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广宋遗民录》序
【题解】
遗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身份,遗民有两层含义,一层指某一政权的遗民,另一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民,遗民的字面含义告示了这一群体的孤独存在与使命责任,顾炎武作为明政权的遗民与中原文化的遗民,其内心的孤独透过文字穿越时空,我们依稀可以体会。顾炎武为朱明德所辑《广宋遗民录》作序,序言中顾炎武既感慨遗民求友之艰难,又叹明末遗民未必能持节终老。遗民身份是顾炎武情感寄托所在,其对宋遗民的赞颂何尝不是借机宣泄自我情感?
【选文】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①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②,风雨如晦③之日乎?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④功名者固不足道⑤,而亦岂无一二少知自好⑥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⑦,而失身于暮年⑧,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今人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⑨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慕⑩之,思为之传其姓氏而笔之书。呜呼!其心良亦苦矣。
吴江朱君明德[11],与仆同郡[12]人,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今朱君之年六十有二矣,而仆又过之五龄[13],一在寒江荒草之滨[14],一在绝障重关之外[15],而皆患乎无朋。朱君乃采辑旧闻[16],得程克勤[17]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至四百余人。以书来问序于余,殆[18]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而求之数千里之外者也。其于宋之遗民,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所谓今人不可得,而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者也。
余既尠闻[19],且耄[20]矣,不能为之订正,然而窃有疑焉:自生民[21]以来,所尊莫如孔子,而《论语》、《礼记》皆出于孔氏之传[22],然而互乡之童子,不保其往也[23];伯高之赴,所知而已[24];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25];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26]。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27]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然而朱君犹且眷眷[28]于诸人,而并号之为遗民,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29]于此欤?庄生有言:“子不闻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30]余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31]二十余年,而其人益以不似[32]。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33]者,亦且改形换骨[34],学为不似之人。而朱君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若朱君者,将不得为遗民矣乎?因书以答之。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35]之犹未绝也。(《亭林文集·卷之二》)
【注释】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沧海横流:海水泛滥,指时局动乱。③风雨如晦:社会混乱。④随世:随俗。就:从事。⑤道:说。⑥少:稍微。自好:自爱、自重。⑦中道:中正之道。改行于中道,指改节。⑧失身:失去操守。暮年:晚年、老年。⑨慨想:感慨遥想。千载:千年。⑩追慕:追求仰慕。[11]吴江:位于江苏苏州南部。朱明德:字不远。[12]仆:谦称,“我”。同郡:昆山与吴江同属苏州。[13]龄:年数。五龄,五年。[14]寒江荒草之滨:朱明德隐居烂溪。[15]绝障重关之外:边远险要之地,顾炎武时居陕西华阴。[16]采辑:搜寻辑录。旧闻:以往典籍、传闻。[17]程克勤:程敏政,字克勤,号篁墩,明代学者、官员,著《篁墩文集》。[18]殆:大概。[19]尠:音xiǎn,同“鲜”,少。尠闻,学识浅薄。[20]耄:音mào,年老。[21]生民:人类。[22]《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礼记》:记录秦以前礼仪制度、典章制度的古籍。孔氏之传,孔门弟子。[23]“互乡之童子,不保其往也”,出自《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互乡:地名,不可考。与:赞成。进:进步。退:退步。洁己:清洁自己。保:守,引申义记住。[24]“伯高之赴,所知而已”,出自《礼记·檀弓》,“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赴:告。[25]孟懿子: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论语·述而》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6]“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出自《礼记·杂记》,“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郑玄注:“言贵其以礼待己,而为之饱也。”[27]交:交往。[28]眷眷:依恋反顾。[29]托思:寄托思念。[30]庄生:庄子,庄周,道家思想代表人。“子不闻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语出自《庄子·徐无鬼》。流:流放。流人,被流放的人。期年:一年。似人:似同乡人。[31]山之东西:山东、山西。河之南北:河南、河北。[32]不似:不似古人气节。[33]魁梧:高大壮实。丈夫:有所作为的人。[34]改形换骨:改变志向。[35]冀:希望。人道: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