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犹太人的处世智慧
犹太人的格言说:“山峰永不相遇,而人却时时相逢。”犹太人非常重视人际关系,重视处世的智慧,他们相信:人的专业本领往往只能带来一种机会,而处世智慧则可以带来百种千种机会;专业本领只能利用自身能量,而处世智慧则可使你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
第一章 首先做一个生活的智者
——犹太人处世智慧一:会生活的人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过有节制的生活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财产越多,好梦越少;妻子越多,安宁越少;女仆越多,贞洁越少;男仆越多,治安越乱。(《塔木德》)
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偏离了航向。
到次日早晨,风平浪静了,人们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岛屿。船便驶进海湾,抛下锚,作短暂的休息。
从甲板上望去,岛上鲜花盛开,树上挂满了令人垂涎的果子,一大片美丽的绿阴,还可以听见小鸟动听的歌声。
于是,船上的旅客分成五组。
第一组旅客,因担心正好出现顺风而错过起航时机,便不管岛上如何美丽,静候在船上;
第二组旅客急急忙忙登上小岛,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盛景,立刻回来;
第三组旅客也上岛游玩,但由于停留时间过长,在刚好吹起顺风时急忙赶回,丢三落四,好不容易占下座位;
第四组旅客一边游玩,一边观察船帆是否扬起,而且认为船长不会丢下他们把船开走,故而一直停留在岛上,直到起锚时才慌忙爬上船来,许多人为此而受了伤;
第五组旅客留恋于美丽的风光,留在岛上。结果,有的被猛兽吃掉,有的误食毒果生病而死。
犹太人认为,第一组对人生的快乐一点也不体会,人生缺少乐趣;第三组、第四组人由于过于贪恋和匆忙,吃了很大苦头;只有第二组人既享受了少许快乐,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是最贤明的一组。
正是出于这个道理,犹太人认为享受人生乐趣是人类的特权和义务。漂亮的衣物、漂亮的家、贤惠的妻子、聪明的儿子,这会使人心情愉快,工作中也是力量倍增。所以,拉比们把发誓不喝酒的人认为是“罪人”和“傻瓜”。
但拉比们在对酒的态度上也体现了犹太人那种掌握适度的分寸感,故而他们也认为,酒这种东西最忌过度,一喝多了,麻烦就来了。“只要不沉溺于酒杯,就不会犯罪”。想一想生活当中那些因烂醉如泥而丢尽脸面的人,更觉犹太人的态度非常有道理。
所以犹太人认为,当魔鬼要造访某人而又抽不出空的时候,便会派酒做自己的代表。
当然,完全放弃享受,一味地拼命工作也不应提倡。所以,犹太人推崇真实,顺其自然,即使有不好的念头但只要不去做就是高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犹太人认为,不但要承受遭遇到的困难,还要让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先贤们为幸福而感激的时候从不犹豫,鼓励人们从拥有的一切事物中寻找幸福。
《传道书》中这样赞美美好的生活:
“美丽、力量、财富、荣誉、智慧、年老、成熟和孩子气都是正当的,而且就是世界。去吧,高高兴兴地吃面包,快快乐乐地喝酒,你的行为早已得到了上帝的恩准。把你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头上永远不要缺了香油。和你钟情的女人共浴爱河吧,一生中飞驰而过的岁月都是在阳光下赋予你的——你所有飞驰而过的岁月。仅仅为此,凭着你在阳光下所获得的权利,你可以尽力发掘生活。
“不管什么,只要在你权利许可的范围内,你就用最大的力量去做。因为在你即将进入的未来世界里,没有行动,没有思想,没有学问,没有智慧。
“即使一个人已经活了很久,也要让他尽情享受,要记得将来黑暗的日子会多么漫长。那惟一的将来是一片虚空!”
