒自己应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有人大概会问成就大我有什么好处没有,如果你把功利主义放在心里,那么你就不可能做到“大我”的境界。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其实孔子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君子对待德行好的人钦佩,对待德行不好的人也不要去打击。
接下来转到小人这里的风景就截然不同了。“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做事情对人都喜欢“比”,怎么个比法?就是以他自己为中心,凡是对他有利的就是好的,凡是对他不利的就是坏的。这句话我们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有人会说人都是自私的,谁做事情不考虑自己呢?那么无私的人哪里还有啊?不要小瞧这样一句话,在平时这样的小人还看不出来会有怎样的破坏力,到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了。比如一个民族到了危亡的时刻,小人就会凭借这个标准去选择自己的小利而不会顾及民族大义,所以他们就跑去做汉奸了。
因此说我们不能做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对这样的人我们也最好对他敬而远之。所谓“敬而远之”,就是对小人不能不理睬,这样你就没有办法自保了,“敬”就是要你对他表现得很恭敬,态度上不能让他觉得你瞧不起他。“远”就是要你疏远并远离他,这样的人不能深交。这才是孔子要表达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为的是找到与他们怎么相处才能相安无事的方法,而在内心又要向着君子的气节靠近。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题解】
这两句话提出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指出学与思要相结合。这是孔子治学方法的重要总结。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就会徒劳无功,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是不学无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既有思想,又有学识的人。
【注释】
①罔:迷惘,没有收获。②殆:危疑不安。
【译文】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危疑不安。”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危疑不安。”蔡元培在谈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读书光是靠学还不够,还要多向别人请教,多思考。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反之,只学而不问不思,必然得不到真才实学。
学习与思考就像飞机的两个机翼,是互相作用的,缺了哪个都不行。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都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就拿洗澡来说,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其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时,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说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了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水流则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洗澡水便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格言本身也是一个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和爱戴发现真理的人。其实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你能不能成为真理的发现者,这要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看你能不能从偶然中抓住必然。
洗完澡拔掉澡盆里的塞子,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他们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用敏锐的眼睛看到常人所不注意的细节,用丰富的联想力进行常人所意想不到的深刻的思索,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偶然之中,其实隐藏着必然。化偶然为必然,那就是把一百个问号拉直!
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生活就会与众不同,科学的道路上如果没有求真,也就没有了新的进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能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把不懂的问题打上问号,谦虚地向别人请教,才能使我们学得更深入一些,变得更聪明一些。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现在有的孩子,问题都提不出来,那又解决什么呢?所以先圣孔子也曾感叹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啊!”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提出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善于质疑问难的人,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相反,能疑好问的学生,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强。
2.16 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
【题解】
孔子在这里向他的学生提出了一个警示:学习要走正道,要从精于一开始,不可驳杂不纯,更不要攻习邪说。
【注释】
①攻:专攻,一心一意致力于某事。一说为攻击,今不从。异端:反对的一端,引申为不正确的意见、学说。②斯:连词,这就、那就的意思。也已: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学说,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论语的智慧】
孔子一向提倡做人要讲分寸,不能剑走偏锋。他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从前的学者认为孔子所说的“异端”就是老子的思想,认为你要是走老子的那条路就将要受害啦,其实不然。在春秋时期,那时候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并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它只是“百花”中的一朵亮丽之花。而且孔子在《论语》中还说过这样的话:“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窃比于老彭。”在这里孔子提到了自己尊敬的两个人——“老子”和“彭祖”(传说中的一个长寿老人),历史上更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记载,所以过去一些学者对于“异端”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孔子的意思是这样的:做官也和做人一样,做人不要太走极端,不能表现得过于“特立独行”。做任何事都要合乎“礼仪”,有合适的言行举止,否则“斯害也已”。
