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军事、战争
军事知识
甲士制
中国在商、周时已经有征兵制度。当时规定,每个部落成员在战争期间,都有当兵作战的义务。军队的核心是王室与贵族子弟,即“三族”与“多子族”所组成。
军队的基干力量是由平民组成的甲士。那时作战用战车,每辆车上有驾车、持戈和拿弓矢的作战人员三名,俗称“三甲士”。在每辆战车的两侧与车后,随有步兵(徒兵)几十名,由奴隶充当。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是侍候奴隶主的杂役。
征兵制
春秋中后期,宗法制度日渐衰落,国人的地位升降无常,使原来只有国人才有当兵的权利和义务的兵役制度迅速走向崩溃,这就影响了旧的军事制度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各国在新占领的国土和被灭族的大夫的采邑实行郡县制,并建立起了新的军赋征收体系,产生了有别于按乡遂区域划分的兵役制度,出现了郡县征兵制度。这种征兵制度使晋国和楚国国君的直属部队军队数量大增,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就晋国而言,公元前520年,籍谈所“帅九州之戎及焦、温、原之师”护送天子入王城,显示了晋军的强大实力。晋军的这种部队大概有五千乘兵车,在和平时期驻守在国内,战争时期随大军出征。楚国郡县征兵制度下的军队的战斗力不亚于由贵族子弟和国人组成的大军,是与晋国争霸的主力之一。它曾驰援蔡国,使晋军望风而逃。
世兵制
世兵制创立于三国,盛于魏晋,衰落于南北朝。世兵制是在东汉末年大战乱后,郡县征兵制遭到破坏,募兵锐减的情况下形成的。
所谓世兵制,就是强制士兵全家从普通百姓中分离出来,脱离民籍,集中居住,变为军籍,称为“士家”或“军户”,他们的户籍由军府而不是郡县管理。服兵役成为他们的特定义务,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相替。士兵逃亡要拷问其妻子,妻子即使不知情也要连坐处死。士兵本人死后,其妻子女儿也要嫁给士家。
世兵制确保了战乱时期充足的兵源。“军户”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赦免才能重新取得平民身份。世兵制下的军人地位低,素质差,战斗力弱。北朝后期,世兵制逐渐为府兵制所取代。
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和北魏的前期,也曾按本民族原有部落组编成军,将领士卒均世袭相替,但限制汉人在这支军队里当兵。
府兵制
府兵制起源于西魏,完善于北周和隋朝,盛于唐太宗时,唐玄宗时废除,历时约200年。
西魏最初把六镇鲜卑兵编制为12军,分别由12个大将军统领。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宇文泰任柱国大将军,总领12军。大统八年(公元542年),并为6军,分别由6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设两个开府将军,共有24军,所统士卒也改为各自主将之姓。
后又招募关中陇右地区的汉族豪强地主从军,通过他们带来了大量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再根据他们所带武装的数量,授予不同爵位,使地方私人的武装中央化,具有中央禁军的性质,增强了朝廷军力。这样就使鲜卑军人集团和关陇地主豪强武装相结合,创置了“府兵制”。
府兵与民籍分开,不属郡县管辖,另立军籍。他们只管打仗,实行轮番宿卫和训练,不负担其他赋税。
募兵制
唐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破坏了均田制,农民失去土地;征战频繁,府兵不能按时轮换,长期服役,“壮龄应募,华首未归”;不能免去征徭,因此农民大量逃亡。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下令废除府兵制,代之以“募兵制”。
募兵制由国家招募壮丁当兵,供给粮食,免征赋役,在边将统率下从事屯垦。募兵制的实行使军费开支暴涨,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
边境统兵的将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长期统领一支军队,使兵将之间有了固定的隶属关系,后兼管地方行政和财政,权力日益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已有10个,他们掌握一州或数州的军、政、财权,使中央政府越来越无力控制,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都和募兵制有极大的关系。
卫所制和营武制
明朝军队的编制是卫所制。明朝的军卫法规定,一郡设所,数郡设卫,每卫5600人,每千户所1120人。每百户所112人,每百户所辖2个总旗,每个总旗辖5个小旗,每小旗10人。士卒分别由卫指挥使、千户指挥使、百户指挥使、总旗指挥使、小旗指挥使率领,卫所实行世兵制,士卒和军官全部世袭。卫所都有固定的驻地,卫所官兵隶属于所在地的都指挥使司,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边境战争频繁,兵员不足,开始大规模募兵。因此,在卫所制之外,又出现了营伍制这一新的军事组织形式。募兵实行独立的编制,按照伍、什、队、哨、总、营的形式进行编制,由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领,隶属于兵部。营伍的人数不定,也无固定驻地,战时应募入伍,战毕归家。
绿营兵
绿营兵是清政府招募汉人组成的军队,因其旗帜为绿色,并以营为主要的基层编制,故名。绿营兵受兵部管辖,主要兵种是步兵,此外还有少量骑兵和水师。少部分配合八旗兵守卫京师,大部分驻守在全国各省。绿营兵最初建立,是因八旗兵武装力量不足,以其作为八旗兵的辅助,帮忙驻守京师尤其是各地方,并受到八旗兵的严密监视和控制。清中期以后,由于八旗军的战斗力下降,绿营兵逐渐成为军队主力,其人数也不断增加,最多时达60万人。至清晚期,由于吏治的腐败,军事力量也进一步下降,绿营兵的战斗力也大大下降。以至于清政府靠汉族地主武装湘军、淮军,太平天国运动才得以镇压。
虎符
“符”是一种古代信物,传说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是中国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属兵权后调动军队的凭信物,多以青铜铸造,因其状呈虎形,故称“虎符”,也称“兵符”。据专家考证,虎符均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相合,方能调兵。
烽燧传警
烽燧传警是古代一种通过放火或放烟的方式传递军情的手段。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烽燧传警的办法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防止外国入侵,纷纷修建长城,尤其是秦将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后,烽燧与长城便联系在一起,并开始被称为烽火台,成了历代常设的军事防御组织,用以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般情况下,每十里设一个烽燧(烽火台),明代则五里一个。每个烽燧上都设有5~10个兵丁。遇到敌人进犯,便要点火或放烟,将消息传递给隔壁的烽燧,这样依次传递,很快便可抵达军事中枢。
一些朝代在烽火种类、施放程序、施放方法、密号等方面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甚至“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历代之中,严防匈奴人的汉代和防范蒙古人的明代对烽燧制度最为重视。
八阵法
八阵法是《孙膑兵法》中提出的8种最基本的阵法。各阵名称分别是:
1. 方阵:用于截断敌人。
2. 圆阵:用于聚结队伍。
3. 疏阵:用于扩大阵地。
4. 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
5. 锥行之阵:如利锥用以突破敌阵。
6. 雁行之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
7. 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准备改变队列、迂回包抄。
8. 玄囊之阵:多置旌旗,是疑敌之阵。
三军
三军的说法产生自周代。周代以“军”作为最大的军队建制,《周礼·夏官·司马》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因此,三军合3.75万人。不过,这只是制度所规定的天子及各诸侯国的常备武装人数。事实上,到春秋时期,各国的军队数量已经远远不止规定的数目,更遑论动辄出动几十万军队的战国时期了。不过虽然一军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过规定,但各国军队依旧习惯上将部队编为3个军,只是各国名称有所不同。如楚国分别设中军、左军、右军;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其中,中军将是三军统帅。后来三军不再是军队建制,凡出征打仗,军队往往分作前军、中军、后军,分别担任先锋、主力、掩护警戒的职能。另外,三军也常常指古代步、车、骑3个兵种。现在,三军则成了对于海、陆、空3个兵种的泛称。
参谋
“参谋”是现代军队中普遍设立的一种官职。
中国在春秋以前,军队还没有专职参谋人员,一般是谋士和将军集于一身,战国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专门替国君和主帅运筹帷幄的参谋人员就应运而生了。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是中国古代军队中最早的参谋长。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所谓“师”,就是“军师”,用现代军队职务来说,就是“参谋”。
虽然从战国时期军队就有了参谋人员和机构,但“参谋”称谓的最早出现却在唐代。据《新唐书·职官志》记载,各节度使属员有“行军参谋,关豫军中机密”。从唐以后,“参谋”称谓沿用至今。
沙盘
沙盘就是根据地形图、航空相片或实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用泥沙、兵棋和其他材料堆制的模型。
沙盘具有立体感强、形象直观、制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
中国是在军事上运用沙盘最早的国家。《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陇西地方首领隗嚣叛降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拥兵谋反朝廷,光武帝刘秀欲出兵征讨,召名将马援商讨进兵战略。马援就用米堆成一个与陇西一带实地地形相似的模型,形象具体,敌情尽在眼中。马援手指模型,从战术上作了详尽的分析,为光武帝制定作战方案提供了依据。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沙盘了。
骑兵
中国骑兵源于春秋战国之交,历史悠久。
传统观点认为,是在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才有了骑兵。事实上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就是中国最早的骑兵。只不过当时是以车战兵为主,骑兵并不突出罢了。中国历史上骑兵的极盛时期是元朝,骑兵部队主要装备有弓箭、马刀、标枪、战斧等。
在外国,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17世纪时参战国军队中40%~50%的人员都是骑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编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曾有17个骑兵军,80多个骑兵师。
将军
春秋以前没有将军。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为“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随着军队数量的增多,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这一官阶仍然分成若干级别。
现代意义上的将军军衔,最先出现于16世纪的法国。随着战争规模和军队编制的不断扩大,将军一级也逐渐分为若干等。准将一般指挥旅,少将一般指挥师,中将一般指挥军,上将一般指挥集团军。
湘军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清朝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也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
