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克格勃内部的上校戈杰维茨基
他是一个秘密武器,他是狡猾的潜伏者,他是游离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间的枭雄,他更是世界间谍史上的一朵奇葩。
民主,他一生的追求
戈杰维茨基于1938年出生于社会主义苏联,其父是一名老布尔什维克,曾供职于苏联的情报机构,而对于戈杰维茨基民主思想的形成,父亲扮演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战前期的苏联,斯大林大权在握,开始对自己的政敌进行清洗。清洗的扩大化,造成了对斯大林敬若神明的人们对这个时代产生了恐慌和质疑。这个时期的父亲经常和母亲争吵,而父母的争吵却深深地刻在了戈杰维茨基幼小的心里,生根、萌芽、开花、结果,最终走向了背叛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战结束之后,戈杰维茨基开始了求学之路。他的父亲因为在战争中卓越的功绩而得到晋升,因此他全家随父亲迁往首都莫斯科。战后的莫斯科市是狂热的,在这里常常会有战斗英雄在街头讲演,但是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这让戈杰维茨基十分不解。直到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召开,戈杰维茨基才在父亲带回的一份文件(就是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中得知其中的道理:原来,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竟然是如此的残酷!
戈杰维茨基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外交家,而他的家庭背景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他的父亲就在苏联克格勃工作。为了自己的理想,戈杰维茨基发奋读书,最终顺利地考入了当时负有盛名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大学期间,戈杰维茨基就加入了克格勃。毕业之后,他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和丹麦。
一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戈杰维茨基也不例外。如果说苏联大清洗是他思想形成的催化剂的话,那么1968年苏联进攻捷克就成了点燃炸药的导火索。梦幻般的“布拉格之春”打碎了很多人的社会主义幻想,戈杰维茨基不敢相信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先进、最民主、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竟然会粗暴地使用武力干涉别的主权国家,然而他不愿意相信的事实就在眼前,这对他触动很大。
此时,“民主”这个词在戈杰维茨基的脑中一闪而过。他开始独立地思考问题,他开始反思如何去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又如何去推翻像苏联这样的压制民主的“民主制度”。他并没有像那些愤青一样到街头游行,更无力于与侵略别国的祖国公然对抗。他是克格勃,所以他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可以走。就在5年之后,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工作的戈杰维茨基津津有味地细读了著名间谍菲尔比的个人传记,他发现他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并且他还通过特殊的途径认识了菲尔比本人,这令他兴奋不已。可是菲尔比却认真地告诉他:“千万别相信那些书上的东西。”菲尔比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才叛逃到了苏联,然而他备受冷遇。而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这个叫嚣着说自己是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国度已经千疮百孔。
戈杰维茨基开始了自己的叛逃之路。他主动与丹麦情报机关联络,与他们的外交、情报人员交流,从他们那里搜集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情报,以求证自己对社会主义判断的准确性。到了1974年,戈杰维茨基决定正式叛逃,而他选择的服务对象是英国。他与英国的情报局联系后就主动投诚,并且以为英国情报部门提供有关苏联克勃格在北欧间谍活动的情报来表示自己的诚意。他的情报,让英国情报部门如获珍宝,已经被几个叛逃间谍搞得声名狼藉的英国秘密情报局发现竟然有敌对国高官主动投诚,心里甚是高兴。
在两个工作于哥本哈根的苏联间谍被出卖被捕之后,苏联政府大动肝火,咬牙切齿地要抓出告密者,但是却毫无线索。戈杰维茨基心里窃喜,看着这么多人做无用功,他十分得意。1982年,戈杰维茨基上调苏联驻英使馆,这为他的叛逃行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这里他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的新主人——英国人服务了。而为了继续取得苏联政府的信任,戈杰维茨基也定期编写有关英国政治问题的情报,因此他还得到了苏联外交部的嘉奖。不过,狡猾的戈杰维茨基暗度陈仓,他出卖了潜入英国情报五局内部的迈克尔·贝塔尼,之后他又多了一个身份——伦敦情报站副站站长。就这样,戈杰维茨基游走于英苏两国,游走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在两方看来,他都是功勋卓越又不可多得的人才。
3年后,戈杰维茨基被召回莫斯科,他得知总部将在5月份任命他为伦敦情报站站长。戈杰维茨基很是兴奋,他以为这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但是,5月17日的一份密电使得戈杰维茨基的情绪一落千丈:“不好,事情不妙!”这份密电是由苏联驻英国使馆的波波夫发来的,而不是用专用的密码进行发电的。这对戈杰维茨基犹如当头棒喝,电报的内容是让他回国接受任命,并说领导人要接见他。戈杰维茨基疑虑重重:为什么中心不直接和他取得联系,而是通过波波夫转达呢?莫非是波波夫对他表示过质疑?他苦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疑团迟迟没有解开。他回顾自己从1982年来在英国的供职经历,一直以来是贝塔尼和他单线联系,虽然贝塔尼因为他的出卖而暴露,但是总部从未怀疑过他。如果怀疑过他,如何会让他今年再次回到伦敦?他不能明确地找出哪里出了问题,但是他预料到了危险的存在。
戈杰维茨基托腮苦思,始终找不到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如果自己被任命为伦敦情报站站长,只需要一张任命书而已,不用兴师动众。他感觉到了,自己面前已经被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但是他又不得不继续前行!
