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的逻辑: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和民企机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混合所有制成为国企改革新方向(3)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都是绝对必要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更需要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支撑。但是,与数量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民营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的效率相对低下,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这方面,我国的电力工业、石油石化、通信三大行业是很明显的例子,虽然这些行业的国企一直是国企中的佼佼者,但产品和服务的低质量、高价格却是这些国企在国内经营的普遍特点。在基础电信运营行业,截至2010年,该行业国有股占比71%,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宽带平均网速排名第71,不到美日等30多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收费却是发达国家的3~4倍。

其实,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类央企,它们的经营领域都是市场禁入的,价格也由政府控制。这些国有企业都在世界5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资本实力雄厚,但从边际的贡献看,均不如其他竞争性的企业。所以,必须认清,过多依靠垄断、补贴和其他方面政府资源的倾斜,而不是实力,是近年来国企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在中央企业中尤为突出,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中的“御林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领军者,但其垄断也一直备受外界质疑,这不是没有理由的。以这样低效的发展方式,在如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们的国企一旦脱离了政府的保护将如何生存下去,值得深思。

从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来看,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我国国企的综合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这种趋势自2010年以来,已经呈现出日趋弱化的迹象。

以央企为例,2010年到2013年,4年间,尽管央企总资产增长逾40%,但同期央企净利润总额增幅却仅为15%左右,总资产增幅与净利润总额增幅的严重倒挂,充分说明央企经营效率已进入持续弱化阶段。诚然,央企经营效益的连年不景气,与宏观经济不景气存在一定的关联,但这却远非问题的根源所在。因为处于同一宏观经济背景下的私企,2012年实现利润同比增幅20%,而同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却下降5.1%,更何况,国企的市场垄断优势和政策优势,远非私企可比。

我们再来解读一下2013年国企的整体财务数据——2014年7月28日,财政部企业司公布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企资产总额1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国国企营业总收入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方面,全国国企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全国国企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4.4%。

在我国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乍看起来,应该说这份国企2013年成绩单还是不错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幅同比均能实现上升。但是,如果我们进行简单的财务识别,将国企近四年利润总额增幅进行纵向对比,将国企财务水平与民企进行横向对比,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首先,尽管2013年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同比“三升”,但是,与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6.3%相比,营业总收入仅同比增长10.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更是仅有5.3%。资产总额与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之间呈现出的“三级落差”现象,已经表明在国企资产规模仍能维持较高幅度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幅却无法有效跟进,这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企投资拉动式的增长方式,已经进入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临界点。此外,净利润增幅低于利润总额增幅0.9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国企财务成本在上升。

其次,将国企近4年来的利润总额增幅进行纵向对比,我们同样会发现国企运营效率已经明显弱化。2010年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为37.9%、2011年为12.8%、2012年为-5.8%,尽管2013年利润总额增幅相比2012年“转负为正”,但是,这充其量也仅是2012年坠入谷底后的反弹,自2010年以来的4年,国企利润总额增长已经呈现出的整体下滑趋势,还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我们再将国企财务水平与民企进行横向对比,受限于民企整体的财务数据无法获取,我们暂且抽取民企500强2012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因2013年的数据尚未发布)。2012年民企500强的税后净利润为4238亿元,同比下降3.39%,而2012年国企利润总额虽然近2万亿,但同比降幅却高达7%,如果再考虑净利润(税后利润)与利润总额还存在一定的落差,那么,2012年国企净利润下降幅度极可能高达同期民企的2.5倍左右。

回顾20多年的国企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国企运营效率似乎永远呈M形走势,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普遍资不抵债时,我国及时启动了“国退民进”式的国企改革,在将相当一部分主业不明、体量较小的国企“抛给”民企之后,国企的运营效率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在2003年成立国资委后,通过产业重组和内部激励等改革手段,国企的运营效率更是获得了大幅提升——资产规模从2002年的11.8万亿元急速增至2013年的104.1万亿元,12年间增长了9倍,国企利润总额从2002年的263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6万亿元,12年间增长了10倍。

但是,这一轮国企运营效率的大增,却自2010年后逐渐进入下行的拐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现有架构之下国企内部治理的提升空间已经收窄,而这相当程度上仍是由“所有者”缺位所引发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国企仍然是国资一股独大、甚至是完全国资,这就必不可少地带来包括董事会治理、基础管理等层面的局限性;二是因为自2010年后我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与之相应的诸如基础设施、电力、运输等基础行业必然会“今不如昔”,而在国企中占据重要产业地位的恰恰是这些基础行业;三是因为面对近年来实体经济的日趋不振,此前包括财政补贴、银行信贷、土地征用等对国企的政策倾斜,也已无法持续,在经济下行之下,政策优惠对国企“长子”与民企“养子”间的差别对待,已不得不进行压缩。

规模过于庞大的国有企业,如果整体上效率低下,那么,可以想象,对国家将是不可估量的负担和损失,对国企的真正所有者——每个公民也不是福音。更何况,效率低下只是国企弊病在经营状况方面的集中反映,除此之外,由于政企不分,一些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贪腐高发、缺乏创新能力、薪酬制度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人事制度方面,2014年,大庆油田对职工子女优先安排就业的现象,已经通过新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部分国企对职工子女就业优先安排的现象,表明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应彻底根绝的国企“子女接班”制度,至今仍是一盘打而不破的迷局,相关国企对此所给出的稳定老职工情绪、职工子女上手快等解释,其实也就是部分国企不愿真正打破“铁饭碗”的借口而已。

部分国企“子女接班”制度的打而不破,其背后起码隐含着两种可能:其一,相关国企可以挟垄断之优势地位,轻易获得巨额的垄断收益,故而没有人力资源市场化的压力;其二,相关国企迟迟不愿对“子女接班”制度动真格,有可能是部分国企高管慷国企之慨,为自己亲属的人事安排预埋伏笔。

上述两种可能,归根到底就是在现行国企改革架构下,相关国企缺乏全面市场化的压力和动力。

自国资委成立后,虽然启动了包括聚焦主业、薪酬激励等市场化改革,但是,这对于部分能够轻易享有垄断收益的国企,其实很难形成必要的压力。因为即使其内部人事体制保守缺乏竞争力,依然能够取得较为不错的业绩。而在薪酬激励过高往往会导致社会舆论批评的背景下,部分国企高管明白“即使业绩再好也很难大幅加薪”,因而缺乏对内部人事制度等进行深化改革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