在犹太人看来,世间除了快乐之外,还有罪恶跟在后面,因此人们应防止过度贪婪。
例如,当一个人习惯了高高兴兴地吃喝,一旦吃喝不了,他就会感到失望,他就会为了钱财奔波,只为了保有他已经用惯了的餐桌。这引发了狡诈和贪婪,随之而出的是伪誓和其他一切由之而来的罪恶……然而,如果他不受到快乐的引诱,他就不会堕入这些罪恶的深渊。
正如《塔木德》所示的一样:
“肉越多,蛆越多;财产越多,好梦越少;妻子越多,安宁越少;女仆越多,贞洁越少;男仆越多,治安越乱。”
一个人不过是一个使自己的感觉、精神和物质追求都服从自己的王子,他统治着它们……
他适合做领袖,因为他是国家的王子,他对待肉体和灵魂都一样公平。他征服激情,把它们控制起来,同时也给予它们应得的一份满足,对待食物、饮酒、清洁等都这样……
那时,如果他让每一部分满足(给主要器官所需的休息和睡眠,让肢体苏醒、运动,从事世间的劳作),他召唤自己的集体就像一个受人尊敬的王子召唤自己纪律严明的军队,帮助他一起达到神圣之境。
犹太人这种把自我满足和自我约束给合起来的生活方式正是其伟大高明之处。
舌头是善恶之源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语言的价值是一个塞拉,沉默的价值是两个塞拉。
沉默对聪明的人有好处,对愚蠢的人则更有好处。(《塔木德》)
犹太人强调,尽管舌头没有骨头,但也应该特别小心。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射出的箭,再也不能收回了。
犹太人常常对他们的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拉比西蒙·本·噶玛利尔对他的仆人塔拜说:
“到市场去给我买些好东西。”
塔拜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西蒙又对塔拜说:“到市场上给我买些不好的东西。”
塔拜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对他说:“为什么我说‘好东西’你带回来一个舌头;我说‘不好的东西’,你还是带回来一个舌头?”
塔拜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从这则犹太故事中可以看出舌头的重要性。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于是,那些懂得听话艺术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只知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人只能让人更厌恶。
犹太人认为,愚者常常暴露出自己的愚昧,贤者却总是隐藏自己的知性。基于这样,犹太人坚信:“假如你想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的话,就应该从鼻子里充分吸进新鲜空气,而始终关闭你的嘴巴。”
犹太人有一句俗话说:“当傻瓜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因为善于听话的人,易表露知性;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通常都是些傻瓜。
一个波斯国王快要病死了。他的医生告诉他,喝母狮子的奶是存活的惟一希望。国王转向仆人们,“谁去把母狮子的奶给我拿来?”他问道。
“我愿意去!”有个人回答说,“条件是让我带上10只山羊。”
那人带着羊群上路了。他找到一个狮子洞,那儿有一头母狮子正在给幼崽喂奶。第一天,这人远远站着,把一只山羊扔给母狮子,它很快就把山羊吃掉了。第二天,他走近了一些儿,又扔过去一只山羊。这样他一点点往前走着。到第10天,他和母狮子成了朋友。最后他取了一些它的奶。这人就返回来了。
走到半路,这个人睡了一觉,梦见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吵了起来。他的腿说:“要不是我们走近母狮,这个人就没办法取到奶。”
手回答说:“要不是我们挤奶,他也没有办法取到奶给国王。”
“但是,”眼睛说,“要不是我们指路,他什么也干不了。”
“我比你们都好!”心喊叫着,“要不是我想到这个办法,你们都没有用。”
“而我呢,”舌头回答说,“是最好的!要不是我,你们还能干什么?”
“你怎么敢和我们比?”身体的各部分一起叫起来,“你整天在那个黑暗的地方呆着,你甚至连一根骨头都没有。”
“你们早晚会知道的,”舌头说,“到那时你们就会承认我是统治者。”
这个人醒过来,继续赶路。当他走进国王的宫殿,他宣布:“这是我给你带回来的狗奶!”
“狗奶!”国王咆哮道,“我要的是狮子奶。把这人带走吊死。”
在去刑场的路上,这个人身体的各个部分都颤抖起来。这时舌头对它们说:“如果我救了你们,你们会不会承认我统治你们?”它们都忙不迭地同意了。
“把我送到国王那里去。”舌头冲着刽子手大喊。这人又被带到国王面前。
“为什么你下令把我绞死?”这人问道,“你不知道有时候母狮子也叫做母狗吗?”