淮军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向上海进军,曾国藩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并于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国侵略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淮军成立时有6500人。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500人,用抬枪、小枪120余杆。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较多,故每营人数连长夫在内增至七八百人不等。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又参照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淮军虽承袭湘军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由书生自任教练迥然有别,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年孙武所著。孙武,齐国人,出身军事世家。因齐国内乱奔吴,向吴王阖闾献兵书,任大将军。
《孙子兵法》的战术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主张战争前应对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以期获得胜利。
二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主张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避免被动挨打。
三是“兵者,诡道也”、“因敌变化而取胜”。孙子主张在战争中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的改变作战方法。
四是“兵贵胜,不贵久”。孙子主张速战速决,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孙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有五大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
《孙膑兵法》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在桂陵、马陵两败魏军。后辞官归隐。
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汉墓发现了这部兵法的残简,分上、下编,各15篇,经过整理,现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孙膑兵法》凡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孙膑兵法》继承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提出了“战胜而强立”和“乐兵者王”等有价值的战争观点和原则。
《冠子》
相传为隐士冠子所作,《汉书》中说他是“楚人,居深山,以为冠 ”。《冠子》是一本充满了道家思想的兵书。
《冠子》提出“人道先兵”的观点,认为兵“不可一日忘”。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重“计”、重“权”和重“势”的作战指导思想。重“计”,就是用计谋,使敌国的君主,变更他本国的风俗,变得骄奢淫逸,从而“不战而胜”。重“权”,就是注重权变,即战争中能够做到灵活多变,就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而赢得战争。重“势”,就是注重有利的态势。首先,不放过有利的战机;其次,“出实触虚”;再次,要“暴疾捣虚”;最后,要“避我所死,就吾所生,超我所时,援吾所胜”,即扬长避短。《冠子》认为只要能做到这四点,就好像“乘流而逝,与道翱翔”,可以无往而不胜。
《司马法》
作者已不可考,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现仅存5篇。
《司马法》支持正义战争,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讨不义”、“诛有罪”。对那些侵略战争,它主张“以战止战”,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在军事教育方面,《司马法》认为“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它主张用“六德”,即仁、义、礼、智、信、勇来教育军队,并且非常重视精良武器装备的作用,“以甲固,以兵(器)胜”。它还强调应尽快模仿制造敌人新式武器,以使己方与敌人在武器上保持均势,“见物与,是谓两之”。
《司马法》非常重视战备工作,“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为此提出了具体措施,即“阜财”(为战争准备好物质基础)、“大军以固,多力以烦”(兵员充足,训练有素)和“求厥技”(收罗军事人才)。
《尉缭子》
《尉缭子》由战国时期尉缭子所著,现存24篇。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列入“兵形势家”。
《尉缭子》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只有在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战争,决不能凭一时的意气,轻易发动战争;提倡“义战”,主张“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过之人”;此外《尉缭子》还提出了许多新的作战指导思想,如“兵胜于朝廷”, “欲战先安内”。
《尉缭子》认为掌握敌情十分重要,只有全面了解敌情,才能打仗,“先料敌而后动”。
在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的问题上,《尉缭子》认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主张集中兵力,反对分散兵力,“兵以专胜,力分者弱”。
《尉缭子》在制军问题上,认为应“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凡兵,制必先胜”,“明其制,一人胜之,则十人亦以胜之也。十人胜之,则百千万人亦以胜之也”。
《尉缭子》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宋代时被官定为武学经书。
《六韬》
旧题姜太公所著,其实成书于战国晚期,作者已不可考,现存60篇,是一部综合性的兵书。
《六韬》第一次提出了应该在军队建立参谋部,“将有股肱七十二人”,来处理军中的大小事务,诸如作战筹划、气象观察、后勤供应、敌情侦察等。
《六韬》对军队的武器装备非常重视,认为士兵的勇敢固然重要,但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器械为宝,勇斗为先”。
《六韬》对将领的选拔极为重视,并提出了两条选拔途径:首先必须全面考察将领的长处和短处;其次,透过将领的“外貌”看“中情”。
《六韬》中论述作战指导思想的篇章最多,达30余篇。它的作战指导原则有:“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见其虚则止,见其实则止”、“见利不失,遇时不移”等,还主张指挥权统一、兵力集中、行动一致。
《六韬》充分吸收了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标志着先秦军事思想理论的成熟。
《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荃,身世不详,唯《集仙传》称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又《神仙感遇传》云:“筌有将略,作《太白阴符》10卷,入山访道,不知所终。”
《太白阴符》当即此书。此书分人谋、杂仪、战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篇。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与一般兵书以权谋相尚者迥异。杜佑《通典》“兵类”取通论二家,一为李靖《兵法》,一即此经,可见其为时人所重。
《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唐李问对》、《问对》,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兵法的形式辑录而成的。
现存《李卫公问对》共3卷,分为上、中、下3部分,记录了唐太宗与李靖的问答98条次。内容丰富,多联系历代战例及太宗、李靖本人的亲身经历,参照历代兵家言论,围绕着夺取主动权、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等问题进行讨论,阐述其军事思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其书分别奇正,指画攻守,亦易主客,于兵家微言,时有所得。”李靖的整套战略战术都是围绕“致人而不致于人”来设计的,也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同时提出了“正亦胜,奇亦胜”的思想。《李卫公问对》认为,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是正,无处不是奇。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到“奇正相生,变而神之”。
《李卫公问对》认为奇正相变的主要方法是“示形”。给敌人以假象,从而给我军可乘之机。“致敌虚实”为目的。避实击虚,集中兵力来攻击虚弱之敌。“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另外,奇正相变的运用在于“分合适宜”。兵力使用上既不能过分分散,也不能绝对集中。要“有分有聚,各贵适宜”, “兵散,则以合为奇;合,则以散为奇”。
《李卫公问对》还十分重视军队的管理教育和军事训练,提出由单兵到多兵,由分练到合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此外,该书对古代阵法布列、军事制度、兵学源流及教阅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李卫公问对》在宋代被列入“武经七书”,是武科必读之书,在今天它也仍有研究价值。
《虎钤经》
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4年于景德元年(1004年)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均州参军等职。
《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谋”,即做好战前的谋划。欲谋用兵,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陈,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赏罚等。
二是“五势”,即“乘势”、“气势”、“假势”、“随势”、“地势”。这是对《孙子兵法》中的“任势”的发展,讲的是有利的态势是战争胜败的根源。
三是“知变”。“用兵之术,知变为大”,反对对兵书的生搬硬套,主张灵活运用。
四是“夺恃”,就是夺取敌人所恃的有利条件。
前10卷基本上是《孙子兵法》、《太白阴经》等论著中的观点和作者自己的军事理论。后10卷主要是阴阳八卦和占云望气等封建迷信。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它出于抗倭名将戚继光之手,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到一定阶段作战形式的变化。
《纪效新书》完成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全书总叙一卷,正义18卷,约8万字,250幅图,是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练兵的经验总结。
在书中,戚继光提出了自己的军事训练思想:1. “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强调士兵军事训练的自觉性。2. 将领要带头参加军事训练。3. 要按实战要求进行训练。4. 要注意训练方法。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的兵书。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9卷9篇共264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操)、练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后附杂集6卷6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书前还冠有“凡例”即“分给教习次第”共15条,记述了将、卒各自应学习的内容、标准,教材发放办法,督促学习的措施等。
肩章
肩章最早是古代侠客义士用来保护双肩,以防冷兵器打击的金属板片。这种金属板片佩带在铠甲和锁子甲之间。