拼命一搏,阴谋回国
戈杰维茨基决定拼命一搏,迎风而上,置之死地而后生——回国,以探查到底是什么情况。接到密电的第二天,戈杰维茨基就开始准备回国,这是他来英国后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他在准备回国的行程,准备一些情报资料。虽然他只是奉命回国,但是他的心情很沉重,他没有携妻带子,而是把他们留在了英国——他相信如果自己出事儿英国政府不会袖手旁观的。接到密电的第三天,戈杰维茨基坐上了前往苏联的航班。几个小时之后,他到了莫斯科。这个时候的戈杰维茨基只身入险,已无退路可走。就在过检查站的时候,一名边检员仔细看了看戈杰维茨基的护照,好像看出纰漏一样。戈杰维茨基疑惑不解,一个间谍的身份是一个边检员不可能知道的,他那么认真地看护照肯定有什么猫腻儿。殊不知,那位边检员在检查完护照之后,立刻打了一个电话,汇报说戈杰维茨基已经入境。
谍报中心会这么做吗?戈杰维茨基心生疑问。他走出机场时,发现总部并没有派车来接,这更是不合常理。像他这样级别的,并且是等待升迁的干部,是有人来迎接的,而此时一辆车都没有,真是奇怪。戈杰维茨基不得不自己打了辆出租车回去了。
当看到自己家的锁已经被换掉,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处境。通常情况下,家里只有两把锁,可是现在竟然多出了一把,这一定是谍报中心的人搜查他家时出现的工作疏忽。其实,戈杰维茨基可以肯定,谍报中心的人搜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他家里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最多是几本算是违禁品的书。他立刻就给第一总局三部的部长戈里宾打了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回国。在通话中,他认识到了戈里宾对他的冷漠,根本没有诚意向他祝贺升迁。
回国后的第二天,戈杰维茨基自己驾车到第一总局报到,他提出要求会见格鲁申科的要求被婉言拒绝。格鲁申科示意耐心等待,而等待对于戈杰维茨基来说就是一种煎熬。每天戈杰维茨基到总局,同事们总是明显莫名其妙地躲着他。直到这个月的月底,他才接到副局长格鲁申科会见他的电话通知。戈杰维茨基感觉到,审判的时刻终于要到了。
第二天格鲁申科亲自驾车来接他,他们没有去开会,而是一起吃了顿午餐。席间,副局长建议喝一杯伏特加,戈杰维茨基当然遵命一饮而尽。二人一边斟酒,一边聊着漫无边际的话题,都是些琐琐碎碎、家长里短的事情。戈杰维茨基慢慢地放松了自己的警惕,开始有些麻痹大意。而且戈格鲁申科的语速越说越快,竟然感觉有些失控。不好,这是对方在酒里下了药,但是戈杰维茨基已经无法控制当前的局面。当他在混沌中,仿佛看到自己的上司不翼而飞,坐在他身边的只有两位面貌狰狞的军官,这两位军官开始陪他说话,慢慢就进入到了关于戈杰维茨基叛变的事情。
戈杰维茨基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更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巴,最后他只能用微弱的声音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我没有背叛”,接着就失去了意识,昏睡过去。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但他心里明白他要是被关进了卢比扬卡监狱就遭了。“这下要命了!”
