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思灵活:撬开你生锈的思维
【导语】我们习惯以固有的知识、经验、习惯去考虑问题,这无异于思维生了锈。要想改变这种态势,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
原理:思维有定势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在外出觅食或者玩耍的时候,都会跟随在另一只虫子的后面,从来不自己走一条道路。发现这种虫子后,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他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的地方,他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喜爱的食物。
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在围绕着花盆转圈。
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只地围绕着花盆转圈。
七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食物,就不至于被饿死。
其实,有很多人跟这些虫子一样,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做事。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顺着定势思维思考问题,不愿意,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研究发现,很多人都有这一顽疾。
就拿魔术表演来说,不是魔术师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我们的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总是按照常规思路去想,所以就看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比如,人从扎紧的袋里奇迹般地出来了,我们总习惯于想他怎么能从扎紧的袋子里出来的,而不会去想魔术师到底在袋子上做了哪些手脚,难道不可以装拉链吗?
正因为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势,所以走不出宿命般的悲剧。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第一节 跳出思维定势
很多人想不开,想不到,是因为完全陷入了思维定势之中。
人们在思考某个问题时,往往会习惯地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考程序去考虑问题,这种思维现象就是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对人们思考问题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方面在于思考同一类问题时,思路会比较简捷高效;不利的方面在于容易束缚思路,跳不出老框框,妨碍新思维的产生。
很多人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时,常常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样往往由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情况越来越糟。
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就像魔方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但是,思维定势常常使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固定化。比如,与老年人交往,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与年轻人交往,我们又常常认为他们“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与男性交往,我们常常会觉得他们毛手毛脚、大大咧咧;与女性交往,我们常常会觉得她们柔柔弱弱、心思缜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具体到个人,老人也有很开放的,年轻人也有很老成的,男人也有心思缜密的,女人也有大大咧咧的。
靠以往的经验、认识或者惯性来解决当前的困境,只能是把自己困得更牢。所以,要想解决问题,改变现状,就要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已经陷入了思维定势的怪圈。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人和事物,唯有如此,才能更清醒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陷于思维定势的我们,也许正处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思维定势所致,只要勇于打破,一定能够找到不只一条的解决途径。
具体来说,要想跳出思维定势,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第一,可以采取暂时搁置的方式。
人们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往往喜欢按照思维定势去解决。其实,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难以解决的问题暂时搁置,这是突破思维定势的最简单可行的办法。
暂时搁置的妙处或许你早有体会。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将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思考,可能一下子就有了思路。
暂时搁置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一酝酿过程,才不会盲目地陷入思维定势的怪圈,好主意才能直接从潜意识中产生。
当然,在暂时搁置的时候,头脑一定要放松,如果一直处于思考此问题的紧张状态,势必严重妨碍灵活思维的出现。精神放松,头脑中才更容易形成一些思想火花。
第二,可以加强思维训练。
要想克服思维定势,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训练。比如可以这样设计:把书打开,把手随意指向书中的一个单词,然后把这个单词用在你正在进行的文学创作之中。至于如何运用,那就因人而异了,但终归会有克服思维定势的作用。
总之,不要永远用老眼光看待别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中;不要永远用老眼光去看待事物,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斯说过的一样:“所有的事物都是流动的。”人、事、物都是流动的,人的思维更应该是流动的。
没错,每一样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在困境面前,我们必须要跳出思维定势。
第二节 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本知识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有了书本知识,我们可以吸收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我们行为的指导,而不必一切事情都重新探索。
书本知识带给我们很多的好处,但是凡事无绝对,有利必有弊。书本知识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因为书本知识是通过人们头脑加工形成的理论化的东西,所以它和客观事实会有一定差距。
如果我们不懂得结合实际情况,只是相信书本上的东西,我们的大脑就成了存贮的仓库,而不是思维的源泉。就像一潭水,如果不流动,只能成为死水;如果经常注入活水,并且经常流动,才是我们思维的源泉。