这样看来我们明白了,这和孔子一向主张的中庸思想比较一致。不过时下一些年轻人可不这样想,他们最喜欢谈的就是张扬个性。他们最喜欢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如今的种种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曾几何时,个性已经成为独特、怪异的代名词,过度张扬的个性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别人,更毁灭了自己的前途。
人活着确实该有自己的个性,不过如果为了个性而个性那就不应该了。如果你显示出自己要逆潮流而行,神气活现地炫耀你反传统的观念和怪异的行为方式,那么,人们会认为你只是想哗众取宠,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他们还会因此而轻视你。他们会找出一种办法惩罚你,因为你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如你。过分“特立独行”是危险的,不妨让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差不多,你就不会受到太多的阻力。
《庄子》中有一段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猕猴,它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处处都要显得与众不同。有一日,吴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玩,登上猕猴山。原来聚在一起戏耍的猕猴,看到吴王前呼后拥地来了,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森林与荆棘丛中去了。
但这只“特别”的猕猴,想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转,旋转够了,又纵身到树上,攀援腾荡。吴王看了很不舒服,就拉弓搭箭射它,它从容地拨开射来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它并不清楚,这种炫耀对掌握生杀大权的君王是种侮辱,吴王脸都气红了,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法逃脱,立即被射死。
吴王回头对他的臣子说,这灵猴夸耀自己的聪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视本王,以致丢了性命,这完全是它咎由自取。
可悲的猕猴过于迷恋出头冒尖的感觉,一味张扬,表现自我,浑然不觉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怪异、幼稚。它的目的达到了,它的确引起了很多人甚至一位君王的注意,可惜这种注意带来的是负面看法和评价。这只猕猴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与众不同”造成了它的命运悲剧,这不得不使我们引以为戒。
俗话说得好,“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卖弄、炫耀为爱好的人必将品尝自酿的苦果,这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现代意义。“烦恼皆由强出头”,这个“强”,一指“勉强”,也就是说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却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可能性实在太小,结果不但失败了,还会招来嘲笑和白眼。“强”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你的能力虽强,但外部环境、条件尚未成熟,“大势”不和,机会不来,此时出头,必将遭到别人的排挤和打压,仇恨的种子从此栽下,冤冤相报却又何苦来哉?你纵有千般术,也难躲暗中箭。
成功做人是要“外圆内方”,而不是为了表面的“个性”,肤浅地表现自己的不随潮流,这样只会让自己吃尽苦头。为逞一时之快而不顾后果是一个危险游戏。
2.17 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题解】
这是广为传播的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来对待知识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要养成学习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习气。
【注释】
①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卞人(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②知:作动词用,知道。
【译文】
孔子说:“由啊,告诉你对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智慧!”
【论语的智慧】
我们小从就学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地理解并做到呢?
孔子说:“由啊,告诉你对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智慧!”一个敢于说自己“不知道”的人才真有气魄。
这里又是子路被教训。大家都知道子路性急、直爽、尚勇,关于勇的问题就他爱问孔子,一度让孔子很头疼。从这里我们看到孔子确实很会教育他人,懂得因材施教。子路做事爱冲动,喜欢逞能,爱大包大揽。子路还做过冉求的上司,遇到这样肯揽事却不一定能做好的上级,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凡事都要想好了再去做,莫要不懂装懂,那样不仅会让人看不起你,而且会让你事业受挫。
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比无知还可怕。
在人际交往中最令人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一点也不自知的人。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交朋友应该是取长补短,别人比自己精通的地方就应不耻下问,即使是自己很精通的事,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让他人信服。
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不懂装懂就是无知,这不利于交际范围的扩展。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恐怕永远也不会受到欢迎,不懂装懂和自作聪明的处事方法会毁掉你的一切,人们会对你失去兴趣和信任。
作为一个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如果爱装腔作势,对自己不懂的事也一味瞎指挥,那么这种破坏力比一般人大得多。俗话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做领导的理应比其他人更慎重,做事更应顾全大局。千万莫让一时的表现欲毁了你的未来。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他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了他想进一步开阔视野的理想姿态,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他的这句名言。因此无论你多么伟大,无论你多么有才能,你也有不知道的地方,说不知道并不是就意味着你无能,反而在勇敢承认的同时你获得了更多的称赞。
