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谍战和著名间谍大揭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间谍王子菲尔比

哈罗德·金·菲尔比是世界间谍史上最有名气的间谍之一。他生活在老牌资本主义英国,却早早地就开始信仰共产主义。他是苏联情报员,同时他也是英国情报员,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苏联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成绩卓著。1963年,他由于身份暴露出逃至苏联。为表彰他的功绩,苏联人给了他极高的荣誉,并且授予他“红旗勋章”。

在维也纳加入苏联情报机关

1912年1月1日,哈罗德·金·菲尔比在印度的安巴拉降生了。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英国知名的阿拉伯语言学者,同时又在印度政府供职。或许他的思想跟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或者他父亲放弃基督教而选择信仰他教对菲尔比的叛逆产生了启蒙,最终造就了这位叱咤风云的间谍枭雄。

1929年,17岁的菲尔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进校后,他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剑桥大学社会主义者学会。菲尔比的大学成绩并不理想,因为他除了按时参加社团的活动,从不参加其他类型的活动。宽容的老菲尔比没有责怪自己的儿子,而是鼓励他勇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时正处于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英国经济十分不景气,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此时英国的高校内出现了新的社会主义思潮,以剑桥最为典型。年轻的菲尔比也加入到了这个思潮的讨论中,因为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感觉到了法西斯主义兴起和他们的残暴。同时他也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马行空地思考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菲尔比在大学期间博览群书,逐渐认识到英国的工党与世界布尔什维克的主流并非处于同一立场,他开始迷惑了。更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在1931年那场混乱和面临失败的危急时刻,工党对反动势力的进攻竟然束手无策。反对党的讽刺性质的宣传,使得工党在选举中失利,广大的知识分子对想象中的整个议会民主制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一连串的事件使菲尔比想学习自己的父亲——重新选择自己的信仰。这时的他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者学会的主要干部,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批评工党的大量左翼思想,特别是共产主义的思想。除了博览群书和不断地评价欧洲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外,他还参加了学会举行的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讨论。不久,菲尔比就成为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了。

毕业后,菲尔比经自己的恩师莫布里·多布介绍加入了法国的一个共产党组织,之后他还参加了奥地利反政府的斗争。此时的菲尔比已经是小有名气,并且在维也纳的活动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利兹。利兹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并且为共产国际工作。菲尔比喜欢她的美貌,更喜欢和她交流思想、漫无边际地聊天。不久,利兹介绍菲尔比加入了共产国际。1933年,二人成婚后回到英国。第二年,菲尔比在维也纳正式加入苏联的情报机关,成为了一名情报员,开始了自己精彩的间谍人生。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苏联与德国、意大利剑拔弩张,关系十分紧张。此时菲尔比的任务是到西班牙内部机要部门潜伏。不久,菲尔比变身成为《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而这一身份一直掩护着菲尔比,直到二战结束。

随军记者的身份很尴尬,虽说身处前线,但是菲尔比几乎接触不到什么核心机密,因此菲尔比有些烦躁。他认为,只有深入到敌人的内部才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情报。他要加入密码学校的申请也被苏联人拒绝,菲尔比整日郁郁寡欢,无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时,他遇到了一个指路人——史沫特莱,当时《每日镜报》的记者,而这位记者的社会活动能力超强,这点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中国人并不陌生。菲尔比告诉史沫特莱,他想参加英国军队,去反法西斯。而史沫特莱并不这么认为,她建议菲尔比试着多和苏联联系,和苏联合作才是最好的反法西斯之路,并且答应菲尔比帮他联系其他国家的情报部门。

没过几天,史沫特莱就介绍菲尔比进了英国的秘密情报局,这让菲尔比十分震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时,英国情报部门正处于缺兵少将之际,急于招人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军情五局只是简单地看了看菲尔比的档案就草草地将他招为了自己的情报员。菲尔比被安排在新成立的D处工作,负责颠覆和破坏工作。不久他被调往特别行动执行局,但是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都是针对德国和意大利而并非苏联,所以菲尔比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最后,他决定退出特别行动执行局,回到秘密情报局。

此后几经周折,菲尔比顺利进入了能够接触到核心情报的第五处。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有关英国针对苏联的间谍情报。

第五处是英国情报局新设立的工作处,在这里可以和秘密情报局以及其他工作处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在这里可以和菲尔比感兴趣的外交部产生联系。第五处处长考吉尔性格乖张,好高骛远,自高自大,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不合群,时常被同事们孤立,甚至得罪过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但是他在二战初期却功绩显赫,栽在他手下的间谍就有600名,他破获的间谍案件更是多达3000多起。