1763年,俄国军队把肩章戴在男式长衣的左肩上,作为隶属于某一团队的识别记号,同时还是一种用来绊住子弹带绳的装备。
从1810年以后,各种肩章便逐渐固定下了各自的颜色,用来戴在双肩上面,成了区别军衔高低和军兵种的符号。
军乐
军乐产生于公元14世纪的欧洲。奥斯曼帝国乌尔汗王第一个建立了军乐队。随着他的军队扩张到欧洲,军乐也就流传到了欧洲诸国。18世纪,波、德、奥、俄等国相继建立了军乐队。
在中国,直到清朝末期才引进欧洲的军乐,在“兴洋务,建新军”时,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办“新军”,在军中建立了军乐队。
军乐多是随着步点节拍演奏的,因而节奏鲜明,乐器多以管乐器和击打乐器为主,旋律激昂、雄劲。
海军
海军是个古老的兵种,地中海东部地域是世界海军的发祥地。
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当时建造的兵船是桨船,以撞击战作为战斗的基本战法。到17世纪中期,帆船舰队逐渐取代了桨船舰队,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开始建立常备海军。
18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都加速了海军的发展。20世纪初期,一些大国海军开始建造潜艇和水上飞机,从此结束了水面舰艇是海军唯一兵种的时代,海军开始成为多兵种合成军种。
海军帽飘带
1805年,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英国,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率领舰队跟法国舰队激战,打败了拿破仑舰队。战斗中,纳尔逊将军重伤身亡。英国皇家海军为他发丧时,全体水兵都在帽后缀上两条黑纱,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之后,英国海军士兵帽就缀上了两条黑色飘带,世界各国建立海军时,参考英国皇家海军的服装样式,把两条黑飘带的装饰也继承下来。
空军
空军是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完成战役、战略任务。
1793年,法国首次组织了一支空军,飞行装备是系绳气球,气球中充入燃烧木炭产生的烟和热空气,依赖热空气的浮力上升到空中,控制和返回地面都依赖绳索牵引。大气球下吊着一只大箩筐,空军士兵蹲于其中进行观察,这支部队称为气球兵团。当时荷兰和奥地利联军包围曼堡时,法军首次派出了空军支援地面作战,在阵地上升起了双人气球观察敌情。联军因自己的举动无法逃避法军的观测,只好立即撤退,曼堡之围迅速被解除。
接着法军又把气球送到沙勒罗瓦。当时,法军正在该地发动攻势,法军空军的气球突然升起时,对方吓得立即弃械投降,法军大获全胜。
从此,许多国家也先后建立了用绳子系在地面上的气球空军。人类发明飞机后,空军不断发展壮大。
空降部队
空降部队又称空降兵或伞兵,是经过专门的空降训练,武器装备轻便,能伞降或机降的军队。空降部队能对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战略要地进行突然袭击;夺取重要目标或地域,在敌后进行特种作战。它一般隶属于陆军。最高建制单位在大多数国家为师或旅,少数国家为军。
1918年,美国军官米切尔等曾提出用轰炸机群将步兵空降到德军战线后方实施攻击的设想。1927年,苏军使用运输机在中亚细亚地区空投部队,一举歼灭了当地的匪徒,是世界上的第一次空降战。1930年,苏联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伞兵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德国和美国都多次运用空降兵进行作战。德国在闪击丹麦、挪威时,美、英、波军进攻荷兰时都曾使用空降部队。“二战”后,法军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军在越南战争中,苏军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中东战争中,都使用了空降兵。
随着空中运输工具和武器装备的不断进步,空降部队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种部队
一般认为特种部队最早源于英国。
1940年5月,德军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侵入法国,击败了英法军队。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军共30余万人溃退到法国北部敦刻尔克地区,于5月27日到6月4日丢掉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通过英吉利海峡向英国撤退。
为反击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立即对整个德国占领区发动积极而又连续的反攻击”。1940年6月10日,陆军参谋长的副官达托莱·克拉克受命组建了一支专门执行特种任务的部队。这支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组成的部队头戴绿色贝雷帽,称为“豹部队”,取名为“哥曼德”。世界上第一支独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应运而生。此后,各国逐渐重视,纷纷建立各自的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与正规部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活动在普通的战场上,而是在主战场之外,进行山地战、丛林战、滑雪战、游击战和其他特殊条件下的战斗。它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秘密侦察、扰乱敌后、破坏设施、从事心理战和暗杀活动等。特种部队的士兵要求具有在特殊的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野战条件下的生存和战斗的能力。
飞艇
飞艇是指有推进装置,可控制飞行的航空器。它主要由艇体、动力装置、尾翼和吊舱组成。艇体的气囊内是比空气轻的氢气或氦气,飞艇就是利用它受到的空气浮力升空的。按结构划分,飞艇可分为软式、半硬式和硬式。
第一艘飞艇是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制造的。1900年德国的齐柏林公司制造出了大型硬式飞艇。和许多新技术一样,飞艇很快就应用于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德国齐柏林飞艇轰炸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不久又轰炸了法国巴黎。1915年,德国飞艇轰炸了英国首都伦敦。由于当时的飞机不仅数量少,而且性能很差,所以根本无力阻挡飞艇。后来由于飞机性能的飞速发展,飞艇逐渐被挤出了空中舞台。
“二战”后,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飞艇又获得了新生。1977年,英国在北海设立飞艇警戒中队,以保卫北海油田和英国的渔场。英国的大型军用运输飞艇可输运整营的部队及技术兵器。美国海军也在20千米高空建立了一个气艇式雷达台站。
现在,飞艇在反潜、反舰、海上巡逻和电子对抗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鱼雷
鱼雷是由携载平台发射入水,能在水中自动航行、自控和自导,爆炸毁伤目标的水中武器,有“水中导弹”之称。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有时也由飞机携带,主要用于攻击舰船和潜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鱼雷由前段(雷头)、中段(雷身)和后段(雷尾)3段组成,分别装有装药引爆系统、导引控制系统和动力推进系统。
鱼雷的前身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舰首,然后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毁沉敌舰。1866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鱼雷。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发射鱼雷击沉了土耳其“因蒂巴赫”号通信船,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鱼雷被人们公认为杀伤力仅次于火炮的舰艇武器。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鱼雷的研究和改进,以使它更轻便、命中率更高和爆炸力更强。
鱼雷艇
鱼雷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军舰,主要在近岸海区以编队形式对敌大、中型舰船进行鱼雷攻击,也可用于反潜、布雷等。它体积小,航速快,威力大,隐蔽性好,造价低廉,但耐波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现代鱼雷艇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3种船型。
鱼雷艇的前身是美国南北战争时的水雷艇。鱼雷发明后,1877年英国很快制造了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舰艇,便是鱼雷艇“闪电”号。1887年,俄国“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第一次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的“因蒂巴赫”号通信船。此后,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
在“一战”和“二战”中,鱼雷艇都取得了较大战果。在1918年,意大利鱼雷艇发射了2枚鱼雷,击沉了奥匈帝国的万吨级战列舰“森特·伊斯特万”号。
“二战”后,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进步,鱼雷艇仍然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是由美国工程师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于1884年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它重27.2千克,口径为11.43毫米,容弹量为333发,理论射速600发/分,可以单发也可以连发。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马克沁机枪一诞生,立即在战场上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1893年,50名英军步兵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击毙了3000人。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装备了马克沁机枪的俄军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1916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机枪的火力密度,向正面40千米宽冲锋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造成了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
英国《武器装备百科全书》说:“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它标志着自拿破仑时代起曾经使用过的战术完全没用了。”
潜艇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潜艇主要由艇体(固壳和外壳),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及导航、观察、通信、水声对抗、救生等设备组成,具有隐蔽性好,自给力强,突击威力大等特点。
潜艇的雏形是荷兰人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它曾在泰晤士河潜航了2个小时。1885年,瑞典人诺德费尔特和英国人加莱德使用设计建造的“诺德费尔特-1”号,以蒸汽机为动力,还装有鱼雷发射装置,是第一艘现代意义上的潜艇。
在“一战”和“二战”中,德国海军潜艇对英国等国的运输船展开了疯狂攻击,击沉了几千艘舰船,显示了潜艇的巨大威力。“二战”后,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此后,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装备有核弹头远程导弹的核潜艇,具有核威慑力量,可以进行核反击。它的战术功能和战略意义已超出了“海战”的概念。
驱逐舰