国王的医生从这人手里接过奶,检查后发现真的是母狮子奶。国王喝了以后,病很快就好了。
这个人获得了丰厚的奖赏。现在身体的各部分都转向舌头:
“我们向你致敬,你是我们的统治者。”它们谦恭地说。
从这则犹太故事可知,话应该一字一句地斟酌才对。适量的言语可以一针见血,但是用量过多就会有害。警惕自己的舌头,如同慎重地对待珍宝一样。使自己的舌头保持沉默,人生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拥有自己的一份强过拥有别人的九份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拥有一份自己的比拥有九份别人的能让人更高兴。(《塔木德》)
正如犹太传说中的先贤和智者阿卡玛雅·本·玛哈拉雷尔所说:
“人正如来自母亲的子宫,终究还要离开,和来的时候一样赤条条。”
一只狐狸,发现了一座葡萄园,到处围着篱笆,只有一个很小的洞口。
它试图进去,可是进不去。
它3天没有吃东西,变得瘦骨嶙峋,然后从洞里钻了过去。它在葡萄园里大吃起来,变得肥胖了。
想离开的时候,它没法钻出那个洞。所以它又饿了3天,直到又变得瘦骨嶙峋。
然后它出去了。
走的时候,它回头看看这个地方,说:
“唉,葡萄园啊,葡萄园啊,你的一切都值得赞美。可是你给了我什么享受呢?谁进去了,都得离开。”
这个世界,也是这样,就像一个结婚礼堂。
一个男人走到华沙的小酒馆。晚上,他听到音乐和跳舞的声音从隔壁的房子里传来。
“他们一定是在庆祝婚礼。”他自己这样想着。
但是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第三天晚上还是这样。
“一户人家怎么能有这么多的婚礼呢?”这个人问酒馆主人。
“那个房子是一个结婚礼堂,”酒馆主人说,“今天有人在那里举行婚礼,明天还会有别人。”
“这个世界也是这样,”一个哈西德派拉比说,“人们总是在享受,不过有时候是这些人,有时候是另外一些人。没有谁是永远快乐的。”
因为生活为一切而存在,为世间的每一种经历而存在。
有颠覆之时,有建设之时;有哭泣之时,有欢笑之时;有哀号之时,有舞蹈之时;有拥抱之时,有分离之时;有收获之时,有失落之时;有保存之时,有丢弃之时;有生之时,有死之时;有播种之时,有收割之时;有杀戮之时,有救助之时;有撕裂之时,有缝合之时;有沉默之时,有言笑之时;有爱恋之时,有憎恨之时;有战争之时,有和平之时。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莫因所获渺小而放弃,要知足常乐。
一条落入网中的小鱼对渔夫说:“我太小了,不值得你一吃。你把我放了,让我再长长,满两年以后我一定来让你吃。到那时候,你就会在老地方找到我,发现我大多了,比从前胖了7倍。那时,如果你把我煮在水里,你全家一定像过节一样开心。”
渔夫回答说:“与其将一个巨兽让我的邻居们管制一年,还不如有条小鱼就抓在我自己的手中。”
每个人都能说出故事的含义:
别人手里一堆堆的希望也比不上你自己手中把握着的小小满足。
在篱笆上蹦蹦跳跳的两只鸟,还比不上关在笼子里面的一只鸟。
《塔木德》说:“抓住好东西,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捉住,不要让它溜掉。”
勿盗窃时间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永远不要等待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塔木德》)
在犹太人看来,时间和商品一样,是赚钱的资本,因此盗窃了时间,就等于盗窃了商品,也就是盗窃了金钱。
犹太人把时间看得十分重要,在工作中也往往以秒来计算时间。一旦规定了工作的时间,就严格遵守。下班的铃声一响,打字员即使只有几个字就可以打完,他们也会立即搁下工作回家。因为,他们的理由是“我在工作时间没有随便浪费一秒钟,因此我也不能浪费属于我的时间”。
瞧!这就是犹太人的时间观念。
他们把时间和金钱看得一样重要,无缘无故地浪费时间和盗窃别人金柜里的金钱一样是罪恶的事情。一个犹太富商曾经这样计算过:他每天的工资为8000美元,那么每分钟约合17美元,假如他被打扰而因此浪费了5分钟时间,这样就等于自己被盗窃现款85美元。
犹太人的思想观念里,时间是如此重要,千万不可以随便浪费。即使一些看来是必要的活动,也被他们简单化了。比如客人和主人约定时间谈事情,说好在上午10:00~10:15的,那么时间一到,无论你的事情是否谈完,都请自动离开。犹太人为了把会谈的时间尽量压缩。通常见面后,他们便直奔主题:“今天我们来谈谈什么事情……”而不像其他民族,见面就谈一些“今天的天气不错”之类的客套话。在犹太人看来那些是毫无意义的,纯粹是在浪费时间,除非他觉得和你客套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才跟你客套几句。
约定时间,请务必准时到达,即使差一分钟也是不礼貌的;一进办公室,立即进行谈话,这样才是礼貌的商人。在规定的时间把话题说完,如果需要,请你来之前作好谈话的准备,但是既然来了,切勿拖延对方的时间,这就是礼貌。
钱可以再赚,商品可以再造,可是时间是不能重复的。因此,时间远比商品和金钱宝贵。
犹太人把时间看得那么重,是有其道理的。时间是任何一宗交易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达到经营目的的前提。与对方签订合同时,要充分估计自己的交货能力,是否能按客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去履行合约。如果可以办到,就与其签约;如果办不到,切不可妄为。