菲尔比主动向考吉尔示好,并自觉地充当起了考吉尔的耳目。他经常利用职务之便出入档案室,将所有有关苏联的档案都看一遍,他还注意搜集了五处所有同事的个人习惯、爱好等,以更好地揣摩他们的心理。仿佛天生就是为当间谍而生,菲尔比在军情五处如鱼得水,等待他的肯定是平步青云之路。

爬到高位,稳居核心

菲尔比在第五处表现出色,受到高层的赞赏和鼓励。二战末期,英苏矛盾升级,英国秘密情报局将间谍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苏联的间谍战,为此还专门设立了第九处,而第五处的杰克·居里出任临时处长。居里年纪大了,反应迟钝,许多部门不愿意和他合作。不久,秘密情报局高层又发现,五处和九处的工作有些重叠,应该裁撤掉一个,但是举旗未定。

菲尔比向自己的苏联情报部门的单线联系人克罗托夫通报了此事,克罗托夫让菲尔比尽力争取,而他会向莫斯科汇报,需要耐心等待指示。很快,莫斯科发来密电,非常支持菲尔比去谋取这个处长。苏联人打着如意算盘,如果菲尔比能够当上局长,这样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就成了为苏联人而设立了。第二天,莫斯科密电表示,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菲尔比当上这个处长的。

菲尔比心里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在英国情报部门如鱼得水,主要是利用了各个部门间的矛盾,而他充当的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搞定考吉尔是当前的首要工作,考吉尔离不开这个身边的得力助手,菲尔比也缺不了这位“伯乐”的提携。

考吉尔四处树敌,不得人心,很多人想除掉他。在考吉尔的政敌中,以副局长维维安势力最强,是最有可能除掉考吉尔的可以利用的力量。这时,菲尔比又想到了一个敌视考吉尔的部门,那就是政府通信总部。一直以来,考吉尔非常嚣张,军情五处在情报的掌握上压制着通信总部,弄得通信总部苦不堪言。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考吉尔得罪了美国联邦调查局。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奉命起草一封给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信,而考吉尔接到这个任务时在信中将胡佛臭骂一通。信被外交部退回来后,孟席斯将任务重新分配给了菲尔比,菲尔比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过了几天,维维安给秘密情报局局长孟席斯写信,信上说明了自己与考吉尔的积怨和矛盾,并把秘密情报局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张的责任全部推到了考吉尔身上,并且建议菲尔比取代居里出任第九处处长。寄信前,维维安还把信给菲尔比看了一遍。

几天之后,局长孟席斯决定召见菲尔比,菲尔比心情十分忐忑。当局长告诉他想让他出任第九处处长的任命时,菲尔比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孟席斯希望菲尔比能够将人际关系处理好,避免出现像考吉尔那样的情况。菲尔比抓住机会向局长表明,现在的第五军情局对自己有意见,这样自己的工作很难开展,甚至会比考吉尔搞得更糟糕,因此他希望自己的任命能够得到第五军情局的同意。最后局长孟席斯同意给第五军情局局长皮特写信,让他同意对菲尔比的任命。

考吉尔得知局长的态度后,大骂秘密情报局忘恩负义,然后愤然辞职。翌日,菲尔比走马上任,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五处和第九处合并了,他又升一级。为了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双重间谍工作,菲尔比自己起草了一部工作章程。这个章程主要针对搜集和整理有关苏联的间谍活动情报而制定。菲尔比走到了英国间谍机构的核心层面,并为自己的双重间谍工作做好了系统的准备,心里很是得意,殊不知前方险象环生,危机四伏。

惊心动魄的沃尔科夫事件

菲尔比已经身居高位,他轻车熟路,很快就适应了五处的领导工作。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菲尔比已经成为了秘密情报局的核心人才,并且能够胜任不同的工作类型。

二战结束后的某一天,令菲尔比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沃尔科夫事件发生了。9月19日下午,菲尔比被孟席斯招进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叠材料。菲尔比仔细一看,原来是外交部转来的文件,字迹很清晰:苏联驻伊斯坦布尔副领事沃尔科夫请求政治避难,条件是他说出苏联在英国外交部的两名间谍以及秘密情报局的5名间谍,英国没答应要求前,他是不会说的。沃尔科夫还强调,英国的电报通信是不安全的,因为苏联已经破译了英国的发报密码。