有一位学问高深、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她原是大学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语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旅行,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未听到过她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假称通晓。遇到疑难时,她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去查阅有关资料,以作参考。看到老人的这一切,每个跟她接触的人才真正懂得了怎样才能被别人敬重,怎样才能获得做人的尊严。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指出,如果我们承认对这个或那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说:“对于中国的学生,要能够知之为知之,但最重要的是不知为不知。”或许这才是做人做事的真正学问。
2.18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④,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题解】
孔子这段话是回答子张怎样能够做好官。孔子教导学生要勤学慎行,言行不犯错误,他认为,身居官位者,要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但是要把官做好,还要做好官。
【注释】
①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谋求禄位。②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下判断。阙,通“缺”。③尤:过失。④阙殆:与“阙疑”对称,同义,均译为“怀疑”。
【译文】
子张请教求得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谨慎地实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2.19 哀公问曰①:“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题解】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让人民拥护的办法,孔子特别强调的是用什么人和怎么用人的问题,也是树立好的榜样,遏制歪风与恶人的问题。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历史上一直闪耀着光辉。
【注释】
①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之子,在位27年,“哀”是谥号。②错:通“措”,安置。诸:“之于”的合音。枉:邪曲。
【译文】
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
【论语的智慧】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虽然一直没有受到重用,但是一些权臣和国君对他和他弟子的德行与才能还是很钦佩,所以经常会有人向他请教治国等问题。有一次哀公问孔子关于服众的问题。哀公就是鲁哀公,他是孔子自己母国的国君。哀公说:“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服从我的领导呢?”注意这里的“服”有两个层次,在南怀瑾先生看来是这样的:要人不敢反抗,这种服气是低层次的,是运用权术的霸道;另一方面是用德政让人心服口服,这是古代所讲的王道。
鲁哀公拿这个问题问孔子,孔子不好直接批评他的国君,他便很婉转地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个“举”就是提拔,这是针对鲁哀公当时的政治毛病而来。“举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正直、忠诚、有才能的人。“错诸枉”的错等于措,就是把他摆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这样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举枉错诸直”,把狂妄的人提拔起来,或只用自己喜欢的人,而把好人打击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
看起来孔子的道理并无什么过人之处,就是你我也能说出一些道道来。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对他的国君建议呢?这里就要配合我们的人生经验来谈。一个人如果真的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他的内心也不是不想“举直”,只不过人们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任用自己看着顺眼的人。有时候你的一个老朋友或什么亲属来求情,你给不给他面子呢?你也许会担心一旦拒绝就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感情,所以你不得不为他谋一个职位。这个时候其他人肯定就要有意见了。谈到这个问题,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注意自己的度量,能够做到用真正有才华和德行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当中可能需要你割舍你自己喜欢的人,有时候用的人也许是你的政敌,也许是你非常不欣赏的人,但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气度,敢于用自己不喜欢而确有才华的人。当年林肯总统有一个“死对头”,名字叫斯坦顿,他一直和林肯唱反调,他甚至公然攻击总统的人格。但是林肯没有因为这些而“打击”他,反而在自己当上总统以后请他来做国家的国防部长,要知道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林肯的做法。但是这就是一个领导者的气度,最终林肯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当他被暗杀后,守在他身边的斯坦顿说:“这里躺着的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统治者!”还有什么更能说明林肯的伟大人格呢?这样颂扬的话语竟然出自一个曾经那么讨厌林肯的人之口,这是世上最难得的褒扬!
今天我们宣扬以德治国,就是在讲孔子的德政思想。虽然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可以“举贤不避亲”,这是因为害怕把真正有才华的人给遗漏,但是,如果借着这个幌子,选人用人时只考虑这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怎样,而不能客观冷静地评价一个人的话,那么就会让有才华的人不服气,也会让底下人觉得你没有慧眼识人的本事。换句话说,孔子是在教导鲁哀公如何用人,要用那些真的有才有德的人,这样民心才会归向你;如果用的人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那么普通民众就不会真正地服气。如果你任用了德才欠缺的人,也许人们不会公然反驳你,但是背后的议论在所难免;一旦你用了德才兼备的人,就会上下同心,真可谓皆大欢喜。
不仅在美国有林肯这样卓越的领袖,在中国也同样有这样优秀的领导者,刘邦就是其中之一。汉高祖刘邦在天下大定之后,在一片等待论功行赏的气氛当中,却只先分封了二十多名功劳不大的部将。其他在他眼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部将,如何分封都还在斟酌考量中。
争功图 汉
此图描绘汉初天下始定,各位将领争功的场面,最后叔孙通奏议立礼仪规范,使高祖体会到做皇帝的高贵。
那些自恃功劳不凡的部将无不伸长脖子,望眼欲穿,而且生怕论功不平、赏赐不公,天天红着眼珠,一个个焦虑难安。不仅同僚之间钩心斗角,与刘邦之间也衍生出相当紧张的气氛。
刘邦非常苦恼,于是便唤张良前来,想听听他的想法。
张良有些沉重地回答他说:“陛下来自民间,依靠这些人打得天下。过去大家都是平民百姓,平起平坐。现在你成为天子之后,先分封的人大部分都是世交故友,所诛杀的都是关系较疏远的人,不然就是得罪你、让你看不顺眼的人。这样下去,难免会有人心生反意。”
刘邦听了之后,面色凝重,便问张良如果真有这么严重,该怎么办?