时间的价值还显示在赶季节和抢在竞争对手前获取好价格和占领市场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谁能在一个市场上一马当先,把质优款新的产品抢先推出,谁就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时间的价值还表现在生意的全过程。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是与其经营费用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如一个企业一年的营业额为10亿美元,其资金年周转率为两次,言下之意,该企业每年占用资金为5亿美元。按通常的银行利息为12%(年息)计算,一年共支付利息达6000万美元。如果该企业能把握一切时间和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周转达到一年4次,那么,其支付的利息就可节省3000万美元,换句话说,该企业就可多盈利3000万美元了。除此之外,加快货物购入和销出,加快货款的清收等,都体现出时间的价值。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善于挤,就总会找出来。商人的时间更是如此,要想赚钱,首先就得有赚钱的时间。有空闲才能集中精力经商。会赚钱的商人,就应该是一个管理时间的高手。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它不像金钱和宝物,丢失了可以再找到或者赚回来,而时间只要被浪费掉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人最不该浪费的东西就是时间,对人而言,时间就是命运;对于商人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要经商,首先就要保证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
犹太人喜欢紧迫地工作,一分钟都不可以放弃。因为要经商就要有时间,必须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让你支配,否则是不会轻易成功的。成功是经过大量艰苦的劳动得到的。他们善于利用和把握时间。
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吧。犹太人就是这样紧迫地看待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是绝对不可以随便浪费的。犹太人说“不要盗窃时间”。
一个商人要赚钱,首先就要考虑好如何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正因为对时间有了这样一种认识,犹太商人在做生意也好,工作也好,对时间的使用极为精打细算。
所以,犹太人在商业活动中非常注意时间安排。公司每天上班开始的一小时内,是所谓的“发布命令时间”,将昨天下班后至今天上午上班前所接到的一切业务往来的材料或事务处理或做出具体安排。在这段时间里,不允许任何外人的打扰。而外人即使是商业上的联系,也必须事先约定。“不速之客”在犹太人的商务活动中,几乎等于“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不速之客会打乱原先的时间安排,也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日本某著名百货公司宣传部的一位年轻职员,曾经为了进行市场调查,来到纽约市。当他想到自己应该有效地运用自由时间,就直接跑到纽约某个著名犹太商人的百货店,贸然叩开了该公司宣传部主任办公室的大门,向门房小姐说明来意。
门房小姐问:“请问先生您事先预约好时间了吗?”这位青年微微一愣,但马上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日本某百货店的职员,这次来纽约考察,特意利用空闲时间,来拜访贵公司的宣传部主任……”
“对不起,先生!”小姐打断了他的话说。
就这样,这位职员被拒之于冰冷的大门之外。
这位职员利用闲暇之余,主动地访问同行人,从某个角度看,应该值得表扬。但犹太人不假思索地拒绝了他,为什么呢?这仍然和“盗窃时间”的警言有关。对于贯彻“时间就是金钱”的犹太人来说,在工作时间里,放弃几分钟而跟一个根本没有把握的“不速之客”去谈判,是根本不可想像的。犹太人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生意,因此,“不速之客”在犹太人看来是妨碍他们工作的绊脚石。只有拒绝他,才能让自己的工作畅通无阻,直奔“时间就是金钱”的主题。
现在来看看犹太巨商摩根是如何有效利用时间的。
摩根的办公室和其他人的办公室是连接在一起的。摩根这样做就是为了经理们有什么需要请示的事情,他直接就在现场告诉他怎样处理哪个问题。如果工厂出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来找他解决问题,他不会让问题随便拖延哪怕一分钟。
摩根和人会面的时候,就是犹太人这种处理方式。他直接地问你有什么事情要处理,他一般简明扼要地交代三两句,就把来人打发了。他的经理们都知道他的这种作风,于是给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都必须干净利落地说明问题,任何含糊和拖泥带水的行为都会遭到他严厉的批评。他也很少和人客套寒暄,除非是某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来了,他才说几句客套的话。但是他有个原则就是与任何人的聊天时间不超过5分钟,即使是总统来了,他也一样对待。
时间足可以使财富“无中生有”。
巴奈·巴纳特是一个旧服装商的儿子,出生于佩蒂扣特港,以后就读于一所专为穷人孩子建立的犹太免费学校。成年后,巴纳特带着40箱雪茄烟作为创业资本来到南非。他把这些雪茄抵押给探矿者,获得了一些钻石,从而开始了钻石买卖。巴纳特的赢利呈周期性变化,每个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巴纳特可以放心大胆地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赶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以所得款项支付货款。
说到底,巴纳特其实是钻了银行停止营业一天多这个“时间”空子,然而只要他有能力在每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的所有支票的钱,那他就永远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巴纳特的这种拖延付款,是在吃透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进行的。
巴纳特靠打“时间差”生财,真可谓精明到了极点。在此,时间成了商人手中的“王牌”,“一寸光阴一寸金”已不再是一个隐性的比喻,而成为了一种现实的陈说。