书本知识虽然重要,但是有些时候,它们也会限制我们解决问题。
譬如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已学到了许多书本知识。待到毕业工作后,他们习惯于从书本知识中找现成的答案,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殊不知,书本上的知识一般都是旧的知识,新思路往往在那里找不到。
而心思灵活的人就会让自己的大脑吸收各种信息。要知道,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满天飞的年代,要是固守书本知识,失去积极思考的能力,情况只能越来越糟。只会吸收知识而无处理能力的人很难有新的点子冒出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很会利用大脑的人。当有人问他一些数学书上常见的公式或定理时,他却说在工具书上能查到,我为什么要记住。
大脑的魅力在于巨大的潜能,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点书本知识,无异于故步自封。
书本知识并不能使我们无所不能。没有思维做向导,无异于盲人摸象。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所受的正规教育越多,专业知识也就越丰富;但同时,他的思维受到束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很多时候,专业知识会使人局限于所擅长的领域,放不开视野,打不开思路,从而束缚了思维的灵活性。也就是说,书本知识多的人,更容易陷入思维定势。
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就是说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因为当你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后,往往会成为你的思维枷锁。
所以,新时代的我们决不能因此禁锢在书本知识里。否则,还不如不读书。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应该不拘泥于书本本身,要把书本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我们才不会局限于某本书中所特有的知识和理论。
要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纷繁复杂的,各有其不同的属性,会不停地发生变化。我们如果一直用相对固定的书本知识去解决问题,是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所以,我们要想跳出思维定势,就应该在对待书本知识时,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不能读死书,死读书。
第三节 不要被经验束缚
有些人之所以受思维定势影响严重,是因为他的经验丰富。
有一天,一位农夫发现自己家的茅草堆里有什么东西在动,走过去扒开茅草一看,原来是一只野鸡。他捉住野鸡,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顿。
从此,他没事就去茅草堆看看,希望再抓到一只野鸡。
一天,他又看见草堆里有东西在动,于是悄悄走过去,把手伸进茅草堆里,可这次摸出来的却是一条毒蛇。毒蛇在他手上咬了一口,当天夜里,这个农夫就中毒身亡了。
农夫为什么会死?你可能认为是遇到毒蛇的缘故。这没错,但其实他是死于自己的经验,他相信,草堆里有动静肯定是有野鸡,因为他之前曾经在这里抓住过一只野鸡。正是那次成功的经验,使得他最后把毒蛇也当作了野鸡。
经验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来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考问题的固有思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验性思维。经验性思维虽然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对我们可能会有一时的帮助,但长远来看,因为受经验局限性的影响,往往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要知道,经验性思维不是灵丹妙药,一味地依赖于经验性思维,就会走进思维定势的魔咒。
经验性思维表现为在对待困难时,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触类旁通,容易一条路走到底,钻牛角尖。喜欢按经验办事的人,往往不能解决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不善于适应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更谈不上有创意了。
所以,要想突破思维定势,让自己的思维灵活起来,就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防止经验性思维所带来的思维呆滞症。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多努力。
第一,进行经验迁移。主要是指在已解决的旧问题与将要解决的新问题之间寻找类似的方面,看看以往的经验对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帮助。在迁移过程中,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对某一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二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三是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前两个是已知的,第三个是未知的。从实际问题出发,把以前诸多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升华,再重新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这就是经验迁移的过程。
第二,培养联想能力。联想是思维的深层次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会轻易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能跨越知识和经验思维的羁绊,从多角度,以新形式,瞬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联想是形成扭转思维的重要因素,它能使我们超越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思维插上翅膀,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跨学科进行思考。我们在解决某一学科的问题时,要学会从其他不同学科中寻找思路。比如,我们面对一道数学题,既可以用代数方法解,也可以用几何方法解,甚至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又比如,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学习物理知识,学习物理的知识又有利于学习化学知识,这就是学科间的“触类旁通”。这样的迁移有利于对已有经验进行概括与分析,并能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产生联系。
实际上,任何具体问题都是综合的,所以,运用多学科方法对具体问题作综合分析,对于突破思维定势,克服经验思维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不断拓宽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
第四节 挑战一下权威神话
很多人不敢有新的想法,是因为迷信权威。因为迷信权威,所以不敢提出挑战。