菲尔比故作镇静,其实心里早已经颤抖个不停,他深知这些间谍名单中就有自己的名字。令他虚惊一场的是,这份材料并没有送往军情五局,而是送到了秘密情报局,而秘密情报局负责这个案子正是菲尔比自己。这样的话菲尔比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通知莫斯科,通过莫斯科总部让沃尔科夫永远闭嘴。

菲尔比镇定地对局长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下情报材料,然后再做决定。”孟席斯同意这个说法,让菲尔比第二天再来汇报工作,并提醒要严格保密。第二天菲尔比又向孟席斯汇报说沃尔科夫的名字不能确定,需要重新确认姓名。他还提出,沃尔科夫提出的使用邮件交流时间太慢,最好派人亲自去交涉一下。孟席斯完全赞同他的提议,并提议让军情五局驻开罗情报站的罗伯茨去做这件事。无奈罗伯茨患病不能乘坐飞机,菲尔比毛遂自荐,提议自己亲自出马和沃尔科夫交涉。

菲尔比来到伊斯坦布尔后,立刻与佩奇联系。佩奇按照约定给沃尔科夫打电话,但是根据声音判断接电话的不是沃尔科夫本人,接电话的人时而说他在莫斯科,时而说他出去了。佩奇心急如焚,就前往大使馆询问,结果是根本没有这个人!

菲尔比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莫斯科已经将沃尔科夫解决掉了,他再也没办法开口说话了。原来,菲尔比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与自己的单线联系人克罗托夫见过面,克罗托夫迅速地将消息传到了莫斯科。5天后,莫斯科派人将沃尔科夫带上飞机,从此他便杳无音讯,不知去向。

孟席斯对这场行动十分不满,甚至大发雷霆。菲尔比则在回去后的报告里声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邮件速度太慢,沃尔科夫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也有可能他自己向苏联政府坦白了。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沃尔科夫消失了。菲尔比大难不死,是不是能有后福呢?现在他能够做到的便是更加小心地做着自己的间谍工作,处处提防。

身份暴露,九死一生

菲尔比荣升处长不久,就被派往美国工作。美国的工作经历使得菲尔比在英国间谍的地位不断攀升,菲尔比本人对这个行当的把握也更加轻车熟路,俨然成为了一个老道的间谍油子。

菲尔比在美国的职务是英国秘密情报局驻美国联系人,负责与美国当地的情报部门的沟通工作。英美的情报部门自二战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菲尔比正是负责联系两国情报部门的“信使”,可见菲尔比的工作兼有驻外大使和驻外执行官的双重职责。

美国联邦调查局地区办公室徽章

菲尔比为了能够实现对这个重要职位的利用,就积极为自己的“主子”搜集有价值的情报。但是,美国的情报部门对菲尔比并不十分友好,就连英国的秘密情报局驻当地机关对他也是忽冷忽热。当时的美国正盛行麦卡锡主义,菲尔比孤身在美国举步维艰,工作迟迟没有进展。

1948年,菲尔比获悉英美情报部门联合攻坚将潜伏于英国外交部的麦克莱恩逮捕,此时的麦克莱恩已经是英国外交部美洲司司长了。菲尔比非常想尽自己的努力去营救自己的同事,但是他身处异国他乡,有心无力。

就在这时,一个可能带来希望的人不经意间浮出水面。伯吉斯,是和菲尔比一样潜伏于外交部的苏联间谍,他生性变态,据说当时因为他和麦克莱恩拍了裸照之后就把麦克莱恩引向了间谍之路。这个人天生暴虐,到处惹事生非,麻烦不断,一直很让自己身边的同事头疼。于是,伯吉斯被外派美国,谁知道他到美国后更加不知天高地厚,成天胡作非为。1951年,菲尔比在家举行了一个小型聚会,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中央情报局的同事很多都参加了。谁知,疯狂的伯吉斯就像要把这辈子的酒在这一次都喝掉一样地端着酒杯狂饮,不一会儿就酩酊大醉了。酒壮熊人胆,伯吉斯趁着酒劲儿就和中央情报局哈维的老婆莉比吹嘘自己的绘画功底。无独有偶,莉比也是个酒鬼,醉醺醺的她听到有人向自己挑战,就要求哈吉斯当即给她画一张。伯吉斯提笔就画,但是他画的是一个全身裸露的女人,站在一旁的哈维实在看不过去了,就猛冲向前对伯吉斯一顿臭打。最后,还是菲尔比出马,平息了这场闹剧。伯吉斯并不以此为戒,经常触犯美国当地的法律,而每次被抓住他都会亮出自己的外交官身份,请求外交赦免权。这个麻烦佬让美国政府十分头疼,美国政府经过与英国外交部的协商,决定遣送伯吉斯回国。