商业竞争就是时间的竞争。学会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这是商人最大的智慧。
光明总在黑暗后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让透过黑暗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塔木德》)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
她的父亲把她带进厨房。父亲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
女儿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父亲把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中,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女儿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的是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啜饮咖啡。她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解释说,这3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时,该如何反应,是选择做胡萝卜、鸡蛋,还是咖啡豆?”
这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小故事。面对逆境,犹太人是如何反应的呢?
犹太教的信念告诉他们:“只要不断地保持希望的灯火,就不怕忍受黑暗。”黑暗过去就是光明,这是他们存活下来的希望,因此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不会绝望。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就要忍耐着生存下去。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能透过其黑暗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通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人生也是从苦难和黑暗开始,最后才到达幸福和光明的境地。不要害怕痛苦,因为一个人只有痛苦到了极点,才能品尝到甜美的果实。这些都是《塔木德》告诉他们的。
犹太人的意识里面永远充满了痛苦的观念和深深的忧患。
当他们被生下来的时候,大家不是为他的降临人世而高兴,而是为他而哭泣。犹太箴言是这样解释的:“孩子出生时我们觉得高兴,有人去世时我们感到悲伤。其实应该反过来才对。因为孩子出生时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而人死之时一切功业已盖棺论定。”犹太的先知们认为人的一生分为6个阶段:
1岁时是国王——家人像扶持国王一样扶持他,对他的关心无微不至;
2岁的时候是头小猪——喜欢在泥巴里面玩耍;
18岁的时候是小羊——无忧无虑地欢笑、跳跃;
结婚时是驴子——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低头缓行;
中年时是狗——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摇尾奉承,乞求他人;
老迈时是猴——行为和孩童无异,然而再没有人去关心他了。
综观人的一生,犹太人认为困难和不如意占十之七八,而幸福和快乐只占人生命运的十之二三。既然这样,也就不必惧怕痛苦和人生的失意。
来看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德国纳粹占领东欧的时候,在一个小镇上,有个犹太家庭,全家五口躲在一间仓库的小阁楼上。
每当纳粹巡逻队或不怀好意的市民走进仓库,他们全家人都得屏声敛气,一点声音都不敢弄出来。时间一长,他们学会了比手画脚,完全以动作来交换思想,传达感情。
为了生存,父母和叔叔要轮流外出寻找食物和水。三个月后的一天,母亲外出觅食未归,关心他们的市民说:“你们的母亲被德国兵抓住了。”过了两个月,父亲又一去不返。半年后,叔叔刚出门不久,两个孩子就听到一声枪响。
三个大人相继死后,寻找食物的重担就落在了姐姐的肩上。每当仓库附近有风吹草动的声音,姐姐就掩住弟弟的嘴巴。姐弟俩相依为命。一个多月后姐姐又没有回来。从此以后,凡听到异样声响,弟弟只有自己掩住嘴巴。最后,弟弟终于幸存了下来。
彩虹是希望的象征,每经历一场暴风雨后,天空便架起美丽的彩虹。黑暗过后必是光明——这是犹太人存活下来的信念,也是如今世界上仍有许多犹太人留存下来的真正原因。他们永不绝望,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希望而忍耐。
对犹太商人而言,忍耐就意味着在困境中奋斗,于艰难中勃发。成为大富翁的犹太人,几乎都是由赤贫发家的。投资家乔治·索罗斯从匈牙利到美国时还一文不名,英特尔总裁安迪·汩罗布是从匈牙利空手移民过来的,罗斯柴尔德也是在父母很早过世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起步的。犹太人中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白手起家的,而且都经历了诸多磨难。但他们都隐忍不发,为以后的崛起蓄养了巨大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烧开一锅油,把一只青蛙放在滚热的油锅旁边,那只青蛙在快到油面的时候,竟然跳离了油锅;然而,把这只青蛙放进注满水的锅里,下面放火去煮。这只青蛙开始还觉得温热,后来水越来越热,它却离不开锅里,最后被水煮死。
犹太人就像那只快到油锅的青蛙,他们时刻充满了危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警惕。许多犹太人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痛苦和苦难,因此,当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忘记曾经受过的苦难的。