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军舰,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防空、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陆上目标等。
1893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驱逐舰——“哈沃克”号鱼雷驱逐舰和“霍内特”号鱼雷艇驱逐舰。此后,各国竞相建造。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美、法、德、俄等国共建造了近600艘驱逐舰,其中英国最多,有200多艘。这些驱逐舰多采用燃油的蒸汽轮机动力装置,满载排水量1000~1300吨,航速30~37节,装备88~102毫米舰炮数门和450~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3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除了反潜护航任务外,还在舰队防空、支援岛岸作战,输送人员物资、基地巡逻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被称为“海上多面手”。
“二战”后,驱逐舰因其具有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并迅速向导弹化、电子化、指挥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迫击炮
迫击炮是以座钣承受后坐力的一种曲射火炮。它是步兵的一种传统装备,是火炮家族中最小的一个炮种。它的优点是死界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轻、体积小、灵活机动、易于操作、造价低廉等,非常适合步兵在复杂地形上和恶劣天气下使用。它可以消灭遮蔽物后的敌人,摧毁敌障碍物和轻型工事,为步兵开辟道路。
它是20世纪初出现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俄军把一门47毫米口径的海军炮装在一种带车轮的炮架上,发射超口径长尾形炮弹,杀伤躲在战壕中的日军,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家的注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大打阵地战,战争进入胶合状态。为了打破战争僵局,双方大量使用迫击炮,使这种武器得到飞速发展。
第二次大战中及战后,迫击炮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迫击炮由过去的人背马驮,发展成现在的牵引、自行和车载。随着陆军开始向机械化迈进,迫击炮也将成为一种作战威力巨大的近程攻击兵器。
巡洋舰
巡洋舰是一种以远洋巡航为主的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大型军舰。它常与战列舰组成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主要担负为战列舰巡舰、护卫的任务。巡洋舰分为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
1514年,英国“亨利”号巡航舰是是现代巡洋舰的起源。1904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装有汽轮机的巡洋舰“紫石英”号,标志着现代巡洋舰的诞生。现代巡洋舰问世后,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多次海战中都有出色的成绩。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为5000~20000吨,主炮口径为150~280毫米。“二战”期间,曾出现过排水量在万吨以上的重型巡洋舰。
“二战”后,随着导弹技术、电子技术与核技术的迅速发展,巡洋舰的主要武器由大炮变为导弹,所以现代巡洋舰称做导弹巡洋舰或战略导弹巡洋舰。现代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或其他舰艇护航、保卫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方舰艇、潜艇和岸上目标、防空和反导弹作战、火力支援登陆作战等。
无线电用于战争
无线电不是用导线而是用看不见的波,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进行远距离通信。由于无线电方便快捷,所以一出现就引起了军界的关注。
早在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指挥船就通过无线电指挥日本军舰炮击旅顺港内的俄国军舰,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后,巴尔干交战的各国军队就开始在战场上使用无线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线电通信的创始人马可尼就携带他发明的无线电报机到意大利军队中服役。从此,无线电通信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指挥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坦克部队之所以能横扫欧洲大陆,是因为每一辆德军坦克都配备了无线电,对相互间可以及时保持联系,协调作战,能针战场的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抓住战机。后来美军和英军也在坦克上加装无线电设备。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线电都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所以有人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之为“无线电战争”。
战斗机的出现
战斗机是指主要用于保护己方制空权或摧毁敌人制空权能力的军用机种。它的特点是飞行性能优良、机动灵活、火力强大。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战斗机是法国的莫拉纳·索尔尼埃公司制造的H型飞机。它长6.28米,高2.3米,翼展9.12米,最大飞行速度135千米,能在天空停留3小时,并配有机枪。一战开始后,莫拉纳·索尔尼埃公司又制造了H型战斗机的改进型——L型和N型。L型战斗机装备了“偏转片系统”,解决了飞机机载机枪射击时被螺旋桨干扰的难题,使飞行员不需要另外配备机枪手就可以在驾驶飞机时攻击敌机。
1915年4月1日,法国飞行员罗兰·加洛斯驾驶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击落了一架德国双座侦察机,取得了战斗机第一次空战胜利。随后,德国的“福克E3”式战斗机装备了性能更好的“机枪同步射击”装置,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击落飞机数量最多的战斗机,被协约国方称为“福克式的灾难”。
战斗机的出现,使战争规模从地面、海洋扩展到了天空。
高射炮的改进
高射炮是一种在地面对空中飞行目标进行射击的火炮,简称高炮。
1870年9月,普军包围了巴黎,法国内政部长乘气球成功逃出巴黎,重新组织部队与普军作战。此后,法国政府多次通过气球与外界保持联系。
普军很快就研制出了专门打气球的火炮。它的口径为37毫米,装在四轮车上,由几个士兵操作。这种炮曾打下了不少法国气球,因此被称为“气球炮”。它就是高射炮的原型。
20世纪初,飞机开始用于战争。德国人对“气球炮”加以改进,研制出了专门对付飞机的高射炮。这种高射炮装在汽车上,口径为50毫米,并有防护装甲,最大射高4200米。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门高射炮。后来,西方各国也不断研制新型高射炮。
高射炮的迅速进步,给军用飞机造成严重威胁。1918年9月,德国派出50架飞机轰炸巴黎,结果竟有49架被高射炮击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射炮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防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战”以后,随着飞机飞行高度的提高和防空导弹的使用,高射炮逐渐被淘汰。
钢盔
钢盔是防御士兵保护头部的装备,所以又称头盔。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法国。
钢盔是从古代的头盔发展而来的,主要由盔壳、衬里和悬挂组成。盔壳多由特种钢制成,有时外面还有一层防弹尼龙或玻璃钢衬里来增强防弹能力。挂里多由皮革、塑料或纤维制成,固定在盔壳里。钢盔一般重1~1.5千克。
由于各军种、兵种战斗任务不同,所以他们的钢盔的结构和式样也有所差别。普通陆军士兵的钢盔没有特殊性,比较一般。飞行员和机组人员佩戴的飞行员头盔的盔壳多用玻璃钢或塑料等轻质材料制成,主要是防止头部震伤或磕伤。除此以外,它还有可以上下移动的面罩、耳机和送话器等。空降兵的头盔采用双盔带,佩戴牢固,主要是防止打开降落伞时被操纵带或伞绳击伤和被强气流冲走。着陆后的就和普通步兵头盔的功能相同了。坦克兵的头盔又称坦克帽,里面有泡沫塑料或泡沫橡胶等防震衬垫,主要是为了防止坦克在前进时的颠簸震伤坦克兵的头部。
装甲运输车
装甲运输车是一种设有乘载室的轻型装甲车,它主要用于向战场输送步兵和武器、器材等,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一定的防护力和火力,有时也可以战斗。但它火力较弱,防护力差,不便于步兵乘车战斗。在机械化步兵中,装甲运输车装备到班。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类型。
装甲运输车重6~16吨,长4.5~7.5米,宽2.2~3米,高1.9~2.5米,乘员2~3人,载员8~13人,也可以在水上行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研制出了装甲运输车。战后,美国和德国也研制出了装甲运输车。“二战”时,德国首先将装甲运输车装备到军队,美、英、法、日等国也相继装备。“二战”后,装甲运输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陆军机械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装甲运输车的出现,提高了步兵的机动能力,给战争带来了很大改变。现在,步兵战车有取代装甲运输车的趋势。但有的国家也认为这两种车用途不同,应该共同发展。
坦克
坦克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由于作战双方各自建立了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战争进入了僵持状态。为了打破这种僵局,英国战地记者温斯顿提出制造一种有装甲、带武器的越野战车,得到了海军大臣丘吉尔的支持。他们组织人员将一辆美国拖拉机焊上厚钢板,装上炮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它的样子很像西亚地区的运水车,英国军方就称它为“tank”,意为“水车”,这就是坦克译名的由来。这种坦克被称为马克I型坦克,重26吨,105马力,需要8人驾驶,最高时速4英里,左右两侧各装备了一门炮,配备了6挺机枪。
1916年9月15日,英国首次在战场上投入了18辆坦克参战。这18辆坦克闯过地雷区,压倒铁丝网,跨过壕沟,德国的机枪扫射对它毫无作用。英国步兵很快跟上,突破了德军防线,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坦克的出现,标志着陆军机械化新时代的来临,从此陆战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远程大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双方进行了多次炮战。除了以密集火炮群攻击外,为了进行攻坚战,德军研制了火炮中的巨无霸——远程大炮,其中最有名的是“大伯莎巨炮”和“巴黎大炮”。
1914年8月,德军入侵比利时,在比利时列日要塞受阻。列日要塞由12座炮台组成,每座炮台都建在地下,共400门大炮。德军决定动用“大伯莎巨炮”。“大伯莎巨炮”重62吨,炮身长9米,炮弹重520千克。巨炮一个接一个地向列日要塞炮台发射炮弹,将整座要塞彻底摧毁。
“巴黎大炮”炮身长35米,重750吨,射程120千米。德军用它轰击巴黎,炸毁了很多建筑,引起了巴黎市民的恐慌。
“二战”前,为了对付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德国制造了“多拉大炮”,但没有派上用场。多拉大炮身长43米、高12米、重1350吨。苏德战争时,“多拉大炮”向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发射了48枚巨型炮弹,炸毁了一个地下火药库,致使该市最终被德军攻占。
“二战”后,随着火箭和导弹的发明,远程大炮逐渐退出战场。
毒气战