张良想了一下,便先反问刘邦说:“在这些一起打天下的部将当中,你最讨厌的人是谁?这个人不被陛下喜欢的原因,最好是大家所熟知的事。”
刘邦回答说:“雍齿常常捉弄我,他是我最讨厌的人,我想这也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
张良马上提出建议:“那么,今天就先将雍齿封为王侯。这样一来,我看就可以解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安定大家的心了。”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立刻宣布将雍齿封为什邡侯。
这件事果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些人看来,连皇帝最讨厌的人都封侯了,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于是,君臣之间的紧张关系自然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张良的建议也正是孔子对鲁哀公的建议,通常我们都认为领导很有威严,其实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与其让你的下属惧怕你,不如让他们敬重你,这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服众”的含义。当领导不容易,当一个好领导尤其难上加难。表面上看起来八面威风,个中滋味,不是个中人则是难以体会的。
2.20 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③。”
【题解】
季康子的本意,是想向孔子请教治理百姓的方法,而孔子教他的却是做人的道理,引导他提高个人的品质和修养。这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真心向善又努力劳作。
【注释】
①季康子:鲁大夫季孙桓子之子,名肥,鲁国正卿,“康”是谥号。②以:通“与”,可译为“和”。③劝:勉励的意思。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2.21 或谓孔子曰①:“子奚不为政②? ”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题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把亲情扩充为人与人之间的仁德之心,把治家之道伸展到治国之道,这种思想有着跨越时代的价值。他认为,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
【注释】
①或:有人。②奚:疑问词,当“何”、“怎么”、“为什么”讲。③《书》:指《尚书》。“《书》云”以下三句见伪《古文尚书·君陈》,略有出入,可能是《尚书》逸文。④施于有政:“有”在此无实在的意义,“施于有政”即“施于政”,意思是“把……影响到政治上去”。
【译文】
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2.22 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②,小车无 ③,其何以行之哉?”
【题解】
孔子用一个著名的比喻,阐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确实应该让不守信的无法畅行无阻。
【注释】
①而:如果。信:信誉。②大车:指牛车。: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③小车:指马车。无 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做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无“信”是绝对不可以。尤其是当领导的人,处理事情要多想想,不要骤下决定,以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和是古代车子上的车杆子。大车是牛车,就是牛车上一根用来套在牛肩上的大梁子;小车是马车,就是马车上挂钩的地方,这都是车子上的关键所在。孔子说做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关键。有如大车的横杆,小车的挂钩,如果没有了它们,车子是绝对走不动的。
松下幸之助说:“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确实如此,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谎话连篇,这样的人常常自以为聪慧过人,因为他干的是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就算说的是假话又何妨呢?可是他们也忘记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教训,人们在上当一次后,他失去的将是一个朋友。人们从内心里喜欢说真话的人,因为他们讲信用,说到做到。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大概都不会找到相信他的人。这样的结果很可怕,因为他将会失去朋友,甚至亲人,继而失去赖以生存的一切关系基础。尤其我们现代人的生存更是各种人际关系维系的结果,谁都无法想象自己如果有一天说话无人相信,做事没人支持,甚至当自己正陷入困难中都没有援手来帮助自己的时候,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一场噩梦啊。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的诚信相当于他的脊梁骨,如果没有这脊梁骨人们将无法立起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还有什么比没人信任更可怕的呢?失去诚信也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无底深渊。
英国政治家福克斯以其言而有信著称。他的父亲是一名正统的英国人,曾给小福克斯上了生动的一课,这在他的心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18世纪,富有的英国绅士的住宅都坐落在漂亮的花园内,福克斯家的花园里有一座旧亭子,他的父亲想将其拆除,并在较为开阔处另建一座。小福克斯从住宿学校回家度假,正巧赶上工人在拆除亭子。孩子当然很想亲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样拆除的,所以他打算迟些天返校。父亲却要他准时到校上课,为此父子间颇有嫌隙。母亲如同大多数母亲那样,在旁替小福克斯说情。
最终,父亲答应将亭子的拆迁推迟到来年假期。于是小福克斯就离家返校了。
父亲想,儿子到学校后忙于学习,慢慢就会把此事忘掉。于是,儿子一走,他就让人把亭子拆了,在另一处盖了一座新的。谁想到儿子却一直把亭子这件事记在心头,假期又到了,小福克斯一回家,就朝旧亭子走去。早餐时,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