伯吉斯的回国,恰恰给麦克莱恩的潜逃提供了条件,菲尔比肯定不会错过这么好的营救机会的。伯吉斯也领会到了菲尔比的意图,答应自己将带着麦克莱恩一同回国。1951年5月25日,英国外交部授权军情五局抓紧时间审讯麦克莱恩。当日,伯吉斯便携带麦克莱恩出逃,他们成功甩掉跟踪的军情五局特工,上了火车,后驱车赶往南安普顿港栈桥,坐船横渡英吉利海峡,从此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杳无音信了。

知道自己的战友潜逃成功,菲尔比十分高兴,但是狡猾的菲尔比仍然装出一副震惊的样子,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而皮特森则告诉他,是伯吉斯携带麦克莱恩出逃的。这是菲尔比没有想到的,混账伯吉斯将自己推向了绝境,因为菲尔比和伯吉斯之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伯吉斯出逃后,菲尔比就成了营救麦克莱恩的首要嫌疑犯。为了能够继续在英国情报机构内部潜伏,菲尔比将所有的相关证据都烧为灰烬,但是危机仍未解除。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菲尔比的行为十分恼怒,哈维向局长史密斯递交了告密书,说出了菲尔比和伯吉斯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告知麦克莱恩还经办过沃尔科夫案。哈维就此断定菲尔比是可怕的苏联间谍。之后,史密斯就失去了对菲尔比的信任,并将他的疑虑写信告诉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得到消息后的军情五局针对哈维的告密信对菲尔比的情况做了调查,他们认为情况很严重,便下令对菲尔比进行了抓捕。

审讯菲尔比的是军情五局的怀特,审讯过程中,怀特追问菲尔比和伯吉斯的关系,而问题却被菲尔比轻松地搪塞了过去。这个任务对怀特来说太艰巨了,狡猾的菲尔比十分难对付。后来,军情五局的高层见怀特毫无收获就派了国王的法律顾问密尔摩前往。

密尔摩老谋深算,经验老道,菲尔比早就知道这个人的厉害,刻意装成很配合的样子,但是给出密尔摩的都是没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密尔摩也打了退堂鼓。

军情五局气急败坏,派出了杀手锏威廉·斯卡登。此人精通于人物心理,他曾经成功骗取了原子间谍劳斯·克劳斯的情报,最终将原子间谍网撕破。针对菲尔比的审讯他煞费苦心,但是聪明的菲尔比并不买账,审讯专家威廉·斯卡登无奈无功而返。面对如此难缠的菲尔比,军情五局其他人也爱莫能助,这个案子就只能一直被搁置,迟迟不能对菲尔比的间谍身份下定论。

平地起波澜,难得自由平静

菲尔比经受住了军情五局的轮番审讯,此后便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但平地起波澜,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

1954年4月,一位叛逃到苏联的特工供出,麦克莱恩与伯吉斯都在莫斯科,而他们的潜逃是当时一位身在华盛顿的间谍谋划的。英国情报部门得知此消息都很震惊,这次剑锋再次直指菲尔比,于是新一轮的审讯又开始了。令人奇怪的是,秘密情报局在审讯菲尔比的过程中十分友好,有对菲尔比放水的倾向,国会内部对菲尔比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不可开交。就连外交大臣和艾登都为菲尔比求过情,他们说,菲尔比在政府工作期间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们反对认定菲尔比是苏联间谍的论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远在大西洋另一岸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都对英国政府的态度表示极大的不满,但是也是苦于找不到有力的证据去证明菲尔比是一名苏联间谍,也只能各缄其口了。两位局长史密斯和胡佛下令将菲尔比的档案封存起来,希望有一天还能够用得到这些已经被他们翻了许多遍的档案。

菲尔比重获自由与平静,1956年他前往黎巴嫩,成为了《经济学家》和《观察报》的撰稿人。其实,菲尔比仍然为秘密情报局工作,知情者寥寥无几。菲尔比在黎巴嫩度过了5年的平静生活,已经习惯于这样简单生活的他已经认为自己可以从此远离尘嚣,但无奈造化弄人,树欲静而风不止。