毒气战又名化学战、瓦斯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很快破产,双方在西线大打阵地战,战争进入僵持局面。为了打破僵局,德国决定对英法军队实施毒气战。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伊普尔前线撬开6000个盛有氯气的毒气罐,18万升黄绿色的氯气随着西北风飘向英法联军阵地。英法军队根本不知道这是毒气,更不用说防护措施了。吸进毒气后,英法士兵立刻感到呼吸困难,不一会儿,人人脸色惨白,瞳孔放大,口角流血,四肢抽搐,共死亡了1万人。德军趁机把战线向前推进了几千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毒气战,它揭开了近代化学战的序幕。不久,协约国开始实施报复,也对德国军队进行毒气战。据统计,“一战”期间双方士兵共有10万名士兵死于毒气战,120万人因毒气负伤。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的需要,现在化学毒剂也越来越多,通常可以分为6类:刺激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和神经性毒剂。
生化武器
生化武器旧称细菌武器,是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总称。生物武器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组成,化学武器主要是化学毒剂,它们在战争中能杀伤人员、牲畜和毁坏农作物,而且还有传染性,具有污染范围广、危害时间长、传播途径多、不容易侦察等特点。
生化武器由来已久。在两千多年前,锡西厄王国的弓箭手把箭头在粪便和腐烂的尸体上蘸过。14世纪时,西征的蒙古人把散发着瘟疫臭气的尸体投掷到敌人的城墙里,结果引发了西方的黑死病。西班牙人在征服美洲时,也传入了天花等病毒,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在征服印度时,英国人和法国人把有天花病毒的毯子送给不友好的部落。
在20世纪早期,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等众多国家曾研究过如何发动生物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在敌军骑兵部队中撒播病毒,使军马患上的鼻疽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建立了731部队,专门研制细菌武器,向中国各地撒播感染了瘟疫的跳蚤,使无数中国军民深受其害。
生物战
生物战指的是使用生物武器(原称细菌武器)对敌人人畜、农作物进行伤害和破坏的的一种作战手段。生物武器主要用于战略目的,它一般没有立即杀伤作用,但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投放生物战剂,造成敌人的广大地区人畜传染病流行,农作物大面积死亡,从而造成敌人军民心理恐慌,破坏敌人生产和运输,达到削弱敌人战斗力,破坏敌国战争潜力的目的。生物武器主要的投放地点有:军队集结地域,人口密集地区,重要的工农业区、水库、水源等,敌军后方基地,被包围的城市、要塞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协约国军队的人员和马匹投放了马鼻疽、炭疽病菌,致使协约国军队人员和马匹得了传染病,战斗力大减。这是首次在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组织了专门研制生物武器的731部队,用活人做实验,向中国广大地区投放鼠疫杆菌,造成这些地区鼠疫流行。朝鲜战争时期,美军曾向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使用了细菌武器数百次。
反坦克部队
反坦克部队就是阻滞和摧毁敌方坦克的部队,在现代地面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破战场上的僵局,英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了坦克,引起了德军的恐慌。很快,德军就想出了对付坦克的方法。1916年9月,在索姆河会战中,德军首次使用野战炮对英军冲锋的坦克进行轰击。1917年11月,在康布雷战役中,德军用加宽堑壕、野炮迎击和战斗机投掷磷弹等方法对付坦克。战后,西方国家开始研究反坦克的方法和武器,运用防坦克壕、地雷、桩砦等障碍物阻止和迟滞坦克行动,并相继组建反坦克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成为重要的突击力量,反坦克部队广泛使用反坦克火炮与设置障碍和火力相结合的手段阻滞和摧毁敌方坦克。
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家研制了反坦克导弹。60年代,又出现了反坦克的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地雷。这些武器在中东战争中大显神威。
随着坦克性能的不断提高,中子弹和激光制导的炸弹、炮弹等也成为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
现代地雷
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通常不设在地面下或地上,受目标作用并满足其动作条件时即会自行发火,或待目标进入其作用范围时操纵爆炸。
19世纪中期以后,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的出现,使地雷开始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最早的制式化生产的地雷是1903年前后由俄国研制成功的。1918年,受坦克威胁最大的德国人研制成功防坦克地雷,随后又研制成功两种制式化的防坦克地雷,用于对付英、法军的坦克,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二战”中,防坦克地雷得到广泛的应用。
1938年,德国人发明防步兵跳雷,这种雷由绊线绊发,目标触雷后,雷体会跳起并在地面上空爆炸,它的杀伤威力比在地表或地表下爆炸的同等地雷大得多。
火箭布雷系统是1970年由联邦德国研制成功的。德国“拉尔斯”轻型车载式36管火翻腾炮,一次可发射36枚110毫米的火箭布雷弹。
造雷技术的进步和布雷技术的提高,使地雷在战争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轰炸机
轰炸机是专门用于对地面、水面(水下)目标实施轰炸的飞机,是空军实施空中打击的主要机种。轰炸机不但能执行摧毁敌军工事、杀伤敌军人员等战术轰炸任务,还能执行摧毁敌军的兵工厂、发电站、通讯枢纽、甚至一个城市等战略轰炸任务。轰炸机不但以摧毁敌方人力物力为目的,而且还将摧毁敌方精神作为目标。
1911年11月,意土战争爆发。意大利飞行员利奥·加沃蒂驾驶飞机在土耳其阵地上空投放了4枚重2千克的炸弹,这是世界上轰炸机第一次参加实战。1915年,俄国军队首先装备了轰炸机。随后,英、法、德等国军队也相继装备了轰炸机。
“二战”时,美、英、德相继研制出了许多新型轰炸机。美国的B-17战略轰炸机和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对德国实施昼夜轰炸,最终使德国丧失了战争能力。美军B-29型轰炸机向日本长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从此,轰炸机成为投掷核武器平台,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武器。
“二战”后,轰炸机开始向隐形化和超音速化方向发展,更具战斗力。
编队飞行
飞机开始投入战争时,主要作战形式是单机格斗。但是,单机作战时,缺乏保护的飞机自身就十分危险,于是,飞机配对开始出现,这就是最早的双机编队飞行。随后,两架或两架以上飞机按一定队形编组或排列飞行成为空军战斗常用的战斗队形。飞机的基本的编队队形有楔队、梯队、横队和纵队。这些队形由单机或分队组成,可减小或加大各机的距离、间隔而组成疏开或密集队形。在编队飞行中,各机之间必须保持规定的距离、间隔和高度差。编队飞行主要用于攻击、轰炸、侦察、空投、防御等。
编队飞行是空中兵力部署的重要战术之一。采用正确的队形在空战中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取得空中优势,而一旦脱离编队,单机就十分容易受到敌方的攻击。在保持规定队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飞机性能是编队飞行的中心问题。在飞行中,主机可根据实际需要发出指令改变编队方案和各机相对位置。主机在选择飞行状态时应给僚机修正偏差的余地,僚机要与长机密切配合。
在现代空中行动中,轰炸机编队飞行已经渐渐退出舞台,但根据战术的需要,轰炸机、歼击机和电子干扰机混合编队飞行的情况却有所增加。在混合编队飞行中,歼击机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编队来克敌制胜。
深水炸弹
深水炸弹是由舰船、飞机发(投)射,在水下一定深度爆炸的、专门用来攻击潜艇的一种水中武器。由水面舰艇投放的称为舰用深弹,由飞机和直升机投放的称为航空深弹。深水炸弹一般重70~350千克,弹长0.7~2米,破坏半径达8~23米,射程数十米到数千米不等,能在300米左右水深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出动大量潜艇封锁了英国,击沉了许多向英国输送物资的运输船。英国海军进行对付潜艇的武器研制。1915年底,英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颗深水炸弹。这种深水炸弹由舰艇投入水中后,碰到潜艇或达到一定深度后就会爆炸,最深可达200米。1916年,一艘英国巡逻船向水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一举将一艘德国潜艇炸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故伎重施,英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门专门发射深水炸弹发射跑“刺猬炮”,它一次可以发射4枚深水炸弹,提高了对潜艇的攻击效率。在两次大战期间,绝大部分潜艇都是被深水炸弹炸沉的。
时至今日,深水炸弹仍是重要的反潜武器。
防弹衣的改进
防弹衣是一种用于防护枪弹或破片对人体伤害的装具。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身穿盔甲,能有效的抵挡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的伤害。但自从火器出现后,盔甲便渐遭淘汰。但是,人们并未放弃对身体防护装备的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的军队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曾将6.4毫米厚的丝织物制成布袋塞入军服内,形成了近现代防弹衣的雏形。它可以有效的抵挡当时的子弹。但随着武器杀伤力的提高,这种防弹衣很快就失去了效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出了两种玻璃纤维和聚酯复合材料,即杜龙和尼龙。军方以它们为材料制成的防弹衣,在战争中起到了良好的防弹作用,这成为现代防弹衣问世的标志。
在1960年以前,世界各国都采用不锈钢、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板材制成防弹板。1960年美国研制出以氧化铝防弹陶瓷板为材料的防弹衣。目前世界各国大多数防弹衣都采用不锈钢板和陶瓷板作为硬质防弹材料。
在防弹材料的研制上,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断涌现出更加优良的防弹材料。
声呐
声呐是利用水声传播特性传感探测水中目标进行的技术设备,可以分为被动式声呐和主动式声呐。
1912年,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的悲剧,促使人们寻找一种能侦测水下目标的技术。英国气象学家查理森最早提出了声呐的设想。1916年,法国朗之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声呐。
声呐发明后,很快用到了军事上。早期潜艇只能依靠潜望镜进行观察,但潜望镜对水下目标则无能为力,于是潜艇经常在水下撞上暗礁、水雷和其他潜艇。装备了声呐后,潜艇的事故率就大大减低了。“二战”期间,德国潜艇击沉了许多开往英国的运输船,使英国陷入了困境。英国科学家就将声呐安置在军舰上,侦测德国潜艇,然后释放深水炸弹,德国潜艇遭到沉重打击。
“二战”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声呐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开始向全面数字化发展。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飞机编队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作战能力最强的军舰。大型的航空母舰长330米,宽80米,高70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20层楼的高度。