所谓的权威,指的是在某个范围内最有威望和地位的人或事物或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权威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在相信权威的同时,往往会对权威产生崇拜,对于权威所确立的观点、理论,会不假思索地进行全盘接受,并且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用它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一旦遇到与权威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会不假思索地认为那些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就会使自己陷入崇拜权威的思维定势之中。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书本、专家都是权威,他们是知识的化身,对其充满了崇拜与信赖。其实,权威未必是真理。
当然,书本、老师、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其中有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这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思维的世界,我们又常常由于对书本、教师、专家的崇拜,而阻碍了探索的脚步。
要想换一种思路,就要敢于突破权威的障碍,打破权威神话。要知道,正确的可能会成为权威,但权威未必都是正确的。有时候,敢于突破权威的束缚,才会有灵活的新思路,为人类社会增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许多人不敢向权威进行挑战,是觉得自己年纪轻,见识少。要知道,见识多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经验思维的漩涡,而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恰恰需要年轻人的冲劲和敏感去发现。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人类科技的许多重大突破都产生于科学家的青年时期,如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26岁,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29岁。青年时期是最富有创意精神的黄金时期,青年有具天然的思维力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过分信赖权威,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思维发展。研究发现,人们对权威往往有一种天然信赖感。一般来说,威望越高的人,人们越容易遵从他,因而在决策中常常围着权威者的意见转圈。当然,怕承担责任,怕遭遇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正因为很多人对专家权威做出的判断与方法深信不疑,所以经常将其作为真理全部接受。事实上,人无完人,即便是某个领域的泰斗,也难免在判断上出现失误。比如,爱迪生曾断言交流电太危险,家庭不宜使用。
当然,打破权威神话是困难的,因为很多人畏惧推翻权威总结的经验,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连搬动一张桌子都要经过流血的斗争。”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崇拜权威,完全相信书本、专家,只能阻碍思维的思路,影响问题的解决。有些权威,势必要打破。要想打破权威神话,就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对权威进行质疑。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要学会不再盲从,而是质疑权威。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指的是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书本是一种知识权威,对此,我们不妨换一种视角,即我们在欣赏书籍、吸收知识的同时,也来质疑一下书本上的知识,提出一些相反的或者不同的观点,这样,我们的收获也许会更大。质疑权威,是打破权威的第一步。
其次,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当我们已经开始质疑权威时,我们就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了。下一步就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来验证我们的质疑是正确的。具体方法是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做实验、推理等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自己的质疑是正确的。
所以,面对权威,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汲取权威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权威,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成为我们思考的障碍。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敢于向权威神话发起挑战。
第五节 突破一点从众定势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中午跟同事一起去餐馆吃饭。大家坐好,其中一个人会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要不来碗炸酱面吧!”这时,另外两个同事可能都会说:“来炸酱面吧。”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吃什么?很有可能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怎么说、怎么做往往会参照大多数人怎么说、怎么做。其实,这种行为有着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容易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人人都喜欢“从众”。
生活中,“从众”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顺应风俗,入乡随俗,追赶时髦,追赶潮流等。我们必须承认,从众在很多时候是对的,它不会让个体成为“异类”。比如,在一个没写明男女的公共厕所前,你会怎么办?你通常都是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选择的,再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众选择。再比如,你想买点李子,但是当你来到集市上却不知道哪家的比较好。于是,你就会观察,看去哪家买的人比较多,哪家的人多,你心里就会偏向哪一家。
人为什么会从众?这是因为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是可以从众人那里获得的。如果没有众人提供的信息,做出个人判断是很难的。
可是,众人的信息难道真的是完全可靠的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时候,我们要突破这种从众定势的束缚,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在某个小摊前排起了“长龙”。围观的人,也不由分说地加入到队伍之中。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如果按照从众心理的支配,你就会不由自主排到队尾看个究竟。其实,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冷静一下,搞清楚这是在干什么。如果是卖东西,卖的是什么?这些排队的人都是什么人?是不是小摊贩请来的一些托儿呢?