犹太人考夫曼能成为股市“神人”,是他顽强忍耐奋斗的结果。他1937年出生于德国,因遭受纳粹的迫害,1946年随父母逃到美国定居。他刚到美国时不懂英语,但他很有耐性,不怕别人嘲笑,大胆地与美国小朋友交谈,从中学习英语。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补习英语,吃饭时和走路时也背诵英语词句。半年时间过去了,他能熟练地讲英语了。他家境不佳,却以半工半读形式读完了大学,并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工作中,他不辞劳苦,从银行的最底层做起,直至成为世界闻名的所罗门兄弟证券公司主要合伙人,以至首席经济专家和股票、债券研究部负责人。他对股市料势如神,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权威之一。
巴拉尼是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人,他年幼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贫无法医治,使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僵硬,行走不得。但他没有灰心丧志,反而艰苦奋斗,刻苦攻读,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除了荣获奥地利皇家授予的爵位外,1914年还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他一生发表了184篇很有价值的科研论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忍耐是成功的信心表现。成功之途是崎岖曲折的。成功者的特长之一,是善于处理前进中的障碍,有坚忍不拔的忍耐性。“成功者是踏着失败而前进的”。
犹太人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好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人们可以把逆境当成动力,激励自己顽强地奋斗,去争取幸福。
犹太人告诫人们,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不是绝对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挫折乃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挫折失败而失望,放弃追求。这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应付遇到的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挫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聪明的做法应当是,审视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败,使挫折成为成功的阶梯。
忍耐是逆商的基本体现,逆境是成功的一种回响。爱迪生成功发明电灯泡,其发明过程失败了起码三千多次。后来记者访问他失败了三千多次有何感想。他回答说:“我一次也没有失败过,因发明电灯泡总共需要三千多个步骤。同时我成功地发现了三千多个没有效果的方法。”
爱迪生和许许多多的发明家为什么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对于每一次失败的经验,他们都看成为一种“响应”,这种“响应”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尝试不同的方法。在他们的信念系统里,他们坚信通过这样的回馈机制,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
《塔木德》里说:“有10个烦恼比仅有1个烦恼好得多。”因为有10个烦恼的人不会再惧怕烦恼,而拥有1个烦恼的人会觉得整天都很烦恼。
这就是犹太人的人生观。痛苦,才是人生之路。人生是痛苦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要经受痛苦。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人生的某个目标而痛苦、努力地生活的,直到人死了,痛苦的努力才算结束。
苦难和痛苦充满了犹太人的一生。他们经历了最惨绝人寰的屠杀,经历了被驱逐、压迫。他们走到哪里,欺凌和侮辱就跟随他们到哪里。他们四处流浪、衣食没有着落。
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已经不怕任何苦难了。再大的苦难他们已经丝毫不觉得难以忍受了。因此,只要环境相对稳定下来,他们千百年的忍耐与顽强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做出让世人称羡的成就。
犹太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生存意志和聪明才智,在各大洲之间辗转迁移。犹太人对苦难的忍耐力是罕见的,他们就像弹簧一样对压力有着极大的韧性。他们认为只有饱尝苦难和贫穷的人,才能在商场上有所作为,从而摘取生活甜美的果实。
犹太人从《圣经》所讲述的故事的时候开始,就遭受无尽的迫害,一部犹太人的历史简直就是他们遭受迫害的历史,而这也造就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性格。
做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会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去创造生活。(《塔木德》)
从前有一位学者站在一个百货商场门口,目不暇接地浏览着色彩缤纷的商品。这时,他身边走来一个衣冠楚楚的商人,口里叼着雪茄。学者恭敬地走上前,对绅士礼貌地问:“您的雪茄很香,好像很贵吧?”