1909年,法国著名发明家克雷曼·阿德第一次提出了“航空母舰”这一概念。1918年,英国将“卡吉士”号邮船改建为航空母舰,更名为“百眼巨人”号。它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168米,可载机20架。从“二战”时的珍珠港、中途岛海战到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历次战争中,航空母舰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现代海战中,如果没有航空母舰的参与,几乎不可能胜利。
航母与巡洋舰、驱逐舰、战列舰、护卫舰、补给舰、扫雷舰、潜艇、救护舰等组成庞大的战斗群,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具有攻守兼备的能力。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
目前世界现役航母有26艘,美国最多,有12艘。
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装备的火箭发射装置,由于通常为多发联装,所以又称多管火箭炮。火箭炮能多发联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但射弹散布大,适用于对目标实施大面积打击。
1933年,苏联研制出的BM13型导轨火箭炮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它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可连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苏军。1941年8月,火箭炮在在斯摩棱斯克地区首次实战应用。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摧毁了德军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不仅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以精神上的巨大震撼。
1941年,德国研制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牵引式火箭炮,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
“二战”以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火箭炮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装甲部队
装甲部队,也叫坦克部队,是以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的陆军战斗兵种。装甲部队机动性好、火力强大、防护力强,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在合同作战中,装甲兵可配属步兵作战,也可在其他军种、兵力协同下独立执行作战任务。
装甲兵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军队中地面作战的主要战斗兵种。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组建了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装甲师,这是装甲部队摆脱从属地位,成为独立兵种的重要标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依赖装甲部队发动闪击战,取得巨大战果。随后,轴心国和盟军开始大量生产坦克,装备了大批坦克部队。许多重要战役中,装甲部队都是战场决胜地主角,甚至出现了数百辆乃至数千辆坦克会战的场面。装甲部队也因此而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强有力的兵种。
今天,在“支援坦克作战的一切兵器,应具有与坦克同等速度和越野能力”总目标的指导下,国外一些主要军事大国已完成了陆军的机械化、装甲化,装甲兵已成为这些国家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喷气式战斗机
喷气式战斗机是指采用活塞式发动机,靠螺旋桨产生的拉力来推动的战斗机。
世界上最早提出喷气推进理论的是法国的马克尼和罗马尼亚的亨利·康达。1939年8月7日,德国亨克尔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He178。
“二战”爆发后,各国军事科学家对战斗机不断进行改进,航空技术突飞猛进。1942年,德国人和美国人分别研制出了喷气式歼击机。7月27日,德国研制成功了一架“梅塞施密特”-262型喷气式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10月2日,美国也研制成功了一架P-59型喷气式战斗机。从此,战斗机进入了喷气式时代。
1944年,德国和英国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投入战斗,轻松地击落了旧式战斗机。到1949年,世界上主要军事大国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喷气式飞机。其中比较著名的喷气式歼击机有美国的F-80、英国的“吸血鬼”和苏联的“米格-15”。喷气式轰炸机有英国的“坎培拉”、苏联的伊尔-28等。
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作战飞机都已实现了喷气化。
战略轰炸
空袭是指从空中用炸弹、导弹和火箭等对地面、水上目标进行袭击。包括战略空袭和战役、战术空袭。它的目的是摧毁、破坏敌人后方重要目标,削弱敌人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
184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时期,就使用气球进行空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袭。1911年的意土战争,意大利飞行员驾驶飞机对土耳其阵地投掷炸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飞机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所以空袭造成的危害都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战双方不但进行了战役、战术空袭,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德国发动的不列颠之战,以及使用了V-1和V-2导弹对英国进行空袭。后来,英国也出动大量飞机对德国本土进行轰炸,美国使用轰炸机和原子弹对日本进行空袭都是战略轰炸。“二战”后的一系列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继续被运用。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空军使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根本就没有进行地面战,而是连续不断地对南联盟进行空袭,实现了其“零伤亡”战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战略轰炸将成为战争的主要甚至决定性手段。
防空
防空指的是攻击空中或外层空间的敌方飞行器的军事行动,它包括建立防空体系,进行反空中侦察、反空袭作战,进行隐蔽、伪装、防护和消除空袭后果等。现代防空主要对象是飞机、导弹和航天器。防空按手段的不同,可分为积极防空和消极防空。
随着气球、飞艇用于战争,19世纪后期就出现了对空射击活动,这可以视为最早的防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艇、飞机用于轰炸、侦察对方战场目标和后方城市,因此许多国家建立了由战斗机、高射炮、探照灯、拦阻气球等组成的专门防空部队。雷达的出现,对防空效能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二战”时,因轰炸机和V-1、V-2导弹用于空袭,防空也出现了装有雷达的截击机和由雷达控制的高射炮、探照灯等。“二战”后,喷气式轰炸机、战略导弹、航天兵器的出现、核武器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防空导弹系统和防空指挥半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各国都建立了大纵深、多层次的多国联合的区域防空体系。防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不断增大,战略意义显著提高。
闪击战
“闪击战”又称“闪电战”,它是用优势的战略力量,实施战略突袭和快速进攻,以最快的速度摧毁敌人的战争能力和抵抗意志,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种作战方式。它有3个基本要素:行动的突然性、打击的致命性和作战的快速性。闪击战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地空闪击、海空闪击、立体闪击和精确闪击4个阶段。
闪电战的起源是英国人富勒在“一战”后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多次运用“闪击战”,在106天就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法国等大片领土,随后又闪击苏联,使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此后这一理论被世界军队广泛运用,显示了巨大威力: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1945年苏联进攻东北关东军、1950年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1973年阿拉伯国家突袭以色列、2003年美英闪击伊拉克等。现在,闪电战又与信息化相结合,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之一。
电子战
电子战起源于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应用于军事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曾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窃听对方的军事情报和干扰对方通信联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双方大量使用无线电设备传送情报和指令,一方面用尽一切手段让对方的电子设备故障或者降低效率,另一方面又要保证自己这边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转,这就是电子战的序幕。当时,英军在空袭德国汉堡时,以及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中,都成功地运用各种电子战,有效地保障了战役、战斗的胜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导弹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战开始全面发展。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中,电子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导弹出现后,电子战进入了新阶段。由于导弹是由电脑控制的,所以制导和反制导成了电子战的重点。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战逐渐渗透到了战争的各个领域。现在电子战已经往外层空间发展,利用人造卫星侦察对方的雷达、通信等方面的情报。有的国家还在研制电子干扰卫星等军用卫星,甚至还有对付敌人拦截卫星的假卫星。
电子战实际上是双方科技水平的较量,但是它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未来战争中,电子战将成为对抗敌方自动化指挥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的重要手段。
狼群战
狼群战是指使用集群潜艇对海上运输队进行攻击的战法,是“二战”时期德国潜艇部队实施的主要战法。在“二战”期间,“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德国潜艇司令邓尼兹在打猎时看到成群野狼袭击猎物,受到启发,提出了“狼群战术”,通常,德国潜艇每群由10艘左右的潜艇组成,艇间保持10~20海里的距离,垂直部署于运输线附近。如果有一艘潜艇发现敌舰船,立即发出信号,周围其他潜艇收到信号后迅速赶来,占据攻击战位,发射鱼雷,进行集群攻击,消灭敌人后迅速分散撤离。在1942年一年内,德国潜艇共击沉商船1160艘,总吨位达630万吨,而自己的损失率却不到7%。德国潜艇最高攻击纪录是在两天内击沉盟国38艘商船。在“二战”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商船2828艘,总吨位达1468万吨,击沉击伤盟军军舰115艘,几乎给英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后来盟军建立了以航母为核心的立体护航与反潜网,才粉碎了德军的“狼群战术”。
