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不上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身体着“火”了,健康警报响起

“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元气、阳气,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生机。同时,“火”又是人体健康的一把双刃剑,没有“火”不行,“火”大了也不行。“火”大了会引发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不适症状,每个人几乎都曾有过这种体验。

“上火”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中医认为,人体上火的原因就是阴阳失调,人体中的血液、津液等物质属阴,人体的功能属阳。正常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但平衡如果被打破了,身体就会上火,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导致上火的常见原因。

身体有“火”,百病来袭

“火”禀受于父母,作为生命的原动力,它对人体生命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火”以推动气化来实现,火之所以能够推动气化,在于火是人体之气的内在动力。生理之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病理之火则会耗散人的正气,是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病邪。正火虚衰,是指生理之火虚损,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它会直接侵犯人体,使脏腑功能紊乱,“过火”也会伤及机体免疫力,使人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火太大,身体防御能力受损

我们从中医学理论中可以得知,阳气能够提供给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发散时温暖和煦,散布于体表,则为人体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利于阻挡外邪的侵袭。而人体内的阴液相较来说,则利于濡养脏腑和筋肉,与之共同构成屏障,帮助人体抵御内邪的伤害。所以,“火”对于阳气的生成和体表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确保人体的阳气,弥而不散,正常维持人体机能的同时,也要保证不能火力过旺,超出正常范围,阴液的调理功能无法达到平衡人体机能的目的,导致阳盛阴衰,阴液不足而火旺灼烧,脏腑则容易受到病邪的侵入,容易产生疾病。

譬如,患有中耳炎的病人,在患病初期通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咽喉疼痛、眼睛红肿等,这些都是“上火”的表现,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加以治疗,任由“火”蔓延,则鼻咽部的免疫力就会整体下降,致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来侵犯中耳,加重疾病,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就是“上火”后免疫力受到损伤,引发疾病的原理。由此看来,“过火”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看似平常的上火症状,还会直接地损害健康,使人体的免疫防线变得脆弱。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我们不重视“过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就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火太旺,当心诱发尿血

上火,就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为热扰血分所致。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下面主要讲一下实火和虚火引起的主要病变。

1.实火

实火所导致的尿血,有两种情况:

(1)膀胱是储存尿液并使之排出体外的主要器官。倘若膀胱受湿热之邪,或体内有湿热下移膀胱,就可导致膀胱湿热症。湿热下移,“火力”过于旺盛,便可产生尿血。临床表现为:尿血,尿频,尿急,尿道灼痛,腰痛,少腹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及其经脉也会产生尿血,湿热下注。较为严重之时,肝胆之火向下“蔓延”,便会影响肾和膀胱,从而导致尿血。临床表现为:尿血,小便短赤,兼见发热口苦,渴不欲饮,纳减腹胀,恶心欲呕,胁肋疼痛;或目黄、身黄,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2.虚火

虚火表现在体弱,年老之人中更为常见。虚火也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老多病,或者房劳等原因,会过量消耗肾脏中的阴液,使阴阳协调不甚平衡,肾阴匮乏,虚火往下烧灼,时间一长,慢慢便会有尿血产生。通常尿血的颜色不会很深,但是老年人,身体孱弱,免疫力低下,此病历时一长便会成为顽疾,很难治愈。临床表现为:尿血,反复不止,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舌鲜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脾虚通常会影响消化功能,食物的收纳和消化会变少,身体自然就虚了,如果同时伴有肾亏的症状,就会导致虚火内生,严重时脾脏虚火下注,和肾火一起,便会烧灼血液,产生尿血。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之中比较多见,所以到了冬季出于养生的考虑,老年人一般不要太早起来去锻炼,外出一般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平时还要注意保暖。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反复不愈,面色萎黄,耳鸣,头晕,神疲倦怠,胃口不佳,大便稀薄,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在日常的生活中,尿血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切忌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咖喱等)和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另外“发物”如海鱼虾蟹也是不能吃的,它们都属于热性刺激食物,会使出血症状更为严重。

糖尿病可能是“火”招来的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演变成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在中医学中,消渴症多因肾阴不足、虚劳血热所致。而人体无端出现这些症状多和上火相关。这是因为:人在上火的时候,火热之邪会侵犯脏腑,导致体内津液因消耗过快而不足,出现形瘦肉脱、毛发枯槁、尿频喜饮等一系列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人体内尤其中焦,如果长期火邪旺盛,燥热损伤肝阴,致使肝阳上亢,伤及肺、胃之阴,就会使人出现口渴多饮、消谷善饥等一系列糖尿病症状;当体内火邪向下蔓延,导致人体下焦火热绵延时,就会严重影响肾和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火邪一旦伤及肾阴,使得肾阴阳失调——肾阴亏虚而肾阳过亢,就会出现小便频数、味甜等糖尿病症状。例如:上火容易引起牙龈炎,而慢性牙龈炎可能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像所有感染一样,牙龈炎能引起血糖升高并使糖尿病难以控制。

想要避免火旺而诱发糖尿病,平时要注意清肝益肾、饮食均衡、劳逸结合,做到规律生活,尽量不要熬夜;适当锻炼,例如晨起或傍晚时散步、慢跑、做体操等;适当吃一些清肝益肾的食物,如乌梅、枸杞子、银耳等。

体内有火,会促使血压升高

上火有时会导致人的情绪过度紧张,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血压也会随之升高。中医认为七情皆可致病。上火不但会引发高血压,任何疾病都会因上火引起,所以尽量避免上火,凡事看开些,乐观些,身体最重要。反观一些传统的中医著作,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高血压病病理的记载,但像“头风”、“头痛”、“眩晕”、“肝阳上亢”等病候,其实都或多或少地与高血压有关。其中,“肝阳上亢”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最为吻合。

“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肝阳上亢兼症有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的症状非常类似。中医学认为“肝阳上亢”的致病原因是: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同时,因为肝经经过胸胁部位,肝火还会沿着经络蔓延,所以往往还伴有胸闷、胸胁痛、腰痛、身体麻木等肢体病症。

为了避免由于“上火”所导致的血压升高,在日常生活中务必做好清降肝火的工作。饮食总体要低盐、低糖、多醋。少食动物油之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最好戒烟戒酒。

除了要避免吃油腻、高盐的食物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吃一些能清火降压的食物,如白菜、芹菜、胡萝卜、南瓜、茄子、黄瓜等,多吃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梨、葡萄、苹果等。建议晚饭半小时后散散步,快走降血糖,慢走减脂肪。

另外,“茶疗”近几年来也非常流行,通过喝一些有降火作用的茶,可以帮助缓解和稳定血压,如决明子茶、菊花茶、槐花茶等。饮用茶不仅方便,而且天然纯净,不仅不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还能在“去火”的同时,帮助轻松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