“两美元一支。”
“那您一天抽几支呢?”
“10支吧。”
“天哪!您抽烟多久了?”
“40年前就抽上了。”
“什么?您仔细算算,要是不抽烟的话,那些钱足够买这幢百货商场了。”
“那么说,您也抽烟了?”
“我不抽烟。”
“那么,您买下这幢百货商场了吗?”
“没有啊。”
“告诉您,这幢百货商场就是我的。”
只有大把地赚钱,大把地花钱,这才是富人的做法。犹太人认为生活要过得幸福和开心,日子一定要有滋润的感觉,不要怕花钱,相反要大把大把地花钱。犹太人喜欢在那些装饰考究、豪华的饭店吃晚餐,而且一吃就是两个小时,吃的极为丰盛。
这让想要拼命追上犹太人的日本人自愧不如,日本人花钱极其吝啬,他们一天到晚只是拼命地省钱和拼命地工作。“日本人崇尚早睡早起、快吃快拉,得利三分”,于是,他们的生活里就只有工作,为了工作,连吃饭的时间都要尽量缩短,甚至觉得人应该只干活,不要吃饭睡觉才好。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赚钱的时候,有运筹帷幄的能力,花钱的时候,就大把大把地花。这样,才显示出商人的胸怀和自信、气定神闲、从容不迫,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乔治·萧伯纳在他的《巴波拉市长》中这样说道:“最大的罪行和最坏的罪行是贫困。”
财富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富有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为了人生的幸福,你万万不可贫穷。生活的富裕不但是一种抱负,更是人生的一种义务。拥有了财富,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地位才能显示,否则,就不被大家所认可。
犹太富豪中有不少人充其量不过三代人的历史,犹太商人没有靠攒小钱积累资本的传统。
一方面,犹太商人集中于金融行业和投资回收较快的行业,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钱生钱”而不是“人省钱”上面。靠辛辛苦苦攒小钱的人是不可能具备犹太商人身上常见的那种冒险气质的。另一方面,犹太商人在文化背景上没有受到禁欲主义束缚。犹太人在宗教节日期间有苦修的功课,但功课完毕之后,便是丰盛的宴席。所以,那种形同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并不为犹太商人所推崇。
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犹太商人的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业务方面,犹太商人精打细算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在生活上,类似于每天吸10支两美元一支的雪茄,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像英国犹太银行家莫里茨·赫希男爵那样,在庄园里招待上流社会人物,光是狩猎游戏中宾主射杀的猎物就达1.1万头。即使节俭如冬天不生火炉的上海犹太商人哈同,也舍得以70万两银子修造上海滩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并经常在花园中举行“豪门宴”。
一个犹太人见了另一个人就问对方:“你多大了?”
“我50岁了。”
“那你还可以享受10年呢!”