武装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是装配武器执行战斗任务的直升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水面和水下目标。它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反应迅速,能在运动和悬停状态开火,适于低空、超低空抵近攻击等。武装直升机可分为专用型和多用型两大类。专用型机是专门为战斗任务而设计的,作战能力较强;多用型除了用于战斗外,还可用于运输、机降等任务。
直升机最初参加战争主要是执行一些运输和侦察任务。1942年,德国空军在一架运输直升机前部安装1挺机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武装直升机,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也进行直升机装载武器的试验。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给几架直升机安装了火箭,执行火力支援、抢送伤员等任务。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法军武装直升机执行扫射、轰炸等任务。在越南战争中,第一批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装备部队,其中装备了“陶”式导弹的武装直升机专门对付坦克。后来,在历次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马岛战争中,都有武装直升机参战。
导弹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依靠制导系统控制其飞行轨迹的火箭或无人驾驶、飞机式的武器,它的炸药弹头或核弹头可以摧毁目标。
导弹是“二战”时期由纳粹德国发明的。1944年2月15日,德国V-1导弹进行第一次发射试验。V-1导弹外表上与普通飞机相似,弹长7.9米,重2180千克,最大射程可达到280千米。1944年,德国军队向英国发射了数千枚“V-1”导弹,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久,在V-1的基础上,德国又研制出了更先进的V-2导弹。V-2导弹长14米,能把1吨重的弹头运送到260千米以外。它同样也给英国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德国还研制了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等。
“二战”结束后,美国得到了100枚“V-2”导弹和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一批德国导弹专家,苏联也得到了大量的“V-2”导弹和一大批研制者。从此,美国和苏联都在德国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各自开展了导弹研制工作,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参加到了研制与开发导弹的行列中。
现在,导弹已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主要兵器。
原子弹
原子弹是一种利用核裂变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爆炸时会放出很强的核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材料是铀-235和钚-239。
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关于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为制造原子弹提供了理论基础。1942年,美国建立了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1942年8月,美国制订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1945年,美国研制出了3枚原子弹,分别命名为“胖子”、“瘦子”和“男孩”。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中将“瘦子”引爆,进行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核试验,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
为了加速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和1945年8月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其他两颗原子弹,炸死炸伤数十万人。日本是迄今唯一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1949年,苏联成功研制原子弹。1952年和1960年,英国和法国也研制出了的原子弹,1964年,中国研制出了原子弹。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核试验。
氢弹
氢弹又称聚变弹、热核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氚等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根据热核材料的不同,氢弹可以分为“湿式”氢弹、“干式”氢弹以及脏弹,它的运载工具一般是导弹或轰炸机。一颗氢弹的爆炸力是原子弹的几十倍以至几百倍,是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
1942年,美国科学家在研制原子弹时,推断出原子弹爆炸所提供的能量可以点燃氢核,进而引起聚变反应,可以制造出一种威力比原子弹更大的核武器。1952年11月1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氢弹试验,爆炸达1000万吨TNT(三硝基甲苯,黄色炸药)当量以上,是第一颗原子弹的500倍。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英国、中国和法国都相继研制成功氢弹,并装备部队。
氢弹是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只是作为大国的核威慑战略的工具。
洲际导弹
洲际导弹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导弹,是战略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图不同,所以对洲际导弹的射程规定也不同,有的国家把洲际导弹射程定在5000千米以上,有的国家则定在6000千米以上。它具有推力大,飞行速度快,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等优点。洲际导弹按飞行弹道可分为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巡航导弹;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可分为地地洲际导弹和潜地洲际导弹。
1957年8月21日,苏联试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SS-6地地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千米。同年,美国也研制成功射程为8000千米的“鲨蛇”地地洲际巡航导弹,不久又研制成功了射程达12000千米的“宇宙神”地地洲际弹道导弹。此后,洲际弹道导弹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潜地洲际弹道导弹。
几经换代,洲际弹道导弹战术技术性能大大提高,命中精度从数千米精确到百米左右,射程可达一万多千米,可以携带核弹头和多弹头。现在,巡航导弹已经成为各核大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柱。
预警机
预警机是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简称。
“二战”期间,雷达开始广泛用于战争,但由于雷达的声波是按直线传播的,而地球是圆的,所以会产生盲区。“二战”后期,美国空军将最先进的雷达装在飞机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它扩大了预警范围,扫除了雷达盲区,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战”后,美国继续进行预警机的研究。1958年,美国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预警机。除了远程预警外,它还具有探测海上和空中目标、识别敌我、引导己方飞机攻击敌方目标等能力,并且在历次战争中大显身手。1982年,在叙利亚的贝卡谷地,以色列凭借预警机的准确指挥和引导,击落81架叙利亚战斗机,摧毁19个地空导弹营,而以军战斗机却无一损失。1991年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军数千架战斗机,飞行了10万多架次,没有发生相撞与误伤事件,全是预警机的功劳。在现在战争中,没有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空战。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中、以色列等少数国家能制造预警机。
导弹艇
导弹艇是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军舰,主要用于近岸海区作战,以编队或单艇对水面舰船实施攻击,也可用于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导弹艇的特点是吨位小,航速快,威力大;但耐波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导弹艇分为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和排水型艇4种。
1959年,苏联将“冥河”式舰舰导弹安装在拆除了鱼雷发射管的鱼雷艇上,改成“蚊子”级导弹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导弹艇。导弹艇诞生后,深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1967年10月21日,埃及的“蚊子”级导弹艇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海战史上导弹艇第一次击沉敌方军舰的战例。1973年10月,以色列的“萨尔”级导弹艇击沉击伤埃及和叙利亚导弹艇12艘,这是导弹艇击沉同类艇的首次战例。从此,导弹艇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各国开始竞相发展导弹艇。
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导弹艇的威力必将越来越大。
战略火箭军
战略火箭军是俄罗斯军队中与陆军、海军、空军并列的四大独立军种之一,是俄核威慑战略的最重要基础。它装备着俄罗斯65%的核武器(海军占30%,空军占5%),担负着核报复行动中50%以上、回击和迎击行动中90%以上作战任务的重任,在俄各军兵种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战略火箭军成立于1960年1月14日,它的使命是平时实行战略核威慑,在核战争中与其他核力量共同实施战略任务,摧毁敌人的核袭击手段、军工生产设施、军政指挥与控制机构、后勤和运输设施等。目前,战略火箭军有17万兵力,编为4个火箭集团军(共19个火箭师),装备着近800枚各型洲际弹道导弹和3385枚核弹头,能把整个西欧、日本、美国的大部分地区置于核打击范围之内。另外,它还担任发射运载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任务。
在现阶段俄罗斯常规武器明显逊色于美国、而美国又大搞TMD(Theatre Missile Defense战区导弹防御)和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ce国家导弹防御)的情况下,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地位变得更加举足轻重。
军事卫星