父亲听后大为震惊,严肃地说:“孩子,你说得对,我错了。我马上就改。言而有信比财富更重要。纵有万贯家产也不能抵消食言给心灵带来的污点。”父亲随即让人在原地盖起了一座亭子,再当着孩子的面将其拆除。
诚信是人立足之根本,所以古有季布一诺值千金的美谈,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有这样的美德。孔子曾夸赞过他,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只要是子路答应别人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做到。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原则,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如果被他人信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伟大的人物把信誉当做生命去捍卫,诚信事关我们的尊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又如何能允许自己食言呢?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 ”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题解】
这里孔子讲了文明史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其损益规律。孔子历来并不反对变革,但是一切变革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有迹可循的。孔子在这儿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沿袭,也有改革、变通。
【注释】
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一世为一代。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也:表疑问的语气词。②殷:殷朝,即商朝,因其都城在殷墟而得名。因:因袭,沿袭。
【译文】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制现在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在一百代以后,也可以预先知道的。”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题解】
孔子提出“义”和“勇”的概念,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译文】
孔子说:“祭祀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那是献媚;见到合乎正义的事而不做,这是没有勇气。”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祭祀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那是献媚;见到合乎正义的事而不做,这是没有勇气。”王夫之“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人生因行义而可贵,也可为义舍去生命,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他将“义”的重要性提到生死的高度。
《礼记·中庸》称:“义者,宜也。”所谓义就是适宜、应当、应该的意思。《墨子·天志下》中说:“义者,正也。”可见义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坚持正确的道路和原则。因此,人们又把义称为正义。义的这一规定,决定了义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仁、礼、忠、信、孝等均被看成是义所包容的内涵。人们常常将“仁义”、“礼义”、“忠义”、“信义”、“孝义”并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秩序。根据古希腊人的观念,每件事物都有它的规定地位和职责,一旦有事物突破它的界限,就会有一种超人类的法则来惩罚这种侵犯,恢复侵犯者所破坏的那种永恒的秩序。这种永恒的秩序就是正义。现在,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生活中有许多人见义不为,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却推说没有办法而不敢做,“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勇敢是义的代名词,如果面对危险与邪恶,所有人都因怯懦而袖手旁观,那么道义将不复存在。
1945年,德国牧师马丁·尼莫勒说:“刚开始时,纳粹镇压共产主义者,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然后,他们开始迫害犹太人,我也没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接着纳粹把矛头指向商业工会,我还是没说话,因为我不属于商业工会。当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时,我仍然没说话,因为我是个新教教徒。后来他们开始镇压新教教徒……可那个时候,我周围的人已经被迫害得一个不剩,没有人能为新教说话了。”面对邪恶却明哲保身的人,最后也会成为受害者。
见义勇为者必然有“勇”有“义”,即不畏强暴之勇,疾恶如仇之义,二者缺一不可。见义勇为的行为可钦可佩,见义勇为的精神可歌可颂。看到合乎道义、值得去做的事就要去做,如果不愿意去做,就谈不上有什么正义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如果人人都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对不义、不良、不法现象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就会损人害己、助纣为虐。如果人人都怕“惹事”,都不愿管“闲事”,正气又怎么能压倒邪气?
道义需用勇敢来诠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变法的正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无数英雄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正义的力量。
就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大部分的男子汉自愿慨然赴死,把生的机会留给了老、弱、妇、幼!救生艇上,忽然一个妇女大叫:“我的两个孩子还没上来!”一个小姐马上站起来说:“我还没结婚,没有孩子,我把他们换过来吧。”说着,她从容走了下去,事后查明,这个可敬的小姐叫伊文斯,美国西雅图人。她用年轻的生命,证明了面对义、利抉择时,真正的人,可以舍生取义。
见义勇为,方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