这个犹太人问一个老人他多大了,似乎很不礼貌。但是他的回答告诉了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生命还有10年,应该好好地享受这生命中的最后10年。犹太人始终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尽情地享受。
“大手大脚地花钱,过舒适的生活,始终记住:不要按你的收入过日子!这样能使一个人变得自信。”好莱坞巨头之一的刘易斯·塞尔兹尼就这样教育他的儿子大卫,大卫后来成为电影《飘》的制片人,这句话后来成为风行好莱坞的经营原则。
笑是风力,哭是水力
犹太人处世智慧要诀
思考时请感情离开,因为你需要的是理智。(《塔木德》)
“笑是风力,哭是水力。”犹太人的父母这样批评他哭泣的孩子。
一个犹太孩子和他的姐姐争夺玩具,他的姐姐不给他,他于是哭了。他旁边的父母这样笑话他:“笑是风力,哭是水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笑就像风刮过去一样消失了,而哭就像水流过去一样没有了痕迹。在他们的父母看来,小孩的哭泣是他自己一种不愉快的感情的宣泄。而小孩子任意宣泄自己的感情只是他不肯动脑筋想办法的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而已。犹太人是很不喜欢这样单纯的感情的需求的,他们需要的是事情的圆满解决,而事情的解决只能依靠他动脑筋,想办法。
笑也是一样的。没有根据的笑和不解决问题的哭都是一种短暂的感情宣泄,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犹太人始终认为,在任何时候运用理性的思考,想办法去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才是真正有用的。而遇到问题就感情用事,是一件很没有意义、让人觉得可笑的事情。
用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绝不要盲目。这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而理性摒弃了愚昧和偏见,所以,人应该用理性去恢复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自己的盲目和冲动造成的。我们任意使用自己的感情才造成了对世界的惶恐、惧怕。
犹太人为我们列举了生活中我们由于感情的冲动而造成的偏见,“我一点儿都不像自己的母亲”、“我忙得实在没有时间锻炼”、“我根本不需要治疗”、“我不想结婚”等。再如,大家讨厌“恶”的行为,但是犹太人却说:“恶的冲动有善吗?有,如果没有恶的冲动,相信就不会有人盖房子,娶太太,生孩子,或者拼命地赚钱了。”
“没有根据的憎恨,是最大的罪恶。”犹太人这样理智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喜欢和憎恨一个人。
犹太人从来不喜欢感情用事,他们认为感情用事只是犯愚蠢错误的开始。而理性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感情,不再要热情,只是一味的理性呢?
犹太人把人的热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情所煽起的热情,另一种则是理智所支持的热情。
犹太人认为,感情所煽起的热情是很危险的,因为感情不能持久,理智则可贯彻终生。
人的热情要靠理性来支持。比如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研究,都充满着热情,并以理智为基础,理智促进热情,使热情向困难挑战,终于建造了伟大的理论金字塔。
同时,在犹太人心中,凡是经不起时间折磨,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失去价值的东西,都不珍贵,感情便是这种不堪时间折磨的东西。
犹太人认为同情是一种感情煽动起来的热情。
犹太人称同情为“雷赫姆”, “雷赫姆”是“母亲的子宫”之意。
拉比们说母亲怀胎10月时,不管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她都一定会流露出深切的母爱,“同情”的语源就是这么来的。
《圣经》上说:神本来打算让这个世界成为只有正义才可以统治的地方,但是没有成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把“同情”给了人,使人能继续生存于世上。
犹太拉比告诫人们:绝不可因过度的热情而引火焚身,毁灭自己。因为这种热情会使人生的齿轮狂转,恋爱就是其中的一项。犹太人很少有激烈的热恋,他们认为,恋爱只不过是为建立家庭预做准备而已。
虽然如此,但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不重视感情。
《塔木德》中有一句很美的话:“心满了的时候,就会从眼睛溢出来。”可见《塔木德》是肯定感情的存在。
作为商人,应该是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需要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商务上发生的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感情用事。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最注重遵守契约的人,如果有谁违反了这个契约,那他就会被认为是犯了一件绝不可以饶恕的错误,这个错误是所有错误里面最严重的。但是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犹太人会怎么做呢?
一次有个印度人和犹太人洽谈好了一笔生意,结果最后的时候印度人不能履行合同了。这个印度人和犹太人打过交道,知道犹太人最讲究的就是生意的契约。他忐忑不安地去见犹太人,找出了种种的理由,试图说明不能履行合同的原因,同时他心里还在想对方是不是已经发怒了。可是犹太人简单地听了几句之后,就立即打断他,平静地对他说:“哦,你违反了我们的合同,按照协议,你应该赔偿我损失,这个损失是这样计算的……”印度人听了,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犹太人居然没有动怒。
其实,犹太人是聪明的。即便是你再计较契约的严肃性,愤怒地谴责他,也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只有尽快地弥补自己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生意人应该是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因为金钱和利润是可见的、现实的。而感情是无形的、很快消逝的。
犹太人在经营自己的企业和公司时也是一样,如果自己的公司连续三个月都没有赢利,而且可以判断出三个月后仍然没有获利的可能,便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这个公司。而很多人在为当年开创公司时所流的血汗而感到难过,对自己对公司投入的深厚的感情感到难以割舍的时候,犹太人会轻松地一笑:“伙计,公司又不是自己的老婆和情人,有什么好留恋的。”
总之,在处世智慧中,犹太民族是比较偏重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