苏联再次出现了叛徒,间谍戈利钦叛逃到美国后再次供认出菲尔比是苏联间谍的“秘密”。消息很快传到英国,秘密情报局就将菲尔比的名字从情报局的名单上删掉了。菲尔比的同事还专门就此事赶到黎巴嫩,将所有信息及时转告给他,同时为菲尔比制定了详细的出逃方案。不久,菲尔比再次受到审讯。这次他交代了一些信息,但是有价值的并不多。除了这些无价值的情报,其他的菲尔比一概不做反应,保持沉默。

1963年1月,菲尔比出逃,直奔自己梦想中的圣地——莫斯科。到达莫斯科后,满心欢喜的菲尔比以为自己肯定会被苏联人加官封爵,当做英雄一样款待。谁知道,苏联人只授予菲尔比一枚红旗勋章,菲尔比自己想象的各种荣誉和奖励几乎全部落空。谨慎的苏联人,尤其是苏联克格勃对菲尔比进行了无休无止的询问,不厌烦地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令菲尔比苦不堪言。经历过风雨的菲尔比,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除了被询问,菲尔比慢慢地开始享受生活。

闲暇之时,他还帮助莫洛德撰写过回忆录。在苏联人看来,莫洛德是顶级情报员,他的工作经验令大多数人望尘莫及,但菲尔比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莫洛德大得多。在帮助莫洛德的同时,菲尔比自己也在为自己的回忆录搜集资料。5年后,菲尔比的回忆录《我的无声战争》问世。在这本书里,他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对英美情报部门的愚蠢进行了挖苦和讽刺,有些论调甚至和英美情报部门截然相反。这本书在当时成为了畅销书,很多人把这本书当做经典去读,它对一代年轻人的价值判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说有年轻人读完这本书后便走上了间谍之路。

潜逃至莫斯科的麦克莱恩与伯吉斯过着混沌的生活,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伯吉斯在1960年就去世了,剩下麦克莱恩孤身一人。于是,麦克莱恩开始经常和菲尔比混在一起,殊不知菲尔比看上的却是自己的娇妻。他去世后不久,妻子就被菲尔比霸占。但是菲尔比从此开始精神空虚,并且开始借酒浇愁,天天不醉不归。

1988年5月11日,76岁的菲尔比在莫斯科去世。莫斯科为菲尔比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间谍枭雄就此撒手西去。他去世前的两个月,在接受英国一家报纸采访的时候,他还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访问英国。但是,他补充说,他不会在英国待很久,共产主义仍然是自己矢志不渝的信仰,他将会继续为之奋斗,直至自己死亡。

令大家想不到的是,根据菲尔比死后公布出的档案显示:虽然菲尔比为苏联人鞠躬尽瘁,提供了无数的情报,但是苏联人从来没有信任过他。20余年的潜伏生涯,天天提心吊胆,走在刀锋之上,却没有得到自己“主子”的信任,这不得不让人心寒。档案显示,苏联人从1939年的二战爆发就开始怀疑菲尔比,因为当时伦敦的情报站负责人报告了菲尔比的情况,并且安排了一个官员与菲尔比会面,而菲尔比爽约未到。不久后的第二次会面,菲尔比就带来了英国的重要外交情报,尽管收获甚大,但那位官员对菲尔比意见很大,说菲尔比不注重细节,沟通能力差。

二战爆发后,菲尔比曾在一段时间内与苏联失去了联系,莫斯科为此心急如焚,还派人前往寻找此人。几日后,莫斯科收到消息说,菲尔比已经进入了英国的秘密情报局,莫斯科十分惊叹,因为菲尔比并没有和任何人商议和汇报就擅自加入了这个英国的核心情报部门,真是无组织无纪律!最致命的是,菲尔比并没有接受过苏联人的任何培训,这让人不得不对他产生怀疑。

这简直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菲尔比从青年时代开始神往社会主义,并为自己的信仰耗尽了毕生的精力,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苏联对他并不信任。他的一生几乎一直在被人怀疑,英国、苏联、美国……他一生备受折磨,起起落落,算得上是饱经风雨。他是世界闻名的间谍,并毫不遮掩地宣扬自己的信仰和背叛……希望他死后能够上得天堂,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读读他留在人间的唯一财富——《我的无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