早上,两个服务员送来咖啡,他的头还微微作痛,可能是昨天被下药的原因。早餐后,昨天的两位军官再次出现,用一辆黑色轿车将他送回了家。
其实,这是戈杰维茨基自己导演的一场戏。他向格鲁申科报到之后,格鲁申科希望他能够好好坦白,并且告诉他伦敦的任命已经取消,他的家人也会被遣送回国,而对于戈杰维茨基,组织则让他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但是要调换另一个岗位。
戈杰维茨基心里明白,叛国是重罪,是要被严惩的。卢比扬卡监狱不是个好地方,只要进去就没有出去的路。他想,首先他要活命,目前英国人肯定已经知道自己这里出了问题,而他又不能贸然地去和英国人联系,而他要逃离险境就必须取得英国人的帮助,所以争取时间至关重要。如果他被送进监狱,就神仙难助了。最终,他首先要做的是与苏联人配合,设法解除他们的怀疑,让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这样,自己才会有机会逃脱。
第二天,他给格鲁申科打电话问好,并且表示自己在审讯那天不知怎么就睡着了,而对于那些指控,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副局长则是严厉地批评他,让他自己好好反省。最终,戈杰维茨基答应了工作的调动。而当听到对方说将会在8月份给他安排工作,戈杰维茨基就开始为自己的潜逃计划做准备了。
脱离陷阱,胜利逃亡
为了提升逃生的体能,戈杰维茨基在等待工作的两个月内,天天准时6点钟起床,在公园的小林子里跑步。他知道自己已经被人跟踪了,每个经过的路口都有人在监视,而对于那些紧跟他的人,就要陪着他跑完这几圈了,戈杰维茨基心里暗喜:你们就跟着也锻炼锻炼吧!
吃完早餐,他就去莫斯科图书馆翻阅报纸,或者去郊区散心,走亲戚串门儿。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使得那些监视者备感无聊,慢慢地就放松了警惕。不久,他的妻女从伦敦回来,他偶尔会陪她们到列宁格勒的母亲家小住几日。有几次,跟踪的人感觉无聊竟然凑在一起喝起酒来了。就在7月10日,戈杰维茨基回到莫斯科,立刻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将一周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一周过去后,他和妻女再次在商场购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后,就和妻女告别,称自己要到总部一次,当他轻轻吻别妻子的时候,心情复杂,因为他明白这次分别后不知道何时再见,也不愿意告诉妻子真相,因为女人可能会坏了自己的大事。尽管自己心里对妻子十分愧疚,尽管难以割舍自己的家庭和妻女,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能够活命,他必须要忍痛离开。而他的妻子对这些毫不知情。
他离开后,爬上了一辆火车。列车运行中,旅客们正在享用晚餐,许多人还喝起了伏特加。突然一位彪形大汉向戈杰维茨基打了个招呼并喊他一起喝一杯,戈杰维茨基当然拒绝了他的邀请。戈杰维茨基一直在假装睡觉,其实他在警觉地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有没有人跟踪他。当大汉邀请他喝酒时,他更是警惕。聊天中,戈杰维茨基知道这位大汉是名警察,戈杰维茨基心头一凉,难道自己的计划落空了吗?不过这个家伙貌似不是找他的,两个人竟然聊了起来。一直到列宁格勒,两人才分开下车。这里距离苏联边境有30公里,为了避免麻烦他没有选择搭乘出租车,而是双脚开拔,走进了森林。这里是他熟悉的地方,他小时候就曾在这里玩耍,还多次遭到父亲的训斥。时光飞逝,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二战之后,芬兰实行亲苏政策,边境自由开放。而只要到了芬兰,戈杰维茨基就能和英国人取得联系,就可以脱离险境。
1985年9月12日,戈杰维茨基出现在伦敦。这在世界间谍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世界各地的记者翘首以待,这些记者都是英国外交部邀请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谜底终于揭开:英国外交部宣布苏联驻英国大使馆参赞、伦敦情报站站长戈杰维茨基申请到英国政治避难。话音未落,全场一片哗然。英国秘密情报局终于扬眉吐气!
戈杰维茨基的叛逃,暗示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不断升级,更重要的是,他的叛逃从侧面反映出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在民主制度上的致命缺陷。这位曾经接触过苏联谍报机构核心机密的超级间谍,无疑是一座金矿。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高兴的肯定是英国,它得到了一座金矿,岂能不乐得夜不能寐?
此后,戈杰维茨基又先后揭秘了“剑桥5人帮”中的最后一位——约翰·凯恩克罗斯;揭开了美国原子间谍案谜底;还针对苏联和美国之间隐藏的核竞争大放厥词。戈杰维茨基的言论,令大家瞠目结舌,有些更是闻所未闻,想所未想。但是我们记忆最深的还是他对苏联的叛逃给我们带来的启迪。