军事卫星是指用于搜集和截获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它的特点是侦察范围广,速度快,不易被攻击,可不受国界限制定期或连续地监视某个地区,获取敌人或潜在敌人的经济军事情报。按照所执行的任务和所采用的侦察手段划分,军事卫星可以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核爆炸监视卫星等。军事卫星对于增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最早部署国防卫星系统的是美国。自1962年至1984年,美国共部署了三代国防通信卫星,共68颗,这使得美国国防部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美国总统向遍布全球的美军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仅需3分钟。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共动用了14颗通信卫星,构成完整的陆、海、空一体化通信网,协调三军作战,很快就击败了伊拉克。
现在,许多国家都把军事卫星当作国防竞备的重要内容,目前世界上拥有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有8个(俄、美、英、法、中、日、印度和以色列)。
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是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转换技术为核心,以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武器。它包括精确制导的导弹、航空炸弹、炮弹、鱼雷、地雷等,通常采用非核弹头,主要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指挥中心、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精确制导武器的精确制导系统主要由测量装置、计算机、敏感装置、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它们能即时纠正武器的飞行姿势和方向,准确击中目标。
制导武器在“二战”中就已出现,但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命中精度不高。“二战”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基础。1972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它的作战效能比无制导武器高很多倍。1974年以后,西方军界把这些制导武器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此后,在中东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得到广泛使用。它不但是新军事技术革命的产物,并且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主角。
核威慑
核威慑指的是以核力量为基础,以使用核武器相威胁,使敌人害怕遭到核报复,从而不敢发动核战争或常规战争,以达到保卫国家的作用。核威慑实质上是一种“攻心术”和心理战,它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达到“不战则屈人之兵”的目的。
冷战时期,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核威慑”战略理论。核武器诞生后,显示了巨大的破坏力,核武器成为国家防务的重要支柱。此后各国竞相发展核武器和核威慑战略理论。冷战期间,美国的核战略(或北约的核战略)经历了5个阶段,即“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现实威慑”战略和“新灵活反应”战略。西方国家通过实施核威慑战略,与苏联进行了长期的核军备竞赛,极大地削减了苏联的经济实力,最终拖垮了苏联。
核威慑虽然不能保证永远不发生核战争,但它却是遏制核战争的最好方法。在今天“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均势下,核威慑战略还是非常有效的。
核竞赛
核竞赛指的是有核国家竞相发展核武器以扩充核武库,尤其特指冷战时期的美国和前苏联。
“二战”时期,美国研制出了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显示了惊人的威力。“二战”后,世界各大国开始竞相研制核武器。1949年,苏联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2年和1953年,美苏相继试爆了氢弹。为争夺核优势,美苏核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核武器的数量不断增多,核军备竞赛如火如荼。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认识到与美国的差距,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制,核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到了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都拥有了超过实际需要、足以毁灭对方数次甚至毁灭人类数次的核武器。
由于美苏两国认识到即使用核武器对对方核袭击成功,自己也无法承受对方的核报复,核战争没有胜利者。1972年5月,美苏签订《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后来又签订多项条约),以缓解核竞赛。
1991年,苏联解体,核竞赛结束。
中子弹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它与其他核武器的最大区别是只杀伤敌方人员,而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
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显示了惊人的破坏力。一些有良知的政治军事领袖和科学家认为原子弹是不可再用的武器,应研制其他的武器加以代替。冷战开始后,为了防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美国科学家加紧研制另类核武。1977年,美国科学家试爆中子弹成功。美国军方以美制和苏制先进坦克试验中子弹,结果中子弹爆炸后坦克内的动物全部死亡,而坦克却损坏很小。美国卡特总统以中子弹为政治武器,逼迫苏联裁军。1980年法国试爆了中子弹,不久苏联拥有了中子弹。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后,也开始研制中子弹,20世纪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
虽然中子弹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它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
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是一种利用定向发射的激光束毁伤敌方目标或使之失效的武器。激光武器迄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一领域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以色列等。
激光武器可以分为战术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两大类。第一类为战术激光武器。战术激光武器是以激光为能量,可以像常规武器那样杀伤敌方人员、击毁坦克和飞机等。这种武器的主要代表有激光枪和激光炮,它们能够发出激光束来打击敌人,打击距离可达20千米。1978年3月,世界上的第一支激光枪在美国诞生。激光枪的样式与普通步枪没有太大区别,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激光器,激励器,击发器和枪托。第二类为战略激光武器。战略激光武器可攻击数千千米之外的战略导弹和太空中的侦察卫星、通信卫星等。战略导弹激光武器的种类有化学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和调射线激光器。
它的优点有:1. 无需进行弹道计算。2. 无后座力。3. 操作简便,机动灵活,使用范围广。4. 无放射性污染,效费比高。
在未来战争中,激光武器必将成为主角。
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是通过运用多种隐形技术降低飞机的信号特征,使敌方雷达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以实现反雷达、反红外线、反电子、反声波探测目的,从而达到隐身效果的作战飞机。隐形飞机之所以能够隐形,主要是综合采用了隐身外形技术、隐身材料技术等。
第一代隐形飞机诞生于美国,以F -117A“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为代表。1983年,F-117A服役后,在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和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屡立战功,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广泛关注。第二代隐形飞机进一步改进了隐形措施,其“隐身”本领大大增强,飞行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第二代隐形飞机有B-2、YF-23A、A-12等机型。这些飞机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各国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第三代的隐形飞机——无人驾驶隐形飞机的研究。
隐形飞机属于高科技武器,研制周期长,生产工艺复杂,造价极其昂贵。F—117A造价4500万美元,B-2隐形战略轰炸机造价达70多亿美元。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倡议的俗称,简称SDI,是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反弹道导弹的研究计划。
冷战时期,美苏竞相发展核武器,双方都拥有了足以将对方摧毁多次的核弹头。为了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美国利用自己占绝对优势的太空技术,开始与苏联展开太空争霸战,提出了“高边疆”军事战略思想。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首次提出一项“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即利用激光、粒子束、电磁轨炮和截击弹等先进武器,在外空和地面建立反弹道导弹战略防御系统,在外太空就能对敌人的导弹进行多层次、多手段的拦截,以保卫美国及其盟国不受苏联核导弹的攻击。它的防御体系分三层:1. 携带的常规弹头的卫星。2. 配置激光武器的卫星或地面设施。3. 地面导弹。
由于“星球大战”计划耗资巨大,技术极其复杂,所以后来美国政府对它做过一些修改。苏联为了对抗“星球大战”计划,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损耗了综合国力,加速了解体。
TMD和NMD
“TMD” 和“NMD”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 Missile Defence)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ational Missile Defence)的缩写。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终止“星球大战”计划,取而代之的是“TMD” 和“NMD”。TMD保护的是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和设施(包括海军舰队)以及美国盟友的安全,所以在全球部署。TMD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保护小区域的“低层点防御系统”,二是“高层面防御系统”,三是“助推/上升段拦截系统”。目前美国只在远东战区部署TMD。NMD保护的是美国本土的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所以在美国本土部署(大部分在阿拉斯加)。NMD包含六大部分:地基拦截导弹、地基雷达、天基传感器、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以及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从实质上说,TMD和NMD是“星球大战”计划的缩小版。美国发展NMD和TMD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阻碍核裁军的进程,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所以遭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