在处理事情上,很多人首先使用的就是从众思维模式。因为这种思维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而不至于太过孤独。而且,很多时候按照大家公认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问题,是比较保险的。如果这件事处理得很好,自然自己脸上有光;如果处理得不好,也完全可以宽慰自己。
陷入从众定势之中,就会使人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很少或根本不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当我们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需要开动脑筋,突破从众定势。因为多数人有可能也是错的,要知道,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千万不要被多数人的所谓正确的观点所束缚,应该拓宽你的视角,开阔思路,做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在扭转思维的过程中,思想的自由是尤为重要的。思想是人个体的心理活动,但是它受外界的影响非常明显。
人属于社会性动物,不可能完全孤立于他人,所以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制约和影响。在生活中,存在着人为的一些规则和条款,存在着一些“必须”和“应该”的条条框框。在这张条条框框的大网中,个人思想困于其中,常常不假思索地按众人的方式去想、去做。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对于个人来说,僵化的头脑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也无法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盲目地服从比触犯规则更有害,如果你盲目跟随众人,就只能走一条平凡的路。如果要想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就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让众人的思维代替了你的思维。
第六节 清除头脑中的惰性思维
在某地,一个马戏团演出场突然失火,结果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令马戏团老板伤心的是,马戏团里最值钱的大象被活活烧死了。对此,他感到困惑不已:“拴大象的是一条很细的绳子和一根小木桩啊!大象怎么不知道跑呢?”
原来,马戏团刚刚建立的时候,老板怕大象跑掉,就用一根粗铁链一端拴住大象,另一端拴在一根插在地上的粗木桩上。每当大象企图挣扎的时候,被铁链拴住的脚就会很痛,甚至流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大象终于老实了,当给它换上细绳子和小木桩后,它也没有想过逃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大象的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惰性思维——那条绑在它脚上的东西是永远无法挣脱的。大象的这种惰性思维,在我们人类身上也经常能见到。
可以说,惰性思维在我们人类身上是非常普遍的。譬如,当我们遇到某件事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认为,它就应该是某个样子的,或者是就应该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总会以想当然为借口,不进行进一步思考。
我们经常说某个人懒惰,其实是这个人的惰性思维在作怪。惰性思维让人们总是习惯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新问题,总是试图用曾经被反复证明有效的旧知识去解释变化世界中的新现象。于是,我们拒绝尝试,不敢冒险,按部就班,因循守旧。
如果说其他思维或多或少都有点好处的话,那么惰性思维真的是一无是处,只能让一个人停滞不前,无法开启新思路。所以,我们要扭转思维,克服惰性思维。
要想冲破习惯意识的束缚,更新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运用立体的眼光着眼全局,用新方法改进事物的形态、特性和功能等,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将前后、上下、内外、顺逆、大小、动静、因果等关系颠倒过来,或进行正向的求证,或进行反向的思考,或进行思维的聚变、裂变。问题面前要敢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通过下面的小测试,来看看你是让惰性思维继续占据了你的头脑,还是让思维动了起来。
在一个房间里,从天花板上垂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相距两米远。同时,房间里还有一把椅子,一把雨伞和一把钳子。
这时,要求你把两根绳子系起来,你会怎么做呢?
因为距离太远,你无法同时抓住两根绳子。站在椅子上,也不能同时抓住两根绳子。用雨伞作为工具,也够不到两根绳子。你是不是就此放弃了呢?
如果你放弃的话,惰性思维就胜利了。其实,你完全可以开动脑筋,对面前的各种事物都做一下功能变通。钳子是用来拧东西的,难道就没有别的用处了吗?你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重物,系在一根绳子的末端,把绳子做成一个“钟摆”,并让它摆起来,然后抓住另一根绳子,像“钟摆”的那根绳子荡到附近时,迅速抓住它,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这样做了,至少可以说,你没让惰性思维打败,你是个胜利者。
我们的思维难免有生锈之处,但即使有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其发展。在生锈的思维支配下,在困难面前,很难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这时,我们就要撬开生锈的思维,清除上面的斑斑锈迹,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跳出思维本身的局限,找到一个新思路。
开启思维风暴
1.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个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际,突然跑来一个小男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快回家吧。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
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呢?
答案: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中的一方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另一方是公安局长的父亲,即小孩的外公。是不是你习惯上认为公安局长就应该是男的?难道没有女公安局长吗?
2.篮子里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子平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呢?
答案是:四个苹果,每个孩子一个。这个答案,可能许多人不服气:不是说四个孩子平分四个苹果吗?那篮子里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
由于题目中并没有“剩下”这个词语,三个孩子拿了自己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